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害怕過於狂熱的愛情。我害怕對方把我想像得太完美,我害怕對方愛上只是一個幻象,而一旦幻想破滅,愛情也會隨之熄滅。
我害怕過於狂熱的愛情。我害怕愛到要死要活那種瘋狂,我害怕一旦矛盾發生對方以死相逼。我害怕一個人離開另一個會活不下去。我害怕愛情非但沒有把人生變得更寬廣,反而把人生縮小到只剩愛情。
我害怕被別人瘋狂迷戀,我無法承受太過於沉重的痴情。我害怕自己瘋狂迷戀上別人。如果不是荷爾蒙作祟,很可能是得了妄想症。
年紀越大,越害怕過於狂熱的愛情。相比愛得轟烈而短暫,也是細水長流的喜歡,更讓人舒適。
其實被人瘋狂迷戀,被人推上男神女神的位置來膜拜,其實並非好事。
如果你被別人當成男神女神來膜拜,那麼對方在你面前,就會花費更多精力來偽裝自己,儘量也讓自己完美,才配得上你。但是這種偽裝持續不了太久,終有一日,你會發現對方完全是另外一個人,而感覺受騙。你很可能也會因此不再輕易信任他人,不再輕易信任感情。
每個人都有優點缺點,都不是完美的人。而兩個人在一起,只有愛上最真實的對方,才是真正的愛情。也只有在對方面前,可以做最真實的自己,這段關係才會輕鬆自在,才能持久。
而狂熱的迷戀,是閉上了一隻眼,永遠不去看那個最真實的人,狂熱迷戀喜歡的只是一個理想的完美幻象。
即使你很喜歡對方,而且對方對你很痴迷,把你當成男神女神來膜拜,你也別輕易接受這段關係。
過度痴迷一個人,對方愛的不是你,而是他構建出來的一個完美的你,來滿足自己對愛情的幻想,其實他更愛的是他自己。
在《愛情心理學》中,有這樣一段詮釋:「著名哲學家馬丁·布伯曾說,關係有兩種:我與它,我與你。當我們將一個人當作實現自己目標的工具時,那麼,無論這個目標看起來多麼崇高、偉大,這種關係都是「我與它」的關係。在這種關係裡,「我」是唯一的主體,而「它」則是「我」為了實現自己目標所需要的客體。用存在主義哲學的話說,我是主體,而對方則成了「他者」。試想一下,那個將陪伴你一生的人,將你當作客體,將你當作他者,有誰會願意呢?」
所以被人狂熱迷戀,並非好事,對方只是把你當成他者,當成工具罷了。
狂熱迷戀為什麼會發生?大多跟童年缺愛有關。因為沒有體驗過最真實的愛,就很容易導致在幻想完美對象。
而健康的愛情,不需要把對方當成神來膜拜,當成人來相愛就可以了。兩個人相處一段時間後,即使了解對方的缺點,愛情不會因此而破滅,反而正因為有這些小缺點,才更真實更可愛。
你不需要擔心對方看見你的素顏,而改變對你的愛。你不需要擔心在對方面前放了個屁,他就會減少對你的喜歡。你不需要努力掩飾自己的不堪和缺點,你不需要完美,對方也會愛你。真正的愛,一開始會讓人緊張,但它最終會走向讓人心安。
讀過那麼多書,關於愛情心理、戀愛技巧、戀愛心理學效應,乾貨最多的便是這本世界著名心理學家卡倫·霍妮寫的《愛情心理學》了,它被封為愛情聖經名副其實。建議大家都看看,單身狗看了就懂怎麼脫單了,有伴的看了大概就能一眼看穿你對象的小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