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吉人自有天相,善者自有人幫

2020-09-14 富春江說文解字


德者本也,財者末也。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易經》

太上曰:『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太上感應篇》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史記》


行善積德,福有攸歸。

一個人的善良,來源於內心,聽見於口中,感受於行動。

我們做人,一定要做善良之人,不要做那惡人。即使沒有天道輪迴,惡人也會受到眾人的譴責和痛恨。一生活在別人痛恨中的人,註定沒有好下場。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上天從來不會偏袒誰,只會眷顧那些行善之人。很多人上香拜佛,祈求神靈庇佑。仁者無敵,善者無咎。我們想要求的財富健康,還有人生的幸福,不能向外求,最好的方法是向內求。

吉人自由吉相,善人自有天助。讓自己成為吉人、善人,自然會得到上天的庇護。


積德無需人見,行善自有天知。

人為善,福雖未至,禍已遠離;人為惡,禍雖未至,福已遠離;行善之人,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日有所增。做惡之人,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損,日有所虧。

德,很多人以為是修養,其實是智慧。善,很多人認為是品格,其實是高明。積德無需人見,冥冥自有天定;行善自有天知,天地間因果循環不爽。


人存善念,天必佑之

《老子》第七十九章云: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天道無親,是因為天道無所不容,對萬物一視同仁;常與善人,是因為只有「善」合於寬容世間、利益眾生的天道。

真正的智者,還能更進一步知道,如果積累的是善因,所得的還會是善果。所以行善,總是和積德聯繫在一起。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吉人自有天相,善者自有天幫。

希望我們每個人都成為生活的智者、善人!


相關焦點

  • 你是善人,自有天助
    這裡的天相就是上天的幫助,天助天佑。《道德經》上也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天佑善人,上天總是會眷顧、幫助吉人、善人。很多人求佛拜神,無非是想得到上天、鬼神的幫助。但在中國古代主流的思想裡,無論儒釋道,都說上天的眷顧和幫助,都是無法從自身以外求得的,而是要通過修身、修行、修養,讓自己成為吉人、善人,天自然助之。
  • 古訓:你是吉人,自有天相;你是善人,自有天助
    1《道德經》裡講:「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讓自己成為吉人、善人,自然就有上天的眷顧和幫助。所謂吉人、善人,不一定是偉人、聖人,生活中就存在著很多吉人,那些行善的人,自強的人,大氣的人,就是上天要幫助的吉人。吉人,行善之人。
  • 好人總會有好報,吉人自有天相
    千百年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說法,在民間廣為流傳。也有許多的書籍上記載了很多實例,足以證明善惡有報的真實性,人們能接受和理解。但是都不知道其過程,只知道因和果。於是,在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生命倫理學教授史蒂芬·波斯特和小說家吉爾·奈馬克,從現代科學和醫學角度出發,對人的種種善行,在付出和回報之間,究竟能產生什麼樣的關係進行了深度的研究。
  • 佛說:你是吉人,自有天相;你是善人,自有天助
    人的一生,要面臨無數個選擇:善良與險惡、寬容與狹隘、厚道與刻薄.....正是這些選擇,造就了彼此的差異。所謂吉人自有天相,問心無愧的人,他們的一生雖遭受無數傷害,卻始終心平氣和,享有獨屬自己的福分。01不糾纏,上天自有安排俗話說,「柿子專挑軟的捏。」善良的人,最容易被看作軟弱之人,因此頻頻被人針對。
  • 俗話:吉人自有天相,有福之人身上有4個特點,難怪福氣不請自來
    自古道:「吉人自有天相。」說的是一個好人,在危難關頭自會有上天相助,這句話乍一聽是迷信,細細思量並非毫無道理,古人所講究的因果報應,其報應的本質是心理學上的心理暗示和行為軌跡所導致。有福之人身上有4個特點,難怪福氣不請自來!
  • 與人為善,定能讓人時來運轉!
    與人為善,與:偕同之意;為:做;善:好事。原意指偕同別人一道做好事行善。現指善意幫助人。與人為善的思考方式和言談舉止是將心比心和換位思考。出自:戰國 孟子 《孟子·公孫丑上》原文:「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 常常與人為善,定能讓人時來運轉。
    與人為善,與:偕同之意;為:做;善:好事。原意指偕同別人一道做好事行善。現指善意幫助人。與人為善的思考方式和言談舉止是將心比心和換位思考。出自:戰國 孟子 《孟子·公孫丑上》原文:「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 洞見|為什麼說善人多磨難?好人不長命?
    現實生活中,經常會看到一些善良之人,遭遇磨難、坎坷和不順。而那些作惡之人,卻能夠升官發財、發家致富。或許很多人都會問,難道善人多磨難?好人不長命?其實不然,《太上感應篇》告訴我們:「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凡事有起因,必有結果,毫無差錯。善若被人欺,老天會護你。
  • 你若是吉人,必然有天相
    你必須明白,要走的人留不住,裝睡的人叫不醒,不喜歡你的人感動不了。別再為難自己,人生短短幾十年,拼也好,混也罷,都是瞬間 。所謂吉人,不是大富大貴之人,不是財大氣粗之人,而是善良的人、好心的人。我們,都是普通的人,不一定要做大人物,但一定得做個好人。
  • 為什麼善人多磨難?好人不長命?(讀完受益終生)
    人在做,天在看,是忠是奸天會辨,是惡是善天會判。現實生活中,經常會看到一些善良之人,遭遇磨難、坎坷和不順。而那些作惡之人,卻能夠升官發財、發家致富。或許很多人都會問,難道善人多磨難?好人不長命?因果有玄機自古以來,就流傳這樣一句話「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世上多見惡人欺負善人,很少有惡人欺負惡人。善人在生活中常被惡人所欺,但從不以怨報怨,因此多處於弱勢,磨難就由此而生。從因果規律來看,善人不會永遠被人欺負,惡人得到的「好處」也是暫時的。
  • 十二星座中唯獨這3星座最傻,但吉人天相,總有貴人默默相助
    就比如咱們接下來要說的,十二星座中唯獨這3星座最傻,但吉人天相,總有貴人默默相助,就是最好的體現。大智若愚:水瓶座其實咱們在說水瓶座傻的同時,不妨先說一下這個星座的精明之處。他們的求知慾望向來都是非常的強,不管遇到什麼問題,只要他們心中存有疑惑,那他們是必然要將這個疑惑解除的。換而言之,其實在人群中,沒有人比水瓶座活得更清醒,更明白。
  • 言宜慢 慢則平和周到;心宜善 善則厚重久遠
    說話宜慢,也意味著說話語調要舒緩,話語平和親切,這樣聽的人會感到受尊重,舒服愉悅。古人常說,「貴人語遲」,曾國藩就是這樣,「行步極厚重,言語遲緩」,他走起路來腳步很沉穩,說話很慢,但一句是一句,每一字都有一種打動人心的力量。
  • 善人常得謗,
    善人常得謗,來自於哪裡呢?首先是先入為主的心理。  格言別錄,中講德薄者,其心刻傲,見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棄者眾。德盛者,其心和平,見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許可者多。可見,善人待人厚道。而厚道的一個表現就是常見人優點,學人長處,並隱惡揚善,因此不願在背後揚人之惡。而奸猾之人卻恰恰相反,不僅揚人之惡,甚至為了達到一己之私無中生有,醜化甚至誹謗善人。
  • 人有多大德,必有多​大福
    好的德行是安身立命之本,勿以善小而不為。人生一路來,首行善為先。心存仁與德,必得福壽緣。人有多大德,必有多大福,人而好善,福雖未至,禍其遠矣。  做人,想得到什麼,就付出什麼,善待別人,別人就善待你,刁難別人,別人遠離你,你對別人好,別人對你更好,你真我就真,你假我轉身。
  • 佛教:為何「善人無善報,惡人無惡果」?
    藉此用來規勸人們止惡行善,種善因結善果,從善如流。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看到的是那些善良的人總是要遭遇許多的坎坷、苦難或者短命早逝,而那些作惡多端的人卻縱享榮華富貴,而且壽命很長。不是說因果真實不虛嗎?這難道不是違背因果定律嗎?不少人對此心生疑惑。為何「善人無善報,惡人無惡果」,本篇文章,小編從佛法的角度為大家闡釋。
  • 做好人,行善事,老天看得見
    做惡人,心難安,覺難睡;做惡事,人不知天知,人不罰天罰,因果報應一直在循環。做人,要把善良置於金錢中,才不會做虧心事,賺虧心錢;不要把金錢置於善良中,要知道,金山銀山都不如心底善良。人這一輩子,臉美人美不如心靈美, 做好人,行善事,老天看得見。人在做,天在看,做好人有好報,做惡人有惡報,老天不會虧待好人,也不會放過惡人。
  • 做好人,行善事,老天會保佑
    做惡人,心難安,覺難睡;做惡事,人不知天知,人不罰天罰,因果報應一直在循環。做人,要把善良置於金錢中,才不會做虧心事,賺虧心錢;不要把金錢置於善良中,要知道,金山銀山都不如心底善良。人這一輩子,臉美人美不如心靈美, 做好人,行善事,老天看得見。
  • 尼採:「好人」「善人」的5條標準
    尼採:「好人」「善人」的5條標準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德)尼採。尼採說:「善惡皆是上帝的偏見。」尼採的意思是說,善也好,惡也罷,並不是絕對的,沒有絕對的好或者壞,這是由評價者自己的角度來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