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的兒子帶著86歲母親到西南去旅遊 陪伴是最深情的感恩

2020-11-05 文學泉


媽媽的西南之旅

文/葉 樺 圖/華 璇


感恩,莫過於父母的養育之恩,因為他們是給你生命的人。一個人如果沒有生命,就沒有了後來的一切。我媽今年86歲了,耄耋之年,身體尚可。想來這也是我們做兒子的福份,因為媽在家。

其實,我媽一生都是我的楷模,她雖沒有文化,但是特別愛學習。只是經過了掃盲班的她,講起話來層次分明,不算優雅,十分樸實。即便現在,堅持天天看新聞,國內國際大事她了如指掌。媽媽為人真誠善良,樂於助人,涇渭分明,這一點影響了我一生。

退休前忙於工作,也要撫養孩子,經營家庭,雖與媽分居兩地,也常回家看看。我媽沒有女兒,四季衣物大都由我添置。人老了對物質的東西不比先前,而對相聚和陪伴十分渴望。這點我媽尤為明顯。所以逢年過節、媽媽生日,重大活動,我基本沒缺席過。

  退休以後,我也沒有歇息。受同學之邀,幫忙打理一家公司。但比起退休之前,那可是輕鬆多了。首先是思想輕鬆,再沒有工作時複雜的人際關係的羈絆。也不要毫無規律地加班加點,更不用為工作的過程和結果操心費神。無官一身輕,現在的我感受特別深刻。

我媽一輩子十分節儉,從不亂花一分錢。更談不上山珍海味,遊山玩水,即便做了縣委常委,除了會議也沒像現在出行考察過。北京一生也只去了兩次,一次是她年輕時出席全國青年社會主義建設積極分子表彰大會;一次是我孩子中考達標後獎勵她去北京,讓我媽陪護。

我退休了跟我媽說:「現在有時間了,我每年陪你出去看看」。第一年去了韶山,她看得非常仔細,在韶山廣場毛主席銅像前,她深深地鞠了三個躬。看得出她們這輩人對毛主席的崇敬之情。第二年去了大寨,因為她工作期間,帶領基層幹部去大寨參觀學習過。第三年去了北戴河。前兩年去都是紅色情愫,去北戴河我不知道她內心的想法,也沒問她為什麼,只是陪伴。

  今年,我問她去哪,她不假思索地脫口而出--我還有雲南、海南、內蒙沒去,我計劃陪她了卻這樁心願。深秋之際,我和孩子陪著她踏上了西南之旅。原本打算從貴州入滇,遊省城昆明,去大理麗江,再遊西雙版納,從廣西返回。由於天氣的原因,為了避開雨天,我們放轉了遊程計劃。

動車隆隆,媽媽望著車外自言自語地說「坐高鐵,看風景」,可見她對於出行是非常願意的。五個多小時車程,下午三點多,到達桂林車站。

我是東呈黑金卡客戶,出站便直奔酒店。稍事安排我們祖孫三去了象鼻山。

媽媽自己掏出手機,這咔嚓,那咔嚓,哪像86歲的老太。女兒和我伺奉左右,看到此番情景,我高興呀!

86歲,好多人都到馬克思那上小學、初中甚至高中了。我媽還能拉著拉箱和我們一起旅遊,你說這不幸福?!

  桂林山水甲天下,最美山水在灕江。來桂林了遊灕江山水是必須的,我們報團了灕江山水一日遊。坐灕江竹筏流覽兩岸山水是一大特色,從老媽登上竹筏的那刻起,笑容一直掛在她那蒼老的臉上。他不時用手機拍攝著兩岸的山水風光,傘掉到江裡也渾然不知。

遊船隊隊,破浪前行,灕江江水碧綠,兩岸翠竹如畫,岸邊乳石千姿百態,遠山造型引出各種傳說,二十元人民幣背景赫然在目。山水相連,氣象萬千。老媽乘船而下,欣賞著一幅幅精彩絕倫的山水風光,不時拍下她自己心怡的畫面。這種不用爬山便能欣賞風景的旅遊方式,非常適合老年人。

今天細雨濛濛,卻另是一番情景。細雨如煙雲纏繞遠山,若隱若現,蒙朦朧朧,難識大山真面目。媽媽高興地展開雙臂,愉悅地擺出各種造型,做兒子的喜上眉梢。

女兒隨身陪伴,上車上船的貼身伺候、旅行途中的貼耳講解、飲食起居的悉心照料,讓媽媽心裡像注了蜜。

  雲南是媽媽這次旅遊的重點,我計劃了一個深度遊方案。昆明石林和滇池,大理的洱海、大理古城和雙廊古鎮,再去麗江古城。如果身體、天氣合適,再去一趟西雙版納

我知道這是我媽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西南之旅,加上女兒隨行,祖孫三代其樂融融,也是難得的機會。八點多到達昆明,我按計劃辦理了租車手續並住進了網上訂購的賓館。為了方便出行,我們住在滇池附近。稍作調整便去滇池了。女婿也從深圳趕來助陣,年齡大了,金錢物質看得越來越輕,唯有親情越來越重。女婿的加盟令老娘喜出望外,高興不已,因為途中又多了一個陪伴的人。

滇池亦稱昆明湖、昆明池,在昆明市西南,滇池由構造陷落而成,有盤龍江等河流注入。滇池湖水在西南海口洩出,稱螳螂川,為金沙江支流普渡河上源。

滇池湖光山色十分壯麗,水面寬闊。站在龍門上,居高臨下,滇池盡收眼底,有「高原明珠」之稱。

考慮老媽體力,我們徒步欣賞一段美景後,選擇了乘遊輪觀光。

  結束滇池之旅,我們驅車去了雙廊古城、大理古城和龍龕等景點。雙廊古鎮,景色非常漂亮,古老的小鎮,注入了許多現代元素。

站在洱海邊,眺望遠方,碧綠的湖水在陽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藍天白雲相間,給青山披上美麗的衣裳。遠山在如幔的遊雲下若隱若現,給人一種神秘感。長長的石板街就像一座繁華的城市,商業門類齊全,商品應有盡有。先陪媽媽去咖啡店小憩了一會。姑娘叫了一壺普洱,祖孫四人在落地窗前一邊品茶,一邊賞景,完全忘記了自己旅行者的身份。

我們陪媽步行遊覽了雙廊步行街,領略了白族小鎮的風土人情,品嘗了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土菜,選購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飾。老媽笑容滿面,滿心歡喜,並留下了一個個精彩瞬間。

大理為1982年2月8日國務院公布的中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理古城在唐、宋500多年的歷史間是雲南的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在古城內分布了14處市級以上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承載著大理歷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文化,是大理旅遊核心區。

為節省時間,我們首先乘觀光車遊覽了主要景點。然後通遊了連接南北城樓的主街。陪老媽觀看了銀飾製作、欣賞了白族扎染、選購了手工民族食品、品嘗了當地菜餚。

大理古城文化厚重,媽媽雖歷史知識缺乏,仍對大理的歷史文物、風俗習慣、民族文字、民族節日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所到之處,觀察仔細,這摸摸、那看看,不時向女兒問問題。

大理古城一邊傍蒼山,一邊擁洱海,似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山水之間。有幸把三代人的足跡同時留在這美麗的古城是媽的福份,也是我們後輩的幸福幸運!

  遊完了大理古城我們繼續驅車前行,前往麗江。

麗江,雲南省地級市,位於青藏高原東南緣,滇西北高原,金沙江中遊。是國際知名旅遊城市、古代「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重要通道。北連迪慶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東與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距昆明市527公裡。

麗江市位於雲貴高原與青藏高原的連接部位,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漢族外,共有12個世居少數民族,22種少數民族;麗江是著名的旅遊城市,擁有世界文化遺產麗江古城、玉龍雪山、虎跳峽、老君山、束河古鎮、阿納果等知名旅遊景點。

麗江是我們這次西南之旅海拔最高的地方。畢竟老媽年事已高,且心臟有毛病。我再三囑咐女兒時刻關注奶奶的身體狀況。我們先去了玉龍雪山,去時雲層很低,玉龍雪山像一個害羞的少女躲在雲層後面。出發前女婿看天氣預報是有陣雨,走的半路上太陽已射穿雲層露出「耶穌光」,由於高海拔,除背景美麗下車拍照外,我沒讓媽下車。環遊雪山後,去了沙河古鎮和麗江古城。

從雪山上下來後,我問媽「身體有反應嗎」?她說:「我還可以去西藏」,我高興得眼淚都快流出來。


下一站石林風景區。

相關焦點

  • 本來享清福的年齡,65歲被要求帶二胎,母親怒斥兒子不知感恩
    本來享清福的年齡,65歲被要求帶二胎,母親怒斥兒子不知感恩今年65歲的李阿姨,最近這半年過得特別輕鬆自在。白天去老年大學和一般老夥伴學習書法,練練歌曲,晚上就去跳跳廣場舞,甚至時不時報個旅遊團出去玩。李阿姨覺得這樣的生活太高興了,就是自己一直想要的晚年生活,整個人的精神也比以前好了,身體更是健朗了許多。
  • 60歲母親:兒子換鎖我無法進門,和老伴去旅遊,舒心最重要
    導語母親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人,是她給予了我們生命,用無私的愛滋潤我們成長。母親操勞一生,從子女呱呱墜地到長大成人、結婚生子,總有操不完的心。都說子女是母親的心頭肉,小時候,擔心他們穿不暖、吃不飽、成績不好;長大後,又擔心子女找不到好對象,沒法結婚;結婚後,又操心他們生孩子、帶孩子的事。
  • 人到晚年,最需要的是什麼?3個65歲老人說心裡話
    導語:當一個人活到了65歲以後,到了晚年,他最需要的是什麼呢?每個年齡階段的人,需要的東西都不一樣,20多歲的年輕人,最需要的是夢想,需要的是勇氣,30多歲的中年人,最需要的是錢,最需要的是前途和發展,那麼65歲的老人,最需要的是什麼呢?
  • 人到晚年,最需要的是什麼?65歲老人說出內心實在話
    導語:當一個人活到了65歲以後,到了晚年,他最需要的是什麼呢?每個年齡階段的人,需要的東西都不一樣,20多歲的年輕人,最需要的是夢想,需要的是勇氣,30多歲的中年人,最需要的是錢,最需要的是前途和發展,那麼65歲的老人,最需要的是什麼呢?
  • 帶著父母坐飛機去旅遊
    國家頒布的新『二十四』孝中有帶著父母去旅遊,平常工作忙的藉口常常影響著自己實現這一孝,元旦偶得長假,妻要加班,兒在外求學,故只有我一個人冒充盡次孝,帶著父母去旅遊。天下的父母對兒女的愛都是無私的,而兒女對父母的愛卻或多或少的帶些私心,隨著自己年齡的增長,隨著自己兒子遠離自己到外地求學,這種感受才會越來越深,父母的愛常常讓我難以釋懷。
  • 65歲母親的心碎:兒子媳婦,你們的監視傷了我的自尊
    看這位65歲的婆婆,經歷了什麼傷心事?做婆婆的人讀後一定會產生共鳴,這些委屈也許你曾經歷過,而做媳婦的人希望看到後對自己的言行做一下反思,婆婆也是媽, 她們為子女的奉獻之心,值得我們尊重。分享人: 黎明珍 女 65歲我就一個兒子,現在的年輕人和我們那時候不一樣,不找到情投意合,兩情相悅的,寧可單著也不結婚,美其名曰:寧缺毋濫。任你父母心急火燎,抓心撓肝也沒用。
  • 3位65歲老人哭訴:家有長壽老人,我快堅持不下去了,心酸又無奈
    今年65歲的甘先生,年長他23歲的父親兩年前突然開始忘事情,後來診斷出老年痴呆症。平時老人哭哭鬧鬧都還好,最怕的就是動不動就往外跑,每次老人跑不見了,都把甘先生急得上躥下跳,煎熬又絕望。每次人找回來了,甘先生都告訴老頭子,以後不能亂跑啦,但是過不久類似的事情又會發生。
  • 65歲母親的悲哀:兒子35歲不工作不結婚,養兒啃老太心酸
    導語:有些母親養大了兒子,希望兒子能夠頂天立地,能闖出一番作為,能夠成為一個有擔當有責任心,能扛起一家之主責任的男人,可她們這些想法往往只能變成永遠都無法實現的夢想,因為她們並沒有養出成氣候的兒子,反而養出了不工作不結婚的啃老兒子。許女士就有一個這樣令人心酸的兒子。許女士:65歲。
  • 65歲大媽:老伴去世得早,我想再婚找個伴,有錯嗎?兒子:做夢
    到了晚年之後,感冒生病還會有人幫忙端茶倒水,也會有人問候關心,如果孤身一人,出現意外了,估計沒人知道,所以很多女人喪偶之後,都會選擇重新找老伴,那麼,65歲的老人再婚有錯嗎?一位65歲的大媽自述:老伴去世的早,我只是想找個人陪伴,難道有錯嗎?可是我兒子很反對,他說:「做夢」。
  • 母親節 !124封情書寫給124歲的交大
    又一次花開,又一載春去夏來今天是母親節也是西南交大124歲生日倒計時5天的日子讓我們一起讀讀交大學子寫給母校的124封情書祝福最最親愛的交大:��一百二十四歲生日快樂!到了鐵路工作,口號變成了交通強國,鐵路先行。在學校學的知識,到實踐中去運用。我想,這兩句話就是我這兩個重要的人生階段最好的註腳吧。05母校只有一個———西南交大@ivan交大,124歲生日快樂!畢業20多年了,工作,然後分別在不同的學校讀碩,讀博,但內心的母校只有一個———西南交大。
  • 卡戴珊65歲媽媽太豪放,當男友面牽手34歲小鮮肉,惹怒伴侶不自知
    卡戴珊家族得以大獲成功,要感謝她們的母親克裡斯·詹娜,她以電視製作人的身份一手策劃了這檔節目,才成就了家族如今的榮耀。近日,65歲的克裡斯·詹娜在社交平臺曬出新男友,兩人相互表白,深情親吻,看來新戀情已經基本確定。這位名叫奧利維爾·魯斯汀的黑人是一名法國時裝設計師,年僅34歲,與克裡·斯詹娜相差31歲之多。
  • 65歲婆婆:在兩兒媳家各住一個月,才知道最不受寵的兒子最孝順
    歲的婆婆,在退休後和老伴在老家養老過日子。所以老伴一去世,65歲的婆婆就病倒了,一病就兩個月。她有兩個兒子,在老伴去世後,親朋好友就紛紛勸孫婆婆搬去跟兒子住,兩個兒子輪流贍養母親。兩個兒子都沒說什麼話,大兒媳很歡迎孫婆婆去自己家住,而相對於一直受寵愛的小兒媳,她卻支支吾吾說,自己父母在家帶著孩子,不方便把婆婆接到家裡來。聽到這,孫婆婆一切都明白了,小兒媳是不願意自己去打擾他們一家三口的生活。
  • 15歲少年參軍,71年後與母親重逢,他86歲母親已106歲
    婆娘沒有哭,草草將自己的男人下葬,抱著女兒拉扯著小子,又開始向西逃去。彼時是1937年,日寇大舉進攻中華大地。少年時參軍抗日保家衛國一路西逃的孤兒寡母,像激流裡的一片樹葉兒,不知道洪水最終會將他們衝到哪裡去。女人雖然不識字,但是她知道在這兵荒馬亂的時刻,躲進有山的地方要比在開闊的地面好很多。於是,一路討飯一路向西邊而去。最終,在一個有山有水的小縣城裡落了腳。
  • 兒子陪母親打球20年,陪伴是最好的孝順
    最初是母親有肩周炎,為了緩解疼痛,鄭力帶著母親去廣場上打球。那時母親61歲,兩人站著打羽毛球;現在母親82歲了,母親坐著打,鄭力站著打,從羽毛球換成了桌球。
  • 「媽,你都65了,為何要再婚?」母親的回答,點醒女人
    當聽說自己已經65歲的母親要嫁人,王阿姨的女兒一下子就愣住了,忍不住發問自己的母親「媽,你都65了,為何要再婚」在王阿姨的女兒看來,自己的母親的生活其實一直都過得很逍遙自在,她從沒想過自己的母親會有再婚的一天。其實王阿姨單身到現在已經是有近十年的時間了,十年前王阿姨的老公因為意外去世之後,王阿姨就一直單獨生活。
  • 人到晚年,兒子跟女兒誰更親?65歲女人說出了實話
    從古至今,重男輕女的思想在人們的心中根深蒂固,總認為兒子才是自家人,女兒是外姓人。可到了老了才發現,兒子不一定跟自己親。那麼,究竟兒子和女兒誰更親呢?65歲的老人說出了大實話。01張阿姨,65歲,一兒一女
  • 保姆式陪伴12年,65歲老人坦言:老人走後,他的子女讓我感動
    ,由於身體的因素,會請保姆去家裡做些家務活,做做飯菜,收拾家務,洗洗涮涮,陪伴老人聊天,曬曬太陽。有的僱主老人為了留住保姆,選擇跟單身的保姆再婚,有的會領證再婚,也有的籤訂協議搭夥相伴,還有一種就是保姆式陪伴的方式在一起過日子。院區裡的65歲宋阿姨就是跟僱主保姆式陪伴過了12年的日子,僱主走後,宋阿姨還在原來的房子裡居住,經常會在樓下遇見她,她總是跟別人誇獎僱主的子女對待她是如何的好。
  • 65歲母親自述:退休金2000,還要求兒子每月給1千元養老費
    但是對於一個單身還孩子的母親來說,孩子是她堅持活下去的信念還是依靠。孩子從小到大的生活,學習,各個方面都要考慮到。孩子長大了參加了工作以後,母親還要考慮到孩子的婚事,還有幫兒子帶孩子的。也許這對一個單身母親來說,她付出得太多了。
  • 65歲女人突然醒悟:兒女雙全,不一定是福
    歲我今年65歲了,企業退休後,退休金也不高,3000元左右。退休後,本來想和老伴兒去旅遊,可惜天不遂人願。在深圳打拼的兒子,要我去深圳幫他帶孩子,說實話我真心不想去,深圳溼熱的氣候 ,而且我腿有風溼病,一到陰天下雨,就會疼。我很不習慣,無奈兒媳一天一個電話催得我心煩。
  • 母親節這天我有話說:常回家看看,是對母親最好的感恩
    蘇寧大數據顯示,今年母親節前,「母親節」這3個字在蘇寧渠道內的搜索量環比增長1539%。5月9日,安徽省合肥市常青街道金寨南路社區志願者陪伴轄區老人來到牛角大圩四季花海賞花。當日,常青街道舉辦「溫馨五月 感恩母親」主題活動,迎接母親節的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