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親密關係,你我是兩棵莖幹獨立根系相連的橡樹

2020-08-27 子今閱讀寫作

一為什麼我們需要親密關係指導


2016年,被盧悅老師創辦的公眾號心之助吸引,也經常參與心之助組建的社群討論。社群裡婚姻出現問題的女性佔絕大多數,我們都有一個共同點,無論婚齡的長短,經營家庭方面幾乎都是一個小白,沒有接受過這方面的學習和指導。所以在夫妻關係出現問題時,我們只有抱怨,憤怒,激動,而沒有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能力,以以致於夫妻關係越來越糟糕。



在心之助的推薦書目裡,我首選了《親密關係》這本書來讀,聽說這是張德芬老師「讀過兩遍以上的書」。作者克裡斯多福·孟,是一位在個人及團體教練的領域上有近三十年經驗的國際演說家、生命教練和諮商師。近三十年來他研究的領域著重於人際關係與親密關係的動力。


他在《親密關係》序言裡說:希望提供給人們一張路線圖,引領人們穿越親密關係的複雜景致,並主要著眼於親密的伴侶與婚姻關係。這真是打開我婚姻關係眼界的第一本書,邊讀邊審視我的婚姻,一個個「不明白」被作者逐一解開,豁然開朗後真的感受到作者所說的那種「生命的靈動」。




二《親密關係》告訴我們婚姻的真相



婚姻是什麼?童話告訴我們:公主與王子從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老人告訴我們:婚姻是兩個人的事,一個拖桌子,一個拖板凳。



《親密關係》卻告訴我們:婚姻是一個人的事。書中解釋到,如果你認為婚姻是兩個人的事,那麼不管你怎麼努力,也只有50%的機會幸福。因為兩個人都在等著對方先行動,明明是兩個人過日子,憑啥只有我一個人付出呢?如果你總是盯著對方,而非內心的需求,你會發現對方永遠無法滿足你。



我們的伴侶不是來滿足我們的,不為我們遮風擋雨,那嫁他娶她有何用?克裡斯多福·孟老師的基本觀點是:你的親密關係伴侶,是來幫助你更加認識自己,進而療愈自己重新找回真正的自己,因此,親密關係是通往我們靈魂的橋梁。



看到這裡,是不是很顛覆我們的認知,我們在親密關係中經歷了絢麗(熱戀期)、幻滅(婚姻初期)階段,勇敢的人不會再扮演受害者角色,我們要進入內省和啟示階段。親密關係是我們修行的道場,我們在其中成長、學習。




三婚姻是一場自我的修行


1愛一個人,不是簡單的包容,而是真正的接納。


進入婚姻,「相互包容」,是我們被上一輩教導得最多的一個詞。特別是對方的壞習慣臭脾氣,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只有包容才能避免更多的爭吵和矛盾。這一觀點左右我的大腦很久很久,後來我發現簡單的包容的確避免了爭吵,但這卻是問題的迴避,並且這樣的包容讓自己越來越壓抑,內心一點不開心。雖然嘴上沒說什麼,但鄙夷的神情已告訴對方:我很討厭你的行為。


真正的接納則不同,首先兩人對問題不是迴避,而是勇敢直面,積極探討問題背後的本質原因和解決方案。即使暫時不能解決,我們也是從內心接納那個真正的「他」,真正的「他」即使很不如人意,但他也是被理解和尊重的。


例如,我老公有時會表現得像小孩一樣任性,不講道理。以前,「包容」讓我視而不見,避而遠之。結果,他就越演越烈,讓人覺得不可理喻。看了《親密關係》一書後,我不再迴避,而是冷靜地和他一起探討,這時他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表現?結果,我們發現是他的內在小孩需要安慰擁抱,他的外在小孩卻選用了任性的方式來引起我們的注意。任性,不講道理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


接納一個人,就如兩棵樹地下相連的根系一樣,無論你地面長成什麼樣,我都無條件的愛著你。愛你,不是要得到你的回報,而是修煉我自己。我只有成為更好的自己,才能有餘力去愛你。



2接納一個人,不等於捆綁在一起,你我依然是獨立的個體。


進入婚姻,雖然我們的根連在一起,但接納一個人,不等於捆綁在一起,你我依然是獨立的個體,無需合二為一,無需「夫榮妻貴」,雙方都不要放棄自我的成長


可現實婚姻中,女人往往把自己活成了一個怨婦,黃臉婆。在生活裡,承擔了全部家務,照顧孩子,伺候公婆,唯獨忘記了照顧自己成長自己,結果老公那棵樹長得很高時,他的視線裡自然沒有了你。


還有一種捆綁就是責任不分,一方總是惹事,另一方總是去承擔責任,結果惹事一方永遠不能成長。我一朋友的老公早些年喜歡賭博,每次欠了別人的錢都是我朋友去還,她的父母還說你不去還誰去還,你們是一家人嘛。直到她意識到這樣想法的可怕,果斷地讓自己變得「絕情」起來,沒想到她的老公才意識到賭博的危害,主動尋求幫助戒賭。



3個體不斷成長,搭建通向靈魂的橋梁


克裡斯多福·孟老師講婚姻一旦進入內省階段,考驗人的關鍵時候來臨。很多人最直接的表現就是放棄,不再為親密關係的修復而努力,因此,他們錯失了成長的最好時刻,無法搭建通向靈魂的橋梁。


其實,「所有的問題,其實都是經過偽裝的禮物和寶貴經驗。」看到這句話,是不是不再絕望了,上帝安排的一切,你都可以選擇用它來成全你的成長。「凡是不能殺死你的,最終都會讓你更強」。


老公賭博欠了外債的確是一件非常頭痛的事情,但我朋友卻勇敢地面對了這件事。她一邊引導老公改邪歸正,一邊積極地想方設法掙錢還錢。數年過去,他們兩人的感情越來越好,家裡的生意也紅紅火火。談到過往,朋友充滿了感恩,她說如果沒有遇到那些事,自己可能就是一個守著死工資的上班族,完全沒想到自己還可以在生意場一展身手。



共勉


中國式婚姻第一寫手、金牌編劇王海鴒所言:「世上最難經營的公司,是家庭;最難相處的關係,是夫妻。」其實,事實並沒有這樣可怕,當你敞開胸懷去接納一切,用你的愛去回應一切時,你會發現你的親密關係伴侶,是來幫助你找回真正的自己,成長自己的。你我活成兩棵莖幹獨立根相連的橡樹, 仿佛永遠分離, 卻又終身相依。

相關焦點

  • 關於一棵橡樹的愛情見解
    女孩出生的那天,女孩的父母在庭院當中種下了一棵橡樹,並在橡樹上刻上了女孩的名字——思華,希望他們的女兒能夠像這棵橡樹一樣茁壯地成長。  女孩學會走路了,就圍著這棵橡樹跑啊跑,跑累了,就坐下來背靠在橡樹身上休息。
  • 中年人體會的愛情:兩棵樹的守望
    然後,我沉默了很久,我在想,如果讓我做這個節目,我會給它起這樣一個名字:守望——兩棵樹的愛情。  因為,在我看來,這兩位陽光健康,對生活充滿熱情的老人就像兩棵樹,他們終身彼此相守相望,相親相愛,育得滿樹驕人的花朵——他們的三個孝順女兒以及茁壯成長的第三代。
  • 平等獨立的愛情,你擁有嗎?
    無論男女都容易認為經濟獨立就是獨立,但,實際上,經濟獨立不算真的獨立,加上情感獨立才相對比較全面。經濟獨立很簡單,只要找個可以養活自己的工作就行。情感獨立則不容易,雖然可以養活自己了,但是能否平等地相愛,能否在依賴和獨立之間遊刃有餘,卻並不是容易的事情。
  • 破碎婚姻中長出來的愛情觀:橡樹與木棉
    在今日頭條的公開課學習寫作,被要求寫作業:以我的愛情觀寫一篇文章。看到作業要求我笑了:呵呵,竟然要一個婚姻就在破碎邊緣,天天想著離婚的人寫愛情觀?有愛情這種東西嗎?然後又哭了:世上不是沒有愛情,是我沒有。我的愛情枯萎在自己一地雞毛的婚姻裡。可是愛情啊,終究是那麼美麗而誘人。即使在我婚姻的斷瓦殘垣中,也倔強地長出兩棵樹,伸展著枝葉,向我招搖,提醒我它的美好。
  • 木棉對橡樹說——我愛你
    木棉對橡樹的告白,深情而又真摯;木棉對橡樹的愛,熱烈而堅貞。不做卑微的跟隨,諂媚的襯託,只願與你比肩而立、共擔風雨。讓他知道愛情是平等的,誰離開誰活不了,很多時候,你只是想給他保留那可笑的尊嚴。女生也要做個敢於示愛的人,不要只等著對方向你表達愛意。萬一對方正等著你的表白呢,你要是不說,豈不是就此錯過了?愛就放手去愛,不要扭扭捏捏,哪怕愛到最後遍體鱗傷,你也可以很驕傲的說「我愛過」!
  • 舒婷的"致橡樹",是我見過「愛情最好的模樣」
    就像你跟我,你會喜歡上這樣的我嗎?」木棉的根,在地下與橡樹相互纏繞;木棉的葉,在藍天白雲中與橡樹相互依偎;每一陣風吹過,他們都會點頭,向對方致以親切的問候,這像極了戀人之間的親密互動。沒有人聽得懂它們的悄悄話,因為這是兩棵樹之間獨有的的「共同語言」。木棉與橡樹之間既能共同分擔生存環境中惡劣的「寒潮、風雷、霹靂」,也願意同對方共享美好的「霧靄、流嵐、虹霓」,這像極了生活中同甘共苦的夫妻,你若不離不棄,我便生死相依。
  • 那兩棵石榴樹
    那兩棵石榴樹,是母親種下的。母親已經離開我們有15年了,記得小時候母親非常喜歡在院子裡種些果樹,有蘋果樹、桃樹、杏樹,到現在保留下來的就只有這兩棵石榴樹了。壓滿枝頭的兩棵石榴樹那是二十多年前,我上初中時,母親從親戚家剪來了幾支石榴枝
  • 《親密關係》:好的感情不是「順從」,而是心甘情願
    錢鍾書曾對楊絳說過:遇到你之前我沒有想過要結婚,遇到你之後,我沒想過要和別人的女人結婚。這句很平實的話令人動容,所以他們的婚姻幸福而綿長,不僅僅是因為三觀一致,更重要的是讓對方放心,也就是心定。也可以說在愛的指引下,才能真正做到為對方著想,才能願意「洗手做羹湯」中任勞任怨。倘若總是在被逼的情況下,不得不去做這些瑣事,或者說因為害怕失去而才去做這些事情時,感情會變得岌岌可危,甚至面臨坍塌的風險。所以男女如果想要擁有好的感情,首先要在親密關係上樹立正確的觀念。
  • 真正的獨立女性,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樣
    再說如果我找個男朋友什麼都不幹,還跟以前一樣一個人還談什麼戀愛,實際上很多親密關係的問題,正是在這樣的理解上發生偏離的,以為進入了一段關係就不再需要獨立,原本獨立的人變得要麼非常黏人,要麼強勢控制。真正的獨立女性,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樣老公也心如磐石,我從來沒有愛過你,我只想跟孩子有關係,不想跟你有關係。
  • 橡樹上的黃絲帶
    因此,他極度的期盼知道,如果妻子依然愛他,仍在等他回家,那麼就在村口的老橡樹上繫上一條黃絲帶;如果他在樹上看不見黃絲帶,他也明白妻子的心意,他將繼續乘車遠去。當他聽到車上所有乘客的歡呼聲時,他睜開了眼睛,看到在村口老橡樹上,數百條黃絲帶正迎風飄舞……他的妻子,帶著兒子、女兒和全村的人都在老橡樹那裡等待著他的歸來。
  • 先做獨立的自己,家庭關係更加親密
    這本書通過記錄兩位心理學大師為一個五口之家做家庭治療的過程,來揭示了家庭矛盾背後的秘密,告訴我們家庭成員都應該先做一個獨立的自己,才能讓家庭關係更加親密。最後,在學會自我接納後,發展新的語言模式,學會對彼此的接納,建立一種可分可合的自由家庭關係,由分合之間彼此更為親密!
  • 陽臺、庭院栽幾棵果樹,一年收穫好幾筐,鄰居羨慕極了
    我們平時在種植花卉的時候,經常會有種審美疲勞,不如趁秋天氣候宜人,這裡的陽臺還有庭院也有空地,就種上幾棵果樹吧,可以地栽也可以盆栽哦!在這裡小菊給大家分享一種果樹,陽臺庭院栽幾棵,一年能收穫好幾筐,讓鄰居都羨慕,看看你是否也喜歡。
  • 親密關係:建立真正親密關係的7個要素
    一旦這種親密感從一段關係中消失,那麼維繫兩個人在一起的紐帶也就消失了。這就是為什麼如果你真的想讓你們的關係繼續下去,想和你的伴侶保持一種牢固而親密的關係,那麼就需要盡你最大的努力去擴展你對親密關係的理解。如果你知道與你所愛的人親密意味著什麼,那麼你就必須熟悉構成親密關係的各種因素。1. 相互依存親密關係是一種相互依賴的關係。
  • 老家院子裡那兩棵櫻桃樹
    那個時候,院子前後有不少樹,有楊樹、榆樹、洋槐樹等,這些應該是用來蓋房子、做家具的木材;也有些果樹,如桃樹、杏樹、柿子樹,包括這兩棵櫻桃樹。這是印刻著我童年夢幻的家園。這兩棵櫻桃樹最讓我難以忘懷。以至於至今每到櫻桃成熟的季節都會買一些品嘗,但好像已經不是那個味兒了。爺爺曾說過這兩棵櫻桃樹的栽種緣由。
  • 在親密關係裡,真正的信任從何而來?
    作者:羅近月來源:美靈心生活(ID:meilingxinli)有很多來訪找到我,因為在親密關係裡受了傷,希望可以重建信任。難就難在於,我們常常不理解信任的坍塌,以為這僅僅是一件小事情,隨著時間推移就會淡忘,但是卻未曾意識到這是一件足以撼動關係根基的大事情。如果把關係比作一棵大樹的話,信任的坍塌就好比是把這棵樹連根拔起。
  • 親密關係四要素:相互吸引,適度依賴,保持獨立,敢於磨合!
    我們似乎又極為需要這樣有「黏性」的關係,這種「黏性」,我把它具象為我們對彼此的某種需要、或者某種寄託,這種需要或寄託,就是依賴。好的親密關係需要被依賴,也需要被需要。這句話有點拗口,但不難理解。就像夫妻之間,我們好像誰也無法替代對方的角色,更不能一個人包攬所有的事情,就像女人既能掙錢養家,又能包攬家務,還能養育子女供養公婆,那還需要男人幹什麼?
  • 只有愛情的關係永遠無法真正親密
    經營關係最重要的元素是什麼?我認為是心理獨立,即能為自己的需求負責。我不是有意要對你隱瞞,在上一段關係中,我很早就告訴對方我是雙性戀,但她評價我後就直接離開了我,我很害怕同樣的情況再次發生。Diamond:我很遺憾在你身上曾發生過這樣的事,但你在依然願意突破內心的害怕選擇真誠,你真的很勇敢。當彼此能像成年人一般對自己的需求負責,看到他人防禦機制背後的創傷,也不至於撕破臉皮。
  • 品讀 | 好的親密關係,能讓你找到真正的自己
    評論區裡反覆出現一句話:這,就是我嚮往的婚姻生活啊。不少人以為,他們的婚姻這麼幸福,一定是有很多共同點吧?事實上,兩人完全性格迥異。為什麼他們卻能維持65年的幸福?修一和英子的故事,或許能讓你知道,最好的婚姻狀態是什麼。
  • 雨蘭原創情感美文:想故鄉,家門口兩棵老槐樹,一棵是爹一棵是娘
    記憶是一條溫暖的河流我站在河流的源頭,輕輕打開心靈的窗一遍遍地想故鄉,想故鄉 想故鄉,我仿佛聽到,乾枯的玉米秸想故鄉,想我童年的夥伴二丫臉上長滿小小的雀斑心裡總是開滿桃花高高矮矮的竹籬笆下,我和一朵南瓜花曾經述說5歲的秘密,7歲的心事
  • 真正的親密關係:愛上你,而非賴上你
    所以她也才會發出「有為什麼我對他付出這麼多,他還不記住我的好」這樣的委屈。她認為她付出很多,丈夫必須全身心地愛她,上升到一個極端就是要求丈夫認同自己的行為方式和思考模式。比如洗碗要怎麼樣洗,對父母要怎麼樣說話等等。所以,她會要求丈夫改變。當然他丈夫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怎麼會甘心喪失自己的自主性,事事都變得和她一樣,乖巧地聽她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