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兒防老還是養女防老?過來人告訴你,真正靠得住的是「老三樣」

2020-11-03 暮沐媽咪育兒日記

在傳統的生育觀裡,「養兒防老」的理念深入人心,人們相信養大兒子便可以晚年無憂,生了兒子的家庭,在人前人後都會有一份優越感。

不過今時不同往日,養兒防老的理念似乎並不靠譜了,被兒子兒媳嫌棄的老人也大有人在。那麼是不是說養女防老的理念,可以佔了上風呢?

女兒是父母貼心的小棉襖,但在父母養老的大問題上,女兒卻也並不一定能夠成為父母晚年的依靠

老人辛苦養大一兒一女,湊成「好」字,沒成想晚年生活誰都靠不住

王大娘年輕的時候生了一兒一女,親戚朋友們都很羨慕她,「正好湊成了一個好字,真是有福氣呀!等到孩子們都長大了,就安心享福吧!」雖然養育兩個孩子著實很辛苦,但是王大娘卻很有盼頭。

就這樣慢慢地孩子們都長大了,而王大娘也變老了。在拿出自己的積蓄給兒子置辦了車房,給女兒備齊了嫁妝後,王大娘覺得自己的任務完成了:「只要孩子們都生活得好就行。」

本來王大娘並沒有指望著孩子們養老,她想著自己和老伴還可以照顧對方,沒必要去麻煩孩子們。可是沒想到,王大娘的老伴突發疾病去世了,孤零零的王大娘不得已只好去「投奔」孩子們了

一開始王大娘來到了兒子家,畢竟以她的觀念來看,自己住到兒子家還是很「有底氣」的,可是沒想到王大娘在兒子家卻住得並不安生,儘管王大娘承擔起了洗衣做飯的家務,但是兒媳婦卻仍然嫌棄她「不講衛生

看著兒子和兒媳三天兩頭地因為自己而吵架,王大娘心裡難受,於是她想不如還是去女兒家吧!從小王大娘的女兒就很懂事,原本以為女兒和娘更親,在女兒家會舒心很多,可是沒成想王大娘在女兒家也呆不下去。

女兒是家庭主婦,一家的開支都靠女婿一個人,雖然女兒很貼心,但是因為沒有經濟來源,女兒也不得不看著老公的臉色生活,如今這又多了個王大娘,女兒的日子自然也就更不好過了!

夜裡王大娘想著自己的境遇,不禁掉下了眼淚:「都說養兒防老,可是孩子們長大了卻沒有一個能靠得上的,看來終究是人老了就會遭人煩!

為啥養娃防老的說法不靠譜了?這裡面的原因惹人深思

1)生活壓力大,子女們自顧不暇

時下年輕人們的生活節奏快,自身壓力很大,很多時候他們自己的小家,都有一些顧不過來,顯然,此時的他們無論從經濟上還是精力上,都無法很好地去照顧父母。

2)兩代人觀念不一致,生活習慣大有不同

雖然子女和父母情感親密,但是兩代人之間的觀念仍然會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是同住在一個屋簷下時,生活觀念以及日常習慣上的分歧,難免會影響到老人晚年生活的舒適度。

3)孩子們離得遠,照顧父母心有餘而力不足

當下年輕人們志向高遠,有了更寬眼界的他們很有可能會離父母更遠,比如說出國留學,比如說離家遠嫁。年輕人們有了自己更高遠的人生,於是他們距離父母遠了,照顧起老人來也更心有餘而力不足了。

養兒防老還是養女防老?過來人告訴你,真正靠得住的是「老三樣」

一、夫妻倆彼此間默契的陪伴

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愛,終究是一場體面的分離,想要讓晚年生活不孤獨,夫妻之間彼此的陪伴才是最靠得住的,夫妻間感情深厚,生活上默契配合,晚年生活自然更加舒心。

二、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

人到晚年身體健康就顯得愈加重要,擁有良好的身體素質,不僅可以讓老人們多出更多對生活的熱愛,同時也減輕了子女們的贍養負擔,想要讓老年生活過得有尊嚴,健康的身體素質是基本條件。

三、物質條件方面有充足的保障

越是到晚年充足的物質條件,越能夠讓老人們覺得有安全感,經濟條件好可以讓老人們不再擔心沒錢看病,不必擔心吃飽穿暖。同時,經濟獨立的老人們也不必看子女們的臉色過日子,晚年生活更有底氣。

當養娃防老的理念不再靠譜時,年輕的父母們就更加應該懂得,為晚年生活早做打算,顯然靠自己的能力給自己養老的老人,在晚年生活上會過得更加從容、體面、有尊嚴。

留言板話題:您有考慮過自己的晚年生活,應該如何度過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人到中年就要明白,養兒養女都不能防老,靠譜的還是「老三樣」
    作為父母的其實也也要多體諒子女的辛苦,不能把所有的責任都放在孩子身上,因為,總有一天我們在人到中年的時候就要明白,防老最靠譜的還是"老三樣",和兒子女兒都沒有直接的關係。到了老年,也是唯一能真正靠得住的人。
  • 人到晚年才明白,養兒未必防老,真正靠得住的還是「老三樣」
    情叔導語:很多人都說養兒防老,但是在當今這種兒女幾乎都不在老人身邊的狀況下,兒女你也許真的指望不上,你有個急事現在怕兒女擔心不敢跟他們說,等你年紀再大一些,他們也有了自己的家庭,沒有辦法一直為你奔波,一個電話得好幾個小時他們才能到你身邊,有時候你出個什麼事情身邊沒有人,都不會有人知曉你出事了
  • 58歲老人的肺腑之言:養兒養女未必防老,最靠譜還是「老三樣」
    人人都說養個孝順的子女可以為自己養老,上了年紀後行動不便的時候,也不用擔心身邊沒人照顧。但生活有時卻不能如願,許多父母年邁後發現自己不但沒辦法讓孩子養老,而且還可能需要為孩子貼補家用。所以,不少老人都在感嘆養兒養女都不防老,還是要提前為自己考慮好身後事。
  • 人到晚年才明白,養兒養女並不能夠防老,真正靠得住的還是這些
    ,孩子壓力也很大,根本就靠不住,並不能夠防老,而真正靠得住的還是這些。,不在身邊,真正能夠一直陪伴的就是自己最親密的伴侶,無論遇到什麼事情,老伴都會在自己的身邊,一起面對,一起扶持,一起走到白頭,這是老人們最堅實的後盾,也是最長情的陪伴。
  • 人到中年就要明白,養兒養女都不防老,靠譜的還是「老三樣」
    中國有句古話叫養兒防老,父母含辛茹苦把孩子養大,而贍養父母也成了孩子們的責任,孩子小的時候父母是他們的港灣,長大後孩子成了父母的依靠。尤其人過了中年以後,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上更需要兒女的照顧,但無論是從眾多的影視劇還是新聞故事或是生活中,太多的兒女推卸贍養父母責任的事件層出不窮。其實人到中年就該明白,養兒養女都不防老,靠譜的還是"老三樣"。
  • 躺到病床上才明白,真正靠得住的,還是這3樣...
    老話說的好,都說養兒防老。但現在看來,兒女上有老,下有小,夾在中間吃不消。自己的房貸、車貸、經濟壓力一大堆,等著讓他們養老,還真難指望上。養兒防老如今成了養老防兒,防兒什麼?防兒啃老。你不能光讓年輕人奮鬥,又不給他房。再比如工資分配不公也是啃老一大原因。如今,80後90後工資沒有退休的父母工資高是常態。讓幹活的掙的比不幹活的少,這社會能不啃老嗎?
  • 人到晚年才知道,真正防老還是得靠這三樣東西
    很多人都覺得養兒養女可以防老,實際上在這個壓力巨大,現實無比的社會,即使是兒女也未必能夠完全管你。所以說男人也好,女人也罷,真正到了晚年才會發現,想要防老,還是要靠這三樣東西!某種程度來說,人老了健康比錢重要,因為只有健康,你的主動權才掌握在自己手中。
  • 55歲母親的醒悟:別相信養兒能防老,根本指望不上,還是女兒好
    導語:55歲母親的醒悟:別相信養兒能防老,根本指望不上,還是女兒好1.雖然隨著思想的開放,大多數人都在追求男女平等,但在一些偏遠的農村地區,重男輕女的現象仍然存在,在他們的觀念裡,女兒都是別人家的,長大都要嫁人,只有兒子才靠得住,才是家裡的頂梁柱,能夠傳宗接代,為自己養老送終,所以「養兒防老」就成為大家墨守成規的一件事,那麼養兒真的能防老嗎?今天我給大家講的這個是真人真事,我二姨的事。
  • 養兒防老,等到老了,真正靠得住的是兒媳
    逢年過節,別人家都是兒子、媳婦、女兒、女婿、孫子、孫女一大堆人,只有她,一個人孤零零的在家吃飯。跟兒媳不對付,沒臉去兒子家。04在中國的傳統思想裡,很多人都信奉養兒防老,若有一兒一女那就更完美了。但實際上,養兒真的能防老嗎?老年人晚年生活要想過得舒服,一是有錢,二是有個知心的老伴。
  • 八旬老人被迫入住養老院,含淚哭訴,晚年還是「老三樣」靠譜
    關注我的文字,溫暖你的心靈。老話說,養兒防老。可對於如今的世道而言,養兒未必防老。很多人都在一旁吃飯,或是說話,一個老爺爺坐在一旁抹眼淚。後來工作人員說,這位老先生是剛被送進來的。他自己不願意,但卻被兒子強制送進來了,心裡委屈,就一個人坐著。因為我從小都是爺爺奶奶帶大的,也很喜歡老人,看到他這樣,心裡還是蠻心酸的。所以就特意坐在他旁邊,陪他聊天,希望可以開導一下他。老人看到有人跟他說話,心裡的怨氣也統統說了出來。
  • 人到40歲就要明白,養兒養女都不能防老,靠譜的還是「這三樣」
    俗話裡講,養兒防老,可看看近年的社會新聞,兒女不贍養老人的案例比比皆是,但自然也不能全部否定。養兒養女,是今生的緣分,也是父母的本分,子女贍養老人,是法律的義務。可是我們不能全靠律條活著。一個人的老年生活,把重心從兒女身上撤回來,回到自己的本位,才有可能找到幸福,找到滿足。很現實地講,養兒養女都不能防老,真的靠譜的還是「這三樣」。
  • 人到老年除了自己沒有人靠得住
    人的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在中國養兒防老是亙古不變的認知,但是人間百態,我們不知道有多少人看慣了養兒並不能防老,反而被兒女所迫發生了太多不孝事件的發生,基於此我認為人啊,除了自己靠得住沒有人是靠得住的。這裡說的是關於父母與兒女的關係!所以既然人終將老去,那就自己規劃好將來自己的生活吧,不要指望獲得他人的照顧,哪怕是兒女的照顧。那我們應該如何做呢?
  • 老了才明白的「真諦」:人真正靠得住的不是錢,是子女的陪伴
    現在的人總是把金錢看得尤其重要,認為「有錢能使鬼推磨」,覺得只要存夠錢,就有了養老的資本。對待家人往往很苛刻,總是擺出一副「我又不靠你」的姿態,親情淡薄。但是錢財始終是身外之物。人越到晚年,越能把人生看得通透,真正靠得住的不是錢,是子女。
  • 養兒女也不防老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人到晚年應該安享晚年,身旁有子女的陪伴,無疑是一種幸福。但有些到了晚年的人,卻覺得即使有兒女也不一定能防老,有時還會給子女們添麻煩,倘若遇到不孝順的子女,那自己的日子也不會好過到哪裡,還會為了一些不必要的事情爭吵,給自己的內心添堵。前段時間,有一位網友來信說了自己的事情,讓人感慨萬分,一起聽聽她的故事。
  • 人的晚年是兒子靠得住還是女兒靠得住?3位老人說出了心裡話。
    有人說「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人到了晚年是兒子靠得住還是女兒靠得住呢?我們一起來聽聽三位老年人的心裡話吧。徐大爺 71歲我認為養女兒可靠,多數人都會認為養兒防老。但養兒真的能防老嗎?我告訴你兒子有95%不可靠。你是男人,你是在那5%裡面嗎?我承認我是不孝之子。我自幼喪父,2019年上半年母親去逝,我公幹出國,未能送母親最後一程。但我的姐姐至始至終在母親面前盡孝我也是為人女婿,嶽父去逝十幾年了,嶽母大病小痛都是找女婿,從這一點我認為養女兒可靠。好聽話誰都會講,而我只認死理,絕不講空話.大話,現在為什麼這樣?
  • 你對「養兒防老」有什麼看法?
    我養你小,你養我老,這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題主提出對養兒防老的看法,我認為不是偶然的,因為現如今社會上有許多人對養兒防老產生了疑問,為什麼呢?一、極少數子女對待父母的養老令人寒心我有一個鄰居,老爺子去年因為癌症去世了,老太太70多歲了,有嚴重的哮喘和糖尿病。她有一個獨生兒子,兒媳婦也是獨生女。
  • 人到晚年才醒悟,老伴兒女都不防老,真正防老的是某人
    「少時夫妻老來伴」,「養兒防老」。這兩句話經常出現在父母用來勸年輕人趕緊結婚生娃的場景中,在老一輩看來,結婚成家以後老了有另一半陪伴,也有子女幫著養老,晚年的生活才有保證。但是等到晚年的時候才知道,人的一生,就像自己獨立駕駛一輛汽車,要開到人生的終點,途中朋友會上車,也會下車,伴侶上車下車,兒女孫子上車下車,誰都可能先行一步離開,只能陪自己走一段路程。
  • 人到晚年才明白,養兒養女都不防老,需靠這三樣有保障
    老話說的好:養兒防老。可現實真的如此嗎?今年60多歲的張大爺和老伴,多年前,和眾多父母一樣,為了能將兩個孩子培養成才,可謂是費盡了心力,好不容易等到兩個孩子大學畢業,都有了令人豔羨的工作,可隨著他和老伴年齡的增長,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 農村養老,兒女靠不住,真正靠得住的是這4樣,過來人都認可
    在中國的傳統思想裡,一定要養兒子,養兒防老,有兒子才有人給自己養老送終。現在社會進步了,人們的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重男輕女」的思想得到了很大改進,大多數地方尤其是大城市,已經不再有這樣的思想,但是一些相對落後的農村,人們的潛意識中還是覺得應該有個兒子。
  • 人到晚年,兒子靠得住還是女兒靠得住?3位過來人說了大實話
    看別人的故事感悟自己的人生關注輕歌未了我們的故事就開始了每個人都會為自己的老年做規劃,兒女是她們老年時的一種選擇。那麼人到晚年,兒子靠得住還是女兒靠得住呢?聽聽這3位過來人說的大實話。傾訴人:周奶奶我覺得是女兒靠得住我老伴死後我一直跟著我女兒一起生活,兒子除了每個月給我500元生活費以外,基本上就不管我。我跟我兒子之間倒是沒有啥矛盾,但是我那可惡的兒媳婦根本就不允許我在她跟前晃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