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盾:「從《武俠三部曲》到《敦煌·慈悲頌》,是我的心路歷程」

2021-01-11 羊城派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林丹 錢瑜

圖/珠海華發中演大劇院

在美妙的樂聲中,千年敦煌壁畫穿越時光撲面而來。1月8日晚,由譚盾指揮,作為珠海華發中演大劇院開年首場演出的《敦煌·慈悲頌》在珠海奏響。這也是2021年珠海迎來的首位「音樂大咖」。

從歌劇《秦始皇》到電影《臥虎藏龍》,從《水樂》到《網際網路交響曲》,譚盾創作了諸多經典,也曾斬獲格萊美音樂獎、奧斯卡金像獎等諸多獎項。而對於《敦煌·慈悲頌》,譚盾稱之為「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

《敦煌·慈悲頌》取材於絲綢之路上敦煌壁畫中的故事。全劇分為「菩提樹下」「九色鹿「「千手千眼「「禪園」「心經」「涅槃」六幕。譚盾在《慈悲頌》中借鑑了大量古樂,還依照敦煌壁畫中復原了反彈琵琶、奚琴等古樂器。當古代東方樂器與現代西方樂器同聲齊鳴,生動展現了中國歷史和文化的厚重、博大之美。

譚盾

演出現場

譚盾在受訪時稱,幾年前,自己在敦煌看了壁畫後,十分激動。敦煌研究院院長樊錦詩跟他說,這些壁畫帶不走,那麼多人想看,你可以把壁畫變成聲音嗎?「她(樊錦詩)其實是跟我開玩笑,但是我聽進去了。於是乎,就花了很多年把它變成聲音。」他直言:「把敦煌的慈悲頌做出來,其實是有一個大格局,我希望我們能夠在世界藝術史上很有底氣、很有貢獻、很有創新地去參與,而不只是跟著西方的潮流或者貝多芬的足跡。《敦煌·慈悲頌》這部作品就是我們想從心靈深處、文化的遠處、還有藝術創新的角度,去挖掘中國的藝術流派、中國的交響樂流派。」

2014年時,譚盾曾在澳門演繹《武俠三部曲》;如今,譚盾攜帶《敦煌·慈悲頌》到珠海演出。從《武俠三部曲》到《敦煌·慈悲頌》,是否存在內在聯繫?譚盾說:「從武俠到慈悲,也許就是必然。它是一條連起來的學術的、歷史的、美學的思路,我們也正由此探索中國交響樂學派。從《武俠三部曲》到《敦煌·慈悲頌》,也是我自己的一條心路歷程。」他還提及,自己最近迷上了合唱,一直在寫合唱曲,「我發現,合唱的交響樂可以連接陽春白雪的、下裡巴人的藝術,它可以把故事講得很清楚。」他還透露,自己考慮創作海上絲綢系列作品,另外,下一部作品為《安魂曲》,「這個作品實際上是獻給全世界所有的疫情中的殉難者,這將會是一部非常重要的作品。」

來源|羊城晚報·羊城派

責編|吳彤

審籤|吳瑕

實習生|高爽

相關焦點

  • 「敦煌的女兒」樊錦詩:敦煌是我的宿命
    10月12日,「莫高精神」宣講報告會,樊錦詩講述幾代敦煌人保護、傳承敦煌文化的歷程。新京報記者 浦峰 攝「敦煌的女兒」倍感不安接連獲得兩次國家級榮譽,樊錦詩沒有把獎狀留在身邊,都交給了敦煌研究院的院長,然後向同事們鞠一躬,「這是幾十年大家奮鬥的結果,所以我要謝謝大家。」似乎她只是代大家領取了榮譽。
  • 袁冰妍首談十年心路歷程,看完我哭了
    今天我寒夜裡看雪飄過,風雨裡追趕,霧裡分不清影蹤。天空海闊你與我,可會變,誰沒在變,多少次迎著冷眼與嘲笑,從沒有放棄過心中的理想。相信這首歌大家並不陌生,這首歌曲是《海闊天空》,是黃家駒先生生前最傑出的作品。
  • 一個女人由愛到不愛的心路歷程
    一個女人由愛到不愛的心路歷程,其實並不遙遠,有時候只是一瞬間一剎那,只是經歷了一件很簡單的事情,就讓一個女人從愛到不愛。這似乎就是所謂的「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一個女人從愛到不愛,或許只是一瞬間的事情,但在這之前必然是經過了漫長的積累,和無限的失望,才會讓她霎時心如死灰。
  • 梁洛施為兒子慶生 且髮長文感慨自己多年單身媽媽的心路歷程
    梁洛施為兒子慶生 且髮長文感慨自己多年單身媽媽的心路歷程時間:2019-06-30 10: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梁洛施為兒子慶生 且髮長文感慨自己多年單身媽媽的心路歷程 梁洛施在社交帳號上貼心曬出了兩張為雙胞胎兒子慶生的照片,並且髮長文感慨自己多年單身媽媽的心路歷程。
  • 鄧倫一首《年少有為》,唱出了心路歷程,憂鬱表情惹傷感
    到了新的一年,鄧倫他也受邀參加跨年晚會,他在臺上的一首年少有為唱出了自己的心路歷程。相信很多人都在電視機旁邊等著,看鄧倫的出現,他的歌聲充滿陶醉感,他的歌曲讓人家盪氣迴腸。大家都知道鄧倫他一直以來是演員的身份,不過大家可知道他的歌聲甚至超過一些專業人員。
  • 許倬云:心路歷程
    心路歷程我在這裡記下的片段回憶,也未必是促成我「頓悟」的因子,或許甚至不是觸發的機捩,但是至少在我的記憶中,這幾個片段確實和自己的發展過程相聯結,構成比較鮮明的印象。  在戰爭中長大的孩子大概比昇平盛世的小孩較早接觸到死亡。祖母去世時我第一次經驗到親人的死亡;但是她的彌留狀態是在安詳的氣氛下慢慢轉變,因此留給我的印象也不是劇烈激動的。在重慶遭遇大轟炸時,我們正在萬縣。
  • 《活下去的理由》:從陷入抑鬱症到慢慢走出來的所有心路歷程
    一開始看到書名的時候,我不禁在想,在如今這個社會中,活下去的理由不是有很多麼。家人、朋友、生活……直到看完了整本書,我才意識到,在作者眼中,活下去有多艱難。這本書,是抑鬱症患者自助書,裡面講述了他從陷入抑鬱症到慢慢走出來的所有心路歷程。
  • 剖析女孩從被約到赴約的心路歷程
    可憐於那位長相不錯、藝術&34;一身的男生,時刻疑問為何對我舍妹子情有獨鐘的追求著。言歸正傳,當宿舍妹子接到晚上出去喝酒的信息,她這一天的所思所想甚是焦灼,別看一句同簡單同意的話,背後的心路歷程波瀾起伏。相信約女孩晚上出去喝酒的男生大有人在,本文就來談一談,女孩被約後,她們終究思考了什麼?
  • 曝光男生追女生時的心路歷程...這是什麼沙雕啊!
    不分男女總是容易被蒙蔽雙眼以往我們看多了女追男的心路歷程
  • 每個人的心路歷程不同,請給與理解和尊重!
    那只是少數,我希望更多的人,在他生命遺落後,不要再妄加評論,指責他父母的教育;指責他不夠堅強的軟弱。就算他是為愛殉情,那又怎樣?對於這樣的小孩,因為他肯定缺少太多,所以很看重珍惜這份感情!有何錯?錯的唯一:就是他忘記了對父母的責任!錯的是沒有想到那些資助過他的人。
  • 從青絲到白髮,從都市到大漠,痴心60載守候,她心歸處是敦煌
    樊錦詩被稱為「敦煌的女兒」,敦煌博物館第三任館長,她自1962年來到敦煌,就與它結下了不解之緣,這本《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是由樊錦詩自述,顧春芳整理編著的唯一自傳。大四時,樊錦詩被分配到敦煌實習,她和我們一樣,第一次知道敦煌是在小時候的課本上學到關於莫高窟的課文,後來學了考古,更留意敦煌的信息,常書鴻、段文杰等先輩放棄優渥的生活,去荒漠守護莫高窟的故事她早已知道,可以說敦煌是她少年時代一個美麗的夢。
  • 張超籤約福茂唱片 首次坦露臺北當助理心路歷程
    張超正式籤約成為福茂旗下專屬詞曲作者,不僅如此,張超更是首次坦露自己在臺北任製作助理期間的生活和心路歷程。張超消失三年再戰歌壇,化身唱作型男,首張個人專輯《假的》耗時兩年多精心打造。張超本人從製作助理做起,經過製作人陳俊廷精心調教,全程參與錄製,在個人首張專輯裡盡顯優質潛力。
  • 「深圳就是古代的敦煌」,敦煌研究院院長談深圳多元文化交融
    對話一開始,趙聲良表示,古代的敦煌與今天的深圳有很多相似之處。敦煌是古代的交通要道,是中國和外國交流的地方,深圳是現在的交通要道,全國的文化交流也會在這裡薈萃。因為文化的交融、互建形成了這個地方的發達。
  • 《陽臺上》每一個人的現狀、態度,都將是我們成長必經的心路歷程
    成長,不是身體長高、體重上漲,而是心路歷程的變化,是不斷地成熟,學會自己解決問題。《陽臺上》每一個人都對待生活的態度,代表著我們在成長中的某一個階段。只要我們在成長,在某一瞬間,都會有像他們一樣。1、天真少女陸珊珊陸珊珊,一個智力低於常人的人,即便她20多了,但是心裡年齡就只有十歲,內心永遠保持的天真、潔白無瑕。當我們長大之後,遇到種種的困難、在現實碰壁。
  • 重組家庭的姐妹,從排斥到親密的心路歷程,請相信愛的力量!
    在陽光明媚的春夏之交,兒童文學作家徐玲的長篇小說新作《給你我的所有》溫暖登場。這是徐玲「我的愛」系列作品的第五部,既繼承了之前的《我會好好愛你》、《我和老爸的戰爭》、《我想和你在一起》和《全世界請原諒我》這四部小說關於親情大愛的恆久主題,又在題材和主題上有新的拓展。
  • 武俠電影《馬永貞之閘北決》定檔;愛奇藝曝新劇綜片單
    武俠電影《馬永貞之閘北決》定檔日前,武俠電影《馬永貞之閘北決》宣布定檔11月深秋於全國院線上映。影片講述的是民國初年,出身於武術世家的馬永貞,為了幫助閘北百姓重獲家園,隻身涉險,憑藉自己的一身武藝和一顆熾熱的愛國之心與五湖幫及法國武者一決高下,贏得擂臺賽,捍衛民族尊嚴的故事。
  • 一周文化講座|香港武俠文化以及早期武俠電影配樂
    本次講座,將從十七世紀的倫勃朗出發,一路走向十九世紀,以各時期的油畫代表作,形象地回顧西方油畫從古典主義結束到表現主義興起,這250年的西方繪畫藝術歷程。從倫勃朗到梵谷,從古典主義到表現主義,跟隨著王建南老師,沿著西方繪畫藝術一路,我們一起聊聊天,一起走進藝術的殿堂。
  • 《終風》:在特殊的天氣裡,女子的情感世界和心路歷程是怎樣的呢
    這首詩運用了詩經中典型的「比」的表現手法,因比起興,全詩展現了特殊的天氣現象,如狂風大作、塵土飛揚、天空陰沉、雷聲轟轟等畫面,特殊的天氣現象是環境描寫,有力地烘託了氣氛,鋪墊了詩歌中故事發生的場景,進而描寫了女主人公的心理活動、情感世界和心路歷程。詩中的主人公是一名女子,以悲傷的口吻寫出丈夫對她肆意調戲的怨恨,丈夫離開後又有所擔心,擔心丈夫對自己用情不專一,因而夜深難眠,輾轉反側。
  • 柯佳嬿吐女孩到女人心路 首吐30歲的幸福
    她從自己20多歲時期談到現在的心路歷程,也說到自己另一半的貼心暖舉,最後還說到「30歲的幸福,是擁有浪費一生的另一半」,甜甜放閃老公。在影音創作團隊《一件襯衫》的專訪中柯佳嬿先說到自己的20多歲時期,有點傻,伴隨年輕時期對未來的憧憬,都不怕、奮不顧身的那種心態,讓現在的自己非常羨慕。除此之外,她還提及老公坤達先前追著前班飛機到韓國,出現在飯店對街的感人暖舉,突然的浪漫讓她無法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