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採:「好人」「善人」的5條標準

2021-01-13 青史通鑑

尼採:「好人」「善人」的5條標準

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德)尼採。

尼採說:「善惡皆是上帝的偏見。」尼採的意思是說,善也好,惡也罷,並不是絕對的,沒有絕對的好或者壞,這是由評價者自己的角度來看的。唐僧認為好的東西,孫悟空不一定認為好,豬八戒和沙僧另有看法。

雖如此說,善惡沒有絕對的區分辦法,卻有著明確的界定。否則,這個世界就會善惡不分。尼採在《曙光》中提出,「好人」「善人」都具備如下這5條標準。

好人的第一條標準:不亂評價他人

「壞人」們有著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喜歡「指指點點」,胡亂評價他人。他們猶如大法官一般總是說道:「這個這方面不行,那個那方面不錯。」等等等等,不一而足。他們從來沒有去好好想想,他們有資格胡亂評價他人嗎?而「好人」、「善人」則不同,他們遵守大自然的規矩紀律,他們不會對他人進行胡亂的評價。

好人的第二條標準:不在人後說閒話

說閒話,「嚼舌根」是壞人的特長,他們以討論別人的閒話為樂事,張家長、李家短,這個領導有特異功能,那個小職工心理變態,總是在說他人的閒話。「好人」、「善人」則相反,不在人後說閒話,最多是當面和你聊聊家常。

好人的第三條標準:少去想別人如何

「壞人」從來不去想自己哪些方面需要改進,而是滿門心思用來「發掘」別人的短處,並且「勇於」揭短。「好人」「善人」則反之,少去想別人如何,而是多想自己如何,多反省自己的不足。

好人的第四條標準:不輕易對別人下判斷

「壞人」總是喜好評論,給別人下判斷。他們的口頭禪是:「這個張三能幹,水平高,將來有前途」;「那個李四家境不好,他不夠勇敢,雖然有一些能力,但是前途未卜,完全要看造化。」等等等等,反覆他自己不僅是法官,而且是能夠預見未來的上帝。

好人的第五條標準:做自己的事,少說多做

關於這條,是普天之下世所公認的真理。

相關焦點

  • 淨土法門:好人善人的標準是什麼?
    戒律裡頭沒有不吸菸,所以很多人吸菸,說我沒有犯戒,戒律上沒有。吸菸對你身體有沒有好處?沒好處。這不吸菸是善法,不是惡法,對我們自己身心有利的,雖然戒裡頭沒有應當遵守。另外一種「益眾」,對於社會大眾有好處的,戒律上沒有,要不要做?要做。這叄樣常常記在心上,遇到緣要做,沒有遇到緣那就不必,遇到緣一定要遵守,律儀、善法、益眾。它的功德清涼,對自己來說,沒有惡業、沒有惡念。
  • 哲學家尼採的名言
    ——尼採2、我感到難過,不是因為你欺騙了我,而是因為我再也不能相信你了。 ——尼採3、一個人知道自己為什麼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種生活。 ——尼採4、對待生命你不妨大膽冒險一點, 因為好歹你要失去它。如果這世界上真有奇蹟,那只是努力的另一個名字。生命中最難的階段不是沒有人懂你,而是你不懂你自己。
  • 你是善人,自有天助
    《道德經》上也說,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天佑善人,上天總是會眷顧、幫助吉人、善人。很多人求佛拜神,無非是想得到上天、鬼神的幫助。但在中國古代主流的思想裡,無論儒釋道,都說上天的眷顧和幫助,都是無法從自身以外求得的,而是要通過修身、修行、修養,讓自己成為吉人、善人,天自然助之。
  • 善人常得謗,
    善人常得謗,來自於哪裡呢?首先是先入為主的心理。  格言別錄,中講德薄者,其心刻傲,見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棄者眾。德盛者,其心和平,見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許可者多。可見,善人待人厚道。而厚道的一個表現就是常見人優點,學人長處,並隱惡揚善,因此不願在背後揚人之惡。而奸猾之人卻恰恰相反,不僅揚人之惡,甚至為了達到一己之私無中生有,醜化甚至誹謗善人。
  •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吉人自有天相,善者自有人幫
    ——《太上感應篇》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我們做人,一定要做善良之人,不要做那惡人。即使沒有天道輪迴,惡人也會受到眾人的譴責和痛恨。一生活在別人痛恨中的人,註定沒有好下場。上天從來不會偏袒誰,只會眷顧那些行善之人。很多人上香拜佛,祈求神靈庇佑。仁者無敵,善者無咎。我們想要求的財富健康,還有人生的幸福,不能向外求,最好的方法是向內求。吉人自由吉相,善人自有天助。讓自己成為吉人、善人,自然會得到上天的庇護。
  • 人需要感性和理性的融合——每天讀點尼採
    理性主義把世界的本質、人的本質和人生的意義都歸結到理性。這在,現在的非理性主義看來,是全面性的謬誤。尼採當然提出了他的批判。尼採認為,並沒有一個合乎理性的世界本質,整個世界的意義是需要人去賦予的;科學也不能為人生提供真實的意義;一切的理性事物的起源都是具有非理性因素的。
  • 尼採名言警句45則
    ——尼採 《曙光》4、不要輕易去否定自己,接受自己,熱愛自己,無論是毫無經驗還是一事無成都應該將自己當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人來看待。5、創造者所尋找的是同伴,不是死屍,也不是羊群,不是信徒,創造者所尋找的是共同創造者,他們要把新的價值寫在新的碑上。 創造者尋找的是同伴和共同收穫者;因為在他那裡,一切都已成熟,只等著收穫了。
  • 《詩經》第二篇,給出了5條擇偶標準
    或許,是大家對自己的定位不清晰,對自己的擇偶標準不是很清楚,只是人云亦云了。很多人,喜歡以貌取人,只要帥哥美女,以經濟條件作為選擇伴侶的重要標準,其實這都是不好的。謀聖鬼谷子說:「貌者不美,又不惡,故至情託焉」。也就是說:一個人長得不漂亮也不醜,這種人更值得託付真感情。《朱子家訓》中也寫道:「婢美妾嬌,非閨房之福。
  • 尼採語錄解讀 三
    現實的人能夠控制世界,理想的人才能創造世界。尼採說:「最深沉的精神也必須是最輕佻的,這幾乎是我哲學的公式。」 這句話的意思是:他要挑戰社會既成的、道貌岸然的道德、信仰和文化,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很輕佻。而實質上卻是有著最深沉的底氣。尼採說:「真正的男子渴求著不同的兩件事:危險和遊戲。」遊戲是審美的世界觀,要創造就會顛覆傳統的、佔統治地位的文化和觀念,所以是危險的。
  • 好老公的10條標準
    好老公十大標準出爐,中了四個以上,你就嫁了個好男人做到一半以上,才是好老公!趕緊看看他合格了沒?
  • 尼採:精神匱乏之人的道德評判與譴責
    人言本來是不用畏懼的,但如果出自一個或者一群精神匱乏之人的口中就相當恐怖了。並不是只有實實在在的物理的打擊會對人造成傷害,那些從背後或屏幕前湧來的詞彙對人的傷害更是有過之而不及。當一群內心極度扭曲、精神極度匱乏的人向任何一個正常之人發起不正義、不道德的口誅筆伐時,正常人的生活就會被打破、心靈就會受到巨大的損傷。令如今精神匱乏之人實在太多了,他們活躍在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稍有令他們不滿意之處就大加譴責,網絡上四處橫行的」噴子「就是一個鮮明的例子。對於精神匱乏之人,他們心中存在著另一樣的標準。
  • 古訓:你是吉人,自有天相;你是善人,自有天助
    >1《道德經》裡講:「天道無親,常與善人讓自己成為吉人、善人,自然就有上天的眷顧和幫助。所謂吉人、善人,不一定是偉人、聖人,生活中就存在著很多吉人,那些行善的人,自強的人,大氣的人,就是上天要幫助的吉人。吉人,行善之人。
  • 朱婷宣布未來男朋友的5條標準!球迷紛紛點讚:標準一點不難
    朱婷在2016年巴西奧運會奪得金牌之後,在2019年上央視接受著名主持人撒貝寧的採訪的時候,宣布了對未來男朋友的5條標準,每一條都十分平易近人,接地氣:1)我的身高198cm,我知道很多男人要比我高、除了專業的運動員之外,太難了,男朋友身高180cm就可以這個180cm是新一代的大眾身高了,朱婷基本上是專業的健身人員了,可以指導男朋友保持健康身材,不胖不瘦十分好
  • 女生找男朋友標準10條,你是不是女生標準男友
    男生找女朋友會有自己的一套標準,比如說長得漂亮、溫柔賢惠、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對父母孝順……反過來,女生也是如此,她們選擇男朋友也會有標準。下面小編給大家盤點女生找男朋友標準10條,自測一下你是不是女生的標準男友。
  • 佛教:為何「善人無善報,惡人無惡果」?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常常看到的是那些善良的人總是要遭遇許多的坎坷、苦難或者短命早逝,而那些作惡多端的人卻縱享榮華富貴,而且壽命很長。不是說因果真實不虛嗎?這難道不是違背因果定律嗎?不少人對此心生疑惑。為何「善人無善報,惡人無惡果」,本篇文章,小編從佛法的角度為大家闡釋。
  • 尼採死於1900丨人生沒有意義,這便是真理
    電影《當尼採哭泣》人的命運真是不同。許多人終其一生,安居樂業,心安理得地接受環境和時運替他們安排的一切,悠然享其天年。可像尼採這樣的人,有著一顆不安的靈魂,總是在苦苦地尋求著什麼,精神上不斷地爆發危機,在動蕩中度過了短促的一生。赫拉克利特說:「一個人的性格就是他的命運。」真的,尼採的個性,註定了他的悲劇性的命運。1844年10月15日,尼採生於德國東部呂採恩鎮附近的勒肯村。未滿5歲時,父親病死,此後他便在母親和姑母的撫育下度過了童年和少年時代。
  • 一鄉之人都說好、或說不好,為什麼不能成為一個人好壞的標準?
    那麼一鄉之人,全部都討厭一個人,那個人怎麼樣呢?既然,被所有人喜歡算不上是好人,那好人就一定在被人討厭的人裡面。子貢就提出了另一個極端的情況,所有的人都討厭他,這個人怎麼樣?算得上是一個好人嗎?這是我們的通常思維方法:要麼喜歡,要麼討厭,無論對人還是對事,喜歡的就是好,討厭的就是壞。如果喜歡的不是好的,那麼討厭的就是好的。
  • 尼採最有個性的一句名言,僅33個字,卻讓多少人做回了真正的自己
    而多數人的夢想是受別人影響。比如說某某成功的科學家,很多人小時候夢想也想當一位科學家。比如說某某成功的億萬富翁,很多人小時候的夢想也想成為億萬富翁。比如說某某大明星,很多人看到很風光,也想成為明星。所以萬千條道路,總有人去走。成為什麼不重要,重要的是有過夢想。至於實現沒有,其實也不重要了。因為多數人是沒有實現的。但卻朝著夢想去奮鬥過。
  • 尼採:世上有一條唯一的路,除你之外無人能走
    抑鬱煩悶, 過於敏感,無力報復,欲望強烈,渴望復仇,這種種毒素混雜在每個人的思想裡——這對於精疲力盡的人來說,確是最不利的反應方式:它會迅速消耗神經力量,會過分增加有損健康的排洩。 ——尼採《瞧,這個人》 2、即便你現在學習的東西看起來毫無用處,它也會成為能好好生活的基礎。
  • 尼採:最不值得信賴的是哪種人?贏得他人信賴的唯一途徑是什麼?
    尼採:最不值得信賴的是哪種人?贏得他人信賴的唯一途徑是什麼? 相反的,即便一個人沒有多少財富,但他懂得做人、為人好,人們對他十分信賴德國哲學家、思想家、作曲家、作家、叔本華「唯意志論」的「信仰者」和「繼承者」、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尼採對此有著自己的見解,尼採在《漂泊者及其影子》中強調說:「那些總是把自己值得信賴這樣的口號掛在嘴上的人,最不值得信賴,最容易失去他人的信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