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老人送去養老院就是不孝?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呢?

2020-10-16 益養老

家庭養老是中國傳統道德薰陶下的必然結果。中國人提倡尊老愛幼,在全社會形成養老尊老的風氣,自古以來被認為是子女理所當然、責無旁貸的義務。

因此,目前2020年了,仍然還有大量的人認為,自己父母要自己親自侍奉養老,把老人送到養老院就是一種不孝的行為。逃避照顧父母的責任是可恥的。

那麼,這裡就衍生出一個問題:送老人住養老院究竟是不是一種不孝的行為呢?本文益養老智慧養老平臺小編,將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為大家分享。

一、什麼是孝順?是不是在家養老就是孝順?

益養老認為,所謂孝順是指除了基本的物質保障,還要做到精神上的安慰與陪伴。不是說每天在父母刷臉就叫孝順,每天給父母吃的、住的就叫孝順了。

現在很多家庭由於種種原因,總是會出現各種矛盾。過去父母嚴厲,現在輪到孩子當家做主了,開始各種「以彼之道還施彼身」,懲罰父母,以此報復。

每日裡有什麼煩惱都要向父母撒氣,更何況還有普世存在的婆媳關係了等。一面傷害父母的心,一面又不得不每天面對,導致老人身心健康受損,無以復加。

因此,不是說把老人養在家裡,給其住處、給錢、給物資等就是孝順,還要多和老人談談心。有事情也諮詢一下他們的意見,讓他們覺得自己被重視等,這才是孝順。

二、百善孝為先

從道德層面上來講,父母將我們養育成人,我們確實是需要給父母養老,照顧父母的老年生活的。但是如果為了所謂的孝心讓老人在家養老,好像有哪兒不對。

也不說現在當下了,自己小的時候,在農村不也經常成為留守兒童。無論是昨日的留守兒童,還是今日的留守老人,這其中的各種滋味,其實感受過孤獨的人都能夠理解。

當然,這也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放任老人一個人在家居住養老,老人因為身體機能下降的厲害,飲食方面基本上是有上頓沒下頓的。要是夫妻倆還要好些。

對於獨居老人來說,萬一發生點其他事情,對老人來說都是重大的事故,對子女來說,將是一輩子的內疚。因此,相比老人獨居養老,還不如送養老院來的好。

三、哪些老人適合送養老院?

益養老認為,當家裡出現以下這些情況時,建議子女考慮將老人送養老院更好。當然,不是說送養老院就不管了,子女也應當多去養老院看望老人呀。

1、獨居老人。當子女無法時刻在身邊照顧,身體發生不適無人照料時,將老人送養老院養老看護是很好的選擇,子女偶爾抽空去養老院陪陪父母也是極好的。

2、如果有老年痴呆(阿爾茲海默症)更加危險,容易發生丟失,做飯忘關火等,在家發生摔傷無人知曉,發生緊急情況無人做急救等。

3、老人孤單,缺少交流。養老院有大量的同齡人,養老機構還會組織一些健康的活動,老人居住養老院,將會快活很多。

4、身體半自理甚至失能的老人。久病床前無孝子,很多時候,家人伺候個把月沒問題,但長期下來其精神身體都會受不了。

5、有特殊病症,可能會出現緊急情況的。養老院有二十四小時看護,而且很多養老院距離醫院也比較近。因此,推薦選養老院。

四、關於對養老院的誤解

很多子女或老人對養老院充滿了不信任,許是道聽途說到誰誰在養老院如何如何,將養老院想像的諱莫如深。這其實,是大家對養老院誤會了。

1、在不少人心中,認為養老院是孤寡老人或是兒女不孝順的老人才會去的地方。

2、老人認為養老院是很多人住在一個房間,吃得差,環境差,服務差,不進養老院是等死,進了養老院是找死。不到萬不得已,一定不能去養老院的。

上述的兩種觀點,讓老人產生了一種進了養老院就別想出來的「恐怖」想法。所以,大家長久以來都避而不談養老院。

其實是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家庭結構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兒女面臨著巨大的生活壓力,對父母養老的問題往往是有心無力。因此,養老院養老是極好的選擇。

隨著國家對養老問題的關注以及大家對生活質量越來越講究,很多民營養老院提供的服務已經和大家印象中的完全不同了。都在提升服務,期待更多老人入住。

隨著人們養老意識的改變,也有不少老年人願意主動入住養老機構。在養老院能夠獲得專業的看護,規律的飲食以及健康的娛樂活動等,讓老人每天都健康開心。

五、養老院都提供怎樣的服務?

其實現在養老院之間的競爭還是存在的,大家都在推出各種優化養老服務。當然,隨著服務的越好,相應收費的價格也在提升。當然,一分價一分貨這道理都懂。

1、飲食

普通養老院的夥食是採用「定食+小灶」的形式,也就是每頓飯吃什麼菜,是一葷兩素還是兩葷兩素基本是定好的,大家都吃一樣的。

對於患有高血壓、高血糖等有特殊需求的老人,養老院會提供個性餐。民以食為天,老人的飲食馬虎不得,儘量做到營養均衡。

2、醫療

醫療是老人最看重的服務之一了。目前一些比較好的養老院是有內設醫療機構的。有些更是增加理療室、康復室、中醫室等醫療服務,滿足老人的醫療需求。

對於一些普通養老院或小型養老院來說,即便是沒有,也會選擇距離醫院近的地方開辦,或者和醫院合作,定期安排醫生上門為老人診斷,有病看病,無病預防。

3、娛樂與生活

特別是一些民營養老院,特別注重老人的興趣活動。普通的養老院會有書法室、繪畫室、棋牌室,舞蹈室等。高端的還有閱覽室、練歌房及看電影用的視聽室。

養老院除了提供興趣房間外,一些設有專業健康管理的養老院還會特別關注老年心理健康,會定期組織養老院的老人開展各種主題交流會。

總結

打著「不孝」旗號,批評別人把父母送進養老院多少有些不太負責任。子女擔心背負「不孝罵名」不了解養老院真實情況,就拒絕也是不太負責任的表現。

記住給父母選擇養老院不是在逃避贍養責任,恰恰相反,是為了更好地照顧父母。養老機構的服務更專業、更全面,老人居住更安心,子女們也更放心。

相關焦點

  • 把老人送去養老院,是不是不孝?
    那送養老院,你就不怕別人閒言碎語嗎?@愛走路的兔子 家人要怎麼照顧?送一個好的養老院不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在養兒防老傳統觀念的禁錮下,許多人不接受的其實是這背後 「不孝」的罪名。眾多的言論中,鮮有人站在老人立場,去討論什麼樣的方式更利於照料老人。
  • 把父母送養老院就是不孝?談及養老問題,明星黃渤一度落淚
    畢竟當年媽媽養育她的時候,再苦再難媽媽都熬過來了,現在反過來怎麼就不可以了呢。只是不送媽媽去養老院,小倩和爸爸倆人的日子也過得很糟糕。用小倩的話說,媽媽生病這幾年,她幾乎每一天都在擔驚受怕中度過,原本很開朗的一個女孩子,現在也是整天憂心忡忡的。「想把親媽送養老院,可身邊人都罵我不孝」,有關養老其實子女也困惑。
  • 把老人送養老院就是不孝?關於對養老院的誤解,我有話要說……
    因此,目前2020年了,仍然還有大量的人認為,自己父母要自己親自侍奉養老,把老人送到養老院就是一種不孝的行為。逃避照顧父母的責任是可恥的。那麼,這裡就衍生出一個問題:送老人住養老院究竟是不是一種不孝的行為呢?筆者將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為大家分享。
  • 老人住進養老院,並不都是兒女不孝
    這時,黃渤建議,把父親送去養老院,有專業人員陪伴照顧左右。一是父親不會走失,二是母親也能有更多的時間,照顧好自己。所以,對於持這種觀念的人來說,如果誰將父母送到了養老院,這種行為就會被定義為不孝,或被說成沒有責任心。
  • 子女把父母送進養老院,就是不孝嗎?聽聽這幾位老人怎麼說
    但是,我公公他們那一代人,都覺得晚年應該要子女養老,去住養老院的人要麼是沒兒沒女,要麼就是子女不孝順。一通牢騷過後,我公公抬眼問我老公:「你個沒良心的,會不會哪天也把你老爹我扔進養老院?」我也趕緊給公公寬心,保證不把他跟婆婆送進養老院,公公這才心滿意足地回屋睡覺。子女把父母送進養老院,就是不孝嗎?關於這個問題,我們年輕人沒什麼發言權,還是聽聽當事這幾位老人怎麼說吧。
  • 黃渤:送父母去養老院是不孝嗎?能給老人最好的生活環境才是孝順
    ,提到自己父親曾經走失,經過一番心理鬥爭後,認為讓老人得到周全的照料才是最重要的,而老人孔繁漪的兒子表示這樣雖然減輕了自己的負擔,但也要過得了親戚朋友們關於不孝評價的一關。最近與同事聊天,她很遺憾的說:「作為一個養老人,我最遺憾的是幫別人照顧好了父母,卻無法親自照顧自己的父母!感覺自己不孝順...」我笑著回答道:「難不成那些住我們養老院讓我們護理員照護的老人家的子女都是不孝的了?那些子女親自照護的就真的孝順嗎?」
  • 為什麼有錢人更願意把父母送去養老院?顛覆了一些人的傳統看法
    入住專業的養老院,比老人獨自在家要好得多。尤其是家裡只有一個老人的,更應到養老院去,有人天天陪你說話,又有各種活動,又有醫生,不擔心什麼,只需你享受生活。活動不便的老人也應去養老院,那裡有人服侍你,年輕人也才能安心工作。
  • 國外老人都願意在養老院養老,中國送老人去養老院就意味不孝?
    條件差的養老院無論外國老人還是中國老人,誰都不願意去,要是在國內送老人去一個月要四五千美金的貴族養老院,也沒人說你不孝>因為中國老人為子女付出的比國外老人多多了,大部分老人,在能力範圍內,為子女的教育婚姻育兒,費心費力,他們遵循的傳統思想,就是養兒防老,去養老院,那是沒子女的人才去的,有子女的人,當然是子女養老了,要不然他們年輕力壯時,存錢養老不就好了!
  • 送父母去養老院是不孝嗎?過來人說出心聲:這是我能給的最好的了
    在節目《忘不了餐廳》中,黃渤、李娟教授等人對家裡老人的照顧問題進行了一次討論,在網絡上引起了一些爭議。原來,其中有幾位嘉賓家裡的老人患上了阿爾茲海默症,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老年痴呆,由於家裡不便照顧,就把老人送進了養老院請專門的護士來貼身照顧,但是這樣的舉動卻被一些人評價為「不孝」。
  • 送老人去養老院就是不孝順嗎
    >」的問題,確實,父母養老一直是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尤其在「怎樣做才是孝順」的問題上。,但冷靜思考下來,認為讓老人得到最周全的照顧才是最重要的,便將父親送進了養老院。養老院有很多和父母差不多年齡的老人,他們有共同的話語,互相都有空閒,可以一起娛樂,一起消遣時間,送父母去養老院又有何不可?大眾也應該對這種選擇少一些誤解。真正的不孝是不關心、不過問、不照顧、不傾聽。
  • 子女送父母去養老院就是不孝?這些現實原因,看完很無奈
    當父母老去,你會送他們去養老院嗎?該不該送父母去養老院,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在百善孝為先的觀念下,送父母去養老院便意味著你不想自己照顧父母,總會被人扣上不孝的帽子。其實,很多人考慮著把父母送去養老院,並不是說他們沒有孝心,而是在很多無奈的現實面前,選擇了一個能更好照顧父母的養老環境。
  • 知名演員被罵不孝!老人養老問題,是多少中年人的無奈
    ,曾經令人避諱的被視為不孝的養老院在年輕人一代看來猶如救命稻草一般。但即使年輕人已經對養老院有所改觀,也抵不過少數人對於養老院片面消極的看法。認為把父母送進養老院就是不負擔贍養父母的責任,就是不孝兒郎。
  • 送老人去養老院就是不孝?親力親為就是孝順?我們該如何盡孝?
    養老這個問題,在近些年來已經成為我國一大社會民生問題,如何給老人安排好的養老環境,又能解決大多數家庭的困境,這是值得去深究的問題。在當前的養老思想下,大多數的老人依舊覺得老了要在子女的身邊才算是安享晚年生活,如果將自己送到養老院就是不孝,是對父母不負責任的表現。
  • ​送父母去養老院是不孝嗎?能給老人最好的生活環境才是孝順
    這樣的孝順並不會真的讓父母感到快樂,沒有意義的孝順怎麼能叫孝順呢?「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天下之大愛就是父母愛孩子的那種愛,父母為孩子計較在意一輩子,子女之愛又怎比的上父母之愛。子女是父母最在意的人,孝順父母第一點就是要愛自己,不要讓父母擔心,心疼!
  • 黃渤:送父母去養老院是不孝嗎?能給老人最好的生活環境才是孝順
    忘不了餐廳中,店長黃渤與李娟教授還有幾位阿爾茨海默病老人家屬交流,提到自己父親曾經走失,經過一番心理鬥爭後,認為讓老人得到周全的照料才是最重要的,而老人孔繁漪的兒子表示這樣雖然減輕了自己的負擔,但也要過得了親戚朋友們關於不孝評價的一關。
  • 等我老了,就自己搬去養老院
    不送他們去養老院,自己沒辦法照顧;送他們去了,身邊親友又都來審判你。這很奇怪,父母沒天天在身邊養老,子女就是不孝嗎?他工作繁忙,但父母不接受家政阿姨,送養老院也有顧慮。「你感覺送去,哎呀黃渤的爸爸送到了養老院,這是怎麼個情況?這是不是太不孝順了?」
  • 想把父母送到養老院,他卻被罵大逆不道和不孝順
    ,但是卻遭到父母的極力反對,說他是白眼狼大逆不道和不孝順,因此大家對於此類事情又是怎麼看待呢?所以在這裡面就牽涉到一個溝通技巧的問題,如果你事先好好地跟父母講明原因和利害關係,我想很多父母都會心明眼亮和以大局為重的,就像小張把父母送去養老院一事,就必須要提前跟父母講清楚,千萬不要等到要準備去了才說。
  • 老人得知被送去養老院後,87歲老太選擇離開人世
    導語一位87歲的老太要去養老院的前一天晚上,選擇了喝農藥離開了這個世界,一起來看看她的故事。而且病情越來越嚴重,老人的孩子知道都紛紛趕回來。只回來了三個孩子,因為老大和大女兒在城裡,沒有回來,老四在外地,也不回來,所以就只有二女兒老三和小女兒。他們三個人商量了怎麼安置老人,說來說去,沒有一個想為我養老,後來做出一個結論,就是他們三個人一人給3000塊錢,讓老人去養老院。
  • 當父母老了,送他們去養老院,孩子就是不孝嗎?
    剛剛看新聞,大概就是關於養老問題的,我就不贅述了。想說的是,送父母進養老院可恥嗎?我和老公都是獨生子女。雙方父母年齡都不是很大。身體也都還硬朗。但終究會面臨養老問題,我和老公的想法也都比較一致,就是我們如果發展的還不錯,未來生活也不是很緊張,那麼就把各自父母老家的房產變賣掉,在我們生活的附近購置房子,最好就是同層鄰居這種。
  • 農村老人拒絕去養老院,認為這樣就是子女不孝順,大家怎麼看?
    沒錯,在他們心裡,去養老院就是下下策,那些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或者是兒女特別不孝順的老人,沒辦法,老了之後沒人養才會去養老院。其實這種想法是有失偏頗的,首先現在的養老院都建的很好,裡面不僅設施齊全,而且護工們也很有責任心,更重要的是費用非常高,咱們都知道花多少錢就享受多少錢的服務,費用那麼高,就足以證明在養老院的生活應該很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