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二月不見九,長工難歇手」,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1-01-12 網易

2021-01-11 01:53:37 來源: 當代廣播站

舉報

  咱們的國家從遠古的農耕時代走來,農業也是重要的基礎產業。農業生產免不了會受到氣候條件的影響,農業也與氣候密切相關。氣候和農業分別連著年景,年景也是富於想像的。在眼下日曆已經翻頁到2021年的時候,與年齡相關的某些俗語也自然而然地被人們更多地提起。「二月不見九,長工難歇手」,就是其中之一。

  

  咱們中國人為什麼要在冬季數九?

  都說數九寒天,而咱們中國人之所以要在冬季數九,不只是為了計算寒冷的日子和時間,更多的應該是來自對陽氣的渴望。咱們中國民眾自古就有對陰陽的信奉和崇拜,崇拜陰陽的思想和做法也早已經滲透到了咱們每一個中國人的骨髓裡,成了念念不忘的事情。

  咱們之所以要在冬季數九,也是與這種被古來就信奉和崇拜的陰陽哲學傳統有關係的。「九」在咱們國家古代先民的眼裡,不只是「至陽」之數,也是「至大」之數。在嚴冬裡,用數九的方式,讓「至陽之數」不斷積累,也就意味著陰氣一日一日地隨著數九日子的增加而日漸消減了。數九數到「九個九」,經過九九八十一天之後,數九也就數到頭了。此時如果咱們再看天,應該已經是寒去暖來,春意盎然的時候到了,咱們對陽和暖的渴望隨之也要實現了。

  

  數九從什麼日子開始,是固定的嗎?

  數九在早前是冬至後逢壬日開始,如今已經變為從冬至節氣的當天開始了。咱們國家古時候的曆法採用的是幹支歷,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10天幹和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地支,按照固定的順序兩兩相配。天幹中的甲、丙、戊、庚、壬為「陽」,乙、丁、己、辛、癸為「陰」。地支中的子、寅、辰、午、申、戌為「陽」,醜、卯、巳、未、酉、亥為「陰」。相配的規則是陽配陽、陰配陰。10天幹用6輪,12地支用5輪,相配組合成60個基本單位。由甲子開始,用來循環紀年、紀月、紀日、紀時。

  過去,之所以要在冬至後逢壬數九,是因為冬至在氣象學上是咱們所處的北半球冬季真正開始的日子。而咱們國家的民眾又普遍渴望著陽氣的復生。「壬」是「陽」,與「壬」相配的自然也是「陽」,「壬」又是「任」的意思,指陽氣任養萬物之下。所以,數九當初也便被規定為冬至後逢壬開始。

  後來的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對原本的冬至逢壬數九的相關記憶越來越模糊,而冬至數九的說法卻不斷言傳。因此,國家在曆法規定上也進行了相應的調整,把數九開始的日子從冬至後第一個壬日改到了冬至當天。每年冬天數九開始的時間也相對固定在節氣進入冬至的當天。

  

  不久就要到來的辛丑年二月有九嗎?

  2020——2021年冬季數九開始於公曆2020年12月21日、農曆庚子年冬月的初七。具體的數九時間是:

  一九:2020年12月21日——2020年12月29日

  二九:2020年12月30日——2021年1月7日

  三九:2021年1月8日——2021年1月16日

  四九:2021年1月17日——2021年1月25日

  五九:2021年1月26日——2021年2月3日

  六九:2021年2月4日——2021年2月12日

  七九:2021年2月13日——2021年2月21日

  八九:2021年2月22日——2021年3月2日

  九九:2021年3月3日——2021年3月11日

  查看日曆可以得知,當數九數到九九結束的2021年3月11日的時候,農曆才是辛丑年的正月二十八,日曆還需翻過2頁也才會進入農曆辛丑年的二月。所以說,農曆辛丑年的二月沒有「九」。

  

  俗語「二月不見九,長工難歇手」,啥意思?有道理嗎?

  前面咱們已經說過,當數九數到九九結束,應該已經是寒去暖來,春意盎然的時候了。

  就2021年來說,數九結束的農曆三月,正是雨水過後的驚蟄節氣。而驚蟄是反映自然物候現象的節氣,驚蟄的物候是:一候桃始華;二候倉庚鳴;三候鷹化為鳩。此時,原本蟄伏在泥土中冬眠的各種動物已經被變暖的天氣驚醒,時節進入仲春,桃花紅、梨花白,黃鶯鳴叫、燕飛來。按照正常的氣候規律,驚蟄前後咱們國家各地的氣溫都已升高,天氣已經轉暖,雨水也相應漸多,大部分地區都該進入春耕春種春管的關鍵時刻了。

  在事涉或決定一季甚至是一年收成的春耕春種春管的大忙季節,別說過去幫人做活的「長工」,就是如今給自家種田的咱們農民難以找到歇手的時間和空閒也是再正常不過了。也許有人會說,那如果是發生倒春寒呢?且不說這種讓咱們農民反感的災害有沒有,就算有,咱們農民不也是要為了自己心中那念念不忘的豐收,而加緊在那種災害性天氣來臨的前後,忙著採取措施加以規避和補救嗎?真要是那樣的話,本來就辛苦不易的咱們農民想歇手不就更難了嗎?

  

  與2021年緊緊相伴的農曆辛丑年是牛年,「牛馬年,好種田」,期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俗語「二月不見九,長工難歇手」,啥意思?二月沒九年景好嗎?
    在眼下日曆已經翻頁到2021年的時候,與年齡相關的某些俗語也自然而然地被人們更多地提起。「二月不見九,長工難歇手」,就是其中之一。一、咱們中國人為什麼要在冬季數九?都說數九寒天,而咱們中國人之所以要在冬季數九,不只是為了計算寒冷的日子和時間,更多的應該是來自對陽氣的渴望。
  • 今日四九,農村俗語「四九不下雪,明年長工歇」啥意思?有道理嗎
    四九是數九的第四個九天,在農村有「三九四九,凍死豬狗」的說法,意思是三九、四九是全年最冷的階段。在農村中關於四九的俗語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四九不下雪,明年長工歇」,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四九是數九寒冬的第四個九天,數九寒冬是從冬至節氣開始,每9天為一個單位,第一個九天為一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依此類推,一直到九九結束。
  • 農村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啥意思?有道理嗎?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俗語不僅生動,而且寓意詼諧深刻,都充分反映了百姓的生活,大多數俗語都是起源於農村,因此在農村流傳著很多蘊含做人道理的俗語、諺語,經過千百年的時間沉澱,有的流逝,有的越發的凝練,一句句老話,是農民生活中智慧的結晶。比如這句:「窮死不耕丈人田,餓死不進蘿蔔園」,老祖宗說的話還是很有道理的。窮死不耕丈人田。
  • 農村俗語「六月羊滿肥腸,冬月羊跑斷腸」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包羅萬象,都是老一輩的生活歷練,有的詼諧有趣,有的含沙射影,換句話說,用俗語罵人都不帶一個髒字,有些俗語看似這個,實際卻另有所指,比如俗語『六月羊滿肥腸,臘月羊跑斷腸』,啥意思呢?這句俗語單叢字面理解就是六月的羊,由於水草充足,羊吃的飽喝的足,所以羊身體健壯,腦滿腸肥,而到了臘月,百草凋零,想要吃飽肚子,就得到處跑著找,累斷它腸子也不一定能吃飽。這肯定是一個放養的長期觀察到的,其實,這句俗語是說人的命運與生辰八字的密切關係。
  • 農村俗語「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還接」啥意思?有道理嗎?
    今天是三九的第一天,在農村有「冷在三九,熱在三伏」的說法,意思是全年之中三九天最為寒冷。隨著最冷三九天的到來,不僅氣溫會出現明顯下降,降雪降雪等天氣也會增多,農村老人常說「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還接」,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虎到中堂,家敗人亡」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居住的房屋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虎到中堂,家敗人亡」,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手上的紋路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前不守塘,後不開窗」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前不守塘,後不開窗」,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親家登門,不值半文」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親家登門,不值半文」,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寡年不結婚,無春不造房』,啥意思?有道理嗎?
    馬上要到2021年了,按照天幹地支五行紀年法,這是辛丑年,夥伴們從生肖鼠走了回來,對2021年都有很大的期待,對二十四節氣比較熟悉的人會發現,2021沒有「立春」的節令,所以大家都叫它「寡婦年」或「啞年」,在那個年代有一句俗語叫「寡年不結婚,無春不造房」,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家有三喜出能人,宅有四實人富貴」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是和我們的生活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家有三喜出能忍,宅有四實人富貴」,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民除了日常種地,還喜歡養一些家禽牲畜,以前家家都養豬,好餵又能賣錢,還不要求什麼精湛的飼養技術,年末就是一大筆銀子,以前農村工小偷多,農民家裡經常被賊光顧,養條狗就可以看家護院,而且狗通人性,深的農民喜愛,以前種地糧食多,老鼠也多,貓用來抓老鼠,且貓可愛,因此老一輩農民總結一句俗語『豬來窮,
  • 農村俗語「寡婦牛年馱五穀,四馬駝糧二人分」啥意思?有道理嗎?
    雖然已經到了三九天,但是最近幾天氣溫有些回升,所以很多農村老人從家中走出來,三五成群坐在一起曬太陽閒聊天。聽農村的老人說,明年是寡婦牛年,在農村有「寡婦牛年馱五穀,四馬駝糧二人分」的說法,這個說法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三九冰上走,過年露一手」,啥意思?道理在哪?
    農村農諺俗語多,每一句農諺和俗語都來自生活,而生活是可以積累經驗,生長智慧的。所以說,大多數農諺俗語細究起來,都還是擁有一定的道理的。這也是流行在農村裡的農諺俗語所以會被經年不斷地口口相傳下來的根本原因。畢竟,它們都來自農民自己的生產和生活實踐,有著天然的群眾基礎。
  • 農村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是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人的屬相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是啥意思?老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我們居住的房屋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
  • 村俗語「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還接」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有「三九冷三伏熱」的說法,意思是一年中三九天最冷。隨著最冷的39天的臨近,氣溫明顯下降,降雪等天氣也會增加。農村老人常說「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還接」,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還有道理嗎?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還接的意思是,當在三九和四九時沒有出現降雪天氣的話,那麼乾旱的情況會繼續延續到五九六九,甚至乾旱的時間還會持續更久的時間。
  • 農村俗語「五指不露縫,一生不受窮」,啥意思?老話靠譜嗎?
    導讀:農村俗語「五指不露縫,一生不受窮」,啥意思?老話靠譜嗎?在農村生活,對於孩子的相貌以及其他身體特徵,都會有很多的說法,最為常見的是老人總愛抱著孩子,掰開小手一根指頭一根指頭地仔細看,看看孩子手上有幾個簸箕,有幾個鬥,鬥也被叫做螺,呈規則的螺旋狀,而簸箕則是雜亂無章的指紋,對於有幾個鬥,老人會有不同的說法,常見的稱為:一鬥窮二鬥富,三鬥四鬥賣豆腐,五鬥六鬥開當鋪,七鬥八鬥坐著走,九鬥十鬥享清福。
  • 農村俗語『寧可讓狗咬,不敢讓鵝擰』,什麼意思呢?有啥道理?
    鵝是農民養殖家禽的一種,它們外表的樣子非常漂亮,白色的羽毛,紅色的額頭,在水裡優雅的遊著,可是鵝可是一種對領地佔有欲極強的動物,一旦有人踏進它們的領土,它們就會追著跑著去『擰』人,而且咬住住不鬆口,農村有句俗語『寧可讓狗咬,不敢讓鵝擰』,又是啥意思呢?
  • 農村俗語「野花進房,家敗人亡」,啥意思,閨女回門也有忌諱?
    文/豬友巴巴在農村,俗語「野花進房,家敗人亡」,啥意思,有道理嗎?近年,農村生活越發的富足了,可是,也越發的感覺朋友以及鄰裡之間的冷漠,如今的人們,下班回家鮮有串門的,吃過飯,沙發一躺,拿起手機,就開始不斷地翻看,前不久,在網絡中,看到這麼一句俗語「野花進房,家敗人亡」,有人將其聯想到,農村有閨女回娘家不能與丈夫同住的習俗,對於這種說法,在理嗎?說出來,你別不相信,或許很多人都理解錯了這句俗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