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話道破婆媳關係:婆婆不能當親媽

2020-08-27 浮生傾音

在婆媳關係中,我們要把婆婆當做什麼來相處?

媽媽?朋友?還是領導?

婆媳關係自古以來就是難題,古詩有雲「三日入廚下,洗手做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一首《新嫁娘詞》道盡了新婦出嫁時的小心翼翼,下廚做了羹湯,卻因害怕不得婆婆的口味,只能先讓小姑來試嘗。

每個婆婆最開始的時候都是媳婦,她們在嫁進門的那天,做著和新婦同樣的事,她們同樣小心翼翼。

俗話說「多年的媳婦熬成婆」,等過了年歲,她們變成了婆婆以後,對待新婦便如當年自己的婆婆一般,因為她們經歷過,所以理所當然。

古時候,婆媳矛盾是很難拿到檯面上來說的,百善孝為先,嫁進門後婆婆就是自己的母親,和母親鬧矛盾,於情於理新婦都要落人口實,倒不如忍得一時,熬成婆,也就好了。

現代社會,婆媳矛盾似乎是家庭的主要矛盾了。

因為隨著社會發展和女性的獨立,在家庭生活中,她們承擔著同男性一樣的責任,不依附於誰,便也就不願再遵從老一輩的規矩,甘受委屈,忍氣吞聲。

可為什麼婆媳之間相較於翁婿更容易產生矛盾呢?

1.女性特質決定了女人更「善妒」。

古人云「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在勞動力低下的古代,相較於男人,女人在體力、社會地位等方面都不及男人,只能依附於男人生活,尤其對於古代三妻四妾的家庭模式,母憑子貴,兒子對女人的支撐甚至可能遠超於丈夫,所以在另一個女人出現,來分擔自己的這種支撐時,婆婆出於本能會對兒媳產生敵對心理。

2.付出和收穫不對等時的心理落差。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全心全意、毫無保留的付出,而母親的這種付出又遠遠高於父親,對於孩童時期的我們來說,也會毫無保留地回饋母親給予我們的愛。

而隨意年齡增長,父母與子女之間因為思維代溝、觀念差異、年齡等原因導致雙方無法將對彼此的愛坦率的表達出來。而當另一個人出現時,母親會明顯感覺到兒子的愛被分走一部分,對兒媳也就自然而然的產生敵意。

3.觀念,生活的不融合。

每個人在父母面前都是孩子。結婚之前,每個女孩都是父母心中的小公主,受盡寵愛,對於女兒的嬌縱、任性,父母都會包容,但婆婆卻不會包容這些,在她們心中有一個兒媳應該有的樣子,當你的行為和婆婆心中的形象有出入時,她們便會產生不滿。

不滿日積月累,矛盾便也就產生了

那婆媳之間的矛盾真的就是難以解決麼?我們又如何更好地去處理婆媳關係呢?

1.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

其實婆媳矛盾的根源是圍繞著一個人產生的,他作為母親的兒子、妻子的丈夫,在解決婆媳矛盾種起著至關重要的責任。

而解決矛盾的第一步就是擺脫原生家庭的影響。現代社會的結婚不是誰嫁誰娶,而是兩個人各自從父母的家庭脫離出來,去重新組成一個新的家庭。

作為家庭的男主人,你有責任在任何人面前去維護家庭的女主人,去維護妻子作為這個家庭女主人的權利,即使自己的母親也不該插手自己這個家庭的事務。孝順不是婆婆幹涉兒子生活的藉口。

請認清往後與你共度一生的人是你的妻子,而不是你的母親。在你結婚的那一刻,她作為母親的義務已經盡到,以後的日子,是你和妻子的。

2.恭敬,孝順卻不靠近。

婆婆的英文翻譯是「mother in law」,即使她對我們無養育之恩,但她也是法律上的母親、媽媽,所以我們孝順她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如何對自己的母親,同樣也該如何對她。

但是,她畢竟不是我們的母親,沒有血緣,沒有二十多年的養育之情,終究是個媽媽不一樣的,所以我們敬她、順她,卻不能真的毫無保留地親近她。

人無完人,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接受包容我們身上的不足之處,也許我們無心的一句話,會演變成兩個人之間的小疙瘩。

我們只需把好的一面展現出來即可,過分親近也許適得其反

3.相互理解、將心比心。

婆婆的最開始是媳婦,而媳婦的最後也有可能會變成婆婆,擁有同樣境遇的人,其實更應該可以感同身受。

婆媳不合,夾在中間的那個人永遠是最痛苦的,兩個人是因為愛著同一個人才相遇,那為了不讓自己愛著的人痛苦,又何必為了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而鬧得不可開交。

人常說,理解萬歲。婆媳之間各自理解了彼此的難處,又有什麼矛盾是不可化解的呢?

其實婆媳矛盾歸根到底是兩代人之間磨合的矛盾,本著一家人、一起把日子過好的心態,任何矛盾都可以達成和解。

兒媳多理解理解婆婆的不易,婆婆多體諒一下兒媳初為人婦的艱難,丈夫多照顧一下妻子的心情,各自擺正自己的位置,做好份內之事,生活必會美滿和諧。

END

相關焦點

  • 婆婆也是媽,此媽非彼媽:玩轉婆媳關係萬不能把婆婆當親媽!
    好好的企業女高管,非被婆婆逼著辭職、懷孕、在家帶孩子,還不給一分零花錢。婆媳關係中,一味地順從、尊重婆婆不是長久之道,聰明的兒媳都懂得和婆婆保持距離,雖嘴上叫她一聲「媽」,但心裡一定得明白,這個媽可不是家裡那個生養了自己幾十年的親媽,如果拿對待親媽那一套來對待婆婆,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 汪文華道婆媳關係,將婆婆當親媽,放下姿態,以誠懇之心待人
    (你有故事,歡迎私信我)關注我,一起探討婆媳之間的相處之道。再者婆婆畢竟不是親媽,很多事情,稍微一不注意,就會引發無數的矛盾。話又說回來了,丈夫心想親媽有經驗,肯定會照顧好妻子的。但是汪文華心裡卻不是滋味,婆婆又不是親媽,怎麼好意思讓人家親力親為?
  • 婚姻關係中:婆婆不是親媽,婆媳相處重要的是不要錯位
    沒想到,婆婆當場就發飆,說自己不顧年邁的身體破來幫你帶女兒,還這副嘴臉,這樣不行,那樣不行,為什麼還喊我來呢。當時楊麗就懵了,不過是讓她給孩子少吃些,有必要說這些嗎?你是從你媽肚子裡蹦躂出來的,從小在她面前撒嬌胡鬧,可是婆婆呢,如果沒有你老公,她不認識你,連吵架的份都沒有,所以說,婆婆和親媽的本質區別就是在這裡了。對待同一件事情上面,親媽跟婆婆的期待值就不能一樣,肚子疼了。順口就喊親媽倒杯水,煮個薑茶,幫你洗衣服,再做飯,最後你可能還會要求她幫你揉揉肚子。
  • 好的婆媳關係:不把婆婆當親媽的女人,才是真正高情商的女子
    縱觀很多家庭,都會有婆媳煩惱,不會婆婆強勢,就是兒媳惡毒,反正總結起來,就是一句話,好媳婦遇不到好婆婆如何才能處理好婆媳關係,有人說,把婆婆當親媽疼就行,或者是把兒媳當親閨女疼就行,這麼做不是萬無一失的,很多滴水不進的婆婆,哪怕你對她再好,她也不會領你的情,你做得好,是你的本分,你做的不好,倒是你的過錯了。
  • 婆媳相處之道:婆媳為什麼不能走太近,聽聽這三位兒媳怎麼說
    婆媳相處之道:婆媳為什麼不能走太近,聽聽這三位兒媳怎麼說?婆媳關係如何相處,自古以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多婚姻就因婆媳關係處理不當,導致小夫妻感情不和而離婚。但也有不少家庭中,婆媳關係不是母女卻勝似母女,使小夫妻情感更加甜蜜溫馨。
  • 「不把婆婆當親媽」,成為婆媳相處的新方式,丈夫也表示支持
    感覺這樣一大家子看起來更溫馨、關係更親近,而且婆媳關係不緊張,但細細觀察身邊那些婆媳關係一直很融洽的女性,不一定是這樣做的。與大家都想要的親密關係不同,她們雖然跟婆婆的感情很好,但從來不會把婆婆當做親媽。
  • 婆婆當我為女兒,我認婆婆是親媽|一個傳播在婆媳之間多年的假象
    少數女人在婚前就提出,要把婆婆當親媽,這個聽起來很美好的願望,估計會讓婆婆們非常受用。換言之,能把一個和自己沒有血緣的女人當成女兒,婆婆們也確實用心良苦。可現實也無情的告訴我們:讓婆媳變成親媽和女兒的關係,就是個傳播在婆媳間多年的假象。
  • 最好的婆媳關係就是不把婆婆當媽
    而大多數婆媳關係的惡化,都是從界限不明開始的。可以說清晰界限了,可以搞定98%的婆媳問題。很多關於婆媳關係的美好傳說,「把婆婆當成媽」就是其中之一.但我要說的婆媳之間第一道界限就是——「婆婆永遠不是媽」.母女是血濃於水的血緣關係,而婆媳是因為愛著同一個男人而締結的社會關係。血緣關係中,媽媽對孩子有著無條件的愛與包容,孩子對媽媽有著與生俱來的親密和信任。
  • 永遠不要把婆婆當親媽|婆媳關係中,女人要牢記的三個「潛規則」
    有讀者問我「該不該把婆婆當親媽呢?」我給的答案是「不該」,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其中就包含著複雜的婆媳關係。從古至今,婆媳關係的問題就像是一個謎,一直存在著,每一對婆媳之間看似那麼親密,卻也存在著或多或少的矛盾。兒媳婦與婆婆之間,是一種特殊的關係。如果說我們與母親之間的關係是建立在血緣關係基礎上的話,那麼我們與婆婆之間的關係則是建立在多個關係之中的。
  • 婆媳怎麼相處?期望值放低、保持正確距離、時刻牢記婆婆不是親媽
    常言道:&34;,婆媳關係屬於最難念的一本經了。現實生活中,婆媳問題一直都沒辦法徹底解決,只是每個家庭出現的問題各異而已。那麼,婆媳怎麼相處呢?良好的關係需要雙方共同來維護,只需做到以下幾點,即可讓家庭和諧,婚姻不至於敗在婆媳矛盾上。
  • 婆媳關係相處之道是做好十二個字
    要說什麼家庭矛盾最難解決,何種家庭關係最難協調,想必大家會不由自主想到、不約而同地想到婆媳相處。自古以來婆媳難處都是個需要面對卻又棘手為難的事情,這是大家公認的事實,對此人們一直在想方設法的破解這一難題,為此大家紛紛建言獻策,發表著各自的看法和觀點,在此也談談婆媳關係處理,婆媳相處之道是做好十二個字。第一、懂得兩「權」兩「權」,第一就是「權衡」。
  • 都叫一聲「媽」親媽婆婆差別大?婆媳關係要滋養,3種方法你得會
    就這樣,婆媳倆人都對彼此頗有微詞,婆媳關係也一度到了冰點。其實在生活中,婆媳關係的複雜程度遠比小鬱與婆婆之間的複雜,那為什麼婆媳之間的關係總是很緊張呢?有沒有什麼緩解的辦法?不能明白兒子已經有了他的一個小家庭,而他的這個小家庭裡也有了一位能擁有「主導權」的女主人。在婆婆和兒媳對家庭的「主導權」上的意見有分歧時,婆媳關係難免會緊張。
  • 婆媳相處之道:保持好距離,把持好分寸
    婆媳關係為什麼會成為一個永遠也說不完的話題,是因為婆媳相處太不容易,自古至今能融洽和諧的少之又少!於是有人說了:解決婆媳的最好辦法就是,婆婆把媳婦當成親生女兒,媳婦把婆婆當成自己的親媽。可能嗎?婆媳之間的非親生養關係是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母女之間有皮有瓤,破了皮壞不了瓤;婆媳之間有皮無瓤,皮一旦破了,關係也就基本完了。
  • 「婆婆沒有喜歡兒媳的義務」,一句話揭開了婆媳相處真相
    剛畢業進公司的時候,總是聽辦公室的已婚大姐談論起婆媳姑嫂妯娌關係,能講個昏天黑地,一馬車拉不完的話題。那時候總是不明白有什麼好聊的,甚至一度嫌棄她們不會婆媳相處。直到有一次看一個節目中觀眾來電,提到「婚後和婆婆相處不好,經常因為帶孩子的理念和方法,和婆婆鬧矛盾」的問題,何炅說了下面一句話:「婆婆不喜歡兒媳這件事,不能說是婆婆不對。
  • 「永遠別把婆婆當親媽」,我把婆婆當媽孝順5年,坐月子時被打臉
    在處理婚姻問題,特別是婆媳問題的時候,我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疑問:我把我兒媳當作親女兒一樣對待,為什麼他不能孝順我?我把婆婆當作親媽一樣看待,為什麼他不能對我像對她的親女兒一樣?請記住,在婚姻關係中,婆婆和兒媳永遠只能是陌生人,最多是親近的陌生人和不親近的陌生人的差別而已,和女兒和親媽的關係完全不能比。
  • 母女是血緣關係,婆媳是社會關係:婆媳之間的場面話別當了真
    她在採訪中談到自己和媽媽、婆婆的相處之道,表示婚後和婆婆關係和睦,相處融洽。隨後她說到自己是一個會撒嬌的人,對媽媽也會撒嬌。但當記者問道:「所以對婆婆也敢這樣嗎?」昆凌回復了5個字:「呵呵呵,沒有。」但是即便是這樣,昆凌也未能將婆婆當成親媽:因為親媽可以肆無忌憚的撒嬌,面對婆婆則不會。但是正因為這保持這份距離感,她們婆媳相處的很融洽。婆媳關係有種錯,叫錯把婆婆當親媽,錯把兒媳當女兒。結婚時,很多婆婆都會說「我會把你當女兒一樣疼」,媳婦也會說「我會把你當親媽一樣孝敬」。
  • 婆婆是孩子的奶奶,老公的親媽,我不能這樣對待她
    之前寫的文章也有網友評論,說我坐月子期間應該讓婆婆來伺候,不應該折騰親媽讓她那麼累。還有人針對婆媳關係,說出了這樣的定論:婆婆就應該伺候媳婦坐月子,不伺候月子就給錢請月嫂,否則等她老了生病了,我們做媳婦的也不會照顧她!
  • 婆媳關係相處之道,如何成為合格的婆婆和媳婦?
    一直以來,婆媳關係都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如何處理好婆媳關係,因為這關係到整個家庭的和諧。雖說自古以來就有清官難斷家務事的這一說,但是小編不才,在這裡鬥膽說一下自己的看法,歡迎對這方面話題感興趣的朋友們批評指正,並在評論處留言,以便大家能共同探討。
  • 有一種婆媳關係叫「婆婆怎麼做都不對」
    反正我結婚時婆婆早去世了。當我有了兒子後特羨慕有婆婆的女人。孩子有人管,省太多心了。有人幫一把總比沒人幫強吧。可是總聽到有婆婆的女人數落婆婆的不是。比如:婆婆太奸滑了!太精了!不一心了!總在中間調撥是非了等等。更多的是在一句話上或雞毛蒜皮的小事上斤斤計較糾纏不清。
  • 高情商的婆婆忠告兒媳:別把我當成親媽,還是「生分」一點好
    所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很是複雜多變。在眾類情感話題中,除了夫妻之間的感情之外,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就非婆媳之間的感情莫屬了。婆媳之間的感情,關係到婆媳關係的好壞。好的婆媳關係,不僅能夠使家庭關係和睦,還能夠讓夫妻之間的關係更近一步;與之相反,糟糕的婆媳關係,不但會使家庭陷入一地雞毛的狀態中,還會對夫妻之間的關係產生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