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趁著周末,回了趟老家,看望了幾個月沒見的父母。
父母對我的臨時回去還是挺高興的,幾天內明顯能感受到他們內心的歡喜。在離別返回上海時,作為一項保留項目,父母將早就準備好的一大袋米搬到了後備箱裡,至於我最喜歡吃的肉圓,也早就準備好了,除此之外,蔥、蒜、南瓜等也被一起塞進車內。
說實話,在我20多歲時,每次回家,我是不願意帶東西出來的,一來覺得父母塞的一些東西並非很必要,有的最後吃不了會浪費掉,二來這些東西在外面也可以很方便地買到,也不用花太多的錢。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漸漸發覺,這在父母眼裡卻不是如此簡單的事。不管我們離家多遠,年齡多大,父母都會為我們的生活擔憂,恨不得把所擁有的的一切都給我們。
我想,當我們坦然接受父母為我們準備的一切時,父母能感受到強烈的幸福感,那就是:被需要的幸福。
這對我們每個人都差不多如此。
我們都希望收穫幸福,為了這,我們會努力工作,拼命掙錢,讓自己變得富有。但除此之外,獲得幸福有個簡單的方法,那就是為他人付出,被他人所需要。
想想看,有別人等著你去關心,需要你的付出,這不是一件幸福的事嗎?
被別人需要,那說明別人的心裡給你留了重要的位置,你被別人當成了值得信賴的人。這絕對是值得自豪的事情,因為你的關懷呵護,甚至是你的聆聽、嘮叨都是別人所需要的。
記得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有位母親出差前給兒子備好了所需的食品、衣物,前幾天兒子完全放飛自我,衣服髒了不洗,食品吃完了也不願意收拾。但在母親回來的前一天,兒子突然想給母親一個驚喜,第一次將家裡收拾得整整齊齊。
可沒想到的是,母親回來看到這一切,在短暫的開心之後,竟然有種強烈的失落感,因為,她覺得兒子已經不需要她的照顧了。
的確,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都是相互的,生活中,我們都需要別人的幫助,同時也被別人所需要。而想得到這種被需要的幸福,我們就得讓別人明白,你有多需要別人。這也是人際交往的規則,對於親人,朋友,同事,都是如此。
感受到幸福其實並不難。當你用真心讓別人感受到被需要時,別人反饋給你的也必將是你也被別人需要著。
請記住,獲得幸福感的秘密:讓自己被需要。(END)
感謝閱讀,喜歡請關注頭條號「感悟光陰」,我會持續為您輸出有溫度的文字,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