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大家有沒有發現一些農村現象,那就是現在的好多農村小夥,即使他們本身是非常優秀的,但他們就是找不到女朋友,結婚也就無從談起了。
然而,即使他們連媳婦兒都娶不上了,卻說著「寧窮死,勿娶生妻」的話語。
這生妻是怎麼了嗎?
竟然會讓那些連媳婦兒都娶不上的人談之如虎,唯恐避之不及。即使他們自己一輩子窮死、孤獨終老,也不願意去取一個知冷暖、懂是非、性溫柔的生妻?
「生妻」一詞,是個歷史典故,出自《文選·李陵》,是漢朝時期李陵與蘇武之間的通信內容中的名詞。
「丁年塞使,皓首而歸。老母終堂,生妻去帷」,用咱們現代的話來說,就是:「你年輕時出使塞外邊關,回來已是白髮蒼蒼。到時候你的母親也已離世,妻子也已改嫁他人」。
也就是說,「生妻」一詞的定義是丈夫還活著就已改嫁的女人,與「寡婦」相對。寡婦是指丈夫已亡故的女人。
咦,這麼一定義,這「生妻」,不就是我們現代社會中存在的那些與丈夫離了婚的女人嘛?也可以稱作是「二婚」的女人。
這樣的一些「二婚」的女人,農村的一些連媳婦兒都娶不上的小夥子,竟然喊著寧願自己一輩子窮死、貧困潦倒、孤獨終身,也不願意去娶一個?
我能說一句,合該他們單身,窮不過三代嗎?
那麼,是什麼原因使得他們這些人有如此的觀念呢?讓我們來分析一下,是什麼造成了這一切。
第一、老一輩的觀念影響到了後輩子孫。
在農村的婚姻觀念中,有兩情相悅的自由戀愛,也有找媒人說媒,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這一切的前提,都遵守著「門當戶對」的規則。
若是門不當,戶不對,在老一輩眼裡,這樣是得不到幸福的。而事實上,大多也的確如此。
所以,這樣的情況下,老人當然希望自己的後輩子孫能夠去娶一個黃花大閨女做媳婦兒。
若是去娶一個「生妻」,會被人笑話的。
長期在有這樣觀念的長輩的教育下長大的農村小夥子,他們娶不上媳婦兒,卻還嫌棄二婚的女人,其原因,我們也就可以理解了。
第二、生妻本身的確存在問題。
女人為何會成為生妻呢?是否是她自己本身的問題,比如說道德品質問題。
有些女人,她是不習慣寂寞的,往往會做出一些令其丈夫非常難堪的事情來。如果其丈夫是一個有骨氣、有本事的人,往往不會當做什麼都沒發生的樣子,而是會和女人離婚。
這樣一來,女人也就成了生妻了。
這樣的一個二婚的女人,農村小夥了解情況後,寧願自己一個人過也不願意娶一個這樣的人,我們自是可以理解的。
當然,女人變成生妻,也不一定是女人的問題,也有可能是男人的問題,也有可能是男人女人雙方都有問題。
那麼,我們在將來,當如何看待生妻的問題?
對於農村的一切比較守舊的觀念,我覺得該拋棄的需要早一些拋棄,別讓年輕的優秀的小夥子連個媳婦兒都娶不上了。
如果遇到喜歡的,別管她是黃花大閨女還是生妻,都娶回去,兩個人好好過日子吧。
畢竟,生妻也非豺狼虎豹,她們也有追求愛情的權利,不是麼?
END【我是觀魚兒文靜,歡迎關注和討論!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