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調報告,引發熱議
近日,石家莊疫情反撲。
帶兒子去醫院、買包子、買菜、買水果……碰上了社區封閉的那2天,才待在家,稍微歇息。
其餘日子都在外奔走忙碌,從未停歇。
那她的丈夫呢?
早上上網,中午餓了去吃麻辣燙,下午回家。
8天就去了6次網咖。
咋一看,儼然就是單身漢子的生活。
如果不是報導裡有著「丈夫」二字,誰會知道他有老婆和孩子呢?
有人說:石家莊的冬天從來沒像今年這麼冷。
零下十幾度的大寒冬啊,一個女人獨自抱著兒子去了多趟醫院,然後買菜買包子買綠豆餅……為家庭四處奔波。
她的丈夫只需要舒舒服服地躺在家,雙手一叉,雙腳一翹,在家等著老婆買早餐、做飯、接送孩子回家。
如果不是這份流調,沒有人在意這個媽媽每天做什麼吧。
行蹤被曝光後,有網友十分生氣:這個男人沒有盡到自己的責任,真的離譜。
也有不少人質疑:到底婚姻帶給了女人什麼?
生活中這樣的例子太常見了,有太多的媽媽都是這樣喪偶式育兒,年復一年,日復一日。丈夫非但不體諒,只會冷漠道:「你不就是帶個娃」。
有時就覺得好奇怪,我們重視家族、重視血緣、重視宗親。
但很多時候,在潛意識裡又默認了丈夫賺錢養家就可以不顧家。
不僅不受批判,反而還可以要求妻子理解,甚至會變成了他們成功時炫耀自己犧牲的資本。
丈夫半年才回家,待個三四天就走,平時孩子和自己不舒服,妻子只能獨自面對。
孩子半夜哭泣,妻子立馬去哄,丈夫也明明就醒了,卻只呆在被窩裡玩手機。
回到家,襪子髒衣服可以亂扔,馬桶上的尿漬可以不清洗,只要不想離開被窩去倒水,大喊一聲「老婆」就可以。
不少丈夫處處要求女人成為超完美妻子,捫心自問,你自己成為了100分丈夫了嗎?
甚至還把婚姻當成工作,設置各種條條框框來要求妻子完成不該有的K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