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社會短短幾十年的發展卻超過了幾千年的發展,所以說很多傳統的生活方式已經不適用於今天的社會了。尤其是在以前,兩代人是要生活在一起的,一家之主是絕對的權利中心,老一輩說一不二,但是如今的家庭結構已經完全改變,老一輩的話年輕一輩不再願意聽了。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不是一件壞事,因為人類的進步本質上就是因為下一代不再聽上一代的話。為什麼說如今的兩代人不該住在一個屋簷下呢?首先,現在的年輕人組成了自己的小家庭之後大部分都是把重心放在小家上,這樣就很難有精力還顧及自己的父母。
第二點,中國式家庭的特點就是婆婆跟兒媳的矛盾,這個矛盾是一定會存在的。因為婆婆心疼自己的兒子,妻子的地位還在丈夫之上,這樣就會導致婆婆在某些時刻心疼自己的兒子,從而會滋生出潛在的敵對關係,這樣的關係如果說天天生活在一個屋簷下,那低頭不見抬頭就見。保不齊,哪一天雙方就會產生直接矛盾。
兩代人的觀念也是一個非常難以逾越的鴻溝,有人說年輕人就是要尊重自己的長輩,但是不要忘了尊重不等於盲從。如今的生活已經變了,思想觀念也隨之而變,上一輩的思想觀念很大一部分已經不適合今天的生活。這時候,老人如果還是固執己見那作為晚輩就不能盲從。
很多老年人就看不慣年輕人在家裡摟摟抱抱,舉止親密,因為這在他們眼中是有傷風化的。但是在現在來看別說在自己家,就是大庭廣眾下,年輕人該親嘴照樣親嘴。時代正在改變,它正在向更開放的思想方向前進,老一輩的觀念還是停留在過去他們年輕的時候。
所以兩代人就不應該住在一起,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雙方都需要自己的空間。所謂距離產生美,就是如此。很多矛盾如果說不會天天看見,那也就是頂多在自己心裡嘀咕幾句,就像婆婆看不上自己的兒媳一樣,假如不在一起住,各自有各自的生活方式,那樣就算彼此不理解雙方的習慣也會相安無事。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對於後代的教育問題,做主的一定得是父母。而不能是隔輩親。不管是爺爺奶奶還是姥姥姥爺,都不會把對待自己兒女的嚴厲用在孫子孫女身上,他們往往都是溺愛,這是小孩子成長路上很大的一塊絆腳石,親情需要溝通只要不要插手教育就行。
對於中國家庭觀念的轉變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改變的,不過現如今分開住的人們越來越多,不是說分開住子女就放棄了照顧老人的義務,反而更加要多的去把精力放在自己的父母身上,無論何時愛人最重,父母最重,子女次之,足夠的空間會帶來不一樣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