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上的新聞層出不窮,熱搜榜上的新聞更是引起全民關注。但網聞翻轉也不少,儘管大家都冷靜了,讓子彈飛一會兒,但子彈飛行速度比不過網絡新聞的翻轉速度,因此,大家經常被帶偏。
許多時候,面對翻轉的新聞,大家哭笑不得,臉被打得啪啪直響,於是,大家也習慣了,姑且聽他們怎麼說,反正你說正我也信,你翻轉,我也信,因為我沒有處在新聞中心,我就是看客,冷靜地看你表演。
對於做自媒體的觀眾來說,往往等不及子彈飛一會兒,他們得跟隨子彈飛行的軌跡,跟著子彈飛,如果等子彈停下來,熱點變成冷點。
於是,追快了,被熱點牽著鼻子走,等著熱點翻轉後打臉。追慢了,熱點變成冷點,浪費題材。
不過,只要追熱點時候,保持冷靜的頭腦,看清楚子彈飛行的軌跡,也不會被打臉了。
因為,能夠翻轉的是事情本身,不能翻轉的是社會公德,是人們心中的道德底線。
而熱點的翻轉也如此,熱點本身是不是一邊倒,是不是本身虛假的東西。比如當事人任何一方僱傭水軍製造的熱點。
而這起在網絡上鬧得沸沸揚揚的「22歲姐姐撫養2歲弟弟」的新聞最近也出現了翻轉。
原來,真相帝發現,這起上了熱搜的新聞是一起三無新聞,無時間,地點和人物的新聞三要素。
而法制君從法律層面來分析新聞不合理之處,也就是那對低保父母首先應該要求22歲的女大學生給自己贍養費,而不是二胎養育費。
而更多的目光關注這起三無新聞上熱搜的奇怪現象。
這則沒有以明星和網紅參與的疑似虛假的新聞,信源節點的單一,只有22歲女大學生出場,沒有低保父母出場,也沒有他們的聲音,他們的反駁。甚至沒有法院判決書,沒有具體經辦人員的口述或者筆錄。
另一方面,新聞中情緒化的標籤,有代表性的角色身份(剛畢業的女大學生,如果是22歲的打工妹或者是22歲的男大學生,那麼引起人們關注的可能也就很少了),強烈的社會衝突、涉及倫理的探討,幾乎都符合虛假新聞的所有判斷要素。
而這則消息得以廣泛傳播的原因,除了基於受眾被製造出來的情感因素,也有流量經濟的作用。
然而,這一起三無新聞並不是寫手炮製出來的故事(非虛構文學或者虛構的小說),而是一起說法節目。
就像央視12套裡邊的普法欄目劇一樣。主要是講一個故事,普及有關的法律知識。
而一名博主從法制節目中挖掘出其中的熱點,將故事寫下來。但他知道,如果直接告訴網民,這就是一個法制節目,肯定不能引起網民的關注,無法上熱搜,但如果是真實的事件,那就不一樣,因為共情而備受關注。
對於這一則新聞,大家關注的原因在於,有了二胎政策後,許多父母任性生育,給大孩子造成許多煩惱。兩個孩子之間的相處問題也是人們糾結的問題。
還有一些忙於事業或者發展自己的職業女子,正在受著父母公婆追生二胎的圍攻,這個故事恰好可以當成她們反駁的工具。因此,它的出現很對胃口。
大家對這一則所謂的假新聞翻轉並不反感,主要因為現實中有太多的扶弟魔,扶妹魔,讓自己的家庭日子亂七八糟,結果弟弟或者妹妹也沒有扶起來。
於是,許多人產生了代入感,萬一我家裡也出現這種情況呢?畢竟,當二胎政策實施後,高齡父母不顧自己的身體和經濟狀況,任性地生育二胎還美其名曰告訴老大,是為了她(他)好,給他們生一個弟弟或者妹妹作伴。
在生之前,覺得自己有錢,身體健康,不用老大操心養育二胎的事情。或者沒錢,但孩子一定要生,國家的二胎政策幹嘛不享受?誰說窮就不能生孩子,誰說年齡大了就不能生孩子,自己帶不了,扔給老大,他們這一代當年不就這麼過來的嗎?
而家裡的老大憑空多出一個弟弟妹妹,真的很鬱悶,就算自己的父母有精力,有經濟實力養育,他們也知道,憑著父母好不容易才有這個老么兒,老么女,還不疼愛得寶貝疙瘩一樣。
疼愛老么兒不僅僅普通老百姓這樣,許多名人也是無原則疼愛老么兒,最著名的就是歌唱家李雙江疼愛李天一,直接將他疼進監獄。
既然這些父母生二胎一意孤行,那麼,在養育二胎更是一意孤行,絕對不會聽老大的意見了。等老二長大了,不成器收拾爛攤子的還是老大的事。
當然,如果這件事只是在他們家庭裡爭執,然後放在網絡上,不會成為熱點,一旦法律介入,民眾關注點就高了。
畢竟,高齡父母和他們的兒女都等待著法律判決。
而這一起普法欄目讓這件事的判決有了良好的結果。同時也普及了有關法律知識。
對於高齡父母來說,你們的兒女對他們的幼小的弟弟妹妹有責任,但是,不是撫養責任,而是扶養,也就是搭一把手的責任,你們作為父母,不能當甩手掌柜,將老么兒(尤其是被你們慣壞的老么兒)老么女扔給他們。
而且,還有一點是成年子女有能力扶養弟弟妹妹才能扶養,他們自己的生活都不能維持,那麼,法律也會支持他們。
當然,這個扶養也不是無休無止的,因為法律上的規定是幼小的弟弟妹妹,因此,這與現在的扶弟魔扶妹魔不一樣,不是說弟弟妹妹成年了還不參加工作,還吃哥哥姐姐。
這樣一來,生活中想生育二胎的高齡或者低收入父母也不敢任性了,更不能先斬後奏,因為法律規定孝道,但不會用孝道綁架年輕人。
而年輕人也有拒絕做扶弟魔扶妹魔的依據,不會毫無底線地以這是我弟弟,這是我妹妹來綁架自己的人生與家庭與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