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老人買智慧型手機,接他入網絡時代

2020-11-09 張水鏡

老人被邊緣化現象日益明顯,尤其在網際網路的當下。二三十年後我們老了,今天的老人就是明天的我們的影子。

俗話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年輕人在網際網路暢遊時,在網絡上Happy時,可曾想過家中老人?

桂叔,我嶽父!鄉親都叫他桂叔,年輕時村中幹部,如今在老一輩中挺有影響力!而且一手好字特令人讚賞!只是在如今的網絡時代已經跟不上腳步,成了網絡邊緣人!


桂叔的智慧型手機是我在端午時把省吃儉用留下的900元積私房錢給他買的!老人家特開心。偷偷告訴我,他兒子都沒那麼好。

當時我給他買這手機是因為在他生日的時候我從他的眼中看到了光,看到了對智慧型手機的嚮往,對網絡的求知慾望!和平時的聊天時他透露的心聲!我知道,他想和年輕人一樣,不被時代拋棄!

老人家的生日,理應是晚宴的主角。然而卻被網絡搶了風頭。大家都在用手機拍照,上傳朋友圈,都在網絡中曬蛋糕,曬照片,我把照片和朋友圈打開給他看。告訴他現在網絡的世界!



我告訴桂叔說

「桂叔,你看,今晚你過生日的照片我發到朋友圈了,我爸媽留言說祝您老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朋友圈可以讓很多人看到,我所有的朋友,親人都可以通過這裡看到你,在別的城市可以看到,在外國也可以看到,很歷害的」

「還可以拍成視頻,像電影一樣,在別人的手機也看得到,也有聲音的」

「更歷害的的是可以視頻通話,在兩個不同的城市也可以像我倆這樣面對面一樣地說話聊天」

桂叔打斷了我的話,不太確定我說的是真的,再一次問我是真的嗎?我使勁點點頭告訴他我說的是真的!


桂叔轉頭看看其他人,似乎在問他們的意見!他們也點頭告訴桂叔是真的!

桂叔好像突然明白了一樣,高興得像小孩一樣!

桂叔突然嚴肅並閃著淚花問我:「能和臺灣那邊視頻通話嗎」?一副懇求的樣子。我嘴快,沒明白桂叔的用意就告訴他不止能和臺灣,美國,英國,全世界都可以!

桂叔說:「我想看看臺灣的親人,不知他們是否還活著!你快點拿你手機視頻通話」

我一時不知所措,桂叔弟弟當初過了臺灣之後一直沒有消息。後來費了好大勁才說明白給他知道是要兩個人加了好友才可以視頻通話的。

桂叔有點失望,但我看得出來,他把希望埋在了心底!我看出來了,想讓老人的希望永存!我偷偷告訴他,我會買個手機給他,讓他像我們一樣過上網際網路時代的生活!

用上智慧型手機的桂叔始終沒能像年輕人一樣自如!平時就是拍拍照,發發朋友圈,聊一下天而已。

年輕人網絡購物,網約車,網絡掛號,網絡支付這些還是不太會也不太愛用!

在網際網路的大時代,桂叔自嘲說,我也會網絡聊天,還能跟上時代吧?

其實我覺得,老人家需要的是陪伴,兒女在身邊,親人在身邊,網絡錦上添花罷了!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時代,看女兒如何巧誘老媽換智慧型手機
    在我看來,我媽也沒有那麼老啊,可是怎麼覺得這個時代根本就沒有在她身上留下印跡呢?我媽不會用智慧型手機,不會網絡購物,不知道什麼是流量,不知道還可以App打車,不知道什麼是朋友圈。當然她也不能理解為什麼我每天都離不開手機。坦白說,我吧,我不拿手機我心裡就總覺得少了點什麼。我國慶回老家,宅家的日子裡,說過最多的話是,我的手機呢?
  • 媽,我給你買部智慧型手機吧。別買,買了我就只能在手機裡看你了
    爸爸手捧老年機,對著掛號臺,束手無策,即使手機可以,他也不敢碰觸掛號臺,他一點都不認識上面的提示。從那一刻,我決定給老人買部智慧型手機,可老人的反應很強烈,說了一句令我很心疼的話:不要買,買了手機,只能在手機裡看到你了,那樣你回來的更少了。
  • 感謝妻,不厭其煩教我父母使用智慧型手機,享受視頻上網購物樂趣
    於是多年來,我便用慣性思維為他們買一部又一部分老年機,然而這一切都被妻給徹底顛覆了。去年暑期,我帶著妻回大草原鄉下老家,陪伴父母生活了一個月。臨走前,妻特意給我父母買了一部華為手機智慧型手機,按她的理論,這世上沒有學不會的技能,只是看誰去教誰去學了。
  • 社會發展是網絡時代,也要為那些吃糠咽菜時代的老一輩留一點餘地
    突然得知沒有健康碼不能上車,於是使用老年手機的老人,被幾位乘客趕了下車。其中有一位老人順利上車,因為他有智慧型手機,可他不知道怎麼使用健康碼。旁邊一位熱心的大媽,主動向他伸出援手,但大媽弄了半天也沒有成功。20分鐘過去後,車輛仍然沒有啟動,車上的乘客等得不耐煩了,於是他們開始辱罵老人。在乘客們的叫喊聲中,老人顫巍巍地下了車。
  • 被時代落下的老人,該何去何從?
    這個時代發展很快,我們都覺得要健康碼很正常,可對於我們很多老年人來說,就真的舉步維艱了。8月8日,一段視頻在網絡上引發熱議。一位老人和地鐵工作人員發生了爭執。地鐵站規定,乘車時需要出示個人健康碼,或者疫情通行證。
  • 網絡熱點 | 民政部表態:推動解決老年人智能技術困難
    就醫、預約服務等方面的需求快速發展的智能時代,反而給不少老年人的生活帶來了不便: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不少老年人使用「健康碼」遇到困難,再次將老年人對智能化、數位化生活難以適應的問題擺上了臺面。老人生活受阻引起反思:等等走得慢的人疫情期間,老年人因沒有或不會使用智慧型手機,無法出示「健康碼」而導致出行受阻甚至引起爭端的事件比比皆是。
  • 被網際網路遺忘的人:抱著淘汰的智慧型手機,迷茫地看著這個世界
    甚至剪了頭髮,拋家棄子,要離家出走去尋找靳東,和他生活在一起。結果,那個讓大媽心心念念的明星靳東,和她戀愛並對她公開表白的人,其實是營銷帳號通過AI換臉技術吸粉的一種手段。這樣拙劣的視頻製作技術,任何一個混跡網絡多年的年輕人,只要隨便掃一眼便能識破。
  • 公公退休金4000,就喜歡買二手貨,家有這樣的老人,怎麼辦?
    我發現,那東西雖然不少,但在二手市場買東西,有一定的風險和缺點,比如商品來源沒有可靠的保障,都要靠自己的辨識;買東西要和商家討價還價,談不攏東西就買不到;有的貨物管免費送貨安裝,有的就得靠自己裝運到家了。二手市場,並沒有我想像中的那麼美好,我和公公提出我的這些疑問後,他笑我們年輕人看問題還是有眼光的。對於這些問題,他的秘訣就是多遛、多比較、多與商家溝通。
  • 我給母親買手機
    那天我給老人家買了一部手機。>我知道,歷經大半生繁重的農村勞作,母親不只是腰腿病損,並且也早已老眼昏花,目前雖住到了城裡,但除了偶爾看看電視,用固話接打一下兒女們的電話外於是,我產生給母親買一部智慧型手機的念頭。想法歸想法,轉念就擱置起來。
  • 時代的步伐太快了,我們要等一等後面的老年人群體,至少做到理解
    ,老年人群體已經被遠遠甩在身後,跟不上時代了,也跟不上我們年輕人近幾十年來,中國正在高速發展,網際網路也逐漸普及,現在什麼都是智能的,我們平時生活當中的各種吃穿用住都已經在依賴網際網路了,只要一部手機就能搞定所有東西,包括現在的手機支付也已經非常普遍了,說到這裡突然感覺自己好像很久都沒有見到現金了,有時候還會忘記它本來的樣子。
  • 數字時代,不能只是年輕人的時代
    這個國慶假期,我回到農村老家給嶽母修智慧型手機。不識字的嶽母去年開始接觸智能機。這一年來,她會使用的功能,也不過是打電話,發微信語音、視頻。不久前智慧型手機屏幕摔壞了,嶽母不知道到哪裡修,就把智慧型手機收了起來,重新用上了老年機。數字時代,落下的往往是那些年邁的身影。
  • 媽媽學會了用智慧型手機,我的生活開始被「轟炸」了
    當媽媽會用智慧型手機之後,我的生活不再平靜。記得一個月前的一個早上,我正準備出門上班,媽媽給我打了個電話,一般媽媽給我打電話基本都是:有事要我處理。踏出門外的腳趕緊縮了回來,帶著緊張的心情問了句:媽,有什麼事?沒什麼重要的事就等晚上再給我打吧,我現在要趕著出門上班呢!話音未落,她大聲的對著電話喊了句:我會用智慧型手機了!
  • 時代發展迅速的今天,有些人正在被網際網路遺忘
    曾經那些觸不可及的信息,現在只需打開手機,就會推送到我們手上。我們經常能在新聞中看到許多的負面新聞,筆者不止一次聽到他人感慨:「為什麼現在時代在發展,但是我卻感覺壞人變多了。我的母親是一個地道的農村人,她不會智慧型手機,不會網購,不會手機支付的「18線地道的農村婦女。」
  • 40歲的她,為何不會用智慧型手機?
    我發現她基本上不會用智慧型手機。我還調侃她說:「都什麼年代了,你還不會用智慧型手機?」她笑著對我說。已經十幾年沒有接觸手機啦。雖然笑著,但是臉上卻顯得有點哀傷。我當時也沒有在意。更沒注意到她流露出來的很複雜的情緒。
  • 智慧型手機才摔一下就壞,以前的手機摔幾次都沒事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手機不小心摔了,有可能打不了電話、聯不上網甚至開不了機。比起以前傳統手機時代,可以拿手機砸核桃的質量,難道現在的手機質量就真的不行了?關於這個問題,我來聊聊自己的看法。前面說了,傳統手機功能單一,結構簡單,晶片少,抗摔能力也是一流的。我手上的一臺某亞31XX彩屏手機,曾經多次意外摔落,連後蓋,電池都解體了,撿起來重新組裝後,一點問題也沒有。除了電池不耐用之外,其他一點問題也沒有。只要你願意的話,還可以拿來砸核桃。智慧型手機質量再來看智慧型手機的拆解,你會驚訝的發現小小的機身裡面竟然塞入了那麼多的電子元器件。
  • 遠嫁,為了跨越613公裡的鴻溝,我教父母學會了智慧型手機
    許久未回娘家,我不能兩手空空,於是藉機向老公要了很多東西,蔬菜,水果,生活用品,老公當時取笑我說,洗衣粉肥皂這種小東西也買啊,我說,山裡的路沒鋪,下來購物也不方便,買這些用得上。抽空,我教會了父母玩智慧型手機.(發紅包,開視頻和連語音。)還好,他們對智慧型手機尚有興趣,雖然有些難,但很樂意學。時不時的,還會蹦出來幾個我能力範圍外的問題。我竟然回答不了你。第一次,母親看見屏幕右上角HD的標識,問我什麼意思,我竟然不知道,然後緊張的我,趁著沒人,偷偷的百度。
  • 網際網路時代,不應該被遺忘的老人。
    故事一的主人公叫張明,山東人,在北京工作,由於工作的原因每年只能回一兩次家,為了更加方便的跟父母聯繫,便給父母買了智慧型手機,下載了微信等軟體,可奈何父母年齡大了不會用啊,怎麼辦?為了更快的讓父母學會使用微信,張明手繪了使用微信的說明書,並耐心的給父母講解,一遍不會就兩遍,不厭其煩的講解,父母也因此很快學會了使用微信,可以跟兒子語音、視頻說說家長裡短。多麼暖心的事啊,時代雖然變了,但不變的是孝心。
  • 父親:我不會打字,我不用微信,被隔絕在網絡外的老人如何生活?
    陌生的二維碼,複雜的智能家電,怎麼招手都不停的網約車......數字時代的便利和高效似乎讓他們寸步難行。對啊,以後不用帶錢就可以買東西,我重複著父親的話,怕他聽不懂。他爸,你看,兒子真的沒有付錢呢。二老就看見收營員掃了一下我的手機。
  • 父親曾是那個時代的精英,卻被這個時代淘汰
    上去找到父親,他笑著說:「我兜裡有錢,不會手機支付,排了半天隊也沒有取到號。」我心裡一陣酸楚,後悔讓他早下車。03 在超市,我幫助老人手機支付送下父親的當天晚上,我去超市買東西,付款時,前面的大爺推了一車子的商品
  • 阿衰:金老師吃半年泡麵攢錢買的手機,被校長用摳鼻屎的手搞壞了
    連過年為了省車費都不回家的人,一部老人機從上班用到現在,十多年了,直到死機了才願意用自己吃了半年泡麵省下來的錢,買一部智慧型手機。金老師終於用自己吃了半年泡麵攢下來的錢買了一部能拿得手的智能機子,原來那部按鍵老人機,又小又醜,平時都不敢拿出來,連上課接電話都要跑到教室外面去接。金老師拿到自己新買的智慧型手機,比親兒子還親,一直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