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善於傾聽,愚者沒有耐心

2020-10-03 大國領域

  世界上有很多種人,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愚者一種智者,我想誰都想當後者吧。但總是事與願違,想知道原因嗎?下面就隨小編看下愚者與智者的48個差距吧。

  第一章 學會尊重他人


  1.智者滿臉微笑,愚者冷若冰霜

  2.智者記住別人的名字,愚者希望名字被記住

  3.智者了解別人的心思,愚者表示自己的需要

  4.智者善於傾聽,愚者沒有耐心

  第二章 不做無意義的爭辯


  5.智者先贊同,愚者先否定

  6.智者讓別人逐步說「是」,愚者會引起 更多爭論

  7.智者聰慧幽默,愚者呆板無趣

  8.智者知過就改,愚者固執己見

  第三章 說話不說破


  9.智者委婉建議,愚者直白否定

  10.智者不把話說破,愚者單刀直入

  11.智者三緘其口,愚者口不擇言

  12.智者委婉拒絕,愚者冷漠反對

  第四章 學會隨機應變


  13.智者說話看對象,愚者盲目亂開口

  14.智者善於察言觀色,愚者不會「投其所好」

  15.智者看場合,愚者「一根筋」

  16.智者談對方感興趣的事,愚者說自己 感興趣的事

  第五章 做個讓人喜歡的人


  17.智者低調謙虛,愚者驕傲張狂

  18.智者寬容大度,愚者錙銖必較

  19.智者誠實可信,愚者虛偽可憎

  20.智者照顧他人的自重感,愚者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第六章 關心他人,快樂自己


  21.智者細微處關心他人,愚者處處為自己打算

  22.智者善意讚美,愚者樂於批評

  23.智者給人以激勵,愚者以冷水潑人

  24.智者善於替人解圍,愚者遇事避而遠之


  第七章 高效率做事


  25.智者目標明確,愚者糊塗度日

  26.智者善於制訂計劃,愚者眉毛鬍子一把抓

  27.智者與人有效合作,愚者喜歡單打獨鬥

  28.智者挖掘自身潛能,愚者只會埋頭苦幹

  第八章 行動成就夢想


  29.智者付諸行動,愚者耽於幻想

  30.智者雷厲風行,愚者拖沓懶惰

  31.智者標新立異,愚者盲目從眾

  32.智者未雨綢繆,愚者亡羊補牢


  第九章 不鑽生活牛角尖


  33.智者淡然看待得失,愚者為名為利所累

  34.智者懂得放棄,愚者牢記憂傷

  35.智者改善自己的弱點,愚者埋怨自己的短處

  36.智者知道變通,愚者死鑽牛角

  第十章 信心是照亮成功的陽光


  37.智者不為打翻的牛奶哭泣,愚者常常 拿過失處罰自己

  38.智者克服自卑,愚者被自卑俘虜

  39.智者對生活充滿熱忱,愚者缺乏激情

  40.智者為最壞的結果做準備,愚者凡事 總往最壞處設想


  第十一章 別和工作過不去


  41.智者創造機遇,愚者等待好運

  42.智者靠智慧工作,愚者靠體力工作

  43.智者熱愛自己的工作,愚者在工作中 變得麻木

  44.智者懂得休息,愚者堪稱工作狂

  第十二章 享受生活,享受快樂


  45.智者給心靈放假,愚者讓心弦緊繃

  46.智者駕馭金錢,愚者被金錢束縛

  47.智者過好每一天,愚者浪費好時光

  48.智者感受快樂點滴,愚者總是不快樂


  你是屬於愚者還是智者呢?不管你在那一類,從今天起都勵志做個最有智慧的人吧。希望以上這些能給你帶來啟發,讓你成為人上人!

相關焦點

  • 智者之愛進退有度,愚者之愛是喧鬧
    智者是不會墜入愛河的,因為他們比較聰明,愛不會讓他們失去理智,性愛無畏山海;就是沒有愛情才不會畏懼所有。其實,你們之間存在沒有深入的了解,但是彼此都願意一起走下去,至少都懷著積極的心態。遇你難做智者, 甘願淪為愚者,愚者與智者的差距學會尊重他人:智者滿臉微笑,愚者冷若冰霜;智者記住別人的名字,愚者希望名字被記住;智者了解別人的心思,愚者表示自己的需要;智者善於傾聽,愚者沒有耐心不做無意義的爭辯;智者讓別人逐步說「是」,愚者會引起更多爭論;智者聰慧幽默,愚者呆板無趣;第三智者知過就改,愚者固執己見說話不說破;智者不把話說破
  • 智者搭橋,愚者築牆!
    智者搭橋,愚者築牆。交一個朋友,就多一座橋;樹一個敵人,就多一堵牆。隔絕者自絕於人,接納者融匯百川。一、智者搭橋遇雨撐傘,有橋橋渡。橋是路的延伸和連接,有了橋才能路路通。與別人搭橋,是為自己鋪路,給自己多搭幾座橋,多尋求一些幫助和捷徑,路才好走。
  • 智者搭橋,愚者築牆
    正所謂「智者搭橋」。橋,是理解接納,是溝通交流。搭橋,就是「結緣」。與別人搭橋,是為自己鋪路,給自己多搭幾座橋,多尋求一些幫助和捷徑,路才好走。多個朋友多條路,交個朋友搭座橋,朋友多了可以翻山越嶺,朋友少了就寸步難行。《菜根譚》裡說,「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陰私,不念人舊惡,三者可以養德,亦可以遠害」。
  • 愚者自以為聰明,智者則有自知之明!
    做人,不能沒有自知之明;做人,又最難有自知之明。福樓拜曾寫道:「大地有其邊界,人類的愚蠢卻沒有盡頭。」人這輩子,最大的敵人不是別人,正是自己。很多時候,我們都無法及時發現和克服自身的弱點,總是太過自以為是、狂妄自大。殊不知,多少人的人生,正是毀於此。所以為人處世,最好的心態莫過於:不高看自己,也不低估別人。
  • 愚者拼命,智者改命,以不花錢的善行改命的方法
    而且叔叔遠在另外一個城市,你們又沒有每天生活在一起,他根本影響不了你的生活,你何必生那麼大的氣讓自己不開心呢?我們不必要求自己的親人十全十美,每一個家族裡都有各種性格的人,就像我們身邊的人一樣,有好處的,有不好處的,有自私的,有善於為他人著想的,這些都是很正常的現象。
  • 智者說話,是因為他們有話要說;愚者說話,則是因為他們想說
    智者說話,是因為他們有話要說;愚者說話,則是因為他們想說。——柏拉圖作為一代哲學和文化大師,柏拉圖稱得上是一位智者,因此他站在智者的高度來看待眾生,對人性有非常精闢的論述。同時,我們在實際生活中也可以根據對方說話的水平和藝術,來正確地區分智者和愚者。三國時期,曹操身邊有一位大才子楊修,為人聰敏機敏,見多識廣。
  • 我,一個善於傾聽的女人
    我自視自己是一個善於傾聽的女人。因為這個,我收穫了不少貼心的朋友。我並不善於表達,與朋友在一起我說話不多,與陌生人交談時更是謹小慎言,但是對於她們的話,我會認真的去聽,並時不時的詢問、表達自己的一些看法或者建議,這樣,朋友就會越說越多,使話題的討論更加深刻透徹。但是,我逐漸發現,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像我這樣善於傾聽。
  • 不與愚者爭論
    大師說:「不與愚者爭論。」「說實話,大師,我不覺得這樣就能讓人快樂」。大師說:「你說的是對的」。.大師的高明之處在於,保持了始終如一的清醒,沒有把自己陷入當下情景。既然不與愚者爭論,我如果再跟你爭論到底快不快樂豈不是前後矛盾?自己尚且難以把握,如何為他人指點迷津?
  • 命運心理學:世人分為愚者和智者|愚者困於貪婪,智者苦於修心!
    於是普通人的人生與智者的人生,便有了天壤之別!知識+智慧+健康+超我+真我=智者。世人可被分為兩類,一類是普通人,另一類是智者。但作為智者,一定會更加嚴格要求自己:1.通過為自己制定更遠大的目標,來打磨自己的堅固的人生信仰。2.通過嚴於律己,寬以待人,來樹立更突出的人格魅力。3.通過不斷的學習,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綜合能力。
  • 善於傾聽,更能贏得人心
    生活中,有魅力的人一定是一個善於傾聽的人,而絕非只是自己在滔滔不絕的人。傾聽,不僅僅是對別人的尊重,也是對別人的一種讚美。我們知道,在社交過程中,最善於與人溝通的高手,是那些善於傾聽的人。在簡•奧斯汀的小說《傲慢與偏見》中,麗萃在一次茶話會上專注地聽著一位剛剛從非洲旅行回來的男士講非洲的所見所聞,幾乎沒有說什麼話,但分手時那位紳士卻對別人說,麗萃是個多麼擅言談的姑娘啊!
  • 能夠耐心傾聽他人的話語的人,情商高,人生道路多半順暢
    當一個人,學會耐心傾聽他人的訴說,尤其是耐心傾聽他人囉嗦的訴說,這樣的人,就能擁有更多溝通交流渠道,就能通過溝通交流獲取豐富信息,於走好人生路大有裨益。可以說,身邊的許多事例,足以證明了這一點。大家一起看看。
  • 懂得傾聽、善於傾聽的女人最受人喜愛
    然而,很多人卻常常忽略了傾聽。其實,傾聽同樣是人際交往中一項重要的能力,上帝給了我們兩隻耳朵和一張嘴,就是為了讓我們多聽少說。與表達相比,某些時候甚至更為重要,它能創建一種積極、雙贏的效果。很多女性朋友聚在一起時總喜歡爭著表達,總是不停地講話,生怕別人不了解她那豐富的想法,其實,這對他人是非常不禮貌的。
  • 智者可及:愚者不可及
    愚人似乎在漢語裡偏向於貶義,與智者相對。儒家思想中的「愚」傾向於一種姿態或者策略,是實用主義的。比如,愚見、愚兄等詞語常作為社交活動中的自謙的禮貌用語來向對方表達尊重。《論語》中提到一種愚,一個叫寧武子的人,孔子說他「邦有道則智,邦無道則愚。其智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在衛文公時邦有道,寧武子輔佐衛文公,很受器重,他的很多建議都能被採納,也因而被認為「有知」。
  • 松下幸之助:「善於傾聽」,是經營哲學的四字箴言
    馬歇爾·盧森堡在《非暴力溝通》中指出,在人們清醒的時間裡,有百分之八十的時間在用來進行人際溝通,這其中又有百分之四十五的時間用於傾聽。可見,傾聽在人際溝通中,遠比會表達更為重要。善於傾聽,能在無形中加深談話雙方的情感聯結。但傾聽並不容易,我們在人際關係中遇到的麻煩,不是來自於不會表達,而是來自於不懂傾聽。
  • 不管是工作還是生活上,善於傾聽是一種美德,你真正做到了嗎?
    善於傾聽是一種美德生活壓力越來越大,有很多人需要找人傾訴,就像電影《2046》中的「樹洞」,人們有什麼煩心的事情或者個人的小秘密,就對「樹洞」說。你如果是一個善於傾聽的人,就能擁有豐富的人脈資源。讓別人需要自己,比自己依賴別人更安全、更富有。
  • 高以翔精神之——善於傾聽
    善於傾聽是當今社會非常重要卻異常缺失的良好品質,與換位思考(上一篇)、與世無爭(下一篇)相輔相成。觀看以翔的採訪視頻,貌似他對絕大多數女搭檔不近人情,實質是對對方的尊重和名節的保護,若對方出現尷尬局面時,他便會立即傾囊解圍,這絕對是高情商的體現。
  • 陳昌文解讀:智者減半,愚者全無
    智者減半,愚者全無。陳昌文解讀: 這句話有很多種解釋,我這裡只採信一種,就是人在著急的時候,聰明人的智商會降低一半,愚蠢的人就全然沒有智商了。
  • 學習如何傾聽
    卡耐基就說自己只因為轉機在阿爾及利亞呆了十幾個小時,沒有去過非洲的其他地方,很主動的邀請這位女士說說自己的見聞。這正合女士的胃口,就這樣滔滔不絕地和卡耐基講了45分鐘。卡耐基全程耐心的傾聽,在最後對於女士的經歷表示羨慕。
  • 墨菲定律——古德曼定律:沒有沉默,就沒有溝通,學會傾聽
    溝通有時候更需要我們學會沉默,認真傾聽。溝通之間需要我們真誠大膽地說出我們的見解,這是一種必備的勇氣,不過更需要我們能夠耐心地傾聽,認真聽對方的意見或陳述。學會傾聽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高尚的品格。傾聽是一種沉默的理解,更是一種無言的付出。
  • 與智者同行
    誰是智者?向所有人學習的人。 《聖經》上說:「和智者同行,必得智慧;和愚者為伍,必將毀滅。」 這就和什麼相比呢?和一個進了香料行的人相比。雖然,這個人不買什麼,也未從商店取走什麼,但香味卻已附在他衣服上,一整天也不會散去。 但如果一個人走進皮鞋店,即使他什麼也不買,什麼也不拿,他的衣服也會變髒,壞的氣味整天都會附在他的衣服上,久久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