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彩禮事件又起波瀾,而這次也是因為50萬彩禮的事情,最後男女雙方鬧的不歡而散,彩禮,不管是對於男方還是女方來說,都是一個極為敏感的詞語,男方怕彩禮,是有時候真的給不起,因為彩禮的數額實在太難,而女方怕提彩禮,則是怕因為彩禮兩個人最後的感情會雞飛蛋打。
好好的感情,一旦涉及到彩禮,總是感覺多了一些世俗的味道,但是不要把,內心有又不甘心,當然丈母娘也是這一關肯定無法通過的,甚至也流傳,如果免費的東西,誰又會去珍惜呢?為了讓自己在婆家有地位,也可能是為了檢驗男方家長的誠意,很多女性,則會將彩禮提上日程!
說起彩禮,其實很多男性都是嗤之以鼻,因為一旦涉及到了錢,那感情就有點感覺變了味道,而女性,則面對彩禮,也是十分矛盾,彩禮如果只是走個過場,意思一下,其實並不會讓很多男性無法接受,但是可怕的是,如今的彩禮早已是市場定價,周圍人要多少,你就應該給多少,我媽說應該給多少,我家誰誰誰親戚孩子結婚給了多少,你總不能少於這個數吧。
彩禮動輒十幾萬,幾十萬,甚至到如今的五六十萬,七八十萬,其實彩禮早已成為了婚姻當中的不可承受之重,畢竟除了彩禮,男方還需要買房,買車,準備結婚等一堆開支,而這每一項,都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開支,大部分結婚的年輕人也就二十多歲,最大的也就三十歲,動輒上百萬的結婚成本,真的讓很多年輕人大呼婚不起,結不起婚,已經成為年輕人的常態。
而這個時候,所謂的彩禮不過是成為了壓垮年輕人身上的最後一根稻草而已,本身買房,買車壓力已經夠大了,結婚的時候還需要準備金銀首飾,婚慶公司,婚禮等等整個流程走下來,其實花費也是不小,而這個時候,所謂的彩禮則更是讓人不堪忍受,有時候甚至需要掏空了父母的養老錢,才能夠勉強能夠結得起婚,最後勉強結了婚,也是背負了巨額的債務,讓年輕人壓力甚大。
其實彩禮作為一個從古至今流傳下來的一個習俗,本身是代表著對於二者新人的一種祝福,或者說是對於開啟新生活的一種殷切期待,彩禮也可以作為組建新家庭的一筆小金庫,幫助新家度過低谷期,可是如今的彩禮早已是失去了本身的味道,高價彩禮,最大的問題就在於高價,或者不切實際的要價,而這個彩禮,有的甚至直接進了娘家的口袋。
更有甚者,彩禮只是為了娘家的小舅子娶媳婦或者蓋房子,買房子攢首付所用的,所以有的人又稱彩禮不過就是很多窮人家庭的賣女兒,這也讓彩禮逐漸的失去了其本身的意味,說到底,很多人要彩禮,表面上說的是,不想讓自己的女兒吃苦,或者怕是嫁過去了受委屈,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面子作祟,別人要了那麼多,為什麼我的這麼少,都要幾十萬,憑啥我就要免費嫁。
彩禮一旦和愛情綁架,那麼男方就會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愛她,就給她足夠的彩禮,這是代表安全感,也是代表足夠的重視,不愛她,那你就別給彩禮,那我們的婚也就別結了吧,然而這個愛怎麼表達,對應的參考標準則是你看看誰誰家,人家談了幾年,給了多少,我們有愛情,可以少一點,打個八折吧,你看看誰誰誰,全款買車買房,你還是首付買的,那麼彩禮當然要多一些。
其實對於真正的有錢人而言,彩禮也許真的是左手換右手,走個過場而已,可是對於家境一般的人,索取高額彩禮,不過就是為了榨乾男方家庭的最後一點積蓄,兩個人既然已經決定要走入婚姻家庭,想必對於彼此的家庭都有了一定的基礎了解,那麼這時候即使要彩禮,也要量力而行,如果為了面子或者所謂的攀比,進行比較和索取,最後只會讓彼此的愛情和過往寒心。
其實很多很不錯的婚姻或者男女關係,本身二者關係融洽,也是相處了很多年,當然也做好了進入婚姻的準備,但是最後卻恰恰卡在了彩禮的這最後一個環節,因為高額彩禮,最後兩家人鬧翻了臉,最後一段好好的姻緣就變得煙消雲散,明明很相愛,但是最後卻無奈的成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讓人不禁唏噓不已,其實這都是不切實際的高價彩禮帶來的悲劇結果。
彩禮本身並不可怕,只是這個早已形式化的東西,配合男方婚前的買房買車,甚至要獨自負擔婚姻的婚禮開支,還有金銀首飾購買,甚至婚慶舉辦等等,幾十萬的彩禮的確就讓這段本身早已矛盾重重的婚姻感情關係變得更加搖搖欲墜,這個時候一點小小的摩擦或者矛盾,就會將這個炸藥桶徹底引燃,彩禮也就自然而然的成為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如今的社會,每個人壓力都很大,尤其是男性,本身職場環境就很惡劣,其不僅在工作的時候要努力攢錢買房買車,還要時不時的承受上司的指責,或者中年失業的焦慮,而作為即將30而立的他們,又將面臨高額的彩禮與婚姻成本,女性可以他們一起來承擔這些,但是如果選擇了一起進入婚姻家庭,就應該多體諒一些,多理解他們一些。
婚姻從來都是兩個人的事情,誰的錢也不是天上隨便掉下來的,只有兩個人互相理解,互相支持,都能夠給與對方一定的包容,這樣的婚姻結合才能甜蜜,如果總是一方不斷的付出,不斷的索取,那麼這樣的婚姻結合本身就充滿了危機,也充滿了沉重的包袱和壓力,也讓本該幸福的家庭,蒙上了深深的陰影!
喜歡我,請輕點關注,更多好文章,好觀點,與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