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想把孫女帶回家,心疼兒子沒錢不敢生二胎,但遭到反對

2020-10-03 可馨育兒

文/可馨育兒

婆媳關係是一個理不清的事情,每個家庭發生著不同的故事。有的婆媳關係不和,婆婆沒帶過兒子,反而跟孫輩特別親;有的婆婆不太喜歡帶小孩,寧願給點錢,也不願再養孫子孫女。按學理說,生兒育女的夫妻,就是撫養小孩的主力。

但是,社會壓力比較大,如果留一人帶娃,另外一個出去工作,穩定還好,一個人掙夠三個人花。但若不穩定,家庭經濟基礎有破產危險。

過完春節,小雨要開學了,她的爸媽把奶奶從鄉下請了過來,負責接送孫女的生活起居,以及上下學接送,日子總是過得非常快,一晃幾個月過去了,小雨已經放暑假了。

奶奶已經半年沒回家了,惦記著老家的舊房子。早上找兒子媳婦商量:你們日子過得緊張,人家都生二胎了,你倆不敢生,不就是因為沒錢嗎?我想到了一個好主意,小雨跟著我回老家,你們倆安心工作,努力賺錢就行了。

家裡也有興趣班,一個月才一百多塊錢。你們想想,在城市裡小雨花得也多,你們還給我買這買那。如果去老家,一個月能給你們省七八千塊錢。如果暑假結束,你們放心的話,也可以讓小雨在老家上幼兒園,一年才一兩千塊錢。你倆想閨女了,隨時都可以回家看看,多好的事啊,我肯定比你們帶的好。

兒子媳婦聽到老人這麼說,有點愣住了,他們沒有跟老人商量過這事啊,怎麼突然冒出這麼一出。兒子告訴老媽:想要回家,你自己回去,帶上小雨我不同意。現在她正在受教育的時候,城市教育質量要比老家好多了。他在家待久了,會與外面的小孩格格不入,並且拉開很大差距。反正,我們倆都不同意。

奶奶無奈,雖然不捨得孫女,畢竟老頭子也需要照顧,只好一個人回老家了。

雖然育有子女的家庭日子過得並不輕鬆,但他們都希望子女能留在身邊,給他們更好的教育和陪伴。

留守兒童對父愛母愛的渴望,被一張照片詮釋得淋漓盡致。媽媽回家看望兒子,小男孩終於見到了媽媽,喜出望外,這種母愛的感覺很難得。他趕緊把自己的東西裝進塑膠袋,一袋裝著幾雙鞋子,另一袋裝著衣服。裝好後走出屋子時,媽媽已經走了。

小男孩嚎啕大哭的背後,是無數留守兒童的真實寫照。

有時候,賺錢和養娃之間,總會把後者放在首位,不希望子女成為留守兒童,甚至危害不淺,具體有哪些傷害呢?

留守兒童經歷了什麼?

1、缺乏陪伴

受限於現實問題,從500個家庭的抽樣調查中得出一個結論,有97.8的家庭的收入來源要靠打工養家餬口。他們的子女不得不成為留守兒童。

2、教育缺失

小孩多半是跟著老人一起生活,在看護方面自然不如父母精力旺盛。在教育和管教方面往往跟不上。由於疏於管教,易養成不良的習慣,如菸酒、網癮、打架、飲食等,有些惡習不會因時間而減淡,可能會花很長時間糾正,或伴隨一生。

3、性格問題

由於父母長期不在身邊,他們缺乏安全感、自卑、敏感、討好等性格問題突出。由於長期沒有跟父母共同生活,親情關係不牢固,以後父母教育的效果大打折扣,很多苦口婆心,他們根本聽不進去,還容易發生爭吵。

4、傷害問題

小孩跟著老人生活,大多數只能解決基本的生活,隔代教育在看管、教養方面存在欠缺。小孩容易受到傷害,特別是小女孩。

你應該不曾忘記那個五歲被鄰居帶走一夜性侵的案例,會給小孩帶來一生揮之不去的陰影。

「素媛」案侵害者即將回歸社會,所帶來的一系列問題,讓人憂心重重。

關注留守兒童

留守兒童顯然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群體。成年人的生活,向來都沒有輕鬆可言,他們左手裡是為生活賺錢,右手裡子女、老人的生計。魚和熊掌只能選其一,是一件頭疼的問題。陪伴子女,沒錢花;出去賺錢,陪不了父母孩子。

討論話題:你認為怎麼做?才能減少對留守兒童的傷害呢?

圖片來源網絡,只供想像,圖文無關,侵刪。

相關焦點

  • 65歲婆婆幫兩個兒子帶大3個娃,小兒子家想生二胎,婆婆說帶不了
    那一年我60歲了,小兒子提出想讓我去幫他們帶孩子,但是大兒媳不同意,大兒媳沒直說,而是讓我大孫女說的,我大孫女跟我說:「奶奶,弟弟還有一年就可以上幼兒園了,你再多待一年好不好?」一時之間,兩個兒子都爭著讓我幫忙帶娃,我陷入了左右為難之際,最終我決定在大兒子家多待一年,等大孫子上幼兒園了,我就去小兒子家帶孩子。
  • 孫女一歲時我回老家照顧母親,如今兒媳生二胎,兒子讓我照顧兒媳
    孫女一歲時我回老家照顧母親,如今兒媳生二胎,兒子讓我照顧兒媳許多父母任勞任怨,為子女辛苦了一輩子,他們無非就想要子女過的幸福。父父母對我們的好,有些人卻身在福中不知福,因為現實生活中有些男孩成家了就忘了爹娘。
  • 「兒子,讓兒媳辭職回家生二胎」兒子接下來的回答,母親泣不成
    二胎政策的開放一直是有人歡喜有人愁,老人們是歡呼地慫恿,可以多添個孫子或孫女,多子多福,年輕小夫妻們則是閉口不談,或者談之色變。如今這個社會,生養孩子實在是太難了。方萍和高明最近鬧得有點不愉快。就是因為高明的媽媽看見鄰居方阿姨又添了個白白胖胖的小孫子,心裡眼紅,就時不時在兒子面前攛掇著要個二寶。
  • 奶奶索要帶孫費,兒媳婦說:奶奶帶孫天經地義。你們同意這句話嗎
    王奶奶實在是受不了這種折騰,便和兒媳婦商量,早上她帶小豆豆,晚上兒媳婦帶小豆豆,卻遭到兒媳婦的拒絕,因為兒媳婦的理由上,晚上她需要充足的睡眠,才能好好的工作賺錢。 王奶奶只盼著小豆豆快點長大,然而小豆豆3歲的時候,兒媳婦懷上二胎,王奶奶這一次無論如何也不會再帶二孩的,可是兒媳婦卻在鬧,說她懷的是他們家的孩子,如果王奶奶不帶,她就去打掉孩子。
  • 一位70歲奶奶生病後的感悟:只帶孫子不帶孫女,我真的很後悔
    大兒子是第一個先結婚的,結果生了個女娃,我當時就提出了只幫忙帶孫子不帶孫女,沒想到去年自己生病了,才覺得這輩子幹了件糊塗事。,在村裡一直享有聲望,不敢有人欺負。看著孫女忙裡忙外的,我坐在椅子上,想著以前種種對她的冷漠,不自主地流下了眼淚。孫女無意中看到我流淚,走過來蹲在我的面前看著我說:「奶奶,你怎麼又哭了,孫女長大了,也有錢了,可以孝敬爸媽和爺爺奶奶了,你應該高興才是啊。」我拉著她的手,把她緊緊地摟在了懷裡。
  • 就因為自己不帶孫女帶外孫,兒媳聲稱不給自己養老,兒子默不作聲
    就因自己帶外孫,沒有選擇帶孫女,造成兒媳反目,聲稱以後不給自己養老,兒子默不作聲。乍聽起來兒媳有問題,仔細分析的話,大媽的問題可能更大。(一)她說,我家是農村的,祖祖輩輩都是農民。有些人說,農村家底都會很厚,但是我家家底就比較薄。靠種地的微薄收入,辛辛苦苦將兒子女兒都供出大學畢業,也算是大功告成了。兒子女兒大學畢業後,都離開了農村,選擇了在城裡定居。
  • 兒子兒媳不生二胎 婆婆干著急
    國家放開二胎生育政策後,崔女士特別高興,盼望兒子兒媳再生一個,趁著身體好,還能幫兒子帶孩子。但是眨眼幾年過去了,鄰居家的二胎已經滿地跑了,而崔女士家兒子、媳婦卻一點動靜也沒有,她既不能催,又不能頻繁地問,心裡干著急就是沒辦法。
  • 國家開放二胎政策了,我卻不敢生了
    近來幾次和一個同學聊天,她都有意無意提到一個話題:生二胎。說自己一直在糾結還生不生二胎,敢不敢要二胎,想的都要崩潰了。她氣爆了說:讓你兒子回來他說讓我滾我二話不說就走,你說算什麼!都說月子之仇,不共戴天,她婆婆的話讓我聽著也太過分了,就算做的再不好,哪有月子中那麼說媳婦的,生的是您自己的親孫女啊!老公下班回來,不敢惹媽,也不敢惹媳婦,兩邊勸,兩邊挨罵受氣,我們這邊的習俗月子裡是不能回娘家的,對娘家不好,同學也有哥嫂。在婆家忍著挨過了滿月,抱著女兒就回娘家了。
  • 沒錢卻要生二胎,是種什麼樣的體驗,網友:壓力大
    要說二胎,那是想都沒想過的問題,因為確實沒能力負擔了。,外面一屁股債,窮的沒錢時候就賣儲藏室,去同小區的家裡住好幾天蹭吃蹭喝,四五天不回家就在人家呆著,她不上班,人家這還要二胎要的勁勁的,二胎是兒子現在天天在朋友罵她老公說自己眼瞎,說自己自找苦吃,也沒人請她吃飯,關鍵時刻看出人性來了,唉,我們都好無語的。
  • 想生二胎的57歲女人,博士兒子丁克不生,就只能自己繼續當媽
    最近,就有個57歲的母親想生二胎,本是一件很荒誕無比的事,但原因竟然是「可憐天下父母心」,讓人無言以對以及感受到父母的偉大。難怪這幾年不管用什麼辦法都是懷不上,就因這夫妻倆不想要,會懷孕才怪。03、兒子丁克的原因竟然來自父母趙阿姨立馬打電話叫兒子回家,就想當面對峙一番,問問原因再勸一勸。楊峰很快就回來,很不解父母有什麼事,才十萬火急叫自己回家。
  • 「生二胎還是我們離婚,二選一」58歲嶽母欲生二胎,被女婿反對
    歲嶽母欲生二胎,女婿強烈反對:王女士今年58歲,有一個女兒,現已成家,並且還有了孩子。然而這一說不要緊,不僅女兒非常反對,就連女婿也表示不同意,甚至還放出了「生二胎還是我倆離婚,二選一」、「你要是敢生,我就和你女兒離婚」這樣的狠話。
  • 想抱孫子的婆婆再也不催生二胎了,不得不說,媳婦招數實在高明
    話說女兒出生之後,基本上都是王姐的婆婆劉奶奶一手帶大的,王姐自己根本就沒受過帶孩子的累,整個人看起來還是年輕漂亮,和沒生過孩子的人看起來差不多,大家都誇她有福,她自己就只是笑笑,從來都不說什麼。也許是因為自己太能幹,所以劉奶奶對媳婦王姐就不怎麼看得上,每次提起王姐就是一肚子牢騷,不是說王姐懶就是說她笨,這個不會那個不做,自己整天帶娃做飯做家務,啥都要做,整天累得要死。以前呢,小編曾經聽過幾次劉奶奶說希望王姐生二胎的事情,但是最近已經很少說了。不僅如此,小編甚至幾次聽劉奶奶說希望王姐乾脆一直不要再要二胎了,小編覺得也是奇怪。但是我仔細想了之後又覺得其實這也很正常。
  • 帶孫子的奶奶心酸了:少年夫妻老來伴,我和老伴卻被孩子們分開了
    寶爸寶媽因為工作的原因,這件事情往往就落到了爺爺奶奶頭上。 於是帶孫子孫女成了爺爺奶奶的額外工作。這個工作過程中,孫子孫女一個萌萌的小動作都會給他們帶來無限歡樂。但是歡樂的背後,也難掩一些心酸和無奈。 兒媳上班後,林阿姨一個人帶孫女很辛苦。好不容易熬到孫子上幼兒園了,林阿姨想請老伴過來幫忙,誰知道大兒子卻不樂意了。 「媽,孩子雖然上幼兒園了,但那不是還得每天接送嗎?我和他媽每天上班挺忙的,哪裡有時間啊?
  • 婆婆承諾生二胎送我一套房,兒子生下後,她的做法讓我趕她出門
    老公有點不耐煩的看著婆婆說。 「我不管啥年代,我只管等我死後,見你爸的時候好交代。」婆婆也很堅持的說,「再說了,你們生個二胎,兩個孩子長大也好互相照應。」 我和老公默不作聲,婆婆又接著說:「只要你們生二胎,我就給你們一套房。」 我和老公一聽,這樣也好,自己也不虧啥,兩個孩子等他們長大的時候養老負擔還小點,就同意了。
  • 都在吐槽老人帶娃,但全職外婆/奶奶的辛苦有人理解嗎?
    ● 妙妙奶奶妙妙奶奶此刻有點不開心。妙妙奶奶是從外地來成都專門帶孫女的,平時,妙妙爸爸媽媽上班,奶奶負責接送、做晚飯。雖然兒子、兒媳都跟她說,「你不用做晚飯,等我們下班了再做飯好了。」但是,孫女要吃晚飯呀,總不能只做自己和孫女的吧。所以,她每天晚上還是要操持一大桌子飯。今天,妙妙耳朵有點不舒服,兒子兒媳帶她去醫院。
  • 沒幫忙帶過孫女一天,她出嫁那天遞給我張紙,寫著一大串數字,當時羞愧不已
    兒媳結婚沒幾年,就懷了孩子,我一直都希望能有個孫子,畢竟我就兒子這麼一個兒子,可是偏偏媳婦生了個孫女,我不太高興,而且他們又不願意生二胎,我想著算了算了,雖然沒有給我生個孫子,好歹我也有個兒子啊,我不喜歡孫女,我不帶就是了。
  • 48歲婆婆懷二胎堅持生下,兒媳理解不了選擇離婚,得不償失
    國家開放二胎政策,鼓勵大家生二胎。可是生二胎這件事有人歡喜有人憂,老人都希望能生二胎,這樣孩子從小就有個伴,將來父母不在了還有個親人陪在身邊。可是對於年輕人來說,二胎出生後怎麼養?經濟和時間是否允許?這些都是非常現實的問題。
  • 2個兒子家生4個孩子,老父母10年帶孩子後,終於迎來幸福晚年
    現在一般情況下,很多家庭都是由爺爺奶奶帶孩子的,有些兒媳甚至覺得這是理所當然的了。如果爺爺奶奶身體還好,兒子兒媳工作確實很忙,那爺爺奶奶幫忙帶一下孩子,也是合情合理的。本想老夫妻倆一起掙錢還債的,結果小兒子結婚後的下半年,大兒媳就生孩子了,是一個大胖小子。金阿姨和老伴當然很高興了,金阿姨還馬上去大兒子家照顧大兒媳坐月子。大兒媳四個月產假結束後,提出讓婆婆帶孩子,金阿姨沒什麼意見。大兒媳是在銀行裡工作的,而金阿姨只是一家私人小廠裡的保潔員,那當然應該金阿姨放下工作了。如果讓大兒媳辭職的話,那太不划算了。
  • 帶大兒子又繼續帶孫子,那些只生不養的媳婦你們就不心疼孩子嗎?
    她一個妥妥的農村大字不識的老婦人。媳婦好好的日子不過走了,老公和兒子是做泥水將,要出門去福州賺錢養家。兩個孫子就丟給了她。大的開學上六年級,小的開學上一年級。一輩子在山裡都是老公帶著去這裡那裡的她,今天為了接送孫子學起了騎三輪車。看著她學的樣子,心酸的同時又想為她點讚。
  • 「二胎請讓奶奶帶,我帶不動了」丈母娘給女婿的一封信,原因心酸
    引言:在生下寶寶以後,很多的父母就會恢復到正常的工作生活當中去,在中國帶孩子的任務自然而然就落到了老人身上。有的是姥姥來看,有的是奶奶來帶,但是誰都知道帶孩子特別的辛苦,前幾天我就看到了一封來自丈母娘寫給女婿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