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看新聞,大概就是關於養老問題的,我就不贅述了。
想說的是,送父母進養老院可恥嗎?
我和老公都是獨生子女。雙方父母年齡都不是很大。身體也都還硬朗。但終究會面臨養老問題,我和老公的想法也都比較一致,就是我們如果發展的還不錯,未來生活也不是很緊張,那麼就把各自父母老家的房產變賣掉,在我們生活的附近購置房子,最好就是同層鄰居這種。這樣照顧也比較方便,又不會介入各自的生活;如果我們發展的一般,不光自己沒辦法提前退休,可能還要為孩子奔波下,那麼這個時候就會考慮找個養老院,協助看護。
說起養老院,我想應該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是很抗拒的。覺得去養老院,就是沒有兒女照顧的,遭人嫌棄的,甚至就是等待死亡的。尤其在中國傳統文化觀念裡,如果不是自己親自贍養老人,總是會給人一種話柄,讓周遭的人覺得這家兒女不孝,老人沒有服氣。更有甚者,我見過評論區裡有大把的人說,生活壓力再大,也是自己的親爹媽,堅決不能送養老院,誰送誰XXXXX。其實大可不必這樣。
因為我不這麼認為。
源於我自己的奶奶,現在就住在養老院。
算今年,應該已經住了5年了。除了期間有一次吃壞了肚子,住了一次院,每年也就是得一次兩次小感冒。
奶奶有3個孩子,我爸爸是老大,還有姑姑,和一個小叔。本來奶奶一直和爺爺生活的很好,直到5年前,爺爺查出腸癌,因為年紀大(92歲),只能保守治療。也不知道那一年是為什麼,我奶奶的阿爾茲海默症(就是俗稱的老年痴呆)嚴重了,直接退化到誰都不認識了。因為小叔常年在外地居住,同年姑媽也因為意外過世,所以奶奶的贍養就主要在我父親身上了。但是在最開始的一個月裡,奶奶就因為家裡沒人時(父母暫未退休,我也不在老家)自己出行,走丟了2次,所以大家商議後,將奶奶送進了我們那個五線小城的一家養老院。整體環境和看護,應該也算是市區內很好的了。
後面假期回家時,我也回去看過奶奶,我覺得是很滿意的,6個老人 一大間臥室,大概有60多個平方,參考醫院病房的。每一間有兩個看護,負責像我奶奶這樣不能自理的老人的尿不溼更換和清洗(這裡要說下,這個病後期的老人,真的像嬰兒一樣,也會漸漸忘記上廁所,吃飯等)晚上也會給每個老人打水,泡腳,按摩(據我爸說,如果泡腳要按摩,每個月在額外加200,他覺得不貴,就加了)。這裡石錘下自己,也沒有給父母泡過腳,總覺得很做作,也不好意思。
這幾年,我奶奶雖然記不住我們都是誰了,但我有時候也不覺得是個壞事,如果她還是清醒的,眼看自己的伴侶和女兒都離世,以她的性格,估計也會傷心不振的。再加上這些年養老院的照顧比較周到,奶奶的身體除了越來越記不住,也沒什麼大問題。我爸爸還是保持著每周3,4次的頻率去看她,疫情這段時間,還增加了視頻功能。
我說這麼多是什麼意思呢?就是如果家裡真的是有和我奶奶一樣的老人,無法自理,又沒有專人伺候,還是可以去選個靠譜的養老院。至少這種養老護理的專業事,真的有時候可以放心交給專業的人。
其實現代人真的太不容易,年輕夫妻要養育孩子,有的甚至還車貸,房貸,父母普遍才5,60歲,還未退休,爺爺奶奶那一代人因為醫療技術的發展也越來越康健。那麼養老問題真的是以後不可避免的問題。如果至今仍然覺得去養老院是不孝順,其實也不太符合國情了。
當然了,如果大家覺得送了養老院,也可以不管了,那也是不當的。
好了,這個話題就說到這裡,不要被傳統倫理道理過分束縛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