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秘籍君
現在的孩子,好多都是姥姥帶大的,所以大多跟姥姥很親。而且,不少人長大之後,還會回憶小時候姥姥給自己拿糖吃,姥姥站在門口遠遠望著等自己,那種濃濃的祖孫情讓人動容。但是,也有孩子,對姥姥卻是另一番態度。
昨天,到閨蜜家玩,閨蜜接了一個電話臉色立馬變了。我問她咋了,她說:「一會兒我媽要來。」還沒等我問,為什麼親媽要來她一臉排斥,她6歲的兒子就接話了:「我討厭姥姥來我家,她一來我爸媽就要吵架,我奶奶和媽媽也要吵架,煩死了。」
聽孩子這麼說,我以為閨蜜要不高興,沒想到閨蜜卻說孩子說出了她的心聲,她也討厭自己老媽來。原本孩子說出這番話就夠讓人心酸了,為什麼作為親女兒也這樣說自己媽呢?原來,都怪她老媽太事兒,每次來就管東管西,惹得全家不高興。
女兒出嫁後,父母不應該過多幹涉她的生活
其實,聽了閨蜜的解釋,我挺理解她的。因為我一個表姐,就是因為自己媽媽太愛管女兒的家事,導致原本很恩愛的兩口子,最後以分手收場,而且我表姐爸媽還跟她公婆打了一架,然後成了仇人,連孩子都跟著遭殃。
所以,女兒出嫁後,父母真不應該過多幹涉她的生活。女兒成人了,成了別人的妻子、兒媳和媽媽,生活怎麼過,她們自己有規劃。做父母的,可以在女兒遇到煩惱時開解,也可以在女兒求助時出出主意,但動不動就跑女兒家指手畫腳,幹涉她與老公和公婆的關係,會把女兒的生活搞得一團糟。
小孩子也有是非觀,雖然說話難聽,但也反映了家庭問題
另外,很多人或許覺得,自己親媽再不好,也不能縱容小孩子去說姥姥的壞話。其實,也不能怪是大人教的,因為小孩子也有是非觀。如果每次家裡一團和氣的時候,姥姥來了各種挑事,不是說爸爸懶,就是說媽媽沒良心,要麼就說爺爺奶奶沒把孩子帶好,一家人就不開心。孩子看在眼裡,自然討厭姥姥來家裡。
其實,孩子童言無忌,說話雖然難聽,但是也反映了家庭問題。對此,寶媽可以引導孩子尊重老人,但最重要的是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比如,跟自己媽媽談一下,讓她以後說話做事考慮一下別人的感受,尤其是小孩子的感受。畢竟,孩子整天生活在吵吵鬧鬧的家庭氣氛中,對身心健康和性格養成都很不利。
姥姥是孩子最具特殊感情的親人,別讓家庭瑣事傷了娃的心
想起姥姥,每個人心底都有一股溫暖的感情。因為姥姥是自己媽媽的媽媽,這種生命相繼的感情,很神奇。所以,那種一見姥姥就討厭的孩子,其實很少見。而像我閨蜜老媽這種特別事兒多,又愛到女兒家指手畫腳的姥姥,更是少見。
如果不想讓自己成為孩子討厭的人,那麼家有女兒的老人,就要規範自己的言行,注意自己在外孫外孫女眼裡的形象。做一個和藹、開明、大度的姥姥,別讓對孩子最具特殊感情的親人,傷了娃的心。
【話題討論:網友們,你對6歲孩子討厭姥姥來自己家的事怎麼看?】
高級育嬰師,心理諮詢師,原創育兒漫畫文章作者。歡迎關注【育兒秘籍】,你想了解的育兒護理、成長發育、家庭教育、心理健康,都可以在這裡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