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文華道婆媳關係,將婆婆當親媽,放下姿態,以誠懇之心待人

2020-08-11 琴溪之娛

大家好,我是小琴溪。(你有故事,歡迎私信我)

關注我,一起探討婆媳之間的相處之道。


記得汪文華與王建寧結婚後,很多人都會想,就算門不當戶不對,也不能成為兩個人之間的阻礙。也許,正是因為如此,才讓人覺得,只有門當戶對的婚姻,才能讓汪文華不受婆婆的「欺負」。因為女孩子的家庭背景,實在是太重要了,畢竟婆家也是看娘家的實力,如若勢均力敵,會和平相處,如若不,只有受氣的份。

汪文華嫁給王建寧的第二年,就懷孕了。面對這樣的情況,汪文華的心中,十分地擔憂。丈夫平日很忙,根本沒有時間去照顧她,她的心裡也非常地失落。她明白自己的母親常年臥病在床,不能幫她。只能讓公婆上陣,殊不知,怎麼會好意思,她的心裡十分地委屈,誰不想懷孕時,讓自己最親近的人來照顧?

坐過月子的女人都知道,那段艱難的日子,有自己母親貼身照顧,總歸是比較順心的。再者婆婆畢竟不是親媽,很多事情,稍微一不注意,就會引發無數的矛盾。話又說回來了,丈夫心想親媽有經驗,肯定會照顧好妻子的。但是汪文華心裡卻不是滋味,婆婆又不是親媽,怎麼好意思讓人家親力親為?

這一苦不言堪的心理糾結,讓很多女人都感同身受:不論是女強人還是普通女性,都逃不過婆媳之間的問題。和我們常人一樣,充滿了生活的煙火氣。其實,汪文華心中一直都明白,婆媳之間是有經營的方法:以誠懇之心待人。放在生活中,我們都會和媽媽們吵架,更別說與婆婆之間了,總有避免不了的小事糾紛。

婚姻是需要經營的,婆媳之間更是如此,而最好的相處就是溝通,將很多小矛盾,藏於彼此的心中,只會加劇彼此間的矛盾,最後激化成大矛盾。也許,大部分家庭,很難做到溝通,但是總會學會去解決問題,不能擱置問題,最後落得兩敗俱傷,對誰都不是一件好事。


汪文華深知婆婆是一名女強人,沒有來到北京之前,與公公住在海邊的一棟別墅中,她生怕委屈了婆婆。所以在面對與公婆同住時,她不再糾結心理上的種種,反而將自己的主臥騰出來,讓公婆去住。除此之外,每天下班她都會親切地一句「媽」,本以為是表面的,但婆婆通過兒媳的行為卻被感動了。

她在懷孕期間,並沒有說是歇著,反而搶著做飯、洗碗、做家務等等。回頭看看現實中,很少有人能做到汪文華這樣,能考慮到長輩們的感受。婆媳之間,最根本的問題,不是婆婆一直都在挑刺,若你能將她放在心上,也許,人心都是會被融化的。出現衝突時,一味將問題矛盾化,不從根本找問題,也是徒勞。

何炅曾在《朋友請聽好》中說過:婆婆喜歡兒媳,應該是兒媳的本事,而不是婆婆該有的義務。而喜歡與不喜歡之間,就差了一個字,正是因為一字之隔,就道出了婆婆與兒媳之間的辛酸。婆婆與兒媳之間,就是因為一個男人走到一起,兩個年代不同、生活不同、習慣不同等,若不一個個解決,最終也是害了彼此。

《親情雙面膠》中曾寫過:兩強相爭,必有一傷。就像汪文華,在事業上也是一位女強人,回到家面對婆婆,也學會了放下身段,用心與婆婆相處。儘管門不當戶不對,她也沒有讓這個家庭出現,兩個女強人的局面,實屬智者的做法。婆媳之間少不了矛盾,並不是仇人,只是過激的情緒,總會不經意間傷害到他人。

找一片空地或早起爬山,將那些負能量的情緒,都宣洩出去,回家與婆婆繼續和平相處。她也是一名長輩,是需要兒媳們的關心,很多婆婆表面上看起來,非常地嚴厲,私底下卻十分地和善。


前段時間熱播的《婆婆和媽媽》中,陳若儀無數次在鏡頭前流淚。自從與林志穎結婚之後,她就變成了一個全職太太,再者丈夫的忙碌,也讓她心裡有了芥蒂,讓婆媳之間也很少見面,相處的機會也不是很多。所以才有了節目中,小心翼翼的那一幕,明明什麼都能做好,卻在婆婆面前,特別謹慎生怕做錯什麼事情。

尤其是她穿短褲,婆婆不喜歡,還讓她不要再穿短褲,看似陳若儀受盡了委屈,但婆婆也在後來的節目中,也表示了自己的做法是錯誤的。她並沒有因為婆婆的不理解,就生氣,鬧什麼的,反而很聽話,想要做一個好媳婦。婆婆都明白,所以才會給兒媳買露肩上衣和短褲,作為表示歉意的禮物。

一個家庭中,婆媳之間是很重要的,她們要從不了解到了解,中間需要經歷無數的磨合。婆婆知道兒媳不好當,兒媳也深知婆婆的不易,人生很短,兩人之間多些理解與關心,也許,關係不會一直到達冰點。人都是帶有感情的高級動物,發生什麼事情,及時解決,何嘗不是皆大歡喜?

就像伊能靜在社交平臺上說的:與婆婆相處之間,也會有爭執,但波浪過後,總會歸於寧靜。爭執是每對婆媳之間免不了的問題,因為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稜角,兩個有稜角的人,在一起總會碰撞,這時就體現出了包容與理解的重要性了。女強人很多,願意放低姿態的,卻是很少很少。

在節目中,伊能靜會誇婆婆,而這種讚美,並不是虛榮的,而是發自內心的。很多時候,婆媳之間只剩下爭吵,卻忘記了讚美,也是一種促進感情的方式。總有一方需要多付出,而這種付出並不是無釐頭的。在適當的時間,適當的地點,說適當的話,也是十分重要的。


普通人的家庭是居多的,但婆媳之間更是少不了的矛盾,而這時,溝通與包容是很重要的。不能上來就指責對方,可以通過平和的方式,去與長輩們溝通,向她們表述自己的想法,放低身姿,總會皆大歡喜的。

而汪文華與婆婆相處,也從不舒服到捨不得,什麼都是一個過程。就像她說的那樣:「只要彼此真誠相待,生活中多一些理解和寬容,少一份指責和埋怨,婆媳關係並不像人們想像的那樣剪不斷理還亂。做婆婆的,為什麼不能把兒媳婦當作親閨女看待?做兒媳的,為什麼不能把婆婆當作自己的親媽?」

汪文華是公認的好媳婦,還曾被評為「五好兒媳婦」,很少與公婆紅過臉。好的家庭是互相包容走下去的,就算門不當戶不對,人心都是肉長的,沒有什麼不能溝通的。與婆婆較真,輸贏沒有多重要,能讓家庭幸福美滿才是重要的。

謝謝觀賞!關注琴溪之娛,帶你了解更多娛樂故事。

相關焦點

  • 婆媳關係相處之道是做好十二個字
    要說什麼家庭矛盾最難解決,何種家庭關係最難協調,想必大家會不由自主想到、不約而同地想到婆媳相處。自古以來婆媳難處都是個需要面對卻又棘手為難的事情,這是大家公認的事實,對此人們一直在想方設法的破解這一難題,為此大家紛紛建言獻策,發表著各自的看法和觀點,在此也談談婆媳關係處理,婆媳相處之道是做好十二個字。第一、懂得兩「權」兩「權」,第一就是「權衡」。
  • 一句話道破婆媳關係:婆婆不能當親媽
    在婆媳關係中,我們要把婆婆當做什麼來相處?媽媽?朋友?還是領導?,古詩有雲「三日入廚下,洗手做羹湯,未諳姑食性,先遣小姑嘗」,一首《新嫁娘詞》道盡了新婦出嫁時的小心翼翼,下廚做了羹湯,卻因害怕不得婆婆的口味,只能先讓小姑來試嘗。
  • 婆媳相處之道35忌
    婆媳相處絕對是一門學問,為何有些人能將關係處的非常和諧,猶如親生母女;而有些人卻與婆婆水火不容,老死不相往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總結了婆媳相處之道35忌,一起來看一下吧。把功勞放在婆婆身上,是軟化婆媳關係的良方。14、忌讓孩子與婆婆分關係。
  • 婆婆也是媽,此媽非彼媽:玩轉婆媳關係萬不能把婆婆當親媽!
    好好的企業女高管,非被婆婆逼著辭職、懷孕、在家帶孩子,還不給一分零花錢。婆媳關係中,一味地順從、尊重婆婆不是長久之道,聰明的兒媳都懂得和婆婆保持距離,雖嘴上叫她一聲「媽」,但心裡一定得明白,這個媽可不是家裡那個生養了自己幾十年的親媽,如果拿對待親媽那一套來對待婆婆,那可就大錯特錯了。
  • 婆媳關係相處之道,如何成為合格的婆婆和媳婦?
    婆媳關係相處之道,如何成為合格的婆婆和媳婦?眾所周知,目前來說造成部分家庭婆媳關係的緊張根源,無外乎就是婆婆,媳婦,兒子。那麼問題來了,既然婆婆把媳婦看成了一個外人,媳婦對此是怎麼想的暫且不論,試問,婆婆自始至終都沒將媳婦當成家裡人,又如何能在媳婦的心目中樹立一個好婆婆的形象呢?
  • 好的婆媳關係:不把婆婆當親媽的女人,才是真正高情商的女子
    婆媳關係不好的家庭,其往往夫妻關係也不好,丈夫左右為難,一邊是愛自己的女人,一邊是自己愛的女人,夾雜在中間很是為難。雖然丈夫可以兩頭討好,但是婆婆或者兒媳過的憋屈,心裏面壓著怒火,這樣的家庭,危難重重。別說當事人難受,就是局外人看著也難受,如何才能皆大歡喜,唯有婆媳關係搞好了,大家在一起才能夠開心,才不會爭論不休,明爭暗鬥。
  • 婆媳相處之道:婆媳為什麼不能走太近,聽聽這三位兒媳怎麼說
    婆媳相處之道:婆媳為什麼不能走太近,聽聽這三位兒媳怎麼說?婆媳關係如何相處,自古以來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很多婚姻就因婆媳關係處理不當,導致小夫妻感情不和而離婚。但也有不少家庭中,婆媳關係不是母女卻勝似母女,使小夫妻情感更加甜蜜溫馨。
  • 母女是血緣關係,婆媳是社會關係:婆媳之間的場面話別當了真
    她在採訪中談到自己和媽媽、婆婆的相處之道,表示婚後和婆婆關係和睦,相處融洽。隨後她說到自己是一個會撒嬌的人,對媽媽也會撒嬌。但當記者問道:「所以對婆婆也敢這樣嗎?」昆凌回復了5個字:「呵呵呵,沒有。」但是即便是這樣,昆凌也未能將婆婆當成親媽:因為親媽可以肆無忌憚的撒嬌,面對婆婆則不會。但是正因為這保持這份距離感,她們婆媳相處的很融洽。婆媳關係有種錯,叫錯把婆婆當親媽,錯把兒媳當女兒。結婚時,很多婆婆都會說「我會把你當女兒一樣疼」,媳婦也會說「我會把你當親媽一樣孝敬」。
  • 婆媳關係相處之道:視如己出的關愛,相敬如賓的對待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婆媳關係就是其中之一。然而,看過下面這個案例後,或許大家會瞬間明白婆媳關係相處其實還可以另一種簡單的方式去解決。在《婆媳一家》的節目中,有一對中美夫婦尤其引人注目。丈夫是中國人,妻子是美國人,這樣的中外結合如今並不少見,似乎正興起一股熱潮。
  • 高情商的婆婆忠告兒媳:別把我當成親媽,還是「生分」一點好
    所以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很是複雜多變。在眾類情感話題中,除了夫妻之間的感情之外,最令人津津樂道的,就非婆媳之間的感情莫屬了。婆媳之間的感情,關係到婆媳關係的好壞。好的婆媳關係,不僅能夠使家庭關係和睦,還能夠讓夫妻之間的關係更近一步;與之相反,糟糕的婆媳關係,不但會使家庭陷入一地雞毛的狀態中,還會對夫妻之間的關係產生一定的影響。
  • 從伊能靜和婆婆的相處,看婆媳相處之道
    講述的就是婆婆看不慣小夫妻恩愛,非要兒子焦仲卿休掉妻子劉蘭芝,另取秦羅敷的故事。劉蘭芝美麗大方,「上的廳堂,下的廚房」,但仍不入焦母的眼。焦母認為兒子應該將心思用在科考仕途之上,怎能對兒媳那麼用心,唯一的辦法就是讓焦仲卿休妻,最終導致兒子與兒媳雙雙殉情。
  • 堅持丁克,多年婆媳變「母女」,她的婆媳相處之道值得學習
    更讓我們嘆服的是,豆子與曾經勸過她的婆婆相處得極好,就像母女一樣親密,很多同事都羨慕地說,豆子真有福氣,遇到了那麼好的婆婆。豆子總說,她的婆婆很好很好。比如,結婚那麼多年,她們小兩口很少自己做飯,回婆家吃飯的時候,婆婆總會做她喜歡的菜,而且連打下手的事都不讓她做;過節的時候,婆婆去她家的話,婆婆會買好食材,大清早趕去她家,豆子就算睡懶覺,也沒什麼關係,婆婆一個人在廚房也忙得不亦樂乎。
  • 婆婆和媳婦的相處之道,值得所有家庭一看
    從古至今的家庭婚姻中,每個家庭中的婆媳關係是比夫妻關係更不容易把握的。和諧的婆媳關係是穩定婚姻的重要基礎之一在現實生活中,女人嫁到婆家,與男人共同生活,也常常要和公公婆婆一起生活,至少是低頭不見抬頭見。就是親母女之間也常常有些小摩擦什麼的,但畢竟是親媽,一會就好了。可是婆媳就不一樣了,感覺像是冤家不聚頭。那麼我們就要掌握一些技巧,讓婆媳關係更融洽。
  • 「不把婆婆當親媽」,成為婆媳相處的新方式,丈夫也表示支持
    感覺這樣一大家子看起來更溫馨、關係更親近,而且婆媳關係不緊張,但細細觀察身邊那些婆媳關係一直很融洽的女性,不一定是這樣做的。與大家都想要的親密關係不同,她們雖然跟婆婆的感情很好,但從來不會把婆婆當做親媽。
  • 永遠不要把婆婆當親媽|婆媳關係中,女人要牢記的三個「潛規則」
    有讀者問我「該不該把婆婆當親媽呢?」我給的答案是「不該」,家家都有本難念的經,其中就包含著複雜的婆媳關係。從古至今,婆媳關係的問題就像是一個謎,一直存在著,每一對婆媳之間看似那麼親密,卻也存在著或多或少的矛盾。兒媳婦與婆婆之間,是一種特殊的關係。如果說我們與母親之間的關係是建立在血緣關係基礎上的話,那麼我們與婆婆之間的關係則是建立在多個關係之中的。
  • 「把婆婆當媽的我,栽了個大跟頭」:好的婆媳關係,需要有邊界感
    如果子女婚姻不睦,父母就會為此操碎了心,晚年也很難過得幸福。因此,婚姻,是一個人乃至一個家庭過上幸福日子的關鍵。一段婚姻是否幸福,影響因素有很多,其中,婆媳關係就是最敏感的一根神經。一旦婆媳無法和睦相處,就會在婚姻裡埋下定時炸彈,影響到夫妻關係。因此,經營好婆媳關係,是每個做媳婦和做婆婆的女人都會感到頭疼的事情。
  • 苦命女人不知道的,婆媳相處之道:「婆婆永遠不是親媽」
    婆媳都要放下佔有欲,要知道兩個人都因為深愛同一個男人而走到一起,如果產生衝突,無疑讓夾在中間的他深感為難。《我的醜娘》裡老戲骨張少華老師的演技令人佩服。在現實生活中,張少華老師處理其婆媳矛盾來,也很有自己的一套。
  • 我和婆婆的相處之道
    都說婆媳關係最不好處,也有好多人說婆婆就是婆婆,不是自己的親媽……還有的和婆婆互不往來,形同路人。我和婆婆相處也有十年了,住在同一屋簷下,我覺得我們相處的不像母女,更像朋友,我和婆婆是怎樣相處的呢?首先我們之間坦誠不公,只要不是原則上的問題,我們不會輕易去否定對方的觀點,而且尊重對方的做法,比如說在教育孩子方面,婆婆從不在一旁說我這樣不好,那樣不對,還有就是她給孩子吃點什麼之前她會問我:這個能給孩子吃不,我的回答肯定是能,這時她會會心一笑。
  • 婚姻關係中:婆婆不是親媽,婆媳相處重要的是不要錯位
    楊麗來我這裡絮絮叨叨的說,為什麼婆婆會這樣,如果是換作是她親媽,就算是語氣不對,也會體諒當時她的心情。結婚10年,楊麗說自己越來越受不了婆婆了,一開始的時候,楊麗覺得嫁給老公後,婆婆就是自己的親媽了,那對親媽就是有對親媽的樣子。
  • 婆媳相處之道:保持好距離,把持好分寸
    婆媳關係為什麼會成為一個永遠也說不完的話題,是因為婆媳相處太不容易,自古至今能融洽和諧的少之又少!於是有人說了:解決婆媳的最好辦法就是,婆婆把媳婦當成親生女兒,媳婦把婆婆當成自己的親媽。可能嗎?婆媳之間的非親生養關係是一條無法逾越的鴻溝。母女之間有皮有瓤,破了皮壞不了瓤;婆媳之間有皮無瓤,皮一旦破了,關係也就基本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