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因為愛人喜歡上了海鮮,後來因為兒子又愛上了打籃球,這兩者都和我有著必然的聯繫,愛人是南方人,從小吃海鮮,但我這個北方妹子來說,我似乎是到了初中以後才吃過第一次魚,我當時愚蠢地認為鯉魚就是海鮮的全部代表了,雖然也從書中學習過關於海洋生物的知識,但是看和真實的吃是兩回事,後來去愛人的家鄉,才真正地見識了海鮮的種類,從此便愛上了。
兒子還很小的時候,我和愛人就給他買了籃球,希望他長大了能打得一手好籃球,目的只有一個:長高個子,因為我和愛人都不是很高,後來他一天天長大,各種的興趣班換了又換,唯獨籃球從來都沒有丟下過,他從五歲開始練習打籃球,一直到他18歲出國,記得那時還很小的他就坐在我的自行車前面的車座上,無論颳風,下雨,下雪,我們從未間斷過,直到他出國,我和愛人送他到機場,我和他並肩走在嘈雜的候機樓裡,陽光灑在他濃黑的頭髮上,我和他擁抱,他像是在抱一個小矮人,我不盡在想,看來打籃球真的有用,我也是在陪他打籃球的課上,喜歡上了這項運動,所以很多年後,我還會抱上一個球,趕在太陽出來前,去樓下打幾下,也算是活動筋骨了。
我想在我們的生命中,有許多的習慣一定是和生命中某些人有著密切的關係,這個人或是我們的父母、愛人、子女,工作很久的同事,認識半輩子的朋友,同樣我們的某種習慣也一定會在他們的生命中留下痕跡。
在我的生命中還有一個習慣是關於他的,我16歲的愛情,那個竹馬青梅的男孩子,他寫的一手好字,喜歡吟詩作對,喜歡一切關於美好的事物,月亮、星星、海洋、風、樹木和花朵,所有的這些在他的筆下都變成了活生生的生命,我很喜歡讀他的文字,那些帶有溫度的可以療愈的文字,在無數個黃昏的午後,我躺在他的懷裡,他讀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野薔薇》,讀海子的《太陽和野花》、《以夢為馬》、《面朝大海,春暖花開》,讀泰戈爾《世界上最遠的距離》,讀葉芝的《當你老了》,讀普希金的《我曾經愛過你》,那些關於愛情,關於生命的詩篇,曾經在夕陽的夕照中美麗了我幹凅的靈魂心靈。
或許從那時起,因為愛他,我便喜歡上了文字,喜歡傷感或溫暖的文字,將那些字拼湊在一起組成了一句感人的句子或是一段人生哲理,那就像在孕育一個生命,那些小小的字眼,被一隻筆賦予了愛的力量。
只是後來的後來,我們並沒有在一起,他去了他夢想中的遠方,而我卻從此與文字結緣,在最初的很長一段時間裡,我曾嘗試用文字向他寄送相思,他亦回復我愛的答覆。可我們終究沒有逃過距離和時間的雙重考驗,他遇到了新歡,而我終於也在等待無果後,嫁給了現在的愛人。
可是關於他的那些習慣我至今都沒有改變過,我想不是因為我還想念他,而是在這個習慣裡,多少藏著關於這個人的一些記憶。
或好或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曾經有那麼一個人或一些人曾經那麼近地走近過我們的心靈,在陽光晴好的清晨,在微風不聒噪的午後,靜靜地發生在我們生命中有關於他們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