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陪母親打球20年,陪伴是最好的孝順

2021-01-09 騰訊網

吉林省四平市的鄭力陪伴母親打球,一打就是20年。

最初是母親有肩周炎,為了緩解疼痛,鄭力帶著母親去廣場上打球。那時母親61歲,兩人站著打羽毛球;現在母親82歲了,母親坐著打,鄭力站著打,從羽毛球換成了桌球。

只要天氣允許,鄭力下班或周末都會帶著母親到廣場上打球,如果天氣不好,就在屋子裡打。

隨著球技的提高,鄭力和母親玩起了花樣,用擀麵杖打桌球。

兩人拿著擀麵杖流暢自如的來來去去接球,外人看著挺簡單的,真正實踐起來可不簡單。

母子倆不知通過多少次的練習,現在不用刻意瞄準,全憑感覺就能準確擊球。看似簡單,其實所有的功夫都在鄭力擊球的力度和角度上。

對於打球,母親比年輕人都有癮,今年夏天不小心摔斷了左邊胳膊,但仍然堅持每天和兒子打一個多小時的球。做飯的間隙也來一發。

家裡各式各樣的運動工具,加起來一共也有上百件了。這些新舊不一的工具,藏著兒子和母親相互陪伴的20多年歡樂時光。

兒子說,只要我媽玩,我就陪伴到底。

母親說,只要我活著,我也陪伴你到底。

隨著母親年紀越來越大,鄭力怕哪天母親打不了球了,也去不了運動場地了。從2018年開始自拍,用視頻記錄母子倆打球時光,作為將來美好的回憶和珍藏。

鄭力也上傳了一些母子倆打球的視頻到網上,很多網友稱讚老太太球打得好,眼神好。

隨著母親年齡的增大,鄭力擔心母親記憶力減退,又想出了新主意,帶著母親背誦各種常識。

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母親現在已經能將三十六計、56個民族和世界一百多個國家首都的名稱倒背如流。

一個80多歲的老太,臉上長帶笑容,球打得這麼好,一方面是自己的喜愛與堅持,另一方面是兒子日復一復、年復一年的陪伴。

俗話說,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

兒女給父母最簡單的孝順就是陪伴,而且是最好的。

濃情見於平淡間,別讓愛和關懷缺席。

相關焦點

  • 每一拍都是暖心的陪伴!兒子陪82歲母親花樣打球,網友直呼太孝順
    兒子陪82歲母親花樣打球,網友直呼太孝順 2020-09-06 10: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56歲兒子用擀麵杖陪八旬母親打球,願時光能緩,父母不老
    近日,吉林四平56歲的鄭力師傅陪82歲的母親用擀麵杖打球的視頻走紅。鄭力師傅說,他從2000年開始陪母親鍛鍊,至今已經20年了。他還自創用擀麵杖頂球,母親最喜歡運動就是頂球和飛碟。現在每天都要陪母親打球。有工作的地方沒有家,有家的地方卻沒有工作,他鄉容納不下靈魂,故鄉安置不了肉身。
  • 陪伴,是對父母最好的孝順
    朝暮歲辰伴,凡年酒換柴。陪伴,人間最深的情,最暖的意。不管你需不需要,它都一直在。陪伴,給人依靠的力量,是一種欣慰的愜意芬芳。陪伴,讓歲月多了一份溫暖,多了一份感動,多了一份幸福。時間把陪伴熬成了最好的愛意。有一種陪伴,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陪伴父母,是兒女對父母最好的孝順。
  • 外公去世,我才明白:孝順父母最好的方式就是陪伴
    古有云:「百善孝為先」,一個善良的人的第一衡量標準就是孝,對父母要孝順。我們祖先尚且知道,更何況我們這些應該說是更先進的現代人呢!02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到孝順父母呢?前段時間電視播過這樣一條廣告:大年三十,老人做好滿滿一桌菜來等待自己的孩子們回家過年,也就是陪她吃頓團圓飯。
  • 母親節最好的禮物是陪伴
    母親節最好的禮物是陪伴原創今天是母親節,大街上但凡是和女人沾點邊的店鋪,沒有不搞「母親節大回饋」活動的。喇叭聲,吆喝聲此起彼伏。中老年服裝店的生意,更是人頭攢動,買東西的出一屋進一屋,老闆拿貨拿的是滿頭大汗。仿佛在這一天,所有人都想起來自己的母親了。
  • 陪伴是最好的孝順
    其實,更離不開焦秀芝老師超出常人的對老人孝順。焦老師為人平和、心地善良、知恩圖報、孝敬老人。她先是侍候自己多病的婆母,無微不至,悉心照料,就像親閨女一樣儘自己贍養義務,直到婆母去世。娘掛閨女,記在心裡,閨女掛娘,急斷肝腸。1990年,焦老師將患病幾乎癱倒病床的老娘,從德州老家接到濱州勝利油田她的家裡,以方便朝夕守候,這一守就是近三十年。
  • 不愚孝,讓父母高興,經常陪伴父母,這就是最好的孝順
    導讀:孝順一直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關於如何孝順也一直沒有一條衡量的標準。而我覺得盡我們所能去孝順父母,問心無愧即可。作為父母盡到應盡的責任,作為孩子心存感激,以贍養為報,相互感恩。郭巨為了母親埋掉自己的兒子,讓很是我同情這個孩子:小孩子在母親的懷裡高興地笑著玩耍
  • 兒子休學陪癌症母親,寫詩悼念母親,只盼來生相續再
    劉信鴻在母親患癌後毅然休學,陪媽媽走完人生最後一程。「媽媽只有一個,書再念就有」!臺灣孝子劉信鴻,為照顧癌症晚期母親,在去年的年底從雲林縣虎尾科技大學一年級休學,更走進安寧病房陪伴母親走最後一程,希望陪媽媽走完最後人生的每一分每一秒。 直言「這可能是我陪媽媽的最後一個母親節」!
  • 文哥陪伴奶奶的生活——是孝順最好的生活方式
    仔細觀察可以看到生活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孝順方式。有給老人豐富的經濟生活,有給老人優越的環境,也有不在身邊的孩子會逢年過節回家看望,同時不忘給老人帶些所需,適時的把老人接回身邊暫時的居住等等。子女們都在盡能力各顯神通。但是這些孝順中,總是讓人覺得缺少些什麼?直到看到文哥陪伴奶奶的生活視頻,才體會到孝順最需要的生活味道。
  • 陪伴父母就是我們最好的孝順
    時間的流逝我也是為人母了,明白了當父母對對自己子女的愛遠遠超過對自己的愛,明白了當母親的不易,更加明白了好多事。人總是在經歷著成長一些事。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俗話說得好養兒方知父母恩,只有自己當了媽媽才會體驗出來。有首老歌唱的好常回家看看,同時也唱出了很多當子女的心聲,是啊父母不圖我們為家能做多大貢獻,只要我們能平平安安的就以足夠。
  • 人生沒有後悔藥,有空的時候常回家看看,陪伴才是最好的孝順
    這些年在外面打拼,很少有時間能陪在家人身邊,一年到頭也沒幾天,就今年疫情的原因在家裡呆的時間比較久。人生很短暫,除去吃飯睡覺工作讀書的時間,捫心自問我們陪在父母的時間,可能都沒有跟朋友一起的時間多,如果一年算回去三次,父母還能活二三十年,也就只能見七八十次而已了。
  • 兒子出20萬手術費,女婿2000,母親出院後把財產都給了女婿
    兒子出20萬手術費,女婿2000,母親出院後把財產都給了女婿我家隔壁住了一個姓張的婆婆,今年已經70多歲了。6年前因為他的老伴,突發腦溢血去世了。所以張婆婆就自己一個人住,他的子女都已經成家立業了,兒子因為是做生意的,平時又比較忙,所以很少能回來看望她。
  • 2019年母親節是幾月幾日 送母親什麼禮物最好
    2019年母親節是幾月幾日 送母親什麼禮物最好時間:2019-04-29 22:31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9年母親節是幾月幾日 送母親什麼禮物最好 2019年母親節是幾月幾日?母親節送母親什麼禮物最好?
  • 母子跨越20年的相見:兒子犧牲後,媽媽湊了20年路費才走到兒子墓前
    隱藏在歲月背後的,是一段令人不禁為之動容的辛酸往事和一位偉大母親的山河苦旅。這位飽經風霜的老人便是我國在越南戰場壯烈犧牲的烈士趙佔英的母親。難以想像的是,兒子犧牲後,媽媽竟湊了20年路費才走到兒子墓前。無人知曉她心中的悲痛,只知道埋在記憶裡的餘溫她始終沒有忘卻。烈士兒子血灑疆場這段悲傷的往事至今已有數十載的光陰。
  • 最真情流露的孝順:放棄呼朋喚友的狂歡,在家陪父母聊聊家常
    2020年的國慶小長假,因為恰逢跟中秋佳節在同一天,所以,大家都在紛紛感慨:這個小長假就跟過年一樣。不僅因為假期長,最重要的還是,中秋佳節對我們中國人來講,是一個合家團圓的節日,比過年的重要程度遜不了幾分。不說別的,就單說那些自駕被堵在高速上的人們,他們中間有很多人並非是為了出去遊玩,而是趕回家跟盼兒心切的父母團圓。
  • 母親燒掉兒子大學錄取書,被恨20年,母親去世,整理遺物兒淚目
    母親燒掉兒子大學錄取書,被恨20年,母親去世,整理遺物兒淚目我叫林奇。在我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去世了,是母親把我和弟弟拉扯大的。他慢慢地我發現母親對弟弟特別的好,對我卻冷淡很多。其實弟弟是小兒子,母親對他好一些也是在所難免的。可我怎麼都沒有想到母親居然這麼過分。那天我和弟弟同時考上了大學。
  • 「獨居老人因孤獨報假警」:陪伴是最對父母最好的盡孝
    無論再忙,都要把陪伴老人當做最好的孝道,也不枉父母對我們的養育之恩。【02】孔子曰:「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文學大師季羨林曾在《懷念母親》中講述了他對已故母親的懷念和深深的歉疚之情。季羨林6歲離家,到城裡去住。中間曾回故鄉兩次,都是奔喪,只在母親身邊待了幾天,仍然回到城裡。
  • 最好的陪伴,是用自己擅長的方式,陪孩子做他想做的事兒
    這讓我想到之前的一篇文章,關於是否需要陪孩子畫畫。其實陪伴有很多種,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做孩子最喜歡做的事情,比起非要陪孩子畫畫要好上100倍。翻出來,周末前跟大家分享。願意陪孩子一起學畫畫,當然好。如果實在不享受,不畫也完全沒關係啊,何必非要糾結在畫畫這件事情上呢。木朵爸爸愛畫,就發揮自己的特長,用畫的方式記錄,用畫的方式陪伴孩子。但不會畫畫,可並不代表就不能記錄,不能陪伴。✎用最好堅持的方式記錄✎記錄,其實什麼樣的方式都好,完全不是非得要畫。
  • 「新型啃老」正在蔓延,67歲母親:這種陪伴式孝順讓我苦不堪言
    但是現實永遠比想像殘酷,就算父母付出再多,子女也不會孝順,因為父母年輕的時候太過於寵愛孩子,所以導致孩子沒有學會感恩父母,反而一味啃老,還要把父母當成免費保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