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妻,不厭其煩教我父母使用智慧型手機,享受視頻上網購物樂趣

2020-10-16 寒石冷月

在我的印象中,在鄉下的父母無論如何也學不會用智慧型手機,更不要說上網、視頻和網購了。於是多年來,我便用慣性思維為他們買一部又一部分老年機,然而這一切都被妻給徹底顛覆了。

去年暑期,我帶著妻回大草原鄉下老家,陪伴父母生活了一個月。

臨走前,妻特意給我父母買了一部華為手機智慧型手機,按她的理論,這世上沒有學不會的技能,只是看誰去教誰去學了。我雖然只抱以笑意的讚許,但是心裡仍然想,我都教不會,你怎麼可能教會呢?

回到父母身邊,望著已經很陌生的新環境,我倒是有點不適應了,儘管新居所在地離我出生的地方只有幾裡,但是我生活了十幾年的小山村已經皆因建水庫而搬遷了。

在我的父母面前,妻很自然地做起了孝順兒媳,因為她的出現,我父母臉上被歲月堆積起來的層層皺紋,頓時舒展開來。不可否認,老年人心情好,每天笑意掛在臉上,不管是氣色,還是精神勁都和平日裡不一樣了。

妻在這次暑假裡給自己制定了一個目標,那就是讓公婆徹底告別老年機,學會使用智慧型手機。可能是當教師的職業心理使然,他就像教兩個小學生一樣,備課、找網上教學視頻、安排教學計劃、實踐教學。再看我父母,兩位70歲上下的老人,竟然在兒媳的安排之下,有板有眼地學習起來。

可能是畏難情緒所致,最初我父親總是說記不住,其實他的記憶力並不差。看到公公這樣害怕學習使用智慧型手機,妻便優先解決老人的畏難心理,在她的開導之下,父親嘗試學習的信息一點點增強了,最終和母親一樣認真學習。

妻的耐心我非常佩服,如果換作我,可能一個動作教幾遍後看到父母記不住,我便著急了,繼而失去耐心。但是她則不同,她不怕老人忘記,總是和兩位老人找話題聊智慧型手機。如講她第一次怎樣一點點看說明書,向同事請教,還有慢慢熟悉摸索智慧型手機的使用等,你別說,我父母還極喜歡聽這個兒媳講故事。

從開機到關機,從接電話到掛斷電話,從撥打電話到保存號碼,從建立群組到為每一個通話人建立照片頭像,妻子的教學穩步推進,不到一個星期時間,終於讓兩位老人用忙乎笨拙的動作使用起智慧型手機。

說實在的,我很享受妻和我父母在一起互教互學的時光,在妻的激勵之下,我父母終於用了半個月時間學會了新手機的基本操作。為了防止老人忘記,妻還特地把操作步驟詳細寫下來,記在一個日記本上,並叮囑老人沒事時要背一背這些步驟,上年紀的人多背記一些東西,可以鍛鍊記憶力,減緩大腦衰老呢。

對於妻這個好老師,我父母特別願意聽她的話,老師安排給做什麼,他們就像小學生完成作業一樣,下課後去做練習了。妻很自豪地對我炫耀,瞧,咱這老師夠酷吧。我笑著說,你確實是老年之友,咱佩服。

妻的教學在下半個月進入了第二個階段,便是實踐應用網絡視頻和語音,還有瀏覽網站,以及網上購物。

妻告訴公婆,你們不需要考慮上網產生的費用,我已經給你們辦了親情卡,你們只管用就行,反正你們也用不了多少流量。對於流量這樣詞彙,儘管兩位老人聽不懂,但是妻也沒有打算讓他們完全搞懂,反正只要會操作使用就行了。

只用一周的時間,妻便順利地教會了公婆這幾項常用的網絡生活技能。

有時我和妻去草原遊玩,她便會連線視頻和兩位老人聊天,讓老人感受到網絡時代的便捷。有時人在外想吃什麼,便給婆婆語音留言,辛苦她老人家給做一點。對於如此孝順又可愛的兒媳,我父母當然疼成了自己的親閨女一樣,那可真是有求必應啊。

晚上回到父母身邊,妻便問兩位老人,通過視頻和語音連線,你們是不是感覺距離很近啊?老兩口說連說是。妻便告訴他們,以後我們回去後,每周都和你們視頻通話,這樣就不用像以往那樣撥打電話,只能聽到聲音了,老兩口自然是樂的合不攏嘴。

在網絡購物這件事上,妻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了極致,她不斷向兩位老人傳授起網購的秘訣。我旁邊聽著就笑,她問我笑什麼?我說老人節儉了一輩子,哪捨得花錢啊。你就是東西再好,只要提花錢,他們就打退堂鼓了。

妻頓悟,對啊,怎麼沒想到這點,這和她自己的父母完全不一樣,看來還是消費觀念造成的結果。

妻告訴公婆,以後你在購物網站上喜歡上哪件東西,告訴我就行,我來給你下單。我母親自然是不捨得讓兒媳掏錢,妻便哄婆婆,我可以淘到很多優惠卷,可以便宜不少錢呢。我母親便真信了,就答應了。

一個月的時間匆匆而過,該到返程的時間了。

兩位老人雖有不舍,但是知道我們必須要回去,大包小包的土特產給準備了不少。

妻告訴公婆,明年再回來時千萬別再準備了,這些東西都可以從網上買。

我父親就笑著說,網上買的,和我們親手做的是兩碼事,這是我們的心意。

妻是一個通情達理之人,自然理解老人的意思,便同意讓他們按自己的想法去做了。

我們也不舍離開,因為只有和老人生活在一起,每天其樂融融,才會真正感受到親情的幸福和圓滿。儘管一再請求老人和我們進城一起生活,但是父母落葉歸根的觀念早已根深蒂固,他們有他們的生活方式,我們無論如何也改變不了他們的觀念。

好在,妻教會了兩位老人使用智慧型手機,也教會他們上網和視頻等基本技能。

儘管距離老人有上千公裡,一邊是大草原,一邊是黃海之濱,但是因為有了網絡,距離不再遙遠,真感謝這個時代,讓我們可以如此便捷地傳遞親情的快樂。

相關焦點

  • 女孩為外婆手繪微信使用說明書,完美詮釋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近日,浙江杭州一位姑娘為了教會自己的外婆使用微信,自製了一份「微信使用說明書」,說明書字跡工整,內容詳細,圖文並茂,網友紛紛為其點讚,真的是有心又有愛!不少網友表示「建議量產」「曾經,他們不厭其煩地回答各種幼稚問題,現在,我們用心報答他們。」「想想父母、家人教我們走路,我們現在應該耐心地教他們用手機」。
  • 不能說的秘密:我的母親是文盲 但她學會了語音 視頻 手機付款
    如今,母親在我和姐姐的指導下,學會了用智慧型手機刷抖音和火山小視頻,並學會了微信的語音、視頻,和二維碼付款的功能。每次母親去村裡的超市買東西,都會眯著老花眼打開手機解鎖,打開微信,然後掃一掃超市的二維碼,謹慎而又緩慢地輸入金額,並詢問工作人員輸入的數字是否正確,待工作人員肯定後便輸入密碼成功支付。
  • 網際網路時代,看女兒如何巧誘老媽換智慧型手機
    我媽,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婦女,今年58歲。在我看來,我媽也沒有那麼老啊,可是怎麼覺得這個時代根本就沒有在她身上留下印跡呢?我媽不會用智慧型手機,不會網絡購物,不知道什麼是流量,不知道還可以App打車,不知道什麼是朋友圈。當然她也不能理解為什麼我每天都離不開手機。坦白說,我吧,我不拿手機我心裡就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 遠嫁,為了跨越613公裡的鴻溝,我教父母學會了智慧型手機
    『教父母玩智能機,有時候,她們脫口而出的問題,我還真回答不了。』第一次覺得613公裡,是如此遙遠。當初,說的好好的,只要想家,就可以隨時的回去。現實是,距離演變成了一條鴻溝,讓人很難跨越。雖說交通便捷,但遠嫁的姑娘,沒事怎麼可以隨意回家。工作賺錢,孩子上下學,照顧老人,幹家務,讓你沒時間想太多。
  • 我家的爸
    提起家裡的父母和爺爺奶奶,其實總感覺心裡挺不是滋味的,或許這就是在外打拼的各位會有一樣的心情吧,所以會格外在乎和家人在一起時間,趁著今年的疫情期間,大家都在家裡呆了很長時間,或許大家對於在家裡呆的時間長了,會感覺到無聊,不過還有一件事情可以做,那就是教家裡的老人用智慧型手機,或者是上網用微信,不知道對於這個大家是否遇到了困難,或者說是一件很頭疼的事情。
  • 被網際網路遺忘的父母老人
    上個月我去醫院看病,一系列的掃碼,測量,綠碼,軌跡,掛號,排隊…等等。我被搞得煩躁無比,何況是老不懂智能機得老人家呢?就拿我的父母親來說吧,在外務工這麼多年,也沒啥文化,受這外邊的薰陶還是有很多時候,感覺會被網際網路遺忘。我媽媽外出買菜的時候一直都是紙幣,直到上次我回去跟我說:「女兒啊,別人都說拿手機掃一下,掃一下的,幫我也弄一下唄,省的出門帶零錢。
  • 媽,我給你買部智慧型手機吧。別買,買了我就只能在手機裡看你了
    每當和別人說起想念父母的心酸時,別人都會安慰我一句:現在交通這麼發達,視頻通話這麼方便,想什麼時候見就什麼時候見。交通再方便,視頻通話再順暢,離家的距離還是不會減少,想家的心還是迫在眉睫。可是真到回家的那一刻,總是有這事那事的牽絆,即使回去,心裡也不踏實。
  • 度物:以「自由尺度」享受購物樂趣並重新審視生活意義的生活者
    12月22日,博報堂生活綜研(上海)與中國傳媒大學廣告學院首次採用線上直播形式聯合發布了生活者「動」察2020研究成果——「度(duo)物(wu)」:以「自由尺度」享受購物樂趣並重新審視生活意義的生活者,基於生活者生活方式、購物行為的變化趨勢,提出了「生活即購物」、「賣場媒介一體化」、「現實生活實用價值」營銷對策,助力品牌方在不斷變化的購物環境中
  • OPPO Watch實現了80%手機功能,為智能手錶正名
    但其實如今智能手錶也已實現近80%的手機功能,在生活、工作中很多時候都能帶來更便利的體驗,絕非玩具表般的存在。不信?那這裡不妨藉助OPPO Watch來證明一下。支持eSIM獨立通訊,隨時隨地溝通首先在我看來,如果智能手錶不能打電話的話,那真就成了塊「大號手錶」了。而OPPO Watch全系都支持著eSIM獨立通訊功能,比起某果手錶也要良心不少。
  • 王阿姨的新鮮事:從此出門只帶手機和鑰匙
    兒子讀小學時,遇到我脫不開身的情況,很多瑣碎的事情都是她幫我去辦的,比如去學校接孩子、買菜等等。對於王阿姨孫女的學習,我也時常予以指導。前不久,王阿姨的兒子給她買了一部智慧型手機。當天晚上王阿姨就興致勃勃地找到我,問我能不能教她掃碼付款,「外出帶著錢包真的很麻煩,還害怕收到假錢。我看人家掏出手機撥拉兩下,就付錢了,真方便!」原來王阿姨早就惦記上這事了。
  • 老媽也要學習上網啦
    我媽媽,標準的60年代的人,那個年代家裡孩子多,又窮,我媽媽就上了二年級就輟學在家,幫著看弟弟妹妹了,真是文盲了三四十年了,主要是以前在家種地,從不接觸文字方面的東西,所以也不想著學習。後來大家家裡的座機都不用了,都買了手機,媽媽也買了,那時候我已經在外面打工了,媽媽心疼電話費太貴,居然自已學會了發信息,而且我媽媽發信息不是拼音
  • 我的國慶節親歷:一定盯緊父母的手機
    這一通聊,再加上我對自己家裡叔叔、伯伯、舅舅之類親戚的日常了解,我得出了一個結論,或者說一句感慨,那就是:老年人真是太容易上當,太好騙了。搓麻將,現在幾乎人手一部智慧型手機,都改成刷小視頻看爆文了。非常有意思的是,他們都特別相信手機視頻、爆文裡說的那些話,推銷的那些商品。他們認為那都是國家管理的,很權威。在傻瓜式的誘導下,他們很多人都網購過。在我聊的比較多的這七八個老頭裡,至少有四五個都網購過了。他們網購的產品都是什麼呢?
  • 智慧型手機才摔一下就壞,以前的手機摔幾次都沒事
    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手機不小心摔了,有可能打不了電話、聯不上網甚至開不了機。比起以前傳統手機時代,可以拿手機砸核桃的質量,難道現在的手機質量就真的不行了?關於這個問題,我來聊聊自己的看法。傳統手機質量首先我們要設定手機討論的範圍,我這裡把3G以前的手機叫傳統手機,3G之後的手機叫智慧型手機。在這個前提下,我們拿一部傳統手機拆解,直接看裡面的結構。你會發現傳統手機的結構相對簡單,大多數都是單層結構,元器件基本上都集中在一側。當然,傳統手機的功能單一,也就打打電話,發發簡訊,頂多玩玩貪吃蛇。
  • 教「媽媽」上網讓我變成了一個有耐心的人,但是對老爸這樣做不到
    感謝您能閱讀本篇文章,下面故事開始!我媽快65了,年輕的時候是普通家庭主婦。現在用微信收付款,用淘寶買東西,有時還會幫別人網上購物,大概是村子裡用智慧型手機最熟的人。由於年老,也沒讀過什麼書,學東西很慢。光是用微信收付款,起碼教了幾十次。
  • 媽媽學會了用智慧型手機,我的生活開始被「轟炸」了
    當媽媽會用智慧型手機之後,我的生活不再平靜。記得一個月前的一個早上,我正準備出門上班,媽媽給我打了個電話,一般媽媽給我打電話基本都是:有事要我處理。踏出門外的腳趕緊縮了回來,帶著緊張的心情問了句:媽,有什麼事?沒什麼重要的事就等晚上再給我打吧,我現在要趕著出門上班呢!話音未落,她大聲的對著電話喊了句:我會用智慧型手機了!
  • 給老人買智慧型手機,接他入網絡時代
    桂叔的智慧型手機是我在端午時把省吃儉用留下的900偷偷告訴我,他兒子都沒那麼好。當時我給他買這手機是因為在他生日的時候我從他的眼中看到了光,看到了對智慧型手機的嚮往,對網絡的求知慾望!和平時的聊天時他透露的心聲!我知道,他想和年輕人一樣,不被時代拋棄!老人家的生日,理應是晚宴的主角。然而卻被網絡搶了風頭。大家都在用手機拍照,上傳朋友圈,都在網絡中曬蛋糕,曬照片,我把照片和朋友圈打開給他看。告訴他現在網絡的世界!
  • 上網的人越來越多,但這4.6億人卻不上網,都是哪些人?
    利用網絡,我們就可以上網了,在網上,我們可以購物、看視頻、打遊戲等等。目前,在中國,網民眾多,很多人每天都離不開網絡,一旦沒有了網絡,就好像失去了什麼一樣。有人說,幸福感有很多種,而網絡信號滿格也是其中之一,所以,現在上網的人越來越多了,上班用電腦,下班用手機。
  • 回家,陪爸媽看這段視頻,是送給他們最好的禮物
    在外打拼太辛苦即使 ,你起的再晚他們也不忍喊醒你絢麗多彩的夢即使 ,你睡的再遲他們也不願打擾你刷朋友圈的自得其樂>山西大同,志願者曉峰的媳婦在教公公婆婆學習微信你總是說,沒時間總嫌爸媽囉嗦、嘮叨其實,他們只是想參與你的生活一堂簡單易懂的智慧型手機使用公益微課堂沒時間、學不會都不再是 「阻擋」 表達愛的藉口
  • 40歲的她,為何不會用智慧型手機?
    故事來源於我表姐的親身經歷。兩個月前,姑姑給我打電話問我,在無錫那邊怎麼樣?還說能不能幫我表姐也在無錫這邊找一份工作,於是我就答應下來。對於我表姐的印象還停留在十幾年以前。她比我大兩歲。她家是縣城的,我家是農村的,沒事所以也不經常見面。那年她結婚的時候我去了。關於她後來的消息都是我媽告訴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