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世上多少夫婦為續香火大費周折,實際上毫無意義

2020-08-25 一點公文

愛情,被認為是世界上神聖又偉大的感情,可是有人卻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一旦走進婚姻,一段時間後曾經的激情全無,只剩下柴米油鹽醬醋茶,日復一日,無休無止。

於是,孩子,這個愛情的結晶被人們認為是維繫婚姻和愛情的紐帶,夫婦兩人的愛情轉變為平淡的親情之後,又有了一個共同的目標:要把孩子培養成材。

於是兩人又向著這個目標並肩奮鬥,日子就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爭吵摩擦,多了幾份體諒。

孩子,在傳統的觀念裡不能沒有,生一個兒子才算是為家族續上了香火,有一個兒子,這個家族的姓氏才能繼續在世上傳承存在。

到了現代,男女平等了,生兒生女都一樣,只要有一個孩子,祖輩有了一個小孫子,也就覺得後繼有人,不在乎男女了。為了續這個香火,從古到今,多少夫婦都為此費了天大的周折,可是賈平凹先生卻在自己的一段文字裡指出,這些,實際都是毫無意義的行為。

賈平凹何許人也

提起賈平凹,也許你不是非常了解,但你至少聽過他的名字,從初中到高中的語文課本裡,這個人時常出現。賈平凹出生在陝西省,是黃土高原上那片黃土地滋養哺育出的兒子,他後來的作品也很多地表現家鄉的西北風貌。

他的《廢都》、《秦腔》等作品都曾引起過一時轟動,無論是譽是毀,反正在那段日子裡無人不知黃土地中長出的賈平凹。

賈平凹如今在中央和陝西地方擔任作家協會主席,獲得過5次國家級文學獎。賈平凹的文章中總是透露著絲絲縷縷的浪漫與理想主義氣息,可偏偏,他那份浪漫又和現實緊緊相扣,讀他的文章,人們總能在對現實的深刻反思後又看到理想與希望的曙光。

賈平凹就曾寫過一段關於孩子教育的文章,在這篇幾百字的小短文裡,他就提出了上面的觀點,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解讀。

續香火 毫無意義?

續香火,可以從兩個層面理解。第一個層面就是大家通常理解的,生一個男丁,給家族續香火。古人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生一個兒子是一個男人生命裡的頭等大事,也是考評一個妻子是否合格的重要標準。

到今天這樣的傳統糟粕思想已經被人們摒棄,在男女平等的時代人們已經不再過分糾結於生兒還是生女,甚至有的家庭還格外喜歡生個女孩。

第二層的含義,就是賈平凹先生在文中所寫到,大抵就是父母們為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所作出的那些過分的努力。

在賈平凹先生的筆下,曾經生兒育女是一件再平常不過的事情,就像水到渠成、瓜熟蒂落那樣,農村的婦女自己在炕頭就生了孩子、收拾乾淨。

可是今天人們對於懷孕產子過分看重,為人父母地不自覺給自己增加了很大的壓力。胎教要做好,孕期飲食要科學,孩子尚未出生就考慮奶粉錢、尿不溼錢,甚至都想到了將來的重點幼兒園和重點小學。

再到了孩子長大一些,父母就用嚴格的標準要求和教育孩子,把自己未完成的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他們將來能夠成為科學家、藝術家。父母的眼光時時刻刻盯著孩子,非要把他們塑造成自己想要的成材的樣子不可。

孩子們在這樣的環境下失去了玩耍和快樂的權利,過早地就失掉了童年該有的快樂。所以賈平凹先生批評現在的父母如此大費周折,實際毫無意義,不如讓孩子隨著本心自在生長。

賈平凹先生的批評其實不無道理,現代社會節奏太快,壓力太大,焦慮橫行已經成為一種通病。新婚夫婦對於要不要備孕,什麼時候要孩子才合適往往都要糾結很久。

到終於下定決心有了一個寶寶,各種商家又鋪天蓋地地向你撒來焦慮包裹的廣告,孩子一定要受好的胎教,這樣出生就比別人家的強,一定要喝最安全就營養的奶粉,智力發育會比別人家的快,要上最好的幼兒園,不能輸在起跑線上,最好還要掌握幾門特長才藝……

這些都像是緊箍咒,社會給家長戴上,家長再給孩子戴上,一層又一層地加緊,勒得誰都喘不過氣來。最後最慘的還是小孩子,因為他們根本沒有選擇的權利,也沒有辦法反抗,只能看著父母在自己身上一個又一個地戴上更多的緊箍咒。

這樣長大的孩子最後不過是模具裡倒出的產品,他按著父母的想法做事、表現,但失去了最寶貴的自己的思想,也失去了最寶貴的快樂。

賈平凹先生所說的續香火毫無意義並不是說夫妻生孩子毫無意義,而是指父母這些過分地幹涉毫無意義,只會毀掉孩子。

現在又出現了新的一類人,他們自稱丁克一族,聲稱結婚也不會要孩子。

為什麼會有這樣一類人?這也許又是現代社會造就的另一個極端,生孩子養孩子成本太高,還容易像上面那樣焦慮犯錯,那就從根本上杜絕,不要孩子不就一切問題都沒有了。

這樣的行為,外人無法評論對錯,畢竟如果夫妻二人和睦幸福,外人沒有資格指指點點。

但我想,賈平凹先生最崇尚和希望的是那種最自然的狀態,就像水到渠成、瓜熟蒂落那樣。無論是要不要孩子、還是怎麼教育孩子,都隨著生活本身最自然的狀態去,不要刻意強求如何。

結語

都說孩子是父母愛情的結晶,是父母生命的延續,但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不應該被看成是別人的附屬。每一個生命都是獨一無二的,父母將這個生命帶到世上,但是這個獨立的個體絕不是父母生命的延續甚至為了完成父母未完成的遺憾而活,這對孩子太不公平。

就像賈平凹先生所說的那樣,不要過分去費周折了,該有的,早就已經寫在基因裡,不會改變,父母要做的只是在一旁安靜的守護孩子成長,就像種樹一樣,看著這棵樹不要被人偷偷砍了,然後就是定時去給它澆澆水,父母要做的僅此而已。

相關焦點

  • 賈平凹談家庭:組合10年愛情就老了,大費力氣延續香火毫無意義
    賈平凹一生只有2個女兒。大女兒是與前妻韓俊芳所生,而小女兒,則是與現任妻子韓梅的愛情結晶。作為一個文學造詣極高的作家,賈平凹心裡必然裝著許多儒家禮法,並且有自己截然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對待自己沒有兒子這件事。他曾這樣說到:世上多少夫婦為了續香火費了天大週摺,實際上是毫無意義。
  • 賈平凹:面對外界的非議,我為什麼不焦慮?
    賈平凹做你自己,不必成為別人文:賈平凹我就想,真可憐,人過四代,就不清楚根在何處,世上多少夫婦為續香火費了天大週摺,實際上是毫無意義!有人以教孩子背唐詩為榮耀
  • 賈平凹:愛情老了,剩下的只是日子
    文/ 賈平凹一個家庭組合十年,愛情就老了,剩下的只是日子,日子裡只是孩子,把雞毛當令箭,不該激動的事激動,別人不誇自家誇。全不顧你的厭煩和疲勞,沒句號地要說下去。我就想,真可憐,人過四代,就不清楚根在何處,世上多少夫婦為續香火費了天大週摺,實際上是毫無意義!結婚生育,原本是極自然的事,瓜熟蒂落,草大結籽,現在把生兒育女看得不得了了,照儀器呀,吃保胎藥呀,聽音樂看畫報胎教呀,提前去醫院,羊水未破就呼天喊地,結果十個有九個難產,八個有七個產後無奶。
  • 賈平凹: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的光芒
    ◈ | 賈平凹我就想,真可憐,人過四代,就不清楚根在何處,世上多少夫婦為續香火費了天大週摺,實際上是毫無意義!結婚生育,原本是極自然的事,瓜熟蒂落,草大結籽,現在把生兒育女看得不得了了,照儀器呀,吃保胎藥呀,聽音樂看畫報胎教呀,提前去醫院,羊水未破就呼天喊地,結果十個有九個難產,八個有七個產後無奶。
  • 賈平凹:做你自己,不必成為別人
    文:賈平凹一個家庭組合十年,愛情就老了,剩下的只是日子,日子裡只是孩子,把雞毛當令箭,不該激動的事激動,別人不誇自家誇。全不顧你的厭煩和疲勞,沒句號地要說下去。我曾經問過許多人,你知道你娘的名字嗎?回答是必然的。知道你奶奶的名字嗎?一半人點頭。知道你老奶奶的名字嗎?
  • 賈平凹:對兒女的寄託愈強烈,她/他的人生就愈平庸
    作者|賈平凹 一個家庭組合十年,愛情就老了,剩下的只是日子,日子裡只是孩子,把雞毛當令箭,不該激動的事激動,別人不誇自家誇。我就想,真可憐,人過四代,就不清楚根在何處,世上多少夫婦為續香火費了天大週摺,實際上是毫無意義! 結婚生育,原本是極自然的事,瓜熟蒂落,草大結籽,現在把生兒育女看得不得了了,照儀器呀,吃保胎藥呀,聽音樂看畫報胎教呀,提前去醫院,羊水未破就呼天喊地,結果十個有九個難產,八個有七個產後無奶。
  • 賈平凹很現實的語錄,道出了生存的的全部意義,每一句都言簡意賅
    在沒有讀賈平凹的語錄前,相信很人都會認為,無非是生老病死的過程而已,而縱觀我們這個年代的人,生存的全部意義,怕都耗在了房子上,這是很多人一個不得不說,不得不去面對的現實。在我們這個年代很多人多生存的全部意義都鑽進了錢眼裡,天天只知道賺錢,愁錢,為了錢,一切都是錢,錢佔據了很多人的生存全部意義,綁架了很多人的靈魂。很多人明明知道自己身體扛不住,但為了錢,為了早日買到房子,依舊硬扛著。
  • 公婆一家為傳宗接代續香火,設計的一場婚姻騙局,結果怎樣?
    小夥天天來吃飯,就為追秋紅,每天甜言蜜語,逗她開心。農村姑娘見識少,哪經得起這樣的強攻,很快就敗下陣來,成為俘虜。 當時,秋紅也想過,自己就是個普通人,要啥沒啥的,到底志斌圖個啥?難道就是緣分嗎?在志斌的強烈追求下,秋紅只顧沉浸在愛河裡,沒想太多,反而覺得自己命好,高攀了人家,心裡美滋滋的。
  • 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麼?你看賈平凹這段話,一語道破這個深奧問題 www.yidianzixun.com
    不禁有人會問,人生的意義是什麼。這個問題,被認為是一個哲學問題,是在解構人類存在的目的和意義。想必很多人曾經、現在,將來會被這個深奧的問題所困擾。對於人生的意義是什麼?日本的一位女護士大津秀一深有體會,大津秀一總結了數百位病人的臨終遺言,發現人生最大的遺憾,是沒有做自己想做的事。從這個角度講:人生的意義,是做自己。
  • 人生是一場「暫坐」,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暫坐」賈平凹《暫坐》
    人生是一場「暫坐」,每個人來到世上都是「暫坐」賈平凹《暫坐》68歲的賈平凹帶著他的新書 《暫坐》和大家見面了,以往的書他最多寫兩遍,這本書他寫了兩年,前前後後改了4遍,他自稱這可能是他70歲之前的最後一部長篇小說,當然也有可能是他的封筆之作。
  • 賈平凹:與張愛玲同活一個世上,也是幸運,有她的書讀,這就夠了
    賈平凹(1952.2.21—),生於陝西省商洛市丹鳳縣棣花鎮,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當代作家,全國人大代表。2017年3月22日,澳門大學向賈平凹頒授了榮譽博士學位。1974年開始發表作品。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1978年憑藉《滿月兒》,獲得首屆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
  • 賈平凹:人最大的「任性」就是不顧一切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
    人既然如螞蟻一樣來到世上,忽生忽死,忽聚忽散,該自在就自在吧,各自完滿自己的一段生命,這就是生存的全部意義——賈平凹《自在獨行》是2016年賈平凹寫出版的書籍,這本書相對於之前賈平凹的作品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我們也看到了一位作家漸漸老去,他的心靈和精神發生的巨大的變化。
  • 生命的最終意義
    在某一個節目中,樊登讀書會的創始人樊登就問了周國平這樣一個問題:「人生到底有意義嗎?」結果周先生的回答,十分的出人意料。
  • 賈平凹:50歲以後最好的活法
    造物主按照著世上的需要造物,物是不知道的,都以為自己是英雄,但是你是勺,無論怎樣地盛水,勺是盛不過桶的。性格為生命密碼排列的定數,所以性格的發展就是整個命運的軌跡。不曉得這一點,必然淪成弱者。弱者是使強用狠,是殘忍的,同樣也是徒勞的。我終於曉得了,我就是強者,強者是溫柔的,於是我很幸福地過我的日子。
  • 暴走夫婦的大秘密
    不知不覺,距離上一篇《暴走夫婦的小秘密》已經有兩年了。這兩年我們的生活變化特別大,你呢?最近有很多小夥伴新增關注,感激之餘,唯有好好更新。老朋友都知道,這個公眾號有些特別的。這裡沒有小編,只有一對暴走夫婦,這裡也沒有粉絲,只有一眾共同成長的讀者。我們不會高高在上的教你如何生活,我們只是分享生活體驗,和你一起探討美好生活的靈感。
  • 賈平凹:女人化妝違背了自然規律,輕賤了自己,化妝應為男人的事
    賈平凹說過一句話:「女人的化妝違背了自然規律,輕賤了自己!」,乍聽這一句話,我想很多女人要不自覺地皺眉頭了!其實這句話的前一句是:「女人用不著化妝,化妝應為男人的事,如鳥獸中的鳳、雄獅、公雞和鴛。這是賈平凹在散文集《自在獨行》中對美容的看法,尤其是現在整容蔚然成風,很多女人甚至不惜冒著危險都想要讓自己變好看!
  • 世上任何關係都需要費心經營
    在這個世界上啊,除了父母以外,任何關係都需要費心經營。以利益,以愛好,以任何目的拉近關係,只要關係好了,做任何事情都可以談。實話難聽,良藥苦口,一個在結婚前都不能讓人大笑的人,你還能指望他結婚以後讓人大笑嗎?以結婚為目的的談戀愛那都是功利的,談戀愛愛到已經沒有力氣折騰了,那結婚就結婚吧,這才是高尚的,才是對愛最大的尊重。
  • 賈平凹:心上有個人,才能活下去
    文 | 賈平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