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恐懼型依戀類型?
疏離迴避型的升級版:恐懼迴避型—迴避和焦慮的結合體
高焦慮,高迴避,剛進入一段感情時患得患失或非常熱情主動,一旦感情穩定或經歷某個意外事件觸發安全警報就會退縮逃避,通過假裝不在意來掩飾內心的失落或憤怒。
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又渴望被愛,對對方有很高的期待(往往不切實際)。在工作等外在方面非常認真,想通過外在表現被別人特別是是親密關係對象認可,覺得這樣別人才會愛自己。和戀人相處時常會感到糾結和矛盾,明知道某些事對親密關係不好,但往往去做了。內心深處並不太想去親近別人。當伴侶在身邊,可能會覺得厭煩,不能溫柔的對待伴侶。但戀人離開時,又因為內心的惶恐而想要去抓住TA,害怕被拋棄是迴避的主要原因,有時會懷疑自己,擔心自己不夠好。焦慮和不安很少直接表達,多通過拒絕對方等方式來試探對方到底有多愛自己。一旦發覺關係受到威脅,就假裝從沒有依戀需求,把自己的感受埋藏起來,壓抑它們,有時甚至自己都感受不到它們。
敏感,只能去讚美他們,一旦有意或者無意說了傷人的氣話或沒有注意好措辭,就會觸發防禦機制,他們就會逃開,所以當感情出現問題需要溝通解決時比較困難。等同於依戀人格理論書籍中的羞恥感,覺得自己有愧疚,害怕去面對對方,愧疚感越強,羞恥感越明顯,讓他們特別容易選擇迴避。
為何會形成恐懼型依戀類型?
根源常來自某個童年陰影或關愛缺失,被父母忽視的經歷讓內心建立起自覺防禦機制。
是從嬰兒期到成年的今天這麼多年逐步形成的,已經是性格的一部分,要改善需要很長的時間和精力。
如何與這類型的人相處?
一是強大的內心和穩定的情緒。不論恐懼型表現出逃跑還是抓取,都要告訴自己,這是他們愛你的表現,哪怕這個過程很煎熬,也不要表現出很大的情緒波動。用一種長時間的,讓他們感覺舒服的,不遠不近的方式去和他們相處,給他們安全感。
二是做好對方不會有太多正面情感回應的心理準備,並且儘量不要和對方提親密方面的要求,以一種只看到對方的狀態去相處,你對親密的需求會給他們壓力,而且就算你總是提,他們也難以滿足你。
要做到這兩點非常難,戀愛階段就不容易,婚後更難。婚後的關係複雜的多,雙方家人和孩子都會介入到關係中,恐懼型在戀愛中都會糾結痛苦,很難想像婚後的生活他們如何承受,特別是和孩子的依戀關係,雖然他們自己可能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並且他們的伴侶也希望自己被好好愛,生活工作中也會遇到很多壓力,情緒不可能一直保持積極,這個時候恐懼型可能不能給予支持,反而會敏感的防衛,或者覺得和他們的高期待不符,甚至覺得對方是不是不愛了,要拋棄他們了,然後迴避到自己的世界中,讓伴侶承受不被愛的情緒煎熬。
恐懼型依戀的人如何治癒自己?
培養能穩定情緒的興趣愛好,練字,攝影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多與安全型的朋友交往,在安全型的人身邊我們更容易感到安全和信賴,能很大程度降低焦慮,學習他們對待關係的方式,調整自己的心態,避免迴避。
自己學習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和書籍,嘗試治癒自己,或尋求心理醫生的幫助和指導。
希望每個恐懼型依戀的人都能找到那個能夠用愛治癒自己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