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花自己的錢享受,也算拜金?
最近,看到一個熱門微博。
一個女生吐槽自己男友老是對她花錢的方式陰陽怪氣的。
這次自己掏錢買票回家,男友一聽自己買的是機票而不是便宜一點的高鐵票,立馬開口酸了起來。
圖片來源:網絡
話裡話外都是這個女生鋪張浪費,說她消費觀有問題。
女生卻不這樣認為。
她覺得兩人只是消費觀不同,不存在誰的消費觀是錯誤的。
畢竟女生花的是自己的錢,也沒有浪費別人的錢。
但這個女生也是一如往常所有投稿的女朋友一樣。
雖然男友開口就諷刺自己不好受,還是在求助的文末加了一句「除了這個,他對我很好,請問消費觀不同能磨合嗎?」
圖片來源:網絡
可是網友卻被點燃了暴脾氣。
有人說你花自己的錢那麼低聲下氣幹嘛。
有人說好好溝通一下唄,不行就分。
有人說,這男的就是有病仇富。
有人則在評論區講述了自己也有差不多的經歷。
她說,自己的前男友也是這樣,因為自己過年不想擠春運,買了機票,就被冷嘲熱諷現在就這麼浪費,以後一定是個拜金女。
怎麼說呢。
單看觀念,男方喜好降低舒適度換錢,女方願意花錢買舒適。
這兩種觀念,其實都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勤儉節約自然是好事,天天埋頭掙錢,想要舒適一把也不是什麼特別嚴重的問題。
但問題就出在男方的態度上。
全程,至少是聊天記錄顯示出來的全程,男方都只是在「酸唧唧」地說話。
他沒有試圖去告訴這個女生你可以用更節省的方式辦到同樣的事。
而是不斷地「攻擊」這個女生,諷刺她是有錢人,說自己是個窮人。
同樣的情況,還不少。
年初有一個女生吐槽自己的前男友。
只要一提到錢,就像被按下了什麼開關,變成了一個瘋狗,開口就是你們有錢人怎麼怎麼樣。
圖片來源:網絡
這種行為著實會讓人感到心累。
因為他們的問題不僅在於「三觀不合」,更在於他們拒絕接受你的三觀。
02
被迫轉讓遊戲機的男人們
其實相似的情況當然也會出現在男性的身上。
曾有人推薦過一個閒魚這類二手網站的購物秘籍,那就是搜索時加上「老婆不讓買」這樣的後綴詞。
那麼我們一定能找到一些價格美好的電子商品類相關的產品。
圖片來源:網絡
有人發文稱,在閒魚搜索「老婆不讓買」,得到的全是已婚直男的卑微。
文章中說:「都說時間是檢驗愛情的最好方式,但當代閒魚才是大家的愛情檢驗器—— 巧妙地計算出金錢 、 興趣、和情感揉雜以後,作出取捨。閒魚裡展現的便是那些,以失去心愛玩具為代價,換取婚姻裡的和諧的男人們。」
因為閒魚上不只有一大堆被老婆以「要相機還是要我」理由逼迫著出售心愛之物的已婚直男。
還有一大堆掛出老公心愛之物偷偷賣的老婆。
圖片來源:網絡
也不知道在這些老公在發現自己的東西被處理掉之後,是會捏著鼻子保證家庭和諧,還是大肆發一通脾氣。
然後被妻子滿臉淚水的發帖詢問「我覺得他只玩XX有礙家庭和諧,就把XX處理了,他居然兇我!」。
當然,針對「老婆逼著老公處理遊戲機/相機/無人機」這件事,有很多已婚女性也表示了自己的看法。
她們表示,會出現這個情況都是因為男的玩遊戲沒個度的。
這些男性從來覺得所有家務活帶孩子都是老婆的事,自己天天玩整天玩都應該的,但老婆出去逛個街都覺得老婆不顧家。
先不說這部分女性直接給那些被迫轉讓心愛之物的男性套上了「自私」、「大男子主義」的帽子。
哪怕這些男性真的玩遊戲沒個度,那麼以偷偷轉手/逼迫他們轉手自己的遊戲機這個舉動,是正確的的嗎?
遙想小時候,我們被老師沒收了玩具,被家人撕碎了漫畫書,扔掉了明星海報,都會撕心裂肺的哭一場。
圖片來源:網絡
咬著牙暗恨他們怎麼這麼可惡,然後暗自下決心下次一定要反抗,或者下次一定要藏深點。
這種不顧他人意願的強硬行為,無論在什麼情況下,都是不合理的。
因為任何人都不能省掉「交流」的過程,直接替他人做決定。
當然,有的人會說:「跟他說了沒用啊」。
但其實,這也是個「三觀不合」的例子。
03
「三觀不合」,不是你強迫我的理由
很多情況下,女性會說出:「老公重視遊戲超過我」的話,是因為女性沒有從男性身上獲得足夠的「愛」。
很多人想要用空閒的時間來經營婚姻,培養兩個人共同的愛好。
但伴侶卻無視了她們的「精神需求」。
圖片來源:網絡
選擇了一種她們無法理解的途徑,也就是遊戲,來「消磨人生」。
甚至還會因為遊戲而熬夜、忘記吃飯。
她們沒法理解一個「小小的遊戲」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吸引力。
被質問的伴侶往往也會覺得莫名其妙。
也給不出一個理由解釋為什麼自己會喜歡玩遊戲。
可是誰又說得清自己喜歡一個事物的原因到底是什麼呢?
喜歡就是喜歡,不喜歡就是不喜歡。
普通人又不是專業的心理醫生,哪會探究自己內心的需求到底是什麼?到底為什麼會被遊戲給迷住。
很多人在察覺女友/老婆對自己玩遊戲不開心之後,會選擇安撫對方,說一些「我下次不會了。」
說的次數多了,在女方心裡這句話直接等同於「我下次還敢」了。
這種「三觀不合」的關係,雙方都會很累。
因為兩個人怎麼說,都說不到一起。
可是,世界上哪有什麼「三觀完全一致」的兩人。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生命個體。
圖片來源:網絡
哪怕和父母一起生活幾十年,你的三觀和你父母的三觀都絕對不可能是完全一樣的。
有人說,「三觀不合」的矛盾根源,是雙方在「三觀不一致」的情況下,一方用自己的三觀去綁架別人,強迫另一方接受他的價值觀。
實質是:不允許別人和自己不一樣。
是的。
坐個飛機就被男友諷刺是拜金女的女生,和被老婆逼著處理掉遊戲機的已婚直男,都是這種流氓邏輯的受害者。
有些人總喜歡把自己的三觀凌駕於他人的三觀之上。
他們認為,所有和自己不同的三觀都是有問題的。
甚至在對方企圖講述自己的三觀時,產生強烈的牴觸和排斥的情緒。
「什麼?你居然喜歡XXX?那你可真是個low B。」
但每個人,都應該允許別人有喜歡任何人和事物的自由。
伏爾泰曾經說多:「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你可以排斥某樣事物和某樣觀點,這是你的自由。
但在別人沒有招惹你的情況下,跑到喜歡那樣事物 的人面前去冷嘲熱諷,頤氣指使,這就是侵犯了別人的自由。
就像李榮浩說的那樣,「你不喜歡的東西不一定就是壞的,你喜歡的東西不一定就是好的,因為沒有一個實際的、具象的標準去衡量。」
圖片來源:網絡
我們要學會相互尊重。
只有這樣,才能相互交流和溝通自己的觀念。
比如,在你的觀點中,伴侶喜歡在某種「無意義」的事物上浪費大量金錢和精力。
這時不要急著覺得自己高人一等,直接盛氣凌人的宣洩自己的情緒。
先考慮一下自己是否也有某種喜好和習慣,被伴侶包容著。
當然,如果對方不準你囤口紅,不準你買貴的衣服,自己卻大手大腳天天沉迷自己的「娛樂事業」。
那麼就不要再給自己洗腦「或許是我不好,我應該改掉自己的價值觀了」。
要知道在任何感情關係中,無論是愛情友情還是親情。
比三觀一致更重要的,是相互尊重。
允許別人跟我們不一樣,也允許自己跟別人不一樣。
不要去強迫對方改變,也不要強迫自己改變。
有的女孩子,因為怕男友說自己拜金,不敢買奢侈品,旅遊不敢發朋友圈.
甚至生日禮物都不好意思開口要個自己喜歡的,只是因為它的價格稍顯昂貴。
這種生活,真的會開心嗎?
尊重,從來都應該是相互的。
當走進一段相互尊重的良性關係時,我們才會發現相互尊重的親密關係,到底有多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