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四平市的鄭力陪伴母親打球,一打就是20年。
最初是母親有肩周炎,為了緩解疼痛,鄭力帶著母親去廣場上打球。那時母親61歲,兩人站著打羽毛球;現在母親82歲了,母親坐著打,鄭力站著打,從羽毛球換成了桌球。
只要天氣允許,鄭力下班或周末都會帶著母親到廣場上打球,如果天氣不好,就在屋子裡打。
隨著球技的提高,鄭力和母親玩起了花樣,用擀麵杖打桌球。
兩人拿著擀麵杖流暢自如的來來去去接球,外人看著挺簡單的,真正實踐起來可不簡單。
母子倆不知通過多少次的練習,現在不用刻意瞄準,全憑感覺就能準確擊球。看似簡單,其實所有的功夫都在鄭力擊球的力度和角度上。
對於打球,母親比年輕人都有癮,今年夏天不小心摔斷了左邊胳膊,但仍然堅持每天和兒子打一個多小時的球。做飯的間隙也來一發。
家裡各式各樣的運動工具,加起來一共也有上百件了。這些新舊不一的工具,藏著兒子和母親相互陪伴的20多年歡樂時光。
兒子說,只要我媽玩,我就陪伴到底。
母親說,只要我活著,我也陪伴你到底。
隨著母親年紀越來越大,鄭力怕哪天母親打不了球了,也去不了運動場地了。從2018年開始自拍,用視頻記錄母子倆打球時光,作為將來美好的回憶和珍藏。
鄭力也上傳了一些母子倆打球的視頻到網上,很多網友稱讚老太太球打得好,眼神好。
隨著母親年齡的增大,鄭力擔心母親記憶力減退,又想出了新主意,帶著母親背誦各種常識。
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母親現在已經能將三十六計、56個民族和世界一百多個國家首都的名稱倒背如流。
一個80多歲的老太,臉上長帶笑容,球打得這麼好,一方面是自己的喜愛與堅持,另一方面是兒子日復一復、年復一年的陪伴。
俗話說,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兒女給父母最簡單的孝順就是陪伴,而且是最好的。
濃情見於平淡間,別讓愛和關懷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