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兩棵石榴樹

2020-10-12 東裡文人

那兩棵石榴樹,是母親種下的。

母親已經離開我們有15年了,記得小時候母親非常喜歡在院子裡種些果樹,有蘋果樹、桃樹、杏樹,到現在保留下來的就只有這兩棵石榴樹了。

壓滿枝頭的兩棵石榴樹

那是二十多年前,我上初中時,母親從親戚家剪來了幾支石榴枝,說要種石榴樹,當時我還懷疑這是否能夠成活,沒想到插在地上的枝在母親精心的照料下竟然活了。

後來我離家求學,每年只有寒暑假回家,印象中那時候還是很小的兩棵枝丫長在角落裡無人關注。

參加工作後每年回去的更少了,基本上到春節時才回家一次,這時這兩棵石榴樹已經長成小樹苗,每年可以結十幾二十個的果子,雖然果實不多,但是又大又甜。每次春節回家過年,到家後母親都會拿出幾個保存了半年的大石榴給我,那是母親專門挑出來最紅最大的留給我的。石榴的外皮已經風乾,但裡面的石榴粒顆顆飽滿,紅的晶瑩剔透,水晶般的紅包裹著嫩白的籽像是精美的琥珀,石榴籽緊密地擠在一起,一粒一粒的搓下來,嚼在嘴裡,十分的甜。

幸福美滿的小兩口

一晃十來年未回到兒時生長的院子了,最近幾年心中一直念想著回去看看,找尋一下兒時的回憶和對母親的懷念。這次趁著參加二外甥的婚禮,順便約著大姐、大外甥女回家「摘石榴」,實際上是想看一下自己的「老家」,滿足自己的心願。

喜公公喜婆婆和家人

十七八年前,父母為了讓我帶回媳婦去臉上有光彩,將房子和院子修葺一新,磚房鑲上了瓷磚。後來因為我們沒怎麼回去過,所以記憶中更深的還是磚房的影子,以至於四姐看到發到家庭微信群裡的照片後問說「什麼時候我們家的房子鑲上了瓷磚啊」。院子裡承載著對母親記憶的東西已經不多,最多的就是這兩棵石榴樹了。

從未在秋天看到過她們枝繁葉茂,果實纍纍的樣子,現在兩棵石榴樹已超過屋簷高,感覺樹冠鋪滿了半個院子,足足結了幾百顆石榴。

我和大外甥女挑著熟的摘了兩大袋子,剝開石榴皮,顆顆紅果粒,捧在手心,嚼在嘴中,品嘗著母親留給我們的甜蜜。

看著捧在手中的石榴,心想這石榴不就是我們的家嗎?我們家可以說是多產的家庭,姐弟五人。

姐弟五人

母親就是那石榴皮,兒女沒成熟時,遮擋著風吹日曬,包裹著、保護著他們,直到斑駁皴傷甚至開裂。作為石榴粒的我們姊弟緊密的團結在一起,相互滋養、充實。但早晚有一天我們都要離開母親的懷抱,當我們離開母親時,要落地生根,營造自己的小家並堅強如石榴樹般的活著……

相關焦點

  • 一棵石榴樹的見證:一甲子的婚姻 一輩子的幸福
    眼前這棵石榴樹是30年前剛剛搬到揚州市崇德巷19號大院時,他與老伴禹華親手種下的,如今他倆已經一起走過了60個年頭,就像這棵石榴樹一樣,留下的是他與老伴深厚的感情和一輩子的幸福。一碗稀飯的婚宴周正統父母早逝,17歲入伍當兵。年少時跟著部隊走南闖北,還在大西南進行過剿匪。1950年,19歲的周正統所在部隊接到命令,趕赴抗美援朝的戰場。
  • 老家院子裡那兩棵櫻桃樹
    那個時候,院子前後有不少樹,有楊樹、榆樹、洋槐樹等,這些應該是用來蓋房子、做家具的木材;也有些果樹,如桃樹、杏樹、柿子樹,包括這兩棵櫻桃樹。這是印刻著我童年夢幻的家園。這兩棵櫻桃樹最讓我難以忘懷。以至於至今每到櫻桃成熟的季節都會買一些品嘗,但好像已經不是那個味兒了。爺爺曾說過這兩棵櫻桃樹的栽種緣由。
  • 雨蘭原創情感美文:想故鄉,家門口兩棵老槐樹,一棵是爹一棵是娘
    想故鄉,我想老家的屋簷低矮 陌上野花香我想家門口的兩棵老槐樹一棵是爹,一棵是娘在晚風裡默然相對偶爾,踮起腳尖悄悄張望
  • 中年人體會的愛情:兩棵樹的守望
    那期的嘉賓夫妻是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李光羲和他的夫人王紫薇老師,他們在暢談「空巢之樂」。然後,我沉默了很久,我在想,如果讓我做這個節目,我會給它起這樣一個名字:守望——兩棵樹的愛情。  因為,在我看來,這兩位陽光健康,對生活充滿熱情的老人就像兩棵樹,他們終身彼此相守相望,相親相愛,育得滿樹驕人的花朵——他們的三個孝順女兒以及茁壯成長的第三代。
  • 愛情就是兩棵樹,肩並肩站在風裡
    本來是兩個人已經在一起生活很多年了,但是由於一些因素,導致一段感情的破裂,那是非常可惜的。因為一段感情的開始都是付出過自己的心血的,也許剛開始是心血來潮,但是之後肯定也是付出了自己的真實感情。所以,當自己決定去放棄這段感情時,內心肯定也會有不舍的情緒。其實夫妻之間就算遇見一些困難,這恰恰是可以考驗你們之間的感情的。
  • 六棵南瓜苗/郭雲良
    沒想到次年,小院裡竟又兀自長出6棵南瓜苗,於是他用從父親那裡學到的手藝精心侍弄。他說,這6棵南瓜苗在我看來,就像父親生命的延續。  父親去世後的第二年春天,我家的小菜園長出了6棵南瓜苗。兩片葉子中間萌發出一個嫩綠的小芽兒,在枯黃的雜草叢中顯得格外醒目。
  • 一開始我是先愛上老院那棵梨樹的
    一開始我是先愛上老院那棵梨樹的,後來就移情別戀白玉蘭了。那一樹樹的潔白猶如聖潔的精靈,又猶如起舞的仙子,讓我神魂顛倒。自從婆婆執意砍掉陪伴眾兄妹長大的那棵梨樹後,我就無意中減少了回老家的次數。初到老公家裡那年春天,滿院都籠罩在梨花的清香裡。晚上婆婆在梨樹下拉著土井裡的水,微風佛過,花瓣在橘黃的燈光中翩翩起舞......那一刻我便愛上了這裡,雖然遠嫁,依然感覺到了愛情的美好。後來梨樹沒了,我的世界裡也忽然缺少了些許的溫暖。
  • 一開始我是先愛上老院裡那棵梨樹的
    一開始我是先愛上老院那棵梨樹的那一樹樹的潔白猶如聖潔的精靈,又猶如起舞的仙子,讓我神魂顛倒。自從婆婆執意砍掉陪伴眾兄妹長大的那棵梨樹後,繼而又砍掉我親手栽種的那棵木槿樹,我就無意中減少了回老家的次數。初到老公家裡那年春天,滿院都籠罩在梨花的清香裡。
  • 故事:鄉村紀事:奶奶和門前的那棵棗樹
    文:劉旭圖:來自網絡如今,我每次回家,由於懷舊情結的驅使,我都會在門口的那棵大棗樹下靜靜的坐會,因為,那裡藏著我再也回不去的幸福時光。小時候我們家門前有棵大棗樹,是爺爺在世的時候栽種的。那棵棗樹結的棗子既脆又甜,我敢說是我們村子裡最好吃的棗子。 每年的春季,奶奶都精心的給棗樹澆水施肥修剪,到了棗樹七八成熟的時候,奶奶就幾乎天天坐在棗樹下照看,主要是害怕村子裡不懂事的孩子糟蹋。如果哪個孩子趁奶奶不備而前來搗亂,奶奶知道了會毫不留情的訓斥。 棗樹下有一個小石凳子,天長日久那小石凳被奶奶坐的光滑油亮。
  • 真正的親密關係,你我是兩棵莖幹獨立根系相連的橡樹
    在心之助的推薦書目裡,我首選了《親密關係》這本書來讀,聽說這是張德芬老師「讀過兩遍以上的書」。作者克裡斯多福·孟,是一位在個人及團體教練的領域上有近三十年經驗的國際演說家、生命教練和諮商師。近三十年來他研究的領域著重於人際關係與親密關係的動力。
  • 回憶散文:六棵南瓜
    父親去世後的第二年春天,我家的菜園裡意外的長出六棵南瓜。兩片肥厚的子葉中間夾著一個嫩綠的芽尖兒,在一片枯黃的雜草中顯得十分靈動。這是父親扔得瓜瓤裡的南瓜籽,今年又發了芽——晚年的父親喜歡吃南瓜。 不就是幾棵南瓜苗嗎?有什麼稀罕的,村邊的垃圾堆裡到處都是。 拔了吧!栽上茄子辣椒西紅柿,大人小孩都愛吃。
  • 我的鄉愁是一棵大樹
    我的鄉愁情懷包括許多符號,它們是一座黃土山、一排土窯洞、一條彎彎曲曲的山路,更是一棵大樹。幾十年來我獨在異鄉為異客,回老家的次數並不多,親人的音容笑貌、故鄉的山川溪水時常出現在我的夢境裡,而夢見最多的就是祖先老墳梁上的那顆大樹。我的祖墳位於老家一座黃土高山頂上,那座山被人們稱老墳梁,它是附近方圓幾百裡最高的山峰。老墳梁的最高處生長一棵巨大的楊樹,樹木古老挺拔、古樸遒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