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米卡對汽車的痴迷愈演愈烈,連聽故事都統統改成跟汽車有關的了。他可以一直聽很久,一本接著一本,手裡還得拿著同款的汽車一遍一遍地比劃。如果不是嗓子實在受不了想著法子叫停,簡直要講到地老天荒去了。
但與此同時,最近他願意畫畫的時間比之前一段明顯少了,即使是姐姐在畫畫的時候,他還是執著的對照著繪本玩他的小汽車隊伍。從桌上擺到地上,從椅子上擺到腳凳上,如痴如醉。
孩子養到第二個,就真是少焦慮了。要是換作之前,還不得一百個反省,看是不是哪些問題讓孩子對畫畫失去了興趣,是不是打擊到孩子的積極性了,是不是沒給足充分的鼓勵。呵呵,現在,不畫就不畫唄,玩車就玩車唄,能認真玩車、認真聽故事也需要專注力呀。沒準兒哪天車玩膩了,就又回過頭去畫畫了,再或者就又愛上其他的什麼了。孩子嘛,不同階段,感興趣的點就會不一樣,不同的孩子,喜好更是有差別。不能因為爸爸愛畫畫,姐姐也愛畫畫,米卡就也得愛畫畫啊。
這讓我想到之前的一篇文章,關於是否需要陪孩子畫畫。其實陪伴有很多種,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做孩子最喜歡做的事情,比起非要陪孩子畫畫要好上100倍。翻出來,周末前跟大家分享。
以下文章推送在2018年初,因為木朵爸經常被問到同樣的問題,「怎麼畫畫,怎麼陪孩子畫畫」,自然地,木朵爸爸也因為會畫畫,「遭到」各種各樣的羨慕嫉妒,歌詞大意是,能畫畫真好呀,不但能記錄孩子的成長,還能培養孩子?可我們不會畫畫,沒這能力怎麼辦呀?
其實,仔細想想,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擅長的領域。願意陪孩子一起學畫畫,當然好。如果實在不享受,不畫也完全沒關係啊,何必非要糾結在畫畫這件事情上呢。木朵爸爸愛畫,就發揮自己的特長,用畫的方式記錄,用畫的方式陪伴孩子。但不會畫畫,可並不代表就不能記錄,不能陪伴。
✎用最好堅持的方式記錄✎
記錄,其實什麼樣的方式都好,完全不是非得要畫。最簡單方便的就是拍照和寫日記,哪怕就用手機拍,不要求多高的技術,只要花時間和堅持。周圍很多朋友都在這樣做,有的定期做微博、微信書,有的列印照片,自己做《成長手帳》,還有的堅持用錄音軟體記錄孩子的聲音,有的拍小視頻並且學著編輯和剪輯。不管是簡單還是複雜的方式,只要堅持,就是在記錄孩子們成長的點滴,以及跟孩子們在一起的各種欣喜和考驗。
✎用屬於自己的方式陪伴✎
記錄如此,高質量的陪伴亦如此。你一定有你的喜好、興趣甚至特長,哪怕有一些已經因為生活的瑣碎被塵封多年了。不妨趁機啟封,重操舊業。
比如,你是個「籃球飛人」,百發百中。開玩笑,就沒幾個籃球飛人,籃球飛人也不是百發百中。我想說的是,你不一定打得多好,你就只是喜歡打球,甚至上學的時候,班級比賽都沒進過首發陣容,那又怎麼樣?喜歡就足夠啦。
那就帶著孩子進入你們的籃球世界,孩子才不關心你原來在球場上是不是最受矚目的那一個呢。他只要你花時間跟他一起出汗,一起砸籃筐,一起弄得滿手髒。擋拆、傳球的要領,投籃的技巧,你能教會他自然好,教不會也沒關係。他收穫的,可能是你倆邋遢著回家被媽媽甜蜜嘮叨的時候,心領神會地相視一笑。這樣的經歷難道比一起畫畫差嗎?愛上運動,並因此而擁有的好品質和正能量,足夠讓他有力量面對不少這個紛雜世界的挑戰了。
其他球,同理。
也許,你是個數學天才,或者只是天生思路清晰,對數字敏感,那就多跟孩子做做數字遊戲吧。其實對付小傢伙們,連去趟超市買菜,你都超級有優勢呢,隨便鬥個機靈就可以把加減乘除外加小數點運算都用上了。要是輔導個作業,再遇上各種表格、數據、方程式,你就瞬間樹立了高大形象,輕而易舉直升偶像派。
等孩子再大一點,從宏觀經濟到家庭財務,從買房預算到匯率換算,跟孩子一起討論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甚至經濟問題,讓孩子覺得生活好玩有意思並不是多難。更多時候,要了解孩子喜歡什麼,願意接觸什麼,願不願意跟爸爸媽媽討論問題,我們都是要偷偷做些功課,默默努力的。
你可能會說,唉呀,別的我都不會,就愛下廚房。多好呀,那就經常變著花樣給孩子們準備各種健康飯菜吧。我認識的孩子,比起外面餐廳的飯,比起保姆阿姨做的飯,他們都更愛吃爸爸媽媽親手做的,即使是最簡單不過的家常菜,也是自己「家的味道」。
很多年以後,孩子長大離開家,應該也會時時想念「家的味道」。有時間,還可以帶孩子一起參與進來,跟孩子一起包包餃子,做做蛋糕吧,有可能,他們也會愛上廚房,等他們大一點兒,把你的拿手絕活、獨門秘籍統統傳授給他。出門在外,做得一手好飯,比畫一手好畫可實用多了。
也許你愛閱讀,就把這個美好的習慣也傳遞給你的孩子;也許你不愛閱讀,那麼請跟孩子一起,讓自己愛上閱讀,為他讀書,陪他讀書,終有一天,你們會各自從讀書中收穫驚喜。
如果你是科學愛好者,那再好不過了,帶著你的孩子一起研究日常生活裡的各種物理、化學現象,生活中的才是真正的科學;如果你曾經熱愛旅行,就別嫌帶著孩子麻煩,繼續你要走遍世界的腳步,讓孩子從羈絆變成旅伴,旅途中見識的歷史和地理比書本上生動多了。
如果你精通音律,那你的孩子絕對是幸運兒,音樂滋養中長大的孩子,心境和智商已經高人一籌了;如果你前面這些都不靈,只是擅長穿衣打扮,那就把家,把自己,把孩子都打扮得美美的,用你好的審美給孩子美的影響,這同樣是受益終生的......
如果覺得自己實在沒有什麼特長或愛好,沒關係,可能你熱愛生活,請繼續熱愛生活;可能你愛你的父母,那就繼續好好愛他們;可能你很平凡,但很努力很上進,那就繼續堅持你堅持的。
你根本不用為你的孩子專門做什麼,你每天對生活的珍惜,對家人的愛,對夢想的堅持,已經成為你的擅長,也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在很長一個時間段裡,孩子不過是在模仿父母的行為和狀態。比起陪著孩子一起畫畫,用真正屬於自己的方式陪伴,何嘗不是幸福的,這才是父母能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
周末愉快,晚安
木朵爸爸 @速寫本子,建築及室內設計師,繪本作者,出版《爸爸的木朵》《親親木朵》《木朵百睡圖》《木朵彩虹糖》《做自己,木朵》;木朵媽媽 旅遊媒體撰稿人,愛旅行,愛碼字,愛攝影;還有9歲的 木朵姐姐 和2歲的 米卡弟弟 。
長按識別以下二維碼,關注微信平臺;
@速寫本子 微博同步最新。
「速寫本子」內容均為原創,歡迎留言和轉發,
其他平臺轉載可留言或者微信聯絡,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