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歲母親的醒悟:別相信養兒能防老,根本指望不上,還是女兒好

2020-09-03 我是丘比特o

導語:55歲母親的醒悟:別相信養兒能防老,根本指望不上,還是女兒好

1.

雖然隨著思想的開放,大多數人都在追求男女平等,但在一些偏遠的農村地區,重男輕女的現象仍然存在,在他們的觀念裡,女兒都是別人家的,長大都要嫁人,只有兒子才靠得住,才是家裡的頂梁柱,能夠傳宗接代,為自己養老送終,所以「養兒防老」就成為大家墨守成規的一件事,那麼養兒真的能防老嗎?今天我給大家講的這個是真人真事,我二姨的事。

55歲母親的醒悟:別相信養兒能防老,根本指望不上,還是女兒好

2.

01.

二姨生活在農村,受傳統觀念的影響,她剛開始生了三個女兒,所以一直被婆家人瞧不起,有時候甚至會虐待。為此,二姨的婆婆家讓他一定要生個兒子,以為他們家傳宗接代,可是天不隨人願,生的第四個孩子還是個女兒,這讓二姨在家裡面徹底的沒什麼地位了。

可能是老天看著二姨命實在太苦了吧,終於讓她生了一個兒子,取名叫國強。因為國強,婆婆家的人對二姨的態度也有所好轉了,僅僅是有所好轉而已。一大家子對國強也是寵到了極點,含在嘴裡怕化了,捧在手裡怕摔了,有什麼好吃的好用的都會給留著,完全忘了還有四個未長大的女兒。只要國強犯了錯,二姨要教育的時候,就會迎來全家的圍攻,說是國強還小,不懂事,沒必要跟小娃娃計較。雖然家裡面很窮,但是只要是國強的要求,大家都會盡力滿足,四個姐姐也算懂事,幹什麼事都會讓著弟弟國強,對於一家人的偏愛表現的理所應當。

55歲母親的醒悟:別相信養兒能防老,根本指望不上,還是女兒好

02.

全家的溺愛也造就了國強的不學無術,上學階段不好好學習,整天想著怎麼玩,以至於最後考大學也沒考上,最後,家裡幾乎花盡所有的積蓄為國強找了一個技校,希望他能有一技之長,不至於將來步入社會吃苦。

國強上技校的時候,已經成了家的四個姐姐對國強也是一如既往的好,吃的用的、零花錢一樣不少,從來不讓國強受一丁點的苦。順利畢業的國強也很快找到了工作,雖然離家比較遠,在離家兩千多公裡的新疆石河子,但是也算是步入社會,能自給自足了。讓人沒想到的是,已經有了工作的國強完全不能自足,居然還會向家裡面要錢,剛開始人們都想著是剛開始工作,可能工資比較低,就沒說什麼,可是後來發現三年過去了還是一如既往,而且這三年裡給家裡打電話都是要錢的,三年時間也就回過一次家。

55歲母親的醒悟:別相信養兒能防老,根本指望不上,還是女兒好

03.

二姨因為常年的勞累也積攢了一身的病,去年的時候,二姨被查出患有腫瘤。在她生病住院期間,十分想念國強,希望國強能夠回來一趟,可是國強總是以各種理由推脫了全家人的勸說,就是不回來。即使做手術的時候沒錢,也是四個女兒到處求人,東拼西湊借夠的,國強對此完全無動於衷。

就在前段時間,二姨的腫瘤又復發了,這次比上一次要嚴重的多,醫生也下達了病危通知書,讓家人安排後事,可是作為家裡唯一繼承人的國強不在身邊,一直都是四個姐姐照顧著二姨。於是大姐打電話把二姨的病情告訴了國強,希望國強能夠回來看看二姨,或許也是見最後一面了,但是國強的回答卻是:「我很忙,沒時間,一天也別打電話煩我了,讓快點去死吧,等死了再給我打電話吧,然後我回來埋就行了,也不用來回跑的折騰了。」國強的話氣的大姐把電話都差點摔了,也讓全家人傷透了心。二姨這一天一直淚流滿面,常常感慨:都說養兒防老,現在想見最後一面都不見,還能指望上什麼呢,要不是四個女兒,我恐怕早都死了,還是女兒好呀。

55歲母親的醒悟:別相信養兒能防老,根本指望不上,還是女兒好

3.

「若要知人心,害病遇事跌年饉」。確實如此,人啊,只要生過一場大病,就能看明白很多東西,就知道誰孝順,誰靠得住。其實不論是兒子還是女兒,我們做人要懂得感恩,是父母讓我們來到了這個世界,是父母撫養我們長大,父母對我們的愛從來都不是應該,在我們有能力的時候,我們要懂得回報父母,不應該讓他們傷心,讓他們老無所依。總之,父母養我們長大,我們應該陪他們變老。

55歲母親的醒悟:別相信養兒能防老,根本指望不上,還是女兒好

俗話講養兒不知娘辛苦,養女難報父母恩。所以,一些做父母的應該摒棄掉這種重男輕女的思想,其實兒子女兒都一樣,關鍵時刻說不定兒子還不如女兒貼心,還不如女兒靠得住,因為她能懂母親的不容易,理解母親的十月懷胎之苦,哺育之恩。

END.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要生孩子啊,養兒防老指望不上,孩子還是夫妻吵架導的火線
    媳婦小8歲,生孩子的時候32,剖腹產,看著躺在病床上的她,心裡暗自決定,以後要對她好。2014年11月相親的時候,她說:「我不要孩子,養孩子太麻煩。」 她是個直脾氣,說相過幾次親,都是把這個條件先說出來,省得浪費大家的時間。
  • 人到晚年才明白,養兒未必防老,真正靠得住的還是「老三樣」
    情叔導語:很多人都說養兒防老,但是在當今這種兒女幾乎都不在老人身邊的狀況下,兒女你也許真的指望不上,你有個急事現在怕兒女擔心不敢跟他們說,等你年紀再大一些,他們也有了自己的家庭,沒有辦法一直為你奔波,一個電話得好幾個小時他們才能到你身邊,有時候你出個什麼事情身邊沒有人,都不會有人知曉你出事了
  • 70歲老人,種地補貼兒子,養兒怎能防老?
    不知道有沒有聽過一首《父親》的歌,應該是降央卓瑪演唱的,裡面有一句歌詞:「都說養兒能防老,可兒山高水遠他鄉留,都說養兒能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張口。」在農村,大家都說子女多了好,可以互相有個照應,到老有個依靠。因此計劃生育雖然嚴厲,但是農村地區還是受到傳統觀念影響,傳宗接代需要,該生還是生。
  • 在農村「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養兒未必能防老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句話是封建糟粕思想,是古代「男爭女卑」的體現。意思是女兒嫁出去後,就是男方家的人,不要再回來爭財產,有事找婆家。現在男女已經平等,不應該有這種思想了。但是在農村還有此等思想殘留,為什麼呢?因為農村比城裡養老難。有句話叫:「養兒為防老。」那麼養兒真的能防老嗎?
  • 養兒未必防老,曾經偏心的父母,能依靠的可能還是女兒
    女兒終究是要嫁出去的人,如同潑出去的水,只有養兒才能防老。一個兒子不成器,多個兒子總有兒子會成器,一個兒子大富大貴了,全家人的生活就都好了。就算沒有大富大貴的兒子,幾個兒子贍養父母總比一個兒子贍養父母強。沒有良好的教育條件,如何能有出頭的兒子。沒有良好的情感教育,如何能有懂得感恩的兒子。在有多個兒子的家庭裡,有多人兒子是在為老人的贍養問題斤斤計較。
  • 故事:外公偏心舅舅,如今只有母親給外公養老,外公悔悟:養兒不能防老
    外公偏心舅舅,如今只有母親給外公養老,外公悔悟:養兒不能防老在我們身邊,許多老人偏心兒子,把好處留給兒子,可有時候女兒比兒子更孝順。有些老人到晚年了才明白一個道理:養兒不能防老。對於他們來說,留給他們的是無盡的後悔,好無奈。外公外婆這輩子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我媽最小。
  • 3位82歲母親的醒悟:都是養兒防老,我卻覺得養兒沒啥用
    導語很多人都說養兒就為了養老,真的是這樣嗎?反而真的能防老嗎?一起來看看3個82歲老人的經歷。以前我每天都過得特別省,衣服穿到爛了都不捨得買,寧願補補就繼續穿,這麼省都是為了兒子,能給他更好的生活,當時什麼好的都給了兒子,沒想到現在他卻這樣回報我,想想都覺得心酸,都說養兒防老,但我發現養兒子根本沒什麼用,都不如我虧欠的那5個女兒。
  • 「我有女兒,不指望你」90歲老太告知兒子:60歲女兒卻撞了車
    但事實養兒真的是為了防老嗎?若是真的為了防老,那引言中說的這些父母又在做什麼?是嫌棄自己孩子不養老?還是覺得有選擇了就可以挑三揀四?還是說養老這件事情永遠都是在看人下碟?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在養兒防老這件事情上還有區別對待的那些事。
  • 60歲再婚女人的醒悟:老了不能指望誰,指望誰也指望不上
    鄰村的白大媽最近聽說出嫁了,嫁給了一個比她大五歲的退體幹部。這名退休幹部在職時是位局長,一雙兒女都有好的工作,退休幹部幾年前死了愛人,沒過兩年,因身體不適又查出了胃部腫瘤,手術切了三分之一。手術總算成功,自己能夠照顧自己,一天需要吃五頓飯。
  • 都說養兒能防老、百善孝為先,現實生活中真的是這樣的嗎?
    文章屬於原創、版權歸作者屬有、歡迎轉發分享 中國式父母中都說養兒能防老、百善孝為先,其實在我們現實生活中真的是這樣的嗎?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生活條件的改善,尤其是年輕人,住房要求寬敞,家具要求高檔,穿衣要求時尚,吃飯要求營養,辦事講究排場。他們常年在外面拼搏、不關心父母的晚年生活。
  • 子欲養而親不待,養兒真的能防老?
    老二嘛一看就是靠不住的,雖然蘇大強的住到了老二家,但日子也不好過,老二夫妻工作都很忙,根本沒能做飯給他吃,每天就吃外賣。老三明玉,蘇大強不太喜歡去她家,也許覺得她強勢,像極了蘇母,也許覺得對她有愧疚,因為好的東西都給了兩個哥哥。
  • 高齡兒媳女兒剛落地,婆婆來湊熱鬧:養兒能防老,這二胎必須得要
    文丨九月 原創 抄襲必究轉載請註明出處我是九月,關注我不迷路,做你的貼心樹洞老話有句俗語說「養兒能防老」,不管這句話有沒有根據,還是有很多人都會在意這件事,如今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我身邊有很多的中年朋友,不顧自己的年齡紛紛蠢蠢欲動。
  • 養兒,不是為了防老,而是來壓榨父母的
    "是啊,自古以來,養兒能防老在大多數家庭成了一句自我安慰的話。守舊的思想帶給她眼界的局限和束縛,讓她覺得,只有生兒才能防老。所以,生女兒的芝芝,常常得不到婆婆的歡心。芝芝傾心培養女兒雨薇,婆婆覺得是亂花錢,而如果是兒子,她就會覺得理所當然。在她的思想中,男孩才能頂天立地,才能讓她有所依靠。
  • 細說養兒防老那些事兒
    養兒能不能防老?#大編# #情感上頭條#1.我懂我媽骨子裡想的啥:養兒防老!況且,她還有三女兒!那年移民,老媽因為歷來有點懶惰思想,所以,移民的時候順便也懶得操心給自己建個窩兒,而是將移民的賠款在我妹的安排下借給身無分文的四哥,讓他建房。那會兒,我只聽到口風:老四背的了虧!就住在他家養老,可以。
  • 73歲獨居老人,去世3天屍臭無人知,養兒真的能防老?
    都說養兒防老。其實也不過如此,人老了依舊在孤巢。辛苦了一輩子,只落得個孤苦伶仃,到最後屍體發臭多日無人知。鄰村73歲的大爺去世了,被發現的時候已經斷氣三天,炎熱的夏季屍體都開始散發臭味,估計是洗澡的時候犯病摔倒了,衣不蔽體頭部帶傷。聽聞此事,大家無比感慨,老人們更是憂心著自己的未來。大爺中年喪妻,為了兒子操勞了一輩子,70幾歲的老人還種了很多田地。每年不定時給城裡的兒子送菜、送肉、送錢。
  • 人到中年就要明白,養兒養女都不能防老,靠譜的還是「老三樣」
    很多父母到了晚年才會明白,養兒養女都不能防老,其實除開那些不孝順的子女來說,在經濟層面上子女們也有自己的壓力。子女們成立一個家,上有老下有小,入不敷出,工作壓力極大,面對年幼的孩子年邁的父母,很多時候都力不從心。
  • 一位65歲婆婆的真心話:老年能指望的只有兒媳,兒子指望不上
    想比起程菲,女兒因為遠嫁一年就回不來幾趟,現在又是身不由己,也沒有辦法回家看她。而兒子呢,每天光公司的事情就忙得焦頭爛額,根本顧不得她,她能指望的,只有程菲了。人只有在生病時才容易發現別人的好,當婆婆真的生病了,才發現程菲的孝順,程菲知道她的口味,幾乎每一道菜都很合她的胃口。而且她在醫院裡的飯,從來都沒有一道是重樣的,就連同病床的人都忍不住誇獎:「這是你女兒嗎?對你這麼好,有了這樣的女兒,可真是撿了大福氣。」
  • 現在還指望養兒防老么?別傻了,除了這個人,誰都靠不住
    常聽嬸嬸他們提起「養兒為防老」,一輩子一定要有個兒子,不然女兒嫁出去就是別人家的人了,父母老了就會很可憐,甚至他們生孩子的主要原因,都是為了兒子能給他們養老,我覺得特別不可思議。養兒真的能防老么?都說養兒防老,可怎麼保證養兒一定可以防老?
  • 人到40歲就要明白,養兒養女都不能防老,靠譜的還是「這三樣」
    很現實地講,養兒養女都不能防老,真的靠譜的還是「這三樣」。01守好自己的老本人老了以後,要有點自己的老本。自己有點老本,想發展愛好,想旅行看看山水,還是想買點好吃的嘗嘗鮮,都有了自己的選擇權和自主權,這是一個老人的自由和享受。寄人籬下地依附兒女生存,面對兒女的不良情緒,自己只能選擇忍氣吞聲,自己沒底氣啊。還是守好自己的老本,別等自己想幹點啥拿不出錢來,偷偷抹淚都沒人知道。
  • 人到晚年才明白,養兒養女並不能夠防老,真正靠得住的還是這些
    導讀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來說,都認為養兒是可以防老的,作為父母那麼辛苦生養孩子,就是希望自己將來老去的時候,孩子能夠為自己養老送終,但是隨著時代變遷,許多家庭僅僅只有一個孩子,這孩子需要承擔的兩人不僅僅有自己的父母,還有嶽父嶽母,這壓力是越來越大,這個時候,許多老人到了老年之後想要孩子養老,卻發現在這個社會生存太過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