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這個年齡段,已經見識了非常真實的人性,也接觸了各種形形色色的人。
在這種前提之下,出於對自己安全的考慮,大家下意識都會提高警惕,不再會毫無顧慮相信一個人,畢竟對於所有不利於自己的方方面面得有一個清醒的認知才行。
中年過後,還和別人親密無間,並非是好事!為什麼?看過之後相信大家就明白了。
01.缺少邊界感的情,走得越遠越容易影響自身
中年人是比較成熟的群體,在社會上打拼多年之後已經明白了一件事:缺少邊界感的情,走得越遠越容易影響自身。
人的安全範圍一般建立在自己與周圍人群產生的距離上。大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其實對於彼此都是相對有利的。
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就算是對方不存在什麼明顯的惡意,但是假如因為不懂輕重緩急,將別人出於信任而吐露的一些秘密說了出來的話,可能會給當事人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煩與隱患。
現實生活當中,這種情況真的時有發生。
見識得多了之後,大家內心自然而然會生出一些防備,覺得:「哦,原來與別人保持點距離、將不能隨便告訴別人的話埋藏在自己心中才是最靠譜的,」
一旦這種想法生成,這個人就會自然面然對人群保持一定的戒備,然後養成一種下意識只最相信自己的風格並將之一直保持下來。
02.人到中年,熟悉的人都懂得保持避開「雷區」,不熟悉的人熟起來卻不一定是真心
人到中年,真的已經明白了很多人、很多事都存在自己無法預料與控制的另一面。在與別人打交道之間,應當有所保留,不能全無戒備之心。
熟悉的人之間都懂得避開「雷區」,也就是有哪些事情大家可以暢快談,哪些事情需要避嫌,不能沒有任何提防與邊界。
對不熟悉的人更加要保持一種天然的防備,因為這種有意靠近、想要熟起來且顯得相當熱絡的人不一定是真心,而是有著相當明確的目的。
社會上很多的交道全都是源於利益,面對這種事情,一方需要考慮的是配合對方的熱情是否會給自己帶來傷害與損失。
因為如果聽任及相信對方的真誠,結果令自己面臨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煩的話,那就是一種失智的表現,這是很好理解的事情。
懷著這樣一種戒備,中年人的確會自然遠離那些過於殷勤且不明目的之人,因為「君子不立危牆之下「,自己避開一些麻煩,麻煩就無法上身。
03.做一個有分寸的中年人,別輕易交付信任,別和人親密無間,自己的聲譽,靠自己掙
這個社會,越來越開始獎勵勤奮、刻苦及努力的人。
所以說,做好自己份內之事,做一個有分寸的中年人,別輕易交付信任,別和人親密無間並不會妨礙你的發展與獲得的成就。
自己的聲譽、自己想要獲得的一切,也能夠依靠自己的頭腦與雙手去掙,所以不要想事事走捷徑,以為憑藉一些所謂的人脈就能夠不勞而獲。
這種想法本身就不太靠譜,而很有可能別人也是因為同樣的想法而接近的你,這樣的話,這種交情本身也是不堪一擊、經不起時光的考驗還有可能給彼此帶來種種意想不到的變故。
不如雙方保持著一些克制與理智,用一種「君子之交淡如水「的態度保持友情,用一種真誠坦率的態度結交一些不用談及太多利益的朋友,這樣的友情才有營養,也才能夠真正慰藉自己的靈魂與人生。
結語:
中年人不再相信全然無防備的交情的原因,在於到了一定的年齡階段,見識了許多的社會現象之後,大家真的已經明白了這樣一句話是真理:眾人熙熙,皆為利來;眾人攘攘,皆為利往。
既然明白「利」字才是關鍵,自然不會將自己所有的一切全都坦白於人前,畢竟與這個字相關的一切都包含著一定的責任擔當與風險指數。
對於所有情況不明的一切,大家懷抱戒備也是人之常情。
在這種理解的前提之下,中年人就算表面與他人談笑風生、寒喧客氣其實內心還是始終與對方保持安全距離的,這樣做原因無他,不過就是為了保護自己罷了。
那些到了這種年齡段還不太明白這種簡單道理的人,也需要及時借鑑一下這種生存理念,可能對自己的人生最為有利。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