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公離世後留下不菲家產,婆婆打算將其平分,兒媳卻不願意,怒了

2020-08-27 MO陌沫

小林父母早些靠騎三輪車走街串巷,賣水果,一兒一女就是她們奮鬥的動力。


哥哥比小林大3歲,處處讓著她兄妹倆,感情非常深厚。

後來哥哥談對象,家裡拿出全部積蓄給她,在城裡買了套房子。小林連壓歲錢都奉獻出來了。

千盼萬盼,終於把嫂子娶過了門。

小林卻發現嫂子是個挺難纏的女人,處處管著哥哥,每月只給她200塊零花錢。

看著哥哥花錢縮手縮腳,小林於心不忍,經常從微博的公司裡拿幾百接替她。

後來小林出嫁,父母本打算給10萬塊錢壓箱底,嫂子知道後大吵大鬧,哥哥則一聲不吭。

考慮到嫂子有孕在身,父母最終沒敢付諸行動,而是聽從兒媳意見,置辦了一些不值錢的嫁妝,松松垮垮,裝了一車。

小林能夠體諒父母的不容易,婚後照常盡孝。

小林婆家在農村,婚後夫妻倆一直租房住,但是手頭再緊,每次回娘家她都要買一些牛奶營養品。

而嫂子非常不客氣,只要看到了就會說,恰巧她的喝完了,順手給拿走。

侄子出生後,嫂子更是揚眉吐氣,她知道公婆手裡有點養老錢,生怕私下補貼給小姑子一家三口,便搬回婆家住。


期間,嫂子曾提出公婆年紀大了,手裡放太多錢,不安全,讓公婆把存摺交給她保管。

公婆做了半輩子生意,當然知道錢的重要性。

她們拒絕了兒媳的好意。

這件事令嫂子懷恨在心,認為一定是小姑子從中挑唆,公婆才不願意相信她。

之後小林再回娘家,嗓子總是冷言冷語。

小林受不了挖苦,她發現哥哥被嫂子管得服服帖帖。

每當嫂子胡攪蠻纏,哥哥總是縮在一旁,不敢吭聲。

擔心父母夾在中間難做人,小林只好輕易不再登娘家的大門。

和公婆同住,嫂子從不掏一分錢生活費,心安理得啃老。

然而,在公公患重病後,她為了不伺候,立馬搬回自己小家,不露面。

見母親一個人日夜照料,實在忙不過來,小林心疼,去找哥哥理論。

可是哥哥怕老婆裝慫,於是在醫院陪護的任務就落到了小林夫妻身上。

兩個月後,父親最終還是撒手人寰,母親受不了打擊也病倒了,小林衣不解帶的在病床前伺候開導,在那段艱難時光,小林的陪護令母親感到一絲欣慰。相比下,兒子兒媳的所作所為讓她感到寒心。


她開始意識到養兒防老這條路恐怕行不通。

老伴去世,留下30萬,婆婆心生一計,打算用這筆錢試探兒子和女兒。

她把全家召集到一起。假意說自己腿腳不中用了,想把手裡的30萬平分給兒子和女兒。

以後在兩家輪流養老。

聽了這話,小林夫妻倆明確表示,讓婆婆安心把錢留在手裡傍身,她們不要,但是隨時歡迎婆婆去家裡住。

兒媳態度則不同,她大聲責怪婆婆老糊塗。

自古家產都是傳男不傳女,女兒壓根不該分家產。

不過要是敢分一半給小姑子,她就讓兒子不認奶奶。

她笑著說,兒子都指望不上,孫子更不敢奢望了。

加兒媳不願意分家產,那麼就聽她的不分了。

以後自己就用這筆錢養老,從中每月拿出5000元錢供女兒給她做保姆。

家裡的房子空著也是空著,就讓女兒女婿搬回去住,這樣也方便照顧,至於兒媳她就不麻煩了。

就這樣,婆婆將計就計,總算自己做了一回主。其實經歷過生死,她早就已經看開了。

與其被養兒防老的觀念牽著鼻子走,倒不如灑脫一些。兒子,女兒無所謂,誰孝順,到時候家產就留給誰,一切交給時間去證明。

很多老人都在意養老送終這個問題心裡總覺得有個兒子將來就有了依靠的資本。

然而事實上,有些家庭婆媳關係不和睦,兒子在兒媳面前根本不敢表現出對老人的關心。即便將來真的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日子過的也是縮手縮腳。

可是有些老人在看明白一切後,依舊在討好而散而邪所有好處都留給她們甚至卑微道去做。帶薪老保姆。如此放下尊嚴,謹小慎微的順從,其實是對生活的一種妥協。

因為養兒防老是她們親手編制出來的夢想。

哪怕明知道是自欺欺人,也不願醒來。

父母的家永遠是兒子的家,而兒子的家未必是父母的。

所以說人到晚年手裡一定要有點積蓄,把錢都給兒子,等於是自己斷了自己的退路。

更不要將兒子女兒區別對待,倘若因為厚此薄彼,造成老無所依,那將是怎樣一種悽涼。

同時,孝順是做人最基本的標準,不僅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修行。

身為兒女,理應在成年後給予父母愛的供養,善待父母。因為那是我們唯一能夠回報的。

相關焦點

  • 公公去世留下30萬,婆婆平分給兒女,兒媳拒絕:女兒不該分家產
    後來林佳出嫁,父母本打算給10萬塊錢壓箱底,嫂子知道後大吵大鬧,哥哥則一聲不吭。考慮到嫂子有孕在身,父母最終沒敢付諸行動,而是聽從兒媳意見,置辦了一些不值錢的嫁妝,松松垮垮裝了一車。林佳能夠體諒父母的不容易,婚後照常盡孝。林佳婆家在農村,婚後夫妻倆一直租房住,但是手頭再緊,每次回娘家她都要買一些牛奶營養品。而嫂子非常不客氣,只要看到了,就會說恰巧她的喝完了,順手給拿走。
  • 上海女博士找了個農村「鳳凰男」,丈夫病逝1500萬遺產只留下40萬給妻兒,婆婆公公還要爭兒子的撫養權
    他走後,包玲玲和婆婆公公一家就更是勢如水火,幾年間頻頻打官司,爭完家產又爭孩子。 毛衛東是70後,出生自成都的一個農村,比包玲玲大了近10歲。他中專一畢業就到了上海獨自闖蕩,打拼多年終於靠自己的努力站穩了腳跟,成為了某金融公司的副總裁。而包玲玲,雖然掙得沒有毛衛東多,卻是一個土生土長的上海姑娘。不僅如此,她還是國內頂尖大學的醫學博士,有著體面的工作。
  • 「一兒一女,最好別把家產平分」60歲老人的解釋,讓人恍然大悟
    所以,我們私下猜測親戚一定會把家產平分,因為普通家庭只有一點家產,還儘量平分,怕兒女有意見,更別說親戚家產豐厚呢。但是,前兩天我去親戚家做客,親戚卻滿臉愁容,表示不知道家產怎麼分。我開玩笑說,一兒一女,家產平分不就好了?
  • 「兒媳,你為什麼不給我養老?」兒媳怒懟一句話,婆婆無言以對
    對於那些有兒子的家庭,他們會努力地將兒子撫養成人,然後在幫助他組成一個家庭,等到他的事業和家庭都穩定了,老人也就可以安心的退居幕後,盡情的享受自己的晚年時光。所以,對於那些很智慧的老人來說,他們一定會和兒媳好好相處。
  • 兒子兒媳不孝順,婆婆賭氣生下二胎後,氣得兒媳當場怒摔大門離開
    陳美琳19歲那年和一個小混混生下兒子後,她就離開了,兒子就在那樣的家庭生活成長。多年後,她和現在的老公重建了一個幸福美好的家園。可這麼多年過去了,陳美琳卻一直都不願意生孩子,老公很愛她,從沒逼過她。可這6年時間裡,陳美琳兒子胡作非為,不出去好好工作,只知道天天要錢!陳美琳本想著好好勸勸兒媳,誰知兒媳也怒懟:你活該!要是有本事你再生一個好好養啊!聽著兒媳的話,陳美琳心裡很痛很痛,她悄悄決定要圓老公一個做「爸爸」的夢。不久後,陳美琳真的懷上了,她狠狠心將兒子兒媳趕出了家門,自己在家安心養胎。
  • 兒子出軌離婚,父親將百萬家產都給兒媳,兒子去世後才知道是兒媳計劃
    ,門開後一個女人帶著一個男孩站在門外,老人強撐著對他們微笑,但又很快轉過身去,他有些憋不住了。女人和男孩的眼睛也是紅的,顯然是剛哭過不久,他們是陳民生老人的兒媳和孫子。五天前陳民生老人和老伴送走了年僅44歲的兒子陳磊,陳磊是家裡的獨生子,在飽嘗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後,老兩口因傷心過度已經好多天沒有好好吃過飯了。兒媳帶著孫子來後老人和老伴的心情才變好一點,兒媳劉琴來的時候還帶了點菜,今天她想給公公婆婆做頓飯。
  • 婆家拆遷,兒媳召集2個姑姐回來分家產,姑姐一分不要婆婆不樂意
    公公去世後,婆婆就讓兩個姑姐退學,母女三人全力以赴供老公讀書。兩個姑姐到了20多歲,婆婆捨不得失去幫手,便拖著不給她們找婆家。因為錯失了最佳婚嫁年齡,後來兩個姑姐嫁的婆家條件都不好,婆婆常因此感到自責。
  • 婆婆生病3個女兒輪流伺候,臨終遺產都留給兒子,兒媳不肯接受
    在這種認知下,女孩家庭地位始終得不到提高,甚至出嫁時娘家只知道索取彩禮,卻不準備嫁妝,將截留的錢全投資在兒子身上,從而造成女兒婚後在婆家抬不起頭。然而真到了生災害病的時候,那些重男輕女的父母恍然發現,守在病床前端屎端尿的,恰恰是當初不待見的女兒,剎那間,各種悔恨慚愧一湧而來。
  • 公公婆婆把兒子兒媳告了:房本加名字也不是你們的!女方吃大虧了
    法院判決雙方平分房產。這個判決一下來,公公婆婆就不幹啦。「我們當初出錢給你們買房,加你名字是因為你們是兩口子,現在都離婚了,還我養老錢!」立即跟兒子補了張借條,拿著當年的銀行轉帳憑證,找個律師就到法院把兒子兒媳給告了。
  • 公公生病住院,婆婆立規矩讓兒媳盡孝,結果「弄巧成拙」
    這樣的父母,在某種程度上對孩子也是「溺愛」,可以說是咎由自取,比較明顯的一種現象,就是很多人都把照顧,贍養父母的責任推給兒媳,認為這是兒媳的責任和義務,卻從來不去追究兒子的責任。劉藝不感恩,反而得寸進尺,對李芸也越來越挑剔,這次公公住院,要住好幾天,醫生安排家屬照顧,李芸怎麼都沒想到,婆婆竟然讓李芸請假照顧公公,別說男女有別,再說其他也不適合,李芸當著劉藝的面拒絕了婆婆,沒想到,婆婆馬上變臉,指著李芸罵:「你這樣的媳婦,娶來幹嘛?這麼不孝!
  • 70歲大爺含淚坦言:有一兒一女,不要把家產平分,理由讓人心酸
    但是,現在年齡大了,需要倆孩子照顧時,兒子卻說:「不要光找我,妹妹也分了一半家產。」而女兒則說:「我哥說我是嫁出去的人,你現在那房子以後是他的,你要養兒防老。」看著一雙兒女這種表現,70歲的李大爺含淚坦言:「有一兒一女,千萬不要把家產平分。應該等到了躺在床上的時候,看看誰願意給我們養老,就把家產多分給誰一些。
  • 婆婆瞞著兒媳貼補侄子,兒媳不吵不鬧,一年後婆婆後悔不已
    婆婆在家裡很強勢,公公一輩子都怕她,雖然生氣婆婆把錢都給娘家了,可吵過之後日子還得繼續往下過。然而自從舅舅們嘗到甜頭後,便歪心思不斷,隔三差五來借錢,不是買肥料缺錢,就是等著種子下地,而這些錢最終一分沒還,都打了水漂。所以弄清楚公婆攢不住錢的原因後,劉玉執意分家各過各的,買房的債務小兩口承擔。劉玉不想啃老,可也不想辛苦掙的錢,將來被這幫親戚不明不白算計。
  • 為討好兒媳,婆婆提前把家產給兒子,3年後卻遭兒媳下逐客令
    在男女有別的偏見下,兒子兒媳才是自家人,女兒女婿只是客人,很多老人本著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則,將家產都留給兒子兒媳。即便女兒女婿生活困苦,娘家大多給予口頭上的同情,卻很少願意拿出實質去幫襯。弟媳過門後,母親愛屋及烏,對兒媳比對女兒好太多,盼望能早點抱上大孫子。為了討好弟媳,母親甚至提前把家產給弟弟弟媳,也正是那時候,阿秋才知道原來父母挺富裕,老夫妻倆存有50多萬。
  • 丈夫去世後,她向公婆借100萬買房遭拒?婆婆不解:兒媳應該不缺錢…
    老娘舅了解到,前幾年拆遷後,袁大姐一家、哥嫂一家和公婆一家分別都拿到了拆遷款和一套房。現在,袁大姐想給兒子再買一套新房,因為錢不夠,就想通過兒子到爺爺奶奶那邊去借錢。袁大姐的公公表示,他們原計劃是等兩個孫子結婚時,將手裡的100萬存款平分下去,不過為了賺點利息錢,現在暫時把錢都借給了別人。
  • 故事:婆婆再婚,現任公公每月給兩千,如今婆婆鬧離婚:你就想找個保姆
    婆婆再婚,現任公公每月給兩千,如今婆婆鬧離婚:你就想找個保姆當子女們成家了,那些喪偶的老人們獨居,過著孤獨的生活,就算子女們再孝順,他們內心並不幸福公公走後,給婆婆留下三套房子和30多萬存款,後來老公結婚,婆婆只給自己留了一套,其餘家產全都給了我老公。當初我們結婚後和婆婆在一起住了快兩年,後來由於我們工作調動,搬到城東居住了,從此和婆婆分開住。
  • 公公去世3個月,婆婆不帶孫子火速再婚,晚年找兒媳養老被拒
    辦完後事,婆婆不吃不喝,整天以淚洗面,幾天時間整個人都瘦虛脫了,王慶和老公趕緊將婆婆送去醫院輸液。醫院有個老頭,年紀和婆婆相仿,他特別熱心,婆婆聽了他的開導心情平復許多。,在公公去世3個月的時候,婆婆突然將兒子召回,鄭重其事告訴他們自己要再婚了,而再婚對象就是他們在醫院看到的那個叔叔。
  • 他不幸離世,面對七十五萬死亡賠償金,兒媳與公婆矛盾頻發甚至不惜斷了聯繫
    然而更加讓他們無奈的是,兒子離世後,兒媳婦和這個家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緊張。而他們也已經兩個多月沒有見到自己的孫子了。小黃說,丈夫去世後,有一筆75萬元的賠償金,公公表示會妥善保管全部用於孩子將來的生活。而她自己為了緩解悲傷的情緒,獨自帶著孩子回了娘家。可是就在幾天前,她竟然在電話裡得知公公將75萬元賠償金全部拿出去投資了。這讓她的不安全感極度上升,她覺得公公就是在致自己和孩子的將來於不顧。那麼公公熊先生究竟有沒有將賠償金拿出去投資,對於兒媳婦和孫子的將來,他是如何打算的?
  • 婆婆逼兒媳上交工資卡,婆婆去世後查餘額分文不剩,兒媳不怒反笑
    婆婆逼兒媳上交工資卡,婆婆去世後查餘額分文不剩,兒媳不怒反笑導語:現代社會有許多的月光族,他們不明白理財的重要性,也不懂如何理財。這樣的生活或許在單身的時候還可以,但一旦結了婚,事情就變得棘手許多,可能會引發不必要的爭吵,特別在有了孩子以後,用錢的地方越來越多,沒有積蓄還有可能會耽誤孩子的前程。
  • 公公將陌生女人帶回家留宿,婆婆氣得離家出走,兒媳不同意結婚了
    小雅談了個不錯的男朋友,兩個人感情很好計劃要結婚,婚前在男友家住了一段時間,男友和婆婆對自己關懷備至,小雅很是欣慰能有如此通情達理的婆婆和男友。但是公公的作風似乎不太好,鄰居街坊總是愛開玩笑議論紛紛,但小雅想著反正是跟男友一起生活男友對自己好就行了,於是就和男友出去打工了。
  • 兒媳去月子中心休養,婆婆嫌貴阻攔,兒媳怒懟沒讓你家出錢
    徐登紅的母親很有生活情調,將家布置得溫馨舒適,一日三餐更是不重樣。而婆婆做事毛躁,不善打理家務,在飲食上也非常敷衍,常常將各種菜餚放在一個鍋裡燉熟,徐登紅簡直覺得難以下咽。婆婆解釋說,一鍋燴一來省事,二來省煤氣。看著公公和丈夫吃得津津有味,徐登紅只好入鄉隨俗,半個月的時間,她消瘦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