真正聰明的人,往往善於「半途而廢」,反而更容易成功,真奇怪

2020-09-05 社會厚黑學

真正聰明的人,往往善於「半途而廢」,反而更容易成功,真奇怪!

這是一個神奇的時代,各種各樣的成功者充斥著我們的眼球。每個人都想盡辦法讓自己脫穎而出,變得跟其他競爭者不一樣。而我們津津樂道的那些世界級別的成功者,都在成名之後,被芸芸眾生發掘出了許多貌似不為人知的小故事,這些小故事也在不斷鼓勵和激勵著人們。



在眾多成功案例中,有一件事情特別有意思,總是被人拿來比較、拿來標榜,那就是:真正聰明的人,往往善於「半途而廢」,反而更容易成功。比如,我們所熟知的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Facebook創始人馬克·扎克伯格,還有80後著名作家、導演韓寒,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並沒有像我們所想的一樣,無論做什麼都會堅持到底、永不放棄,在上學這件事上,他們更加善於「半途而廢」。

當然,善於「半途而廢」並不等於否定堅持的意義。所謂堅持,是堅定地持續做某一件事情,只要你認為自己的目標或夢想是正確的,那麼你就應該百折不撓地堅持下去,只有這樣,你才有可能獲得自己想要的結果。

那麼放棄,或者說「半途而廢」呢?其實就是放下與捨棄那些我們認為已經沒有價值的東西和觀點。放棄或者說「半途而廢」,不等於沒有毅力,也不是就不能獲得成功,真正聰明的放棄,有時反而離成功更近,比如上面所舉比爾·蓋茨等人的例子。

那麼,為什麼說,真正聰明的人,往往善於「半途而廢」,反而更容易成功呢?是不是堅持、永不放棄都是一些空洞無用的雞湯呢?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首先,讓我們來剖析一下比爾·蓋茨半途而廢的「輟學」事件。現在很多人已經知道了,比爾·蓋茨的母親就是IBM公司的高管和股東,也就是說蓋茨家世背景顯赫,也有著做計算機產業的雄厚基礎,因此蓋茨可以在哈佛大學讀書。

對美國留學情況有一定了解的人都知道,哈佛在美國是「有錢人」才能讀的學校,裡面都是一些各界精英甚至各國政要的子女。而蓋茨從小就對計算機有著濃厚的興趣,在大學期間,他很快就對學校教授的傳統內容失去了興趣,而更想要自己設計軟體、自己實踐,把PC機普及到普通家庭中去。出於這個想法,在從哈佛大學的校園獲得了足夠的知識儲備和資源後,在覺得時機已經成熟後,蓋茨不顧父親的反對,毅然「半途而廢」地選擇退學,開始創業之路,後來果然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很明顯,比爾·蓋茨從哈佛退學的確屬於「半途而廢」。但是,我們要看到的不僅僅是蓋茨退學這個表面現象,如果你曾經聽過蓋茨的演講,那麼你就應該注意到,蓋茨在有限的青少年時間和大學歲月裡都做了什麼樣的努力和準備,當他放棄學業的時候,實際上正是他對自己內心事業堅持的一種表現。他義無反顧地放棄沒有價值的「學業」,堅持投身到自己認為已經萬事俱備的事業當中,這种放棄,這種半途而廢,是一種有思考的、聰明的放棄,是一種深思熟慮具有前瞻性戰略眼光的體現。

所以說,我們不能盲目地將「半途而廢」當作是失敗。合理性的半途而廢,是為了堅持更值得堅持的目標和夢想,是真正聰明人才有的想法和做法。扎克伯格的故事同樣也證明了這個道理。扎克伯格在大學時就做了一個社交網站,也就是Facebook的雛形,此後,就燃起了做社交網絡的夢想,並為此選擇了退學。

當然,不是所有的半途而廢,都是在有準備的情況下產生的。比如說,有些人只是單純地覺得現在的工作太辛苦、工資太低、加班太多才半途而廢,而這種半途而廢就是不利於成功的。或者有些大學生,為了打遊戲荒廢了學業,讓自己陷入逆境,這種在求學路上的半途而廢才是一種真正的「廢」,是浪費了自己的青春和才華,是放棄了自己夢想。

所以說,因為惰性而導致的半途而廢,一定會導致人的後退與迷失,這種半途而廢是不可能讓你成功的,就算你天天模仿那些成功者去輟學,成功的機會也不可能垂青於你,因為你根本學走了樣,你應該學的是他們的睿智、果敢、努力和拼搏,以及他們表面上的「半途而廢」,實則是向著更好的目標衝刺的堅持與勇敢。

記住,真正聰明的「半途而廢」,一定是為了更好的堅持,為了更快地走出逆境,為了獲得更大的成功!真正知道如何「半途而廢」的人,往往更懂得資源優化配置,可以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放到更值得堅持的事情上來!

事實上,有些路的確是可以「半途而廢」,而一個人是否會「廢」掉,關鍵並不在於是否放棄了什麼,而在于堅持了什麼。當你選擇放棄一樣東西,你是否是在選擇堅守另一樣更有價值的東西?如果是,那麼,即便是「半途而廢」,你也會離成功更近。

相關焦點

  • 為人處世,真正的聰明人,反而會有八種「不聰明」的表現,真奇怪
    為人處世,真正的聰明人,反而會有以下八種「不聰明」的表現,或者說往往有以下八種做人「心計」,早晚能混出頭,真奇怪。「心計」二、表現得不那麼聰明,不賣弄自己的聰明,反而容易與人相近把自己表現得太過聰明,別人反而會敬而遠之,生怕被你算計,所以,即使你真的很聰明,也要保留一份掩藏的「心計」,表現得不那麼聰明,這樣反而容易與人搞好關係。
  • 人際交往,真正聰明的人,待人反而不會太過真誠,真奇怪
    與人打交道,不能直來直去,具備一種「心機」,才不會傷人害己!這種「心機」就是委婉含蓄,不要太過真誠。事實上,人際交往,真正聰明的人,待人反而不會太過真誠,這看起來似乎很奇怪,但說穿了就一點也不奇怪。奧斯卡·王爾德曾說:「不夠真誠是危險的,太過真誠則是致命的。」顯然,太過真誠更加的危險。魯迅也曾告誡人們:「太真的真理,會讓我們像被當眾脫去褻衣一樣,不堪忍受。」
  • 真正聰明的人,往往善於利用自己的虛榮心!(值得深思)
    真正聰明的人,往往善於利用這一人性的弱點,激發自己的上進心!這一人性的弱點就是虛榮心。所謂的虛榮心,可以定義為人們希望獲得他人讚賞的一種心意,一種期盼。無論是哪一個時代的人,都會有虛榮心這種人性的弱點,如果這一弱點不加控制地任其繼續高漲的話,那很可能就會造成一些愚蠢的言行甚至犯罪的行為。
  • 真正聰明的人往往都會「裝傻」
    威廉·亨利·哈裡遜還是一個小孩的時候,很多人都說他又蠢又傻。為什麼有這樣的判斷呢?就是由於當別人給他一毛錢和一塊錢的時候,他總是去拿一毛錢。可就是這個「傻子」,長大後竟然當選為美國第九任總統。後來,有人問他當初為什麼那樣做。
  • 厚黑學:真正厲害的人,為人處世,往往善於在這五個方面「裝傻」
    厚黑學認為,做人,真正聰明的人,在為人處世上,不是處處表現得比別人更聰明,反而在很多時候要學會故意「裝傻」,不會時時處處張揚自己的聰明才智,尤其在一些關鍵時刻,他們往往都會韜光養晦,以免樹大招風,惹火上身。不過,「裝傻」是一門技術活,要求一個人要極高的心理素質,而且,臉皮一定要厚,要把傻裝得恰到好處,否則,一旦弄巧成拙,那就不妙了。
  •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善於與一種人交朋友,是人聰明、情商高的表現
    真正厲害的人,往往善於與一種人交朋友,是人聰明、情商高的表現,那就是……與自己的競爭對手交朋友。許多人都認為,競爭對手就是「敵人」 ,與「敵人」交朋友,是一種愚蠢的選擇。殊不知,真正贏得競爭的方式是:強強聯合!與競爭對手交朋友,為共同利益結盟,其實是一種人聰明、情商高的選擇。
  • 真正聰明的人,善於認「慫」,懂得「低頭笑」
    >真正聰明的人,善於低頭笑,懂得遇事冷靜,不會將事態擴大,將傷害降到最低。善於低頭笑的人往往很少生氣,也不會無端和人爭辯,不懦弱,不激進,用最成熟的方式處理人生中所有棘手的難題。真正聰明的人,善於低頭笑,懂得隨機應變,不逞一時之能。沈眉莊是不爭不搶,淡定從容的大家閨秀,懂得在深宮如何才能生存下去,一味硬碰硬是沒有任何好處的,平時受點委屈,笑臉對人,是保存實力。
  • 稻盛和夫:太聰明的人反而不容易成功,看起來「傻」的人卻能成功
    大道理誰都懂 ,可是真正能夠堅持下去的又有幾人呢?稻盛和夫是日本商業界的傳奇,他的三本經典哲學論書籍,也是令人百看不厭。分別是:《幹法》、《活法》、《心,稻盛和夫一生囑託》,這三本書中講述了商業中創業的艱難,以及在生活上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我們到底應該怎麼樣去做。其實人的一生中,備受困擾的事情,都是人到底怎麼樣才能夠取得成功,成功的方向到底在哪裡?
  • 厚黑學做人,真正聰明的人,往往有五種「心計」,註定是人上人
    機關算盡太聰明,聰明反被聰明誤。厚黑學以為,真實聰明的人,不會簡單將自己的聰明顯露出來,甚至在許多時候,還會裝糊塗,而那些喜愛處處顯現自己聰明的人,反倒算不上聰明,簡單得罪人不說,還會為自己招惹災禍。具體而言,做人,真正聰明的人,往往有以下這五種厚黑「心計」,註定是人上人!
  • 真正聰明的人,往往不按套路出牌
    有些人,看起來像瘋子一樣,其實他很正常。《漁夫》裡寫道:「眾人皆醉我獨醒。」那些不正常的人,往往是明白人,他擁有了逆向思維,或者說看事情的角度更全面。真正聰明的人,往往不按套路出牌。當然,他的套路,並不是高深莫測的智慧,只是比別人更善良,比別人更有毅力,不太貪心,還願意吃虧。
  • 「聰明過頭,朋友溜走」:過於聰明的人,往往沒有朋友,一針見血
    這些人,做人做事,從不想吃虧,而是想方設法獲取更多的好處,因此,這樣的人,被大家稱為聰明過頭的人。但是,在這個社會,不單單只有這些聰明過頭的人才叫聰明,那些深藏不露的人,那些穩坐釣魚臺的人,那些淡靜若水的人,往往都是低調的聰明人。這樣的人,從不輕易張揚自己的本事,做人低調有分寸,所以,這樣的人,朋友反而很多。而奇怪的是,那些過於聰明的人,卻往往沒有朋友,原因有四,真的一針見血啊。
  • 真正聰明有能力的人,很「幽默」
    「幽默」的人,善於將矛盾縮小,善於把控局面,避免衝突的產生。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一些突發事件,若是當了真,一板一眼的和對方辯駁,會擴大事態的發展,不管是誰輸誰贏,都不好收場。若是以「幽默」的語氣,不卑不亢地回敬對方,能讓對方啞口無言,又打心眼裡佩服,這才是處理問題的最高境界。往往能用「幽默」化解問題的人,會有很快的反應能力,有博學的知識,還有沉著冷靜的心態。
  • 「低調之人,一看便知」:做人低調的人,往往有五個特徵,很厲害
    「低調之人,一看便知」:做人低調的人,往往有以下五個特徵,很厲害;真正厲害的人,往往也有這五個很低調的特徵,看似不起眼,實則了不起。一、貴而不顯,平易近人低調之人,無論身份有多麼的高貴,言語上總是謙遜得體的,行為上總是平易近人的,不會給別人帶來太大的壓力,不會刻意地炫耀與攀比,結果,反而更容易得到別人的尊重。做人的道理就是如此,你越是炫耀什麼,其實是越缺什麼,越強調和推崇自己,別人反而越是厭棄你;你做人越是低調,越是謙遜,越是平易近人,別人反而越會親近你、尊重你、抬舉你。
  • 真正聰明的人,不怕得罪人,而是敢於「得罪人rrchenxir
    真正聰明的人,不怕得罪人,而是敢於「得罪人rrchenxir現實生活中那些內心強大的人都是敢於得罪人,並不害怕衝突,他們會在衝突中一次次表明自己的原則和底線,這是他們心智成熟的標誌真正聰明的人,不怕得罪人,而是敢於「得罪人rrchenxir敢於得罪人是親密關係升華的有效方式,敢於面對衝突與得罪人是我們自信的表現。
  • 裝傻的人,才是真「聰明」
    自詡聰明的人,從來都不是真正「聰明」的人,他們頂多只能稱之為自以為是。而裝傻的人,才是真「聰明」。有些人看起來不怎麼樣,而且你甚至覺得他有些傻,是個小透明,但偏偏他總是在關鍵時候運氣很好,而且無論哪方面,都有越變越好的趨勢。事實上成功並非偶然,這種情況表明別人很有能力,只是他比較低調,所以經常被低估。
  • 真正聰明的人,不僅僅是智商​高,還擁有這些特徵
    1、良好的傾聽者  一段交流的展開往往不是以自述開頭的,而是以傾聽進行彼此之間的熟悉。真正聰明的人往往能在傾聽中觀察對方的性格,體會對方最近的生活狀態。  事實上,許多人在抒發自己情感的時候並不需要別人給他理性的建議,他們只是需要傾聽和陪伴。這也是為什麼情商高的人說出的話更容易讓人獲得親近,更容易讓對方接受自己的想法。
  • 真正聰明的人,往往很少交朋友
    聰明人,能夠察言觀色,情商甚高,他們善於體察別人的感受,不說做到字斟句酌,但說話和做事上也能做到疏而不漏。要想體驗與聰明人做朋友的快感,就要努力做到「我也不差」,羽毛相同的鳥兒才能一起飛。聰明人很少隨便交朋友,是同樣聰明的人太少,抑或在他們看來,朋友寧缺毋濫。
  • 真正的強者,善於在三方面「認慫」
    作者:壹號情感原創作品,抄襲必究提起「認慫」,很多人都會產生鄙視的念頭,覺得這是弱者才有的表現,可如果你換一個角度去理解,或許就是一份豁達的態度。然而,真正能夠做到豁達的人,才是生活中真正的強者,懂得適時地以退為進,把「認慫」當做是一次厚積薄發的機會,反倒更容易達到自己的目的。
  • 厚黑學告訴你,真正有心計的人,反而有七個很老實的特徵
    「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食」。這是一種收放自如、能進亦能退的做人智慧。做人,真正有心計的人,在保護自己、對待他人時,往往有一些很老實的表現,比如,更懂得成全別人,與人方便,多寬容人,多施善舉於人,等等。具體而言,從厚黑學的角度來講,做人,真正有「心計」的人,反而有以下七個很「老實」的特徵,真奇怪!
  • 厚黑學:人際交往,真正有「心計」的人,往往都善於「攀親拉故」
    人際交往,真正有「心計」的人,往往掌握了一個厚黑技巧,錯不了,這個厚黑技巧就是善於「攀親拉故」,以此加深彼此間的關係。趙秀才雖說屢試不中,但卻博學多才,只是不善於八股文而已。他在教育孩子上很有一套,教其「格物致知」之學,而不是單純地讀死書,另外,他還教孩子一些西方傳來的知識。一次,為了給孩子們建一間動植物標本保存室,他想方設法地去籌錢,最後跑到了城裡,找幾個老鄉借錢,其中有一位老鄉經商多年,已經積攢起了家財萬貫,可當他去借錢,希望對方慨慷解囊時,卻被無情拒絕,甚至還被趕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