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兒子別太孝順我!」老人奇怪願望的背後,讓人心酸

2020-09-05 人人人人人人人人生

關注老年生活,享受幸福人生,大家好歡迎來到中老年講堂,我們專注於中老年人的情感和健康問題。您可以點擊右下方的訂閱按鈕,免費訂閱我們的頻道。同時點亮小鈴鐺,及時接收影片更新提醒,希望能給您帶來一些幫助與啟示。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兒子太孝順,反倒讓我的晚年變成噩夢。68歲王老太的遭遇讓人心疼,希望所有家庭都好好看看,。大多數父母會責怪兒女不孝順,但68歲王老太的苦惱跟別人不一樣,她的苦惱是兒子太孝順了,因為兒子太孝順了。王老太現在成了兒媳的眼中釘,聽聽王老太怎麼說。兒子的孝順是我晚年噩夢。王老太68歲。我兒子特別的孝順,他小時候就特別乖巧懂事,他大學畢業之後也很努力,工作一直在努力攢錢,說要買個房子給我住。後來他辛苦奮鬥幾年之後確實買了一套大房子。那套大房子是他準備用來結婚用的。兒子說將來結婚了也是要跟我住在一起的,他不會讓我一個人住。能跟兒子在一起住,我當然開心。我們母子感情很深的。但是2018年真正和兒子住到一起後,我發現其實兒子太孝順,是我晚年噩夢的開始,我兒子真的很孝順,雖然他娶了老婆,但是他在家裡事事還是以我這個媽為中心,無論是每天要吃什麼,還是出去玩什麼,他都會諮詢我的意見,而且認為孝道大於天。

媽媽是第一位,媳婦永遠只能排在第二位。所以他永遠最關注的是我這個做媽的感受,如果他沒有娶老婆,這麼孝順我,我當然開心。可是他現在娶老婆了,他這麼孝順,我兒媳婦心裡難免不痛快,兒媳婦她不是那種傳統女人,如果是傳統農村女人,可能會覺得孝順婆婆是應該的,會跟著兒子一起孝順婆婆,噩夢根源竟是兒媳的嫉妒。我兒媳婦是個刁蠻小公主,她也想要老公的寵愛,她希望老公把她放在第一位。看到老公天天把婆婆放在第一位,她心裡當然不舒服了,覺得老公是個媽寶男,覺得我這個做婆婆的在搶她的地位,但是我兒媳婦,她這個人很精明,她不會跟我兒子去吵。她覺得如果因為婆婆跟老公吵架,那把婆婆放在第一位的老公肯定會跟她生氣。她不跟我兒子吵架,但是她背地裡給我穿小鞋子,動不動就找我的課。經常指桑罵魁,用陰陽怪氣的語調和我說話。我兒子不在家時,她能指著我鼻子罵上半小時左右,她心裡積攢了很多對我的怨氣。在她眼裡,我這個婆婆就應該早點消失。如果我這個婆婆消失了,我兒子就不會把我放在第一位,會把她放在第一位。就因為兒子對我太孝順了,所以我成了兒媳眼中最大的敵人。我也曾想過自己去住養老院,但是我擔心在養老院被護工虐待,而且我覺得住養老院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我怕給兒子增加負擔,一個人住,我又擔心會發生意外,但是和兒子兒媳住在一起,卻因為兒子太孝順,兒媳天天想著找我麻煩,孝順的兒子成了我晚年噩夢的根源。

我不知道到底該怎麼辦?極度婆媳揮刀生和氣。除了媳婦,嫉妒婆婆的反過來,婆婆看不慣兒子對兒媳婦好的例子更是數不勝數。一對婆媳因為一根棒棒糖揮刀相向,以至於招來警察。磨刀霍霍的原因很滑稽,六一兒童節的晚上,兒子給兒媳送了一根棒棒糖。警方到場,婆媳輪番哭訴,婆婆說兒媳婦就是個狐狸精,一天到晚纏著兒子,兒子在家沒跟媽說幾句話,跟兒媳卻天天躲在屋子裡。嘀嘀咕咕說不完,兒媳婦還是個敗家,像什麼節日都要兒子給她花錢買禮物,連兒童節都不放過。兒媳婦說自己的工作也是朝九晚五,老公經常出差,兩個人單獨相處的時間並不多。說起節日要禮物,她更是虧的慌不過,是些小玩意,而且也並不都是自己要的。就像這根棒棒糖,她原本不知道。兒子在兒童節這天送一根棒棒糖,給兒媳婦向老婆委婉的表達,把愛人當成孩子一樣寵愛就是這麼一件小事觸怒了婆婆。婆婆開始各種找茬,一會兒說兒媳婦做晚飯煮的硬想讓她老婆子死,一會又說兒子出差不在家的時候,兒媳婦經常很晚回來,肯定是野男人去了一會,又說親家黑心腸養了這樣的女兒來禍害他們家,兒媳婦本未理會,但是聽到婆婆辱罵自己的父母就跟婆婆吵了起來,兒子也勸媽媽不要胡鬧,婆婆就撒潑打滾,要上吊吵鬧不休,婆婆就認為是兒媳教壞了兒子,兒子才武逆不孝,憤怒不可抑制去廚房拿了刀一番打鬥,兒是護著媳婦被誤傷。

兒媳婦報了警。警察一聽就明了,這哪裡是因為棒棒糖,這是婆婆看不慣兒子對媳婦好,兒子兒媳感情好,本是一件好事。可是這個婆婆卻因為嫉妒心理引發家庭大戰。清官難斷家務事,警察也只能在中間勸勸架。其中一位有經驗的老警察勸婆婆說,要想兒子好,閒事要管少,要想媳婦孝,主動花心思。不該把對方當成仇敵,對於婆婆而言,無論你多愛自己的孩子,你都應該允許他有自己的愛人,尤其還是一個將要和他同甘苦共患難的。走完這一生的人。婆婆和兒媳是因為同一個男人才有了緣分,你陪他走完前半生,她陪他走後半生。這樣的兩個人即便不能成為朋友,至少不應該成為仇敵。婆媳矛盾是千古難題,從古至今,沒有一個男人能夠完美解決這個問題。為了讓自己愛的男人生活幸福,婆媳應該放下彼此的成見,握手言和,尤其是婆婆不要覺得兒子被搶走了,兒子是你的這一點永遠不變,但是他的現在和未來是屬於兒媳婦的,兒子一直都在,只是他長大了。成年的動物都會離開父母,何況是人類。接受兒媳,對兒媳好才能獲得雙份的孝順,與兒媳敵對,要麼是兒子婚姻破裂,要麼把兒子推向更遠處。都說因為懂得,所以慈悲。婆婆也曾做過兒媳婦,多體諒其難處,多想些好處,自己也就掏心開闊了。最近,著名節目主持人何炅在節目中說道,婆婆沒有義務喜歡兒媳婦,網友熱評,兒媳婦也沒有義務喜歡婆婆。

其實,何老師說的沒錯,網友也說的沒錯,男人是橋梁,婆媳就是橋梁的兩端,兩個人並沒有直接的感情關係,當然沒有義務喜歡彼此。婆媳彼此喜歡確實不容易做的,能彼此相依也很好。要想婆媳之間平靜相處,就必須做到不逾距。塗磊在愛情保衛戰裡說,婆媳之間的相處之道視如己出的關愛,相敬如賓的對待,視如己出的關愛不容易做到,但是相敬如賓的對待,倒是不能。相敬如賓的對待,指的是彼此承認兩個人之間的距離感,並且拿捏好距離。在關愛彼此的同時,不要忽視了尊重婆婆,不能越俎庖代。在兒子和兒媳的小家庭裡指手畫腳,因為兒媳婦才是那個小家的女主人。婆婆也不能嫉妒兒子給兒媳的疼愛,那本就是屬於兒媳婦的,婆婆已經擁有了兒子的孝敬之愛,不可貪多。兒媳婦只是兒子的媳婦,做到責任以內即可,同時也得明白和接受婆婆,不可能像疼兒子一樣疼自己。周杰倫的妻子昆凌在談到和婆婆相處時就明確說過,即便和婆婆親如母女,也不會跟婆婆撒嬌。行為心理學家林嵐在其暢銷書做內心強大的自己裡說過,缺乏界限感的人總是以自我為中心,總是索取不願分享,總是命令不願商量,總是破壞不願維護。婆媳之間若想相安無事,就必須各自守住界限感,不逾距不多求,不要去侵犯他人獨立的人格尊嚴和人格空間,在各自的崗位上各司其職,各享其德。

本期節目就分享到這裡了,如果您覺得這個不錯的話,請給我們點讚轉發。同時在下方留言告訴我們您的看法,關注老年生活,享受幸福人生,還沒有訂閱我們的朋友一定要記得訂閱哦,我們下期不見不散。

相關焦點

  • 「兒子,別再帶孫子來看我了」65歲老人的懇求,太讓人心酸
    老人懇求兒子,別再帶孫子來探望,讓人心酸我們小區劉大爺,今年65歲了,跟老伴同住,兒子住在附近的小區。我每次下班,都能碰見劉大爺的兒子帶著老婆孩子回家探望父母,吃完飯散步的時候,又看到他們一家三口高高興興地從劉大爺家走。
  • 一種「假孝順」開始蔓延,老人心酸無奈,希望你家不是
    古話說百善孝為先,孝順歷來是中華民族的美德,但慢慢地,隨著社會的發展,許多年輕的子女卻用一種假孝順來應付父母,當父母失去了利用價值時,就被果斷拋開。一種「假孝順」正在蔓延,老人無奈且心酸,子女卻覺得理所當然。
  • 「兒子,我不需要你太孝順」:這位老人一番話,驚醒多少人
    前言孩子,我真的不需要你太孝順我,你需要做的,是先愛好妻子,撫養好孩子,關注好家庭。孩子,我真的不需要你太孝順我,你需要做的,是先愛好妻子,撫養好孩子,關注好家庭。當今,有一些男人覺得,孝順就是無條件的對老人好,服從老人的命令,甚至連帶著要求媳婦也這樣做。
  • 「我兒子孝順,你不嫁可別後悔?」未婚女孩千萬別嫁太孝順的男人
    張媽媽說,小時候買菜,看到老人家賣菜。張峰會去買老人家的菜,並且從不還價。婆婆篤定了自己的兒子善良、孝順。張媽媽眼神不好,每次晚上出門,張峰會攙扶著她,一下都不敢鬆手。有點好吃的,他也會給媽媽留著。 說起以前,張媽媽不遺餘力地把張峰的好擺出來。李亞楠聽來,只覺得他們母子感情深厚,張峰是一個孝順的兒子。
  • 65歲老人哭訴:別人都羨慕我家四世同堂,卻不知道我背後的心酸
    兩年前,我婆婆因糖尿病引發的半身偏癱,現在行動很不方便,時時刻刻都要有人照顧。公公身體還算硬朗,就是脾氣不好,愛管閒事。最近,人也越來越糊塗了。要是光照顧公婆,怎麼也堅持了。可兒媳二胎剛上幼兒園,她就要上班,只能把孩子丟給我來看,這讓我有點吃力,畢竟我也是個老人。
  • 我媽,努力活成了不需要我孝順的樣子,太心酸了……
    當李琳去病房看母親時,母親像做錯事的小孩一樣:你看我沒照顧我好自己,給你添麻煩了,我沒事了你快去上班吧,我自己請了護工。母親說著,指了指旁邊的一位大姐。之後,母親督促她趕緊去上班,可別遲到了。「哎,你不知道,一個人,做什麼也不願意吃,而且一做就多,做一頓吃三頓,都吃不完;衣服,以後就別買了,我從地攤買,經濟實惠;錢,以後也別給了,你們買房買車,都有貸款,然後把錢給我,我再存銀行,不是傻嗎?」說完,母親也沉默了。
  • 人到晚年,不怕子女不孝順,碰上太孝順的子女才是有苦難言
    導讀:人到晚年,不怕子女不孝順,碰上太孝順的子女才是有苦難言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情感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人到晚年,不怕子女不孝順,碰上太孝順的子女才是有苦難言!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一位老人的真實感慨:兒子再孝順,晚年也別住一起,要不會後悔的
    都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在我們國家,很多老人都有「養兒防老」的觀念。希望自己老了之後,能夠得到孩子的照顧。但是到了晚年,真正和孩子一起住的老人卻很少,這是為什麼呢?一位在晚年和孩子一同居住的老人張爺爺分享了自己的真實感慨:不管兒子多孝順,晚年都不建議一起住。據張爺爺所說,自己的兒子從小到大都非常孝順。
  • 母親努力活成不需要我孝順的樣子,讓我心酸,看哭一代人
    母親努力活成不需要我孝順的樣子,讓我心酸,看哭一代人母親深夜住院母親努力活成不需要我孝順的樣子,讓我心酸,看哭一代人到達醫院還沒進入病房,就被主治醫生喊去了辦公室。母親努力活成不需要我孝順的樣子,讓我心酸,看哭一代人結束語:
  • 有兒子和沒兒子晚年生活差異大嗎?三位老人說出其中無奈,很心酸
    有些區別還是很明顯的,我們來聽聽這幾位老人的親身經歷,無奈又心酸張大爺最大的感慨就是,生個兒子,晚年日子是「太充實」了,以至於自己都後悔,當初自己是有多想不開,還生了兩個兒子,真的是自己給自己找罪受。不過李大爺也有自己的心酸,那就是總會被一些人說生的是女兒,沒有後代,對不起祖宗什麼的。李大爺說自己是不在乎,只是耐不住有些人總是這樣說,弄得自己有時候也會感覺很無奈。有兒子的家庭和沒兒子的家庭,老人晚年生活差別大嗎?其實還是不小的,不過問題的關鍵還是在於當事人的。畢竟孩子們長大了,不管他們的性別是什麼,他們都要就業、要成家,工作在哪裡?成家後去了哪裡?
  • 我98歲,兒女孝順,唯一的願望:就是早點離開這個世界
    導語每個人都盼望自己的生命越長越好,希望可以留在子女身邊,看著他們長大,看著他們幸福,這樣自己也可以安享晚年,這一生也就圓滿結束。就算生活再苦再累,我們都要堅強的生活下去,我相信總有一天會過上幸福的生活。俗話說: 「好死不如懶活」 能活一天算一天,這樣我們可以看到未來,可以看到希望。
  • 老人70大壽兒子專門請假為其慶生 老伴卻心生不滿:太孝順了,我看不慣
    那麼李大媽為何會相伴45年的林大爺恨之入骨,甚至到了生活無望的地步,據李大媽說,現在她最看不慣的就是兩個兒子對老伴的孝順。按理說,兒子孝順為人,父母應該高興才對。兒子的孝順跟李大媽對林大爺的恨究竟有何關聯?如今老夫妻一同來到了調解現場,調解一開場林大爺率先表達了自己的訴求,他希望妻子能夠快樂一點,愉快得度過老年生活。可李大媽卻說了兩個兒子特孝順,所以她不平衡。
  • 65歲老人哭訴:兒女「假孝順」,讓我在人前顯貴,背後受罪。
    導語:65歲的陳阿姨原本住在農村,兒子大學畢業之後到外地打拼,在城市裡定居之後,就把陳阿姨給接過去了,大家都誇陳阿姨好福氣, 有一個特別孝順的兒子。但陳阿姨只是在人前顯貴,其實背後她很受罪。陳阿姨:65歲。人人都誇我有一個孝順的兒子,說兒子沒有忘本,事業打拼成功之後,還記得老母親。還把老母親接回城裡去住。
  • 92歲老人,兒女孝順,唯一的願望:竟是在活著的時候有尊嚴地離開
    92歲老人,兒女孝順,唯一的願望:竟是在活著的時候有尊嚴地離開幾次打斷後,老人還是鼓起勇氣站了起來,她害怕自己此時不說,以後就沒有這麼好的機會了。「我親愛的孩子,謝謝你們。我一直都很幸運,我有一個寵愛我,給我快樂的丈夫,也有助產師這一份我熱愛的工作,但最重要的是,我有你們在我身邊。
  • 老人擔心子女太「孝順」,為躲避女兒住酒店,這是為哪般
    請點擊右上角「關注」,歡迎來到我的世界。一,導語一般情況下,老人特別希望子女和自己多走動,年齡越大,這種願望越強烈。甚至,有的老人,像盼星星、盼月亮那樣,期盼子女在閒暇時間與自己團聚。一旦哪個星期孩子有空回家了,老人做上一大桌子菜餚,把平時不捨得吃的都拿出來,與孩子分享。
  • 人到晚年,不怕子女不孝順,碰上太孝順的子女才是有苦難言啊
    在多數人的心目中,一個幸福的晚年絕對要包含以下條件:足夠的錢、身體足夠健康、老伴還在身旁。如果子女要是都孝順,那就更完美了,人生夫復何求?當然很多人以為,只要子女夠孝順,晚年生活就能保障基本幸福。但要我說,人到晚年,不怕子女不孝順,碰上太孝順的子女才是有苦難言。因為碰上不孝順的子女,只要有前三樣也足夠,頂多是鬧心些。
  • 都說女兒比兒子孝順,卻都想要兒子!聽聽幾個老人說的大實話
    現在流行一種說法,女兒更貼心更孝順!既然女兒更孝順,為什麼重男輕女還是如此嚴重呢?女兒真的比兒子更孝順嗎?聽聽幾個60多歲老人怎麼說:一:黃先生,60歲。二個女兒。我老婆當年身體不太好,生了二個女兒後,我心疼她,加上政策也不允許,就沒有再生,新社會了,都宣傳兒子女兒一樣好。我就當了真。
  • 56歲老人照顧80歲中風母親兩年,訴說:我也想孝順,只是太苦
    02 村裡有個中風老人村裡有位老人,70多的時候,身體不算太健康,小病經常有藥吃著,生活能自理,平常逗逗狗,吃飯兒媳婦煮好,過節日女兒兒子都來一家子吃飯,過得也是老年安穩,這樣的日子過完一輩子也不錯。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大兒子60歲,小兒子56歲,最小的女兒54歲,就在一起商量,以後老人的生活,到底誰來打理。兒子們也算孝順,兩個兒子輪流照顧,女兒嫁人了,日子過得還算不錯,女兒自己那一份,她就打算出錢請人來照顧老人,或者把錢給兩個哥哥,哥哥們照顧也行。
  • 66歲老人的悔悟:「兒子再孝順,也別和他住在一起」,很真實
    有些孩子也很孝順。當他們看到父母已經老了,他們不願意與父母單獨生活。他們將要求父母與他們同住,這是不是孝順?兒媳婦每次都和兒子又說又笑,又打又鬧的,但是當她見到張叔叔和他的妻子時,她不知道該幹嘛了。這不僅是因為我對我的兒媳婦不熟悉,而且當我住在兒子的房子裡時實際上有很多不便之處。
  • 56歲老人照顧80歲失能母親兩年,訴說:我也想孝順,只是心裡太苦
    02 村裡有個中風老人村裡有位老人,70多的時候,身體不算太健康,小病經常有藥吃著,生活能自理,平常逗逗狗,吃飯兒媳婦煮好,過節日女兒兒子都來一家子吃飯,過得也是老年安穩,這樣的日子過完一輩子也不錯。老人生活不能自理,大兒子60歲,小兒子56歲,最小的女兒54歲,就在一起商量,以後老人的生活,到底誰來打理。兒子們也算孝順,兩個兒子輪流照顧,女兒嫁人了,日子過得還算不錯,女兒自己那一份,她就打算出錢請人來照顧老人,或者把錢給兩個哥哥,哥哥們照顧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