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陪伴,是用自己擅長的方式,陪孩子做他想做的事兒

2021-01-20 速寫本子

最近,米卡對汽車的痴迷愈演愈烈,連聽故事都統統改成跟汽車有關的了。他可以一直聽很久,一本接著一本,手裡還得拿著同款的汽車一遍一遍地比劃。如果不是嗓子實在受不了想著法子叫停,簡直要講到地老天荒去了。



但與此同時,最近他願意畫畫的時間比之前一段明顯少了,即使是姐姐在畫畫的時候,他還是執著的對照著繪本玩他的小汽車隊伍。從桌上擺到地上,從椅子上擺到腳凳上,如痴如醉。


孩子養到第二個,就真是少焦慮了。要是換作之前,還不得一百個反省,看是不是哪些問題讓孩子對畫畫失去了興趣,是不是打擊到孩子的積極性了,是不是沒給足充分的鼓勵。呵呵,現在,不畫就不畫唄,玩車就玩車唄,能認真玩車、認真聽故事也需要專注力呀。沒準兒哪天車玩膩了,就又回過頭去畫畫了,再或者就又愛上其他的什麼了。孩子嘛,不同階段,感興趣的點就會不一樣,不同的孩子,喜好更是有差別。不能因為爸爸愛畫畫,姐姐也愛畫畫,米卡就也得愛畫畫啊。


這讓我想到之前的一篇文章,關於是否需要陪孩子畫畫。其實陪伴有很多種,用自己最擅長的方式,做孩子最喜歡做的事情,比起非要陪孩子畫畫要好上100倍。翻出來,周末前跟大家分享。



以下文章推送在2018年初,因為木朵爸經常被問到同樣的問題,「怎麼畫畫,怎麼陪孩子畫畫」,自然地,木朵爸爸也因為會畫畫,「遭到」各種各樣的羨慕嫉妒,歌詞大意是,能畫畫真好呀,不但能記錄孩子的成長,還能培養孩子?可我們不會畫畫,沒這能力怎麼辦呀?



其實,仔細想想,每個人都會有自己擅長的領域。願意陪孩子一起學畫畫,當然好。如果實在不享受,不畫也完全沒關係啊,何必非要糾結在畫畫這件事情上呢。木朵爸爸愛畫,就發揮自己的特長,用畫的方式記錄,用畫的方式陪伴孩子。但不會畫畫,可並不代表就不能記錄,不能陪伴。


✎用最好堅持的方式記錄✎


記錄,其實什麼樣的方式都好,完全不是非得要畫。最簡單方便的就是拍照和寫日記,哪怕就用手機拍,不要求多高的技術,只要花時間和堅持。周圍很多朋友都在這樣做,有的定期做微博、微信書,有的列印照片,自己做《成長手帳》,還有的堅持用錄音軟體記錄孩子的聲音,有的拍小視頻並且學著編輯和剪輯。不管是簡單還是複雜的方式,只要堅持,就是在記錄孩子們成長的點滴,以及跟孩子們在一起的各種欣喜和考驗。



✎用屬於自己的方式陪伴✎


記錄如此,高質量的陪伴亦如此。你一定有你的喜好、興趣甚至特長,哪怕有一些已經因為生活的瑣碎被塵封多年了。不妨趁機啟封,重操舊業。


比如,你是個「籃球飛人」,百發百中。開玩笑,就沒幾個籃球飛人,籃球飛人也不是百發百中。我想說的是,你不一定打得多好,你就只是喜歡打球,甚至上學的時候,班級比賽都沒進過首發陣容,那又怎麼樣?喜歡就足夠啦。


那就帶著孩子進入你們的籃球世界,孩子才不關心你原來在球場上是不是最受矚目的那一個呢。他只要你花時間跟他一起出汗,一起砸籃筐,一起弄得滿手髒。擋拆、傳球的要領,投籃的技巧,你能教會他自然好,教不會也沒關係。他收穫的,可能是你倆邋遢著回家被媽媽甜蜜嘮叨的時候,心領神會地相視一笑。這樣的經歷難道比一起畫畫差嗎?愛上運動,並因此而擁有的好品質和正能量,足夠讓他有力量面對不少這個紛雜世界的挑戰了。


其他球,同理。



也許,你是個數學天才,或者只是天生思路清晰,對數字敏感,那就多跟孩子做做數字遊戲吧。其實對付小傢伙們,連去趟超市買菜,你都超級有優勢呢,隨便鬥個機靈就可以把加減乘除外加小數點運算都用上了。要是輔導個作業,再遇上各種表格、數據、方程式,你就瞬間樹立了高大形象,輕而易舉直升偶像派。


等孩子再大一點,從宏觀經濟到家庭財務,從買房預算到匯率換算,跟孩子一起討論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甚至經濟問題,讓孩子覺得生活好玩有意思並不是多難。更多時候,要了解孩子喜歡什麼,願意接觸什麼,願不願意跟爸爸媽媽討論問題,我們都是要偷偷做些功課,默默努力的。



你可能會說,唉呀,別的我都不會,就愛下廚房。多好呀,那就經常變著花樣給孩子們準備各種健康飯菜吧。我認識的孩子,比起外面餐廳的飯,比起保姆阿姨做的飯,他們都更愛吃爸爸媽媽親手做的,即使是最簡單不過的家常菜,也是自己「家的味道」。


很多年以後,孩子長大離開家,應該也會時時想念「家的味道」。有時間,還可以帶孩子一起參與進來,跟孩子一起包包餃子,做做蛋糕吧,有可能,他們也會愛上廚房,等他們大一點兒,把你的拿手絕活、獨門秘籍統統傳授給他。出門在外,做得一手好飯,比畫一手好畫可實用多了。



也許你愛閱讀,就把這個美好的習慣也傳遞給你的孩子;也許你不愛閱讀,那麼請跟孩子一起,讓自己愛上閱讀,為他讀書,陪他讀書,終有一天,你們會各自從讀書中收穫驚喜。


如果你是科學愛好者,那再好不過了,帶著你的孩子一起研究日常生活裡的各種物理、化學現象,生活中的才是真正的科學;如果你曾經熱愛旅行,就別嫌帶著孩子麻煩,繼續你要走遍世界的腳步,讓孩子從羈絆變成旅伴,旅途中見識的歷史和地理比書本上生動多了。


如果你精通音律,那你的孩子絕對是幸運兒,音樂滋養中長大的孩子,心境和智商已經高人一籌了;如果你前面這些都不靈,只是擅長穿衣打扮,那就把家,把自己,把孩子都打扮得美美的,用你好的審美給孩子美的影響,這同樣是受益終生的......



如果覺得自己實在沒有什麼特長或愛好,沒關係,可能你熱愛生活,請繼續熱愛生活;可能你愛你的父母,那就繼續好好愛他們;可能你很平凡,但很努力很上進,那就繼續堅持你堅持的。


你根本不用為你的孩子專門做什麼,你每天對生活的珍惜,對家人的愛,對夢想的堅持,已經成為你的擅長,也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在很長一個時間段裡,孩子不過是在模仿父母的行為和狀態。比起陪著孩子一起畫畫,用真正屬於自己的方式陪伴,何嘗不是幸福的,這才是父母能給孩子的,最好的禮物。


周末愉快,晚安




木朵爸爸 @速寫本子,建築及室內設計師,繪本作者,出版《爸爸的木朵》《親親木朵》《木朵百睡圖》《木朵彩虹糖》《做自己,木朵》木朵媽媽 旅遊媒體撰稿人,愛旅行,愛碼字,愛攝影;還有9歲的 木朵姐姐 和2歲的 米卡弟弟 。



長按識別以下二維碼,關注微信平臺;

@速寫本子 微博同步最新。

「速寫本子」內容均為原創,歡迎留言和轉發,

其他平臺轉載可留言或者微信聯絡,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愛一個人 ,讓他做他想做的事兒 ,讓他成為他自己!
    看著面前的這位姐姐,我知道她很愛她年邁的父母,不想讓他們幹活,想讓他們好好的享受生活,她也真的很孝順 ,每年冬天都接父母到家裡住,一住就是一個冬天。夏天也恨不得父母去住,只不過夏天,父母在家裡會舒服一點,不去罷了。她也時常回家,隔三差五的就回家看望父母,都是買上好多吃的用的 。她的兩個弟弟也很孝順,總之,是和樂融融的一家人。
  • 如何做自己最好的陪伴?
    在欄目中,我們請到的第一位嘉賓是來自臺灣的吳姵瑩老師,她不僅是一位資深的諮商心理師,還是心理暢銷書《做自己最好的陪伴》的作者。那麼,關於這本書吳老師有什麼樣的感觸想和大家分享呢? 當另一半開始努力賺錢時會說:「如果他再多花點時間陪我就好了。」 當另一半開始陪著自己時會說:「如果他再更溫柔體貼一點就好了。」 在一陣陣的不安中,我們渴望他人給我們十足的安全感,無論是經濟上的安穩或者情感支持,渴望他們能夠符合我們的預期。
  • 陪伴是最好的教育——孩子最需要的五種高質量陪伴
    一位教育專家說過:優秀孩子是優質教育的成果,問題孩子是問題家庭的產物。父母錯誤的陪伴方式,有可能毀掉了孩子的努力與潛力。陪伴,不只是陪著這麼簡單。如果家長一邊陪孩子,一邊做自己的事情,就等於沒有陪伴。有些家長恨鐵不成鋼,動不動就發脾氣,對孩子又打又罵。只看到孩子的差,看不到孩子的好,失去耐心的陪伴,會成為孩子成長中的「毒藥」。有些家長很敷衍,不管孩子做什麼,一句「好的」、「知道了」就應付過去了。
  • 做自己最擅長的事
    明白道理是一回事,找出自己的長處或者說培養自己的長處是另外一回事,很多人究其一生是沒有什麼長處或者說沒有發現自己的長處在哪裡的。這樣的例子很多,耳熟能詳的如陳景潤的事例,他能將哥德巴赫猜想證明,可是當年他可是多次因教學質量不好而被學生攆出教室的。這說明,研究學問是他的專長,講自己懂得的學問講給學生是他的短板,以短板去經營人生顯然會是失敗的。
  • 百度公司創始人李彥宏說:「做自己喜歡的事,做自己擅長的事」
    別什麼事都攬,只做能做到最好的事百度公司創始人李彥宏說過:「做自己喜歡的事,做自己擅長的事。」一個人在做事時,不喜歡的事情永遠也不可能做好,但是只憑一時心血來潮,卻並不擅長,同樣無法把事情做好。人們在尋找才能時,很容易把「想做的」、「能做的」和「能做得最好的」混淆起來,他們本來可以有更大的作為,卻由於沒有找準自己的定位,從而在不適合自己的位置上變得與庸人無異。每一個人都不要做他想做的,或者應該做的,而要做他可能做得最好的。拿不到元帥杖,就拿槍;沒有槍,就拿鐵鏟。不管從事什麼事業,只要能做出名堂,就比強迫自己拿元帥杖強過百倍。
  • 眾樂、做最好的自己~伴心及陪伴母親日記
    前天有個老人似乎在自語又好象在說給我聽:你媽有你這麼個好女兒真是福氣,我只是一笑了之,昨天又有一個老人,他現在比剛來的時候瘦了許多,我細聲細語地叫他:張醫生,張代夫,他象個孩子一樣樂著回答到:有何批示:我說你現在還能給人開藥方嗎?你說啥病吧,我隨便說道:感冒了怎麼治?
  • 怎麼知道自己適合做什麼?
    畢竟那時候我即使找到了一個聰明可愛的女朋友,我要是沒錢沒時間陪她的話,估計也不長久,所以,找一個聰明可愛的女朋友,這事兒很明顯不是主要問題,成為拳擊高手,對於我只是一個小心願——靠這個掙錢也不實際,這個也排除……增肌 10 斤瘦體重,學會一門樂器,對於追女孩子確實有用,但是,對於解決我最大的問題——事業問題,好像也沒什麼作用,所以,能解決我當時主要問題的事兒,清單裡也就只有另外幾個和工作相關的事兒了
  • 母親節最好的禮物是陪伴
    母親節最好的禮物是陪伴原創今天是母親節,大街上但凡是和女人沾點邊的店鋪,沒有不搞「母親節大回饋」活動的。喇叭聲,吆喝聲此起彼伏。中老年服裝店的生意,更是人頭攢動,買東西的出一屋進一屋,老闆拿貨拿的是滿頭大汗。仿佛在這一天,所有人都想起來自己的母親了。
  • 文哥陪伴奶奶的生活——是孝順最好的生活方式
    孝敬老人是中國的傳統美德,也是孩子家庭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功課。仔細觀察可以看到生活中存在各種各樣的孝順方式。有給老人豐富的經濟生活,有給老人優越的環境,也有不在身邊的孩子會逢年過節回家看望,同時不忘給老人帶些所需,適時的把老人接回身邊暫時的居住等等。子女們都在盡能力各顯神通。但是這些孝順中,總是讓人覺得缺少些什麼?直到看到文哥陪伴奶奶的生活視頻,才體會到孝順最需要的生活味道。
  • 做自己喜歡的事兒,就是輕鬆愉快的事兒嗎
    水滴非常喜歡說一句話:做自己喜歡的事兒,活成自己想成為的模樣。很多人不理解,不理解的人會想,大家都去做自己喜歡的事兒,那不喜歡的事兒誰去做呢?這樣想的人是把每個人都想像成自己了,卻沒有意識到人與人是不一樣的。有一段流傳很廣的對話是這麼說的。一個對佛教有興趣的女教師問法師:「如果世人都像您一樣出家,人類還能延續嗎?」法師問她孩子多大了,男孩還是女孩。
  • 孝敬父母的最好方式是「您養我大,我陪您老」
    趁父母還在,趁還來得及,好好陪伴。孝敬父母最好的方式是「您養我大,我陪您老」。1.父母的養育之恩,子女當湧泉相報。從呱呱墜地那一刻起,無條件對孩子好的只有父母。為人父母,不需要有人教他們對孩子好,也不需要有人監督他們要怎樣養孩子,他們自然會把最好的一切都給了孩子。勞苦一生,都是為了孩子。
  • 陪伴,是對父母最好的孝順
    陪伴,人間最深的情,最暖的意。不管你需不需要,它都一直在。陪伴,給人依靠的力量,是一種欣慰的愜意芬芳。陪伴,讓歲月多了一份溫暖,多了一份感動,多了一份幸福。時間把陪伴熬成了最好的愛意。有一種陪伴,你陪我長大,我陪你變老。陪伴父母,是兒女對父母最好的孝順。
  • 姑娘們,婚後做自己,才是對婚姻最好的經營
    與其說是」經營婚姻「,不如說是如何「做自己」。我們要做到,要錢有錢,要人陪有人陪,理直氣壯地花錢,大大方方的出行。,請鍛鍊自己的身材,請繼續培養自己的氣質,千萬不要秒變大媽,記住,容顏和智慧,從來都是對付男人有力的方式。
  • 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做自己
    華茲華斯曾說過:「適合自己的生活,才是美好而詩意的。」 就我們自身而言,與其望著他人浪費時間,不如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充實愉快地度過一生! - 02 - 學會做自己,才是最好的生活 村上春樹在《舞舞舞》中寫道:你要做一個不動聲色的大人了,去過自己另外的生活,不是所有的魚都會生活在同一片海裡。
  • 一個人賺的錢,都是做了自己擅長的事的結果
    主要是他不擅長管理,也不會營銷,整個團隊也沒有任何作為,以至於招不到生源。又由於公司長期沒有業績,且又熬不住每個月幾萬的租金和人工支出,不得已三個月後倒閉了。 看到他擁有佔地400多平方的場地,因經營不善倒閉了,內心挺心疼他的,但一想到,他一直在做他不擅長的管理,公司又因領導管理不善,長期沒有業績,公司倒閉很正常的。
  • 搞定女人的最好方式,不是討好,而是這麼做
    文丨小萌說情原創作品,抄襲必究男人喜歡上一個女人的時候就會想方設法把她拿下,但是很多男人用錯了方法就會適得其反,因為有的女人根本不吃那套。如果只是一味地付出和討好,可能女人不會喜歡。如果我們選擇對了方式方法,那麼有可能比較容易那下一個女人。
  • 外公去世,我才明白:孝順父母最好的方式就是陪伴
    不管是哪種,我想這是做父母的最不願意,也是最悲哀的事。古有云:「百善孝為先」,一個善良的人的第一衡量標準就是孝,對父母要孝順。我們祖先尚且知道,更何況我們這些應該說是更先進的現代人呢!02那麼我們該怎麼做到孝順父母呢?前段時間電視播過這樣一條廣告:大年三十,老人做好滿滿一桌菜來等待自己的孩子們回家過年,也就是陪她吃頓團圓飯。
  • 一個人最好的生活方式就是做自己
    人也是如此,只有過上適合自己的生活,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生活中,我們常常處在羨慕中。羨慕別人的工作、愛情、家庭……幻想著自己若是那樣該多好,卻忘記了思考別人的生活是否真的適合自己。正所謂,甲之蜜糖,乙之砒霜。適合別人的,未必適合你。所以,真的沒有必要去羨慕別人。有人曾說過:「適合自己的生活,才是美好而詩意的。」與其望著他人浪費時間,不如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充實愉快地度過一生。
  • 讀書——《做最好的自己》
    溫故而知新剛剛,通讀完李開複寫的《做最好的自己》,一本已經開始有了年代感的書。留意了一下印刷信息部分:30萬字,2005年第一次印刷,2014年51次印刷。李開復是誰,知道的人肯定能夠對他的事情侃侃而談,不知道的人可以從兩個事情上了解他。第一件事兒,2020年新冠疫情期間,家門口愛下棋的大爺們都在家裡和電腦對弈了。第二件事兒,大商場裡現在都有一個機器人,你跟它說話,它會回答你的問題。李開復就是第一個開發世界上「非特定人連續語音識別系統」和開發「奧德賽」人機對弈的計算機博士。現在他還有一個標籤「抗癌明星」。如何做最好的自己?
  • 老年人需要陪伴:孤獨的姥爺用極端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但是外孫女來了,總要做一些好吃的招待一下的,我在姥姥家第一次吃到刀切饅頭,感覺比媽媽做的圓形的饅頭好吃幾倍,沒有新鮮的蔬菜,姥姥就給我們炒鹹鵝蛋,刀切饅頭配上炒鹹鵝蛋,是我記憶中在姥姥家吃的最美味的飯菜了。姥爺是個白鬍子老頭,大禿頂,只有後腦勺有一些稀疏的頭髮,牙齒也掉了幾顆,說話吐字不清,也許是沙眼的原因,姥爺的眼睛每天都紅紅的,像含著淚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