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密關係問題往往是內心創傷的投射

2020-10-18 李建學心理諮詢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一個人外在很優秀,事業有成,待人和善,在剛交往的時候也很體貼溫柔,但一旦跟其談戀愛,一起生活時間長了,關係深了,就會出現很多不可理喻的行為,造成戀愛或婚姻問題。


我們每個人都是帶著各種創傷成長到現在的,很多時候這些創傷也成就了現在的我們。


但當一個人進入親密關係比較深的時候,其在普通人際中無法暴露出來的各種創傷,都會慢慢暴露,也就會出現各種怪行為。


這個現象是在說,他覺得這個關係足夠安全,他想通過這個關係修復早年的創傷



這是一個無意識的過程。


而且伴侶雙方,在親密關係越來越深的時候,這種東西會越來越多,親密關係在這個階段就會變得非常艱難。我們一般的感受是,談戀愛的時候好好的一個人,怎麼真的處久了,出來那麼多不可理喻的怪毛病,他對我比普通人還惡。


在某些特定的時候,他的確對你比普通人更惡的,會莫名對你感到憤怒,會對你有不合常理的期待,會對你有難以理解的要求,有的時候你會感到他就像一個孩子那樣不可理喻、沒有擔當。


其實,親密關係是一個深度的交流,在普通關係中無法觸及的創傷,在親密關係中很容易被觸及。因為覺得親密關係安全,創傷會被引發出來。


要是創傷在親密關係中被修復了,關係就繼續往前走,否則,在親密關係中就很可能出現二次創傷。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在戀愛或婚姻中容易重滔覆轍,因為他們的創傷依然存在而沒有去好好修復,從而讓自己得到成長。



而且,內心的創傷並不是那麼容易修復的,新的行為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即使心理上最堅強的人,改變舊有行為、建立新行為的過程也會給她帶來心理上的衝突焦慮,而對於那些心理不易平衡的人來說,這一過程的痛苦更為嚴重,向前進一步往往要付出十倍的辛苦。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在戀愛或婚姻關係中覺得改變對方很困難,而當事人也覺得改變很痛苦的原因。


這就需要專業的心理諮詢師去引導來訪者看到自己的問題,陪伴來訪者長大。改變來訪者的認知,就像說服一個內在的小孩,需要耐心、理解、陪伴,慢慢將正確的認知內化為來訪者內心。

相關焦點

  • 《親密關係》:你所看到的每件事,都是你內心世界的投射
    「尋找真摯永恆的親密關係,其實是在尋找自我。」無論親情友情愛情,任何一段親密關係的探索,其實都是在治癒和認識那個最本真的自我。因此,痛苦的浮現也並不是一件壞事,所有的問題,都是經過偽裝的禮物和寶貴經驗。
  • 我是如何用親密關係治癒早年的創傷
    一旦痛苦浮現,我會立刻集中火力找出最大的痛源,提出「問題」,並告訴她。她的響應,往往是否認問題的存在(除了反方腦袋的問題以外)。我會堅持有很大的、也許無法解決的問題存在,而且已經影響到這段親密關係的未來
  • 沒有出軌,為什麼親密關係還是越來越冷漠?
    親密關係的本質 是伴侶互為投射認同的場所 我們總說,婚姻中的「冷暴力」,就像玻璃碎渣子一點點扎進心口,它讓我們的心變得千瘡百孔,傷痕累累。在親密關係中,我們都渴望和對方交流自己的內心世界。因為在我們看來,相愛是兩個人靈魂與肉體的結合。
  • 讀《親密關係》有感——親密關係通往靈魂的橋梁
    用非常簡單的話就是:我們會將自己從小到大得不到的期望,投射到那個愛我們讓我們覺得特殊的人,一旦自己的期望破滅,我們就難以抑制的惱羞成怒,從而為關係帶來各種危機。這本書的主題說,在親密關係中,如果關係出了問題,我們需要從自我的內在尋求答案,並會成長、體驗到高層級的、真正的靈魂關係。
  • 親密關係的問題的真正根源往往像個無解的謎
    —克裡斯多福·孟克裡斯多福的《親密關係》是講訴親密關係的經典之作。這本書不僅限於男女的愛情關係,也適合室友,同學,同事,朋友,家人等親密關係。克老師的基本觀點:你的親密關係伴侶,是來幫助你更加認識自己,進而療愈你的創傷,最終找回真正的自己,因此,親密關係是通往我們靈魂的橋梁。
  • 太愛伴侶的婚姻,一定不是最佳的親密關係?
    在親密關係的諸多問題中,我們往往在探討的是兩個人不夠親密怎麼辦。但是實際上,親密關係還存在反方向的問題,那就是兩個人之間過於親密,界限不明,互相索取。不夠親密是中國夫妻的普遍問題,過於親密,同樣困擾著不少夫妻。親密關係的來源,是兩個人之間的彼此需要,彼此滿足。在需求與滿足之間,必然產生很多交集與摩擦。
  • 你真的了解親密關係嗎?親密關係其實是人腦最大的幻象
    逃避了這個問題,會有下一個同樣的問題出現,逃避這個不良人,會出現下一個不良人,這是每個人無法忽視的惡循環,你以為只是外在世界對你的不公,實際上仍舊是你逃避了應該面對的修行,所以問題會在人生中不斷的重複。修行親密關係,我們要首先知道親密關係包含了什麼,與父母是原生家庭的關係,與丈夫妻子是再生家庭的關係,與孩子則是親子關係。
  • 你的親密關係中是否隱藏著你兒時的創傷?
    童年心理的創傷會陪伴我們一生。比如昨天的推送裡提到川普侄女寫的川普的家庭,川普的童年也是完全生活在父親的陰影下,導致了他現在反社會的人格。今天要推薦的這本書叫做《親密關係》,豆瓣評分8分。作者 克裡斯多福•孟是一位在個人及團體教練的領域上有近三十年經驗的國際演說家、生命教練和諮商師。他的教學遍及中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加拿大。
  • 親子夫妻關係出現問題,需要療愈童年創傷,才能走進美好生活
    不幸的童年經歷實際上是成長過程中的創傷,這些創傷在童年中就被包裹了起來,形成一個脆弱受傷的內在小孩,無法長大。等到我們成年後,一旦遇到挫折。就會被這個內在小孩接管,沉浸於痛苦中,做出不負責的行為,造成我們在關係中的掙扎和受苦。珍的經歷就帶有了心理學上所謂的俄狄浦斯情結,也就是戀母或者戀母父情結。母愛的缺失讓她的生命早期缺乏了安全感,很自然地她把依賴轉向了父親。
  • 豆瓣7.8,張德芬作序,這本身心靈書教你如何經營《親密關係》
    當親密關係出現問題時,人們往往會憤怒、痛苦和絕望。克裡斯多福認為,對心靈成長來說,有負面情緒是好事,它會迫使我們重新認識自己。每個人都是原生家庭教育的產物。可以說,我們生命中的大部分痛苦,都源自於我們的原生家庭。在漫長的人生歲月裡,童年創傷會如影隨形,不斷折磨我們,讓成年後的我們痛苦不已。當童年創傷投射到親密關係上時,就出現了夫妻矛盾。
  • 親密關係為什麼總是受到傷害?
    但凡是人,幾乎就不可能沒有親密關係的煩惱,親密關係並不僅限於男女的愛情關係。只要兩個人親密到一定程度,向對方敞開到一定程度,室友、同學、同事、朋友、家人等,都可以算是親密關係的一種。當然,男女之間的親密關係是能量最大、張力最強的,因此衝突也最大,也最讓人心碎。
  • 【親密愛人是你最好的療愈大師】
    每一個來到我們生命中的人,都是我們最好的老師,而那些帶給我們痛苦和煩惱的人是我們優秀的老師。愛人將是最好的心理治療師,為什麼,一個好好的人,一旦跟其談戀愛,一起生活,時間長了,關係深了,就會出現很多不可理喻的行為。很大程度上,當一個人進入親密關係比較深的時候,其在普通人際中無法暴露出來的各種創傷,都會慢慢暴露,也就會出現各種怪行為。這
  • 《親密關係》⑧丨你怎麼評論別人,就是怎麼看待自己
    「最愛我的人,卻傷我最深」這不僅是一句歌詞,更是親密關係的寫照。分手見格局。文章和馬伊琍的分手,各自相安為好,互相記得彼此的好。庾澄慶和伊能靜的分手,前者祝福一切皆好;後者幾多指責,幾多差評。你怎麼評論別人,就是怎麼看待自己。如果你內心平和,那麼對待他人也會溫和平靜;如果你內心擰巴,自然無法與人和睦相處。
  • 親密關係裡,你是否自己困住了自己?
    在親密關係中,當我們感覺到自己好像找錯人,自己的不幸都是對方帶來的時候,我們就來到了克裡斯多夫.孟的著作《親密關係》一書中所說的「內省」階段。親密關係中的陷阱並不局限於這幾種,還有競爭、依附與投射等,雖然「內省」會讓我們看到自己內心醜陋的一面,讓我們感覺到羞愧,但只有先接納這樣一個不完美的自己,我們才有力量離開「受害者監牢」。別讓「受害者監牢」困住了我們自己內省是檢視自己內在所有想法和感覺的過程,其終極目標是讓你能和自己內在的事物和平相處,並且用愛來面對它們。
  • 自我覺醒,獲取愛和滋養的力量,《走出原生家庭的代際創傷》
    在許多親密關係中,我們常常能看到一個正常的人會流露出不同以往的負面情緒,而這些在普通的人際關係中並不會輕易顯露,往往是因為親密關係中雙方的情感距離足夠近,才能觸發那些被壓抑的情感情緒。然而這些負面情緒不被我們所了解,甚而懷疑自我或極度排斥,使得自我壓抑,也讓人際關係變得更複雜起來。
  • 好的親密關係,是通往靈魂的橋梁
    你是否在親密關係中受傷而心門緊閉,甚至放任自流?那麼,推薦你讀一本書:加拿大資深生命教練、演說家克裡斯多福·孟的《親密關係:通往靈魂的橋梁》。書中告訴我們:你的親密關係伴侶是來幫助你更加認識自己,進而療愈你的創傷,最終找回真正的自己。親密關係是通往我們靈魂的橋梁。
  • 其實,親密關係就是你一個人的事(下)
    接上篇,我們在了解了親密關係的前兩個階段後,艱難地走到後兩個階段——當然,這些狀況很可能是穿插的,也可能有些人不用這麼艱辛,而是會從一開始頓悟,不用經歷這麼艱辛的歷程——但對於普通夫妻來說,這是普遍現象和規律,了解了每個階段所呈現出的問題和解決思路,對我們建立和諧的親密關係非常有用。3.
  • 親密關係中的「愛恨情仇」
    >除了家庭自身的邊界不清引發的」婆媳矛盾「、」隔代養育「、」親子糾纏「等問題外還有「第三者「插足,這時候看起來問題的責任似乎很明確,那個出軌的人破壞了家庭,ta的背叛造成了這一切,留在家裡的另一半就是受害者更有時候,這個」第三者「可能是工作、遊戲,或其他可以轉移情感投注的事物於是親密關係成了「一追一逃」的隱形戰場
  • 搞清楚這三點,你就能解決親密關係帶給你的痛苦
    親密關係可以說是我們內在精神力量的支柱,不管是親情、愛情、友情沒有它,我們就會失去歸屬感和重要性。可明知道他們是,咱們最愛的人,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造成這種關係的緊繃,把雙方都弄得苦不堪言?主要原因在於,我們把自己看到的現象當成既定事實。
  • 心理學:男女之間,真正能夠開花結果的,往往都明白「投射效應」
    李銀河教授,在一檔節目中談到男人和女人之間的愛情關係,她認為:「愛情關係並非是一成不變的,所以我們在進入一段愛情的時候,也要做好心理準備。」男人和女人之間,究竟怎麼樣相處才能夠走到最後,真正能夠開花結果的,往往都明白投射效應。「投射效應」指的是將自己的特點歸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傾向,即在認知和對他人形成印象時,以為他人也具備自己相似的特性的現象。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會不由自主的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並強加於別人,這種認知障礙最容易發生到親密關係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