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是一定的,原生家庭對於我們每個人的影響,伴隨我們的一生,並且長期不會變化。
甚至我們可以說,通過了解一個人的原生家庭,就能夠大體判斷出來這個人在感情上的發展情況。
但是問題來了,這個世界上從來不存在一個理想的原生家庭,每個人的原生家庭或多或少都會出現缺失,這樣的遺憾都會伴隨著你的一生。
那麼我們要做的並不是完全根治這樣的問題,我們需要做的是在有限的時間範圍之內,儘可能快速的了解到對方可能出現什麼情況,以及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怎麼應對。
1. 對母親有著不健康依賴的「媽寶男」,家庭中往往父親缺失
一個人如果成長的過程中父親是缺席他的生活的,那麼他往往會表現的十分「媽寶」,沒有自己的主見,對母親的一切要求言聽計從。
因為小時候父親沒有承擔起應該承擔的角色,因此他們的母親往往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頻頻出面幹預孩子的決策,甚至又當媽又當爹,長此以往,孩子漸漸就會對母親產生過度的依賴,喪失自己的主見。
類似的,如果一個孩子沒有自己的主見,他們也會在成長過程中表現出來過多聽取長輩的意見,而不是自己的獨立思考。
這樣的人往往有個最經典的表現:他們永遠會把家人掛在嘴邊。
一個正常的成年人,剛和別人認識的時候是很少一直談論家庭的,如果這個人對於談論家庭特別熱衷,三句話不離一個「我們家裡人說......」這樣的人你最好趕緊離開他,不然將來的日子有你好受的。
2. 成長在單親家庭或者組合家庭中的孩子,對親密關係有著偏執般的要求
如果你的另一半來自單親家庭,或者來自一個離婚之後雙方從新組合的家庭,那麼她將來在感情當中就會特別沒有安全感,對親密關係畏懼又期待。
他們身上有一個很矛盾的地方:他們一邊想要親密關係,一邊又害怕親密關係,他們總是在一段段的親密關係中逃開。
如果你的伴侶來自這樣的成長環境,你要做好心理準備:她可能會比較多的「試探」你。
這樣的「試探」並不是我們常說的女生為了檢驗男生愛不愛自己不停地「作」,而是她們經常會表現出來對長期關係的擔心和恐懼,這個時候她們並不是真的想要離開你,她們只是不相信自己能有這樣的感情,她們在試圖逃避,但是與此同時她們比誰都想要另一半留在身邊。
因此,和這些人在一起的時候,要給他們足夠的耐心和包容,你對這段感情要有足夠的自信,不然你很容易就會被這些人從身邊推開。
3. 「未實現願望魔咒」會影響一個人在感情中的價值取向
有的人在感情當中看重物質基礎,有的人在感情當中看重兩情相悅。
你的伴侶看重哪一點呢?
聊一聊你們的童年吧,沒準她的故事會給你答案。
我們每個人的童年裡都有各種各樣的願望得不到滿足,不管是想要的玩具,或者父母的陪伴,再或者是來自他人的肯定......
當中最重要,最嚴重的匱乏,會伴隨我們一生,成為一個「未實現願望魔咒」。
這種心理現象就是在原生家庭裡缺失的一部分會重新出現在你未來的人生選擇當中,你未來的人生選擇將會永遠伴隨著你的遺憾:
比如小時候餓著了,將來你就會特別貪吃;小時候窮,將來你就會拼命賺錢。
每個人在情感當中都有無法迴避的缺失,問題的關鍵並不是你能夠治癒她什麼,而是你能不能接受這個缺失,並且提供給她什麼幫助。
關於如何判斷對方原生家庭的狀況,我建議你通過以下的方法來做判斷:
l 注意以上的經典反應,一般這樣的表現都是特別明顯的,而且往往都是原生家庭的問題,你完全可以通過這些反應連結到可能存在的家庭問題
l 試著談論彼此的童年,如果直接談論原生家庭的問題,可能會讓對方比較抗拒以及警戒,但是與家庭相關的童年則不會引起這麼大的反應
l 觀察對方怎麼談論她的父母,怎麼談論她周圍的家庭,從字裡行間能夠透露出來她對於原生家庭的態度
l 觀察對方和父母的關係以及對話,往往和父母交流越客氣和謹慎的孩子,原生家庭越容易有陰影
原生家庭的困擾伴隨了我們很多人的一生,但是並不會嚴重到影響我們連一段基本的戀愛都談不下去。
我們應該戰勝原生家庭的困擾,盡最大可能的避免原生家庭在感情中給我們帶來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