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老時,若是兒孫滿堂,子孫孝順,身體康健,無病無災,也算享齊人之福了。
若是,你80多歲一大把年紀,腿腳不行體弱多病,再加上兒孫不孝,一個個都嫌棄討厭你,把你當做老厭物,老廢物,垃圾一般,每天被呼來喝去,那麼這樣你的晚年,就悽慘的如在冰窖裡活著一樣。
《紅樓夢》中的賈母如老佛爺一般,被兒孫們捧著,雖是孝道在起一定作用,但作為賈母本人也是有著一定修煉的,作為一個大家族的家長,有統領全家的本事,遇事知進退,才不會被兒女嫌棄,反被捧的像個寶一樣,被全家人呼為「老祖宗「。
怎麼不討兒女嫌,自己還過得逍遙自在,這也是一門學問
下面就是一個80多歲的過來人對老人們的幾點建議
作為兒女的表率,你做什麼事,兒女都看著,都要和你學,你就是兒女的老師,你做什麼,做的好不好,兒女們都看在眼裡,記在心內。
你若年輕時孝敬父母,對父母照顧體貼,把父母當做寶一樣捧著哄著供著,兒女們自然也學了你的樣,對你也孝順,對你也呵護有加,關心備至。
這也是你孝順父母的那份孝心,在兒女身上得到了回報。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兒女們也學了父母一樣,將這份孝心代代相傳,要不我中華幾千年的文明史中,怎麼就提倡百善孝為先呢!
要想兒女孝敬你自己,首先你要孝敬父母,這也是給自己的老年打基礎,只有自己先做到,做好,晚年才能得享兒女的孝順,這也是有因果關係的。
如果你做的不好,晚年過得悽慘,得不到兒女孝順,也怨不得別人,只能怪你自己了。
作為長輩說話金口玉言,有些沒用的話,最好少說或別說,在兒女面前要端起家長的派頭,別動不動就絮絮叨叨,如蒼蠅嗡嗡般惹兒女煩。
說的話,就說一句頂一句,把道理說明白就行了,別長篇大論一堆,或者今天說,明天說,後天還說,這樣的絮叨,哪個兒女能受得了,再好脾氣的兒女也會被惹煩,到頭來哐哐嗆你兩句,讓你老臉泛紅,夠你受的!
所以沉默是金還是免開或少開尊口,有那閒工夫還不如去下幾把象棋,或者到頭條來看看文章來的滋潤呢!
老年人要學會自己照顧自己,自己歲數大了要多為自己著想了,這不是自私,而是自立的表現。
有什麼好吃的別不捨得吃,全留給兒女,自己該吃就吃,兒女比你年輕,吃的機會比你多。
年輕時候為了養兒育女受了很多苦,老了也該補償自己一下,這是理所當然的,別不好意思。
最主要的是還要為自己準備一筆錢,以備養老之用,有錢才有底氣,說話才硬氣,時不時的拿出點來給大家花點兒,組織吃個飯,旅個遊什麼的,也顯示了你作為長輩的慈愛和尊嚴。
錢必須得有,自己有錢花的才暢快,自己有錢不用看別人臉色,活得才舒坦。
遇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別斤斤計較,如果太計較,那樣只會惹怒自己,弄得自己一肚子氣,弄壞了身體不值得。
凡事往開了去想,想想人世間除了生死沒有什麼大事,心胸就變開闊了,也想開了。
任何難事,大事,壞事,難解決的事,到你這裡就成了易事,小事,好事,好解決的事。
遇事千萬別往心裡去,心胸放開了,天下還有什麼難事呢!大肚能容容天下難容之事,就是說人到老了更應有肚量,有氣量才能安度晚年。
莫論人過,只論人長,這樣才可立於不敗之地,少管閒事,只管自己,才能安享幸福晚年。
人老時,別每天無精打採的,只注重自己身體的衰老變化,而是更應該注重自己的內心修養。內心要是有童趣,有童心,有想法,那你就象個孩子,永遠的年輕活潑可愛。
見到新鮮事物要敢於接受,比如現在很多老年人會使用智慧型手機,會網上刷視頻,購物會掃二維碼付款,會用導航,一點也不亞於現在的年輕人。
這只是童心的一方面,更多的是不要以老眼光看待新事物,要大膽接受新鮮事物,而不是從內心牴觸。
只要心裡住著一顆童心,即使你七老八十,在別人眼裡你還很年輕,你仍然活潑好動,富有童趣,像個年輕人般的可愛。
人有童心,心靈才會年輕,才會永葆青春,80也不老。
人到老年,注重以上幾點,修身養性,才會心胸開闊,晚年幸福。
晚年夕陽如火,年華正好,讓我們老年人用不老的心去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晚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