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採:「好人」「善人」的5條標準
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德)尼採。
尼採說:「善惡皆是上帝的偏見。」尼採的意思是說,善也好,惡也罷,並不是絕對的,沒有絕對的好或者壞,這是由評價者自己的角度來看的。唐僧認為好的東西,孫悟空不一定認為好,豬八戒和沙僧另有看法。
雖如此說,善惡沒有絕對的區分辦法,卻有著明確的界定。否則,這個世界就會善惡不分。尼採在《曙光》中提出,「好人」「善人」都具備如下這5條標準。
好人的第一條標準:不亂評價他人
「壞人」們有著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喜歡「指指點點」,胡亂評價他人。他們猶如大法官一般總是說道:「這個這方面不行,那個那方面不錯。」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他們從來沒有去好好想想,他們有資格胡亂評價他人嗎?而「好人」、「善人」則不同,他們遵守大自然的規矩紀律,他們不會對他人進行胡亂的評價。
好人的第二條標準:不在人後說閒話
說閒話,「嚼舌根」是壞人的特長,他們以討論別人的閒話為樂事,張家長、李家短,這個領導有特異功能,那個小職工心理變態,總是在說他人的閒話。「好人」、「善人」則相反,不在人後說閒話,最多是當面和你聊聊家常。
好人的第三條標準:少去想別人如何
「壞人」從來不去想自己哪些方面需要改進,而是滿門心思用來「發掘」別人的短處,並且「勇於」揭短。「好人」「善人」則反之,少去想別人如何,而是多想自己如何,多反省自己的不足。
好人的第四條標準:不輕易對別人下判斷
「壞人」總是喜好評論,給別人下判斷。他們的口頭禪是:「這個張三能幹,水平高,將來有前途」;「那個李四家境不好,他不夠勇敢,雖然有一些能力,但是前途未卜,完全要看造化。」等等等等,反覆他自己不僅是法官,而且是能夠預見未來的上帝。
好人的第五條標準:做自己的事,少說多做
關於這條,是普天之下世所公認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