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的你會發現,全職媽媽根本沒有朋友,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

2021-01-12 潔以餘生論情感

隨著時間的流逝,年齡卻在瘋長,幾乎所有的女性朋友都要面臨結婚生子,最後無奈要放棄工作在家照顧孩子的使命。

但是,就是這樣一個我們每一個人都要面對的事情,很多人卻非常看不開,當然這其中也包含我自己。

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數據顯示,在有0-3歲孩子的城鎮女性中,有過職業中斷經歷的比例為35.5%,其中67.2%是因為結婚生育,照顧孩子。此外,還有28.9%的人目前沒有工作,其中更有98%是為了照顧孩子。

有些人不願放棄自己打拼了半輩子的事業回到家當起全職寶媽,漸漸的與以前的人和事脫軌的感覺;有些人甚至放不下當年苦心經營的那些所謂的「人脈」,那些與自己共同進退的同事們。

但是,時間久了,慢慢也許你會發現,離職之後成為了全職寶媽,職場生涯就根本與你毫無瓜葛了。

今天,我們就來聽聽那些「過來人」是這麼說的:

魏小姐,全職寶媽3年:全職本身就是一種犧牲,安全感只有自己給自己!

全職媽媽的風險有多大?

《第二次也很美》劇中暗暗的閨蜜說過這句話:

「六年前你二十二歲,你的競爭對手也是二十二歲,整個世界都是你的。現在呢,你的競爭對手還是二十二歲。」

這句臺詞,一下子就說出了全職寶媽的心酸。魏小姐是一名護士,結婚了有了孩子之後,沒辦法孩子太小沒有人照顧,不得不離職選擇在家帶孩子,她說:「全職的那幾年就像是被偷走了。自從生了孩子,有了更多的家庭牽掛,想重拾幾年前的狀態幾乎是不可能的。」

剛開始在家的時候,魏小姐感覺自己產後都有點抑鬱了,除了孩子,接觸不了其他人,一天到晚就是圍著孩子轉,老公下班回家就要吃飯,沙發一躺什麼忙都不幫真的是氣得牙痒痒,沒有收入,就更加的沒有安全感,有時候也恨自己為什麼要生孩子,把自己搞的這麼狼狽,完全沒有自己的生活圈子,以前的朋友上班也很忙,空了約你,你要帶孩子沒時間久而久之朋友就不會再約你了,你就只剩下自己了。全職真的是一種犧牲,俗話說:「有得必有失」。

安全感終究是自己給自己的。就像《我的前半生》裡的這句話:

沒有人會成為你以為的今生今世的避風港,只有你自己,才是自己最後的庇護所。

魏小姐慢慢地調整了自己的心態,在家帶孩子這已經是事實了,所以除了在家帶孩子的同時,自己也能夠有一份屬於自己的小事業,大家都知道隨著5G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直播帶貨的時代來臨了,這也給寶媽們提供了一個很公平的賺米平臺,不看顏值、不看學歷、不看才藝,只要你有夢想,只要你肯努力就會有回報,魏小姐看懂了這個商業模式果斷加入了,經過自己的學習有了收入,越來越得心應手,老公看她的眼光也不一樣了。

我一直覺得做媽媽,沒有高級低級之分,都是在為了家庭孩子無私地付出著。有差別的,是有些男人的心。

李大姐,全職寶媽10年:年薪300萬的「邊緣人」,也不過如此!

全職媽媽是個職業,這句話不太想被反駁,畢竟很少會有哪份工作會像全職媽媽一樣,一天恨不得工作25小時,全年無休,不但沒有薪水,還需要持續的奉獻和投入。這份任期,從孩子一出生開始,至少要持續到孩子3歲,上小班,像李大姐這樣一幹就是10年之久。

可能很多寶媽跟李大姐有著同樣的焦慮,每當哄完孩子睡覺時,那種沒有安全感的擔憂非常明顯,沒有辦法賺錢的恐慌,伸手去向老公要生活費的時候的那種無奈,原本覺得根本就不會去看的東西,突然就會想著,不然試試呢?說不定還能掙點小錢貼補家用呢,曾經年薪300萬的職場人,如今卻為了錢而開始憂慮,是自己之前怎麼都沒有想過的事情。

但是李大姐每次在談到自己的女兒在學校的成績是多麼多麼優秀的時候,簡直就像是換了一個人,很自豪的說:「雖然這麼多年一心撲在孩子身上,但是回頭想想一切都是值得的,你掙錢也是為了孩子,在家不上班能夠全身心的陪著孩子也算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業。」

的確對於很多人來講,你不僅是職場人,同樣你也是一名母親、一名妻子,你事業上再風光,家裡家外一團糟那對於你而言你也是失敗的。孩子的成長真正需要你的就那麼幾年,雖然心底有點小遺憾在,想想得到的結果也是很欣慰的。

當了媽的女人,人生的選擇常常像是一堵牆,兩邊的人互相在張望,時不時互相羨慕,所以,作為全職寶媽也需要自己的朋友圈,即使不能去工作,至少還可以一起去討論育兒知識,孩子的教育方法,每天都有學習新知識和接觸,會讓整個人充滿活力,成為更好的自己。因此,全職媽媽作為個人選擇,應該值得大家尊敬。但不是每一個媽媽都能做好全職媽媽。

我覺得做好全職媽媽,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要擺正自己的心態

選擇全職是一種犧牲,那麼既然是犧牲就不要想著有所回報。我剛開始做全職媽媽的時候,就會經常跟老公抱怨,指責對方,希望他能夠看到我的付出。要知道你的指責和抱怨或許一時能起到作用,但時間一長,恐怕就剩下對牛彈琴了,反而會讓他覺得你不可理喻,不願搭理你,這非常影響家庭和諧。還有一些媽媽們,因為覺得自己付出的多,就希望孩子能夠給自己更多的回報,希望自己的孩子處處表現得比別的孩子更好,這樣,她們才會覺得自己的努力有了價值。

這樣的媽媽不僅給自己巨大的壓力,也給了孩子巨大的壓力,從而導致親子關係非常的緊張,最後反而得不償失,一定要擺正自己的心態,你存在的價值不是通過你的孩子來展現的,孩子有孩子的人生,你有你的選擇,彼此有彼此的精彩。

2、學會和孩子一起成長

誰都不是天生就會做媽媽的,都是在日常生活中慢慢積累經驗,從剛生下來不敢去抱,不敢去換尿布,不敢去洗澡,慢慢地去放手嘗試的過程就是一種成長,願意為了孩子動手去做輔食,一遍不行再來一遍,每一次都是一種超越自己。正如張德芬所說:「外面沒有別人,只有你自己。」你和孩子的相處,實際上是你與自己的相處,你陪著孩子成長,也是陪著自己成長。你做好自己,孩子自然也能做好自己。和孩子一起成長也是給自己充電的好機會。或許你以前在職場中人際關係很緊張,那麼在育兒的這場修行中,你會更加能夠意識到自己的問題所在。你也可能會接觸到之前你聞所未聞的賺錢方式。

我是一名90後寶媽,在帶孩子的同時我也找到了我自認為我感興趣的賺錢方式就是去帶貨,利用空餘時間每天賺點小錢,其餘時間好好陪孩子做他喜歡的事情,這樣的自己也不會胡思亂想的。

3、拒做黃臉婆

很多人會認為在家帶孩子要打扮的那麼好幹嗎,自己又不出去見人,每天見得最多的不是大爺大媽就是跟自己一樣的全職媽媽們,再加上忙,慢慢的就放鬆了對自己的管理,身材走樣,披頭散髮的邋裡邋遢的,這樣的你,別說老公看了會厭棄,自己也會慢慢討厭自己的。

要想培養優秀的孩子,我們自己得要學會自律,社交圈子雖說會變窄,但是我們該約朋友小聚的就聚,多讀讀書,總之,有什麼興趣愛好,都要統統撿起來,可能在這會有很多人會問:「那我的孩子怎麼辦,孩子沒人看啊」請記住,養育孩子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也是孩子父親的責任。這裡肯定還會有很多人要說:「孩子的爸就是中看不中用的,只要孩子活著就好,根本不會帶孩子的。」

我想奉勸所有的媽媽們,適當的時候要學會放手,你不給孩子爸學習成長的機會,他是永遠都拿不出手的,那你就永遠都要圍在他們身邊。想想當初的自己也是什麼都不會,現在不也變成了無所不能的女超人,每個母親都是家庭的情感紐帶,所以作為母親的我們,應該學會讓自己快樂,試著擴大你的朋友圈,這將是人生的財富。

世界上所有的愛都是為了相聚而生,唯有父母之愛是為了分離而生。孩子總有一天要離開我們的,展翅高飛,而我們的責任就是當孩子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在他身邊。其實,全職只是過渡期,在這期間我們可以好好地調整自己、武裝自己,能夠在未來的人生道路上遇見更好的自己。

如果你也是一名全職寶媽,你有什麼樣的生活感悟和見解,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我會一一回復的。

相關焦點

  • 全職媽媽的安全感,寄靠在誰的身上?
    比如害怕去同學聚會,害怕去找朋友敘舊,甚至害怕交際,害怕別人知道,我是一個全職媽媽,自動把交際圈縮小。因為這個身份,實在讓自己抬不起頭。各種雞湯文字都會告訴你,全職媽媽,你很危險,你一定要經濟獨立啊。每個家庭都有自己實際的困難,其實呢,全職媽媽只是一個選擇,只是,在中國,全職媽媽的處境太難了,在家裡帶孩子做家務可能在很多人眼裡還意味著沒有價值沒有地位。那麼面對這種社會環境,全職媽媽如何自救呢?很多人會告訴你,一定要經濟獨立。
  • 全職媽媽,就沒有能力讓自己幸福嗎?
    全職寶媽一定要有一份自己的事業,不管你外表條件如何,不管你家境如何,都要牢牢地記住,必須有自己獨立的工作和經濟來源。也許你並不缺錢,也許你嫁了個有錢的老公,也許有人願意養你,但一份工作,帶給你的不止是錢,更是獨立的人格。
  • 真實的全職太太,根本沒有愛馬仕
    我以前聽全職媽媽的朋友說,因為沒有經濟收入,所以收個快遞都要看婆婆臉色;想買個東西,老公給200塊還要接受盤問,感覺自己像個賊。我聽到這些的時候覺得很不可思議,直到看了電視劇《三十而已》,我才發現,原來都一樣:劇裡的普通女孩鍾曉芹,工資都交給了老公,支付寶只剩8塊錢,為了要200塊急用,堵下一個陌生人借錢。
  • 全職媽媽鬥不過小三是小事,鬥不過自己是大事
    全職媽媽為什麼會讓人很快聯想到悲劇呢? 全職媽媽沒工作沒錢。 全職媽媽沒交際圈。 全職媽媽和社會脫節。 全職媽媽很累。 全職媽媽生活單調。 全職媽媽沒有安全感,容易焦慮。 他給你發多少錢,你就只能花多少錢。 你活得像依附於男人的寄生蟲,活得越來越沒有自我。 就如知乎用戶槿年所說,不修邊幅銷毀美麗的皮囊,生活圈狹窄銷毀有趣的靈魂。 做全職媽媽久了,你會害怕面對一眼望穿的未來。
  • 女人該不該當全職太太 安全感是自己給自己的
    全職太太對於不少現代的女人來說是噩夢般的存在,身邊有著太多的例子證明全職太太的生活很痛苦,但是也不乏有一些女人把全職太太的身份做的很好,那么女人該不該當全職太太?其實在中國,大多數女人在結婚後就有一種潛在心理,覺得自己已經嫁為人妻了,照顧家庭才是自己心裡最主要的事情,既然結婚了就要照顧好自己的丈夫和家人,相信很多人都存在這樣的心裡。
  • 心理學:有一天你落魄了,你會發現自己根本沒有朋友
    如果有一天,你落魄了,你會發現你根本沒有朋友。當你落魄之後,你和朋友的相似性就會減少,這意味著你們將失去很多共同話題,自然而然就會相互疏遠。相似性是人際吸引的重要原則,無論是朋友還是戀人,相似都吸引著人們在一起。
  • 我的一個朋友,985畢業,做了14年全職媽媽
    這是小愛媽媽的第368篇文章。你是全職太太嗎,你會選擇做全職媽媽嗎?這幾天,身邊的不少朋友都在討論這個話題。起因正是女校長張桂梅。從貧困山區走出的女孩大學畢業後結婚生子,帶著丈夫和孩子回到高中母校,想要給學校捐款,沒想到被校長拒絕了,還痛斥她「滾出去」!
  • 你越弱,身邊的「壞人」就越多,甚至會發現自己根本沒有朋友
    ——楊絳《走在人生邊上》 經不起考驗的人性 弱的時候你會發現身邊沒朋友。這句話來自睿智的楊絳老師,它折射出了現實中絕大多數人際關係的實質。 想想看,平凡如你我,一旦發現自己忽然有了左右他人的能力,內心會不會感到一陣狂喜和自大?眼下,要不要對一個弱者施予尊重和理解,就在自己的「許與不許」之間,還有比這更讓人上頭的快感嗎?
  • 廈門過來人:全職媽媽,不要因為孩子和家庭,丟失自己最後的尊嚴
    有一個朋友問她。她想都沒想就答道:「當然是上班,這個還用說嗎!帶娃那是身心俱疲!」「那你願意上班,還是願意在家全職帶娃?」她沒有及時回答。「女人還是要有自己的工作,不要因為孩子,因為家庭丟失自己最後的尊嚴,我之所以這麼說,因為很多男人根本不覺得你在付出,他們會對你越來越沒有耐心,當你伸手跟他要錢的時候,你就知道有多卑微了,我最近看了一個新聞,分享給你聽,希望你能聽進去。」
  • 全職媽媽的生活?一個全職媽媽的自訴
    最後我只有自己帶了!有的人是自己想要當全職媽媽,而大多數人和我一樣,是被迫當全職媽媽。選擇了做全職媽媽,也就意味著在家庭中少了一份底氣。畢竟自己沒錢沒收入,養家還得靠老公。而我堂妹最開始也和我一樣是全職媽媽,她最開始是自願當全職媽媽的,結果一年後,她又去上班了,經常掛在嘴邊的話就是,手都伸軟了,錢還沒要到手。給不給生活費,還得看他心情好不好!每天帶孩子去買菜,三葷兩素弄上桌還被嫌棄沒肉沒菜!聽了她的訴苦,我最開始有點擔心,會不會以後我也會被這樣嫌棄。
  • 熱門話題:全職媽媽們真的會成為悲劇嗎?
    回覆:我不是全職太太,作為女性,想來說說自己的想法。這又是一道販賣焦慮題嗎?它通過激起人們內心的缺陷來達到某個目的。關於全職太太會不會成為悲劇,我們要記住選擇權在我們自己手裡,請先隔離掉那些傳播焦慮的來源。
  • 沒有工作經驗和沒有學歷的全職媽媽,未來的路在哪?這裡有答案
    很多媽媽,在生完寶寶後,選擇成為一名全職媽媽,也有很多還是從讀書時期就開始戀愛,畢業以後就結婚,結婚了就生孩子帶孩子再生孩子帶孩子,甚至一晃就到了而立之年還沒有過工作。但是毋庸質疑,只要打開招聘網站,我們就能輕易地發現絕大多數的招聘簡章是要求應聘者具備相關職位工作經驗的。
  • 全職媽媽不是「黃臉婆」:過好自己的人生才精彩
    1現在幾乎所有的家庭,孩子出生後為了照顧孩子,都是媽媽們選擇做全職家庭主婦。媽媽們不想工作嗎?當然不是的,當媽媽和爸爸兩個人需要犧牲一個人的事業的時候,一般都是媽媽們放棄自己的工作。而這個時候的媽媽們,卻早已經失去了自我,沒有了自己的人生,人生只為家庭和孩子活著。身體和心裡滿是疲憊,媽媽們有時候會很孤獨很無助,很傷感,很懷念以前的上班的生活。上班雖然累,但卻是真真切切地感覺是活著,只為自己而活著。那種不為任何人,卻過好自己的人生,才是最精彩的。
  • 心理學家:如果有一天你落魄了,你會發現自己根本沒有朋友
    所以對原來身邊的朋友的行為更加在意。而且此時的脆弱心態會讓你渴望有熟人和朋友的幫助,尤其是向他們傾訴自己的悲慘遭遇。,留意你的遭際,並且會真摯的來撫慰你的情緒。所以我們應該珍惜這時候能夠來照顧自己的朋友,他們都是真正的朋友。常常在獨自一人或者夜深人靜時,由於落魄的遭遇,你會忍不住內心的情緒去找人傾訴。
  • 即使全職也要刷出自己的存在感
    選擇待在家裡,而不是困在家裡;喜歡目前的狀態,也有改變的力量,這應該才算全職主婦們該有的姿態。回歸家庭,有的是主動回歸,還有的是被動回歸。有的女性一開始是主動選擇回歸家庭的,可到後來,慢慢變成了「沒有選擇的全職主婦」。她們已經活成從屬於丈夫、從屬於孩子的樣子。她們所做的一切不是為了取悅自己,只是為了抓住丈夫。
  • 做全職媽媽,起碼損失100萬,為家庭犧牲的女人沒有不後悔的
    培養自己的孩子,更重要的是發揮自己的人生價值。特別是現在金錢的社會,你沒有能力創造財富,在家裡的那些貢獻,人家根本不會放在眼裡。人家反而覺得你從來沒有出過力,在家裡好吃懶做,等著別人養,是個沒用的女人。越是學歷高,做了全職媽媽越會讓人看不起。
  • 「全職媽媽」:要犧牲一方才能維持的婚姻,本身就醞釀著一場危機
    「全職媽媽」,應該就是「被犧牲」的一個群體,當然其中部分寶媽主動犧牲,但與過去不同的是,現在的「全職媽媽」大部分是因各種原因而不得不全職的被動犧牲者,甚至很多寶媽在全職前有著一份相當不錯的工作。朋友小A在成為「全職媽媽」前是個人人尊重的事業單位公務員,收入穩定,前景美好,那時候的她春風得意自信開朗。
  • 「為離婚,我準備了一年」全職媽媽發現丈夫出軌後,只做了兩件事
    由此,我想給全職媽媽們提個醒:如果自己的婚姻遭遇問題甚至是遭遇背叛,全職媽媽也不應該打沒有準備的仗。唯有有所準備,你在離婚的時候才沒有那麼怕。所以,即便是作為一個全職媽媽,你也要實現經濟獨立,唯有如此,在婚姻不幸的時候,你才能給自己找到出路,而不是前怕狼後怕虎,陷入左右為難的窘境,因為經濟獨立,你才有更多選擇的機會,才能在後來把路走得穩穩噹噹。
  • 全職媽媽是性價比最低的職業嗎?
    那時候我有個朋友,她雖然小小個字但是胸比較大。這個朋友不止對我抱怨:很討厭上體育課和跑步,因為每次跑步都特別不好意思,胸前一晃一晃,有時候走路的時候都不得不含著腰,這樣胸部就沒有那麼明顯的,即使長期冒著駝背的危險。後來看到許多電影裡,女生都把自己的胸用白布束起來,抹去胸部的弧度,隱藏在男生的世界裡。
  • 你是怎樣度過全職媽媽的每一天的
    看來看去,自己更像顧佳的前半生。孩子在上幼兒園之前,做了一年的全職媽媽。孩子現在4歲,因為疫情的原因,學校不能開學,又繼續做了全職媽媽。 今天之所以想寫這篇文章,是希望自己的經歷,能為想要成為全職媽媽的你描繪一下未來的生活,對已經成為全職媽媽的你,提供一些心靈的互相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