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丨王雁翔:書信時光(四)

2020-08-30 乾爽的高地

書信時光(四)

文丨王雁翔

「對於不能說的應保持沉默」。維根斯坦這句話,總讓我想起一個人,一個在沉默裡抱緊內心悲苦的人。

他是政治處的一名上尉軍官,正連,或者副營。大操場上邊有長長四排平房,西邊兩排是司令部機關,東邊是政治處,團首長和後勤在後邊,成一個「品」字排列。他住在東邊第一排的頭上,跟我隔兩個房間。

他個兒高,一米七六的樣子,四十多歲,瘦削單薄,背微微有些駝。聽處裡老同志說,他腦子有問題,斷斷續續,離了婚,妻子攜子改嫁。而他因病無法移交,一直滯留在團裡,是一個老病號。

每次開飯號一響,他腋下夾一隻碗,手上捏一雙筷子,去飯堂打上飯,就默默回了宿舍,從不跟我們一起在飯堂就餐。別人向他問好,他似未聽見,不吱聲。有時,他會點一頭,就算打招呼了。

天氣晴朗時,他會坐在門前的太陽下看書。準確地說,他是捧著書枯坐,或者曬太陽,因為眼睛雖盯著書,卻長時間不翻動書頁。更多的時間,他都關門待在屋裡。我不曉得他一個人整天靜悄悄在屋內幹什麼。偶爾,會突然聽到他在屋裡砸東西,丁零咣啷一陣亂響,間或夾雜幾聲謾罵,似跟人吵架。有時會傳出一陣沙啞的笑聲,然後,又靜悄悄的。

我和處裡幾個戰士,經常幫他打掃房間衛生、洗衣服、提洗漱的水、打開水,還有冬天燒火牆的煤塊。他不開窗戶,門總也關著,屋裡有一種濃重的無法描述的酸腐氣息。有幾次,我嘗試和他聊天,不管我說什麼,他皆不吭聲,最多「嗯」一下,像個啞巴。

上圖韓栓柱提供

他的沉默像一把長柄斧,或壓滿實彈的衝鋒鎗,有時會讓我莫名地緊張,不安,我不知道怎樣把一縷微小的光遞給他。他的思想系統,似乎停頓在雪山般漫長的睡眠裡。

在這世上,有人會有豔遇,有人

會有厄運,還有人

就住在隔壁,徹夜難眠。

這是詩人胡弦的詩句。多年以後,我走出牛圈子,已是一個在蒼茫大地上跋涉的軍事記者,這詩行竟像閃電和箭簇,一次次射向我這段細碎、駁雜的日子。

他桌上擺著兩本書,《徐悲鴻》和《第二次握手》,很新,看上去他一直在讀,但沒有反覆翻動過的痕跡。他隱密而漫長的悲傷,會不會就隱藏在這兩冊書裡。有一天,我打掃完衛生,硬著頭皮問他借,他盯著我,眼眸裡射出冰冷的迷茫和不解,似詰問我,為什麼要借你,你為什麼要看它?

他的神情,讓我心裡咯噔一怔,趕緊慌裡慌張地離開。

我離他這麼近,每天碰面,並經常在他屋裡進出,像他的弟弟或者一個親人,他和我卻又那麼陌生,遙遠。像站在一條大河流的兩岸。

有一天我午睡提前醒了,整個營區還沉浸在午休之中,一派靜謐。我看到他在門前的草地上捉蝴蝶,像一個天真的孩子。時值初夏,陽光明亮純淨,各種野花正在草地上爭相怒放,空氣裡瀰漫著花的芬芳。微風吹過,楊樹上的綠葉絮絮細語,蜜蜂在花朵間嗡嗡歡唱。草地上蝴蝶很多,黃的,黑的,白的,帶花斑的,如一群花朵間戲嬉的小女孩。他笨拙地伸著手臂,奔跑,停頓,凝視,跟著蝴蝶的起落在草地上忽左忽右,嘴裡不時發呵呵的笑,很快樂。

我默默站在窗前,看他在草地上捉蝴蝶。那是我第一次看見他笑。辛苦了半會,捉不到蝴蝶,他像一個賭氣的孩子,一屁股坐到草地上,喘著粗氣,抬頭靜靜地仰望澄靜的天空。天藍得透亮,萬裡無雲,一隻鷹隼如遺落在穹頂上的黑色胎記,在高空緩緩翱翔。滑翔,俯衝,上升,他的頭隨著鷹隼慢慢轉動,甚至伸出雙臂模仿了一下鷹隼煽動翅膀的動作。他痴痴地仰望高天上的鷹隼,我痴痴地望著他,忽然心如刀割,有一種想哭的衝動。我多麼渴望他每天能隨意說話,大聲說話,跟我們一起在大操場上打籃球,一起在開滿野花的山坡上奔跑啊。

老營盤一角

團機關收發員小蔣住在西邊第一排平房,與政治處一路之隔。那時,機關官兵的辦公室與宿舍是合二為一的。我每天去小蔣辦公室取報刊信件,有時會碰上他也去看信。他去了,小蔣總是客氣地說:「首長,沒你的信哦,有了我給你送過去。」他「嗯」一聲。然後,默默地轉身離開。

他像一片寂靜的雪花,一片枯枝上的樹葉,一股寒意濃重的風,在珍貴的人間飄動,搖曳。沉默,緩慢,獨處,自己面對自己。他曉得餓,會按時去打飯,知道每個月去管理員那裡領工資,也知道去軍人服務社買需要的東西,知道去收發員那裡問自己的信,卻為何沉默不語?

他的沉默讓我恐懼和窘迫。他的神情顯得固執、遲疑,甚至有幾分膽怯。他的沉默似乎在堅守什麼,或者拒絕。但我無法知道他堅守和拒絕的是什麼。我知道許多事情,並不是我們看到或想像的那麼簡單。

他是一個停滯在時間中的人,包括身上的疾病。如果他的病真是夫妻感情破裂所致,說明他曾經擁有過一場讓他思想坍塌,內心雪崩的愛。在一種強烈的好奇裡,我特意託出山的戰友幫我買了他桌上的兩本書。我覺得也許答案就隱藏在那兩冊書裡,或者某個章節與段落裡。兩本書我反覆讀了多遍,書裡的故事和諸多情節幾乎能背出來,對他的沉默仍然一無所知。

愛是幸福與甜蜜,有時也是突如其來的悲苦與憂傷。每一直在等信、盼信,我覺得那封他期盼的信,就是他活下去的秘密。

我不知道他平日裡一直在低頭思考什麼,也無法弄清他的人生為何會在這遙遠的大山裡發生斷裂?四年裡,我沒見他收到過信,一次都沒。他在等待誰的信?一封怎樣的信?那虛幻的永遠也不會到達的信,也許就是他抵抗孤獨和悲傷的最後一根稻草。

跟我一起在機關工作的四川藉戰士小劉,小個子,眉清目秀,是司令部打字員。他寫信跟我不一樣,他的信,是打字機上列印出來的,是漂亮的鉛字,讓戰友們很羨慕。

他的信,是一種讓我望塵莫及的奢侈。因為只有團機關的重要通知和材料,才會打成印刷體。幹部們寫好文字,他先在打字機上叮噹叮噹敲到深藍色蠟紙上,再拿油墨機一張一張印。幹部和戰士開會、學習,都帶著筆和本子,邊聽邊記,書寫是工作生活裡一件重要的事情。我寫新聞和稚嫩的詩文,都是先寫草稿,修改好後,再用筆一個字一個字抄寫到方格稿紙上,很認真,不敢潦草馬虎,怕編輯看不清,握筆的手指跟現在的中小學生一樣,常結著蠶豆大的硬繭子。

雪山上的電線桿(韓栓柱 / 攝)

1995年我從南方一所軍校畢業,重返西部。

我在老部隊的師宣傳科當幹事。記得當時全科只有一臺四通打字機,寶貝似的,工作上需要列印的材料得科長籤字,排隊等候。所以,個人的文字要變成好看的鉛字,幾乎不可能,投稿仍是一個字一個字拿筆書寫。與親人與朋友間的聯繫,當然仍是書信往來。

過了兩年,看別人都用上了傳呼機,我省吃儉用,咬牙拿出一個月工資,買一個漢顯機。唧唧唧,它一叫,我就得四處找座機回電話。

在書信與呼機的交疊中,我和大多數戰友一樣,書信仍是我和親人間最重要的聯繫方式。五年後,我又向時尚邁了一大步,有了平生第一部手機,是一部小巧的摩託羅拉翻蓋手機,帶著一截手指長的天線,像「大哥大」的微縮版。

也許我活得傳統而守舊,有了手機,宿舍裡也裝了直拔電話,但親朋好友間的交往,若沒十分急迫的事情,我還是喜歡像新兵時一樣,將手寫的信裝入信封,認認真真地填上地址、貼上郵票,投寄,在私密的期待裡靜候一個遙遠的回音。

我不太確定,我具體是哪年停止寫信的,十年前,或許還要更晚一些。時代像呼嘯而過的列車,快得讓人恍惚。各種時尚像我身邊的戰友與同事,不斷地與我揮手告別。這些年,從西到南,我像一隻不知疲倦的候鳥,還在自己三十年前選擇的路上默默前行著。儘管人到中年,已再寫信,但生命裡能有一長段難忘的書信時光,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家書對現在的年輕人,像一個蒼茫處的傳說,連書寫也漸漸成了一件越來越奢侈的事情。信箋變成電子郵件、簡訊、微信、語音通話、視頻聊天,當然便捷,但在溫情的氣息裡句句尋思,緩緩敘述的筆墨幸福消失了。

夏日牧場(王寧 / 攝)

現在,誰會一筆一筆將方塊文字落在精美信箋上?寫了,又該往何處寄達?見字如晤,已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

合上電腦的瞬間,我的腦海裡忽然閃出胡弦《風》裡的詩句:

……

有時,你以為一切都過去了,

但風在吹,過往的一切

又在風中重來。

……

2019年5月24日,於廣州

——選自王雁翔非虛構作品《走在高高的山岡上》,中國青年出版社2019年8月出版

作者簡介

王雁翔,甘肅平涼人,作家、記者,現居廣州。

詩歌、散文作品見諸《解放軍文藝》《天涯》《作品》《四川文學》《山東文學》《廣西文學》《滇池》《散文海外版》《廣州文藝》等刊。

作品曾獲第十三屆、第二十三屆中國新聞獎二等獎,中國人民解放軍新聞獎,全國報紙副刊作品金獎、年度精品獎,長徵文藝獎等。

已出版非虛構作品集《走在高高的山岡上》,散文集《穿越時光的河流》《我的故鄉下雪了》等作品多部,作品入選多種選本

⬇⬇⬇美文推薦⬇⬇⬇

相關焦點

  • 散文丨王雁翔:那些漸行漸遠的生活
    那些漸行漸遠的生活文丨王雁翔我沒想到,那個丟棄的暖鍋又被母親修補好端上了餐桌舊布片,碎布頭,一點一點扯平展,拿糨糊一層一層黏起來,貼到炕牆上,待乾爽了,揭下來,按著鞋樣兒剪成一個一個布鞋底兒,四五層剪好的鞋底縫合在一起,包了邊,就可以納成鞋底。誰的腳板穿多大鞋,母親心裡都有尺寸。鞋面兒多是黑色或咖啡色的條子絨布。這兩種顏色的鞋面似乎總是不過時的。
  • 時光(一葉情感)
    葉 丹(中國情詩)我尋找著尋找著從已斑駁的疏影裡,我尋找著尋找著從落入暮色的流河裡我的時光我尋找著,可我怎麼也找不見你我只明白清晨起來看見一輪紅日慢慢地往西山墜落——我懷戀的時光可我,始終感覺你的存在從我指間從我腳步,從聽到的千呼萬喚從喜悅與哀愁從我醒來到夢去的每一個時刻
  • 虎林縣的玉錦&書信裡的愛情(一)
    車馬很遠,書信很慢,一生只夠愛一人。(幹活時,多多注意自己的身體) 想念你的玉錦 21/4
  • 學香老師心語之二十九丨年輕的時光
    年輕的時光文/高學香 我們從林清玄散文談起,談到周國平的哲學散文,談到蘇軾的詩,男孩還給我講他讀過的亞歷山大國王的故事,談他去日本的見聞,談自己的理想……我們就坐在窗前凝望窗外高樓和白雲漫無邊際談心,我發現我與這個十八歲大男孩兒很有共同語言,課間只有短暫的時間,但是我們已然成了朋友。
  • 繼父在九泉(四)
    …我記得,為了跟我逢個新書包,捨不得拿錢去扯布,繼父把家中一個爛皮箱(分地主的)挑燈夜戰,生生逢制一個新書包,我背了三年。背著書包想到繼父逢書包的神情,專注,期盼,我心中激蕩,必須努力,掙個前程讓他老人家享福。後來,如願脫農袍,當上了人民教師,也遠離了父母,我在感恩。
  • 《夫妻情債》(散文)
    《夫妻情債》(散文)/楚陽巷吾與妻喜結連理,屈指算來,已有三十三載,共同生活期間,夫妻相濡以沫,恩愛有加,度過的每時每刻,皆如新婚。其間,即使有不和諧的音符,回憶起來,也是情多恨少,幸福滿滿!記憶中,有一次,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導致了夫妻之間的一次感情裂痕,至今回憶起來,仍然覺得幸福感充斥心頭。那是夫妻感情生活之中,彼此欠下的唯一情債。
  • 熬出來的幸福(散文)
    熬出來的幸福(散文) 作者 陳慶華主人公在公園留影
  • 散文:母親的熬時光
    時光這把利劍,刺得母親抵擋不住病魔的糾纏。醫院的檢查結果顯示——肺氣腫、心律失常。夜闌人靜,母親的咳嗽聲響徹房間,攪得我們不得安寧。咳嗽不斷,我立馬起床,扶她起來,遞上紙巾送上熱水——或許能減輕她的咳嗽。母親的身體甚是虛弱,每晚上廁所的次數很多。在助行器的引領下,她費了九牛二虎之力,返回床上。
  • 早讀丨央視主持人朗誦:《退休的時光》
    退休的時光,一定要悟透自己。學會欣賞別人,學會把握自己,學會心疼家人。心再累,也不要縱容自己的脾氣;心再痛,也要許給自己一份清寧。心的勇敢莫過於,慢慢看透了這個世界,卻依舊還愛著這個世界。退休的時光,常常會獨坐窗前,一杯茶,一本書,茶香書香,便溫潤了退休時光。
  • 《母子情深》(散文)
    《母子情深》(散文)子女俱在蓉城,妻子需要照顧孫子輩,所以,妻與子俱不在身邊,因為工作上的原因,自己不能隨之而去,盡享天倫,我自然孤身一人留守在家。時年,母親七十又二,父親去世後,她老人家悲傷了一些時候,本來性格開朗的她,變得十分憂鬱,也很孤獨。一大家子,二十餘口,家中閃撇下母親與我,自然而然鍋灶合一,母親很高興,我也十分愉快。
  • 早讀丨心若相知,無言也默契
    ◆ ◆點擊播放,詩詞君與你一起晨讀作者丨佚名  朗讀丨六月雪有些話;憋在心裡會崩潰,需要出口;有些事;扛在肩上是壓力,需要分擔。*作者:佚名,來源:散文悅讀(ID : swyd996)。*朗讀:六月雪(申素革)河北省朗誦協會會員,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第五屆「夏青杯」朗誦大賽石家莊賽區一等獎獲得者,微信號:ssgdwx,公眾號:聽雪悅讀(ID:tingxueyd)。
  • 散文 | 珍藏在時光裡的記憶(楊林)
    只聽到母親連連自責的說,「唉,唉,真是太可惜了,終於被我賣了(方言:打碎了的意思)......」我急忙從廚房裡出來,看著散落一地的保溫杯的玻璃碎片,便安慰她說:「打了就打了『碎碎平安』。舊的不去新的不來,回頭再買一個,要不了幾個錢呢。」
  • 虎林縣的玉錦&書信裡的愛情(四)
    八八,十一,四永遠愛你的玉錦
  • 《兒子今上夜班》(散文)
    《 兒子今上夜班》(散文) 作者:沈玉印 天漸漸地黑了,兒子不在家,今天他是夜班,是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天下車間勞動,然而,我卻沒有一絲的喜悅,卻是感覺無比的酸楚兒子十二三歲時,我因為工作關係,經常的出差在外,多的一年在外的天數加起來有十個多月,那時他讀四五年級,他媽媽在單位上中班,那時的他放學後,還要去菜場買菜,自己回家先要做飯,還要燒菜,然後再做作業。這在很多人想來,都是有點不可思議的。不過,他那時經常的買的是熟的燒雞,有時既當飯又當菜。
  • 憂鬱的靈魂(四)
    大姑姑老師教語文,數學課最初是小屯村的李老師教的,後來來了一位女老師,代替了李老師的位置,地理由小屯村的一位劉姓老師教,他是四年級二班的班主任。同學當中絕大部分是三年級的班底,不過新加了幾個留級的老四年級學生。外號「老鼠眼」的同學三年級時曾跟他同桌,四年級時被調給柳霞一位,他被調給一個張姓留級生同桌,張姓留級生和「老鼠眼」跟柳霞都是一個村的。
  • 我的嶽母 (散文)
    我的母親和我的嶽母,娘家是一個村,雖然不是一個巷,但我的外祖父解放前(閻錫山山西當政時期)當過幾個縣的縣長,在他們村老一輩印象中,非常有名望。以前,自行車很少,老一輩人,特別是家庭婦女,絕大部分小時候家裡沒有自行車,長大後也不會騎自行車,因此,婦女們去娘家主要靠步行。我母親和我嶽母在去娘家的路上,有時碰到,相互認識,儘管不是太熟悉,但知道是一個村,彼此打招呼,經常寒暄幾句。
  • 黃岡,我又回來了(散文)
    那時候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四位老人家都還健在。臘月二十幾,我們全家就要預備回黃岡過年了。那時候人多車少,乘班車回老家對我們家來說是一個負擔。班車是那種老式的圓頭的車子,噪音有些大,駕駛室前面的發動機箱蓋上還時時散發出難聞的汽油味,那是暈車的人最不堪忍受的氣味。因為全程有兩三百裡的路程,買站票在車上是挺難捱的。有時為了搶佔一個合適的位置,父親會將我們從車身的玻璃窗塞進車裡去。
  • 那些溫柔到極致的句子丨驚豔了時光,也蹉跎了歲月
    小四書單丨小四記得自己高中的時候,往往一見到自己喜歡的句子,就會趕緊找本子摘抄下來,免得自己忘掉。小四記得自己曾經摘抄過這樣的一句話&34;所以我也相信無論我走到哪裡。(一)木心《從前慢》從前的日色變得很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
  • 父親寫的散文詩(一)
    「這是我父親日記裡的文字,這是他的青春留下的散文詩。」說起我的父親,或許他沒有一本用來記載人生的破舊的日記本,或許他的人生並沒有像別人一樣跌宕起伏。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父親,但在我心裡,他刻下的是一本厚厚的故事集。從我的角度,身為一個女兒的角度,去看我的父親的人生,我卻體會到滿滿的心酸無奈。
  • 散文:寫給父親的散文
    那年我十歲,夏天的午後,母親囑咐我去放四隻小鵝,幾個夥伴在大街上玩,我經不住誘惑也加入其中,等日頭偏西,誰家女人呼喚孩子,我才如夢方醒,我的鵝呢?四周找遍了,只剩下兩隻,丟了兩隻。壞了,我清楚這一頓打肯定逃不過去。果然,我將兩隻小鵝趕回院子,在給蘋果樹修剪多餘枝條的父親,一看少了兩隻,就問哪裡去了?我支支吾吾答不上來,父親五指山搧過來,左右開弓,我眼冒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