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老人將工資卡給女兒後,卻換來女兒這樣的「孝順」,讓人心寒

2020-08-27 小諾深夜情感

一,導語

關於養老方式,有一部分人會選擇和自己的子女住一起,哪怕有退休金,也不會選擇去養老院。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一:能攢下自己的工資,給孫子或外孫花,能給兒女減輕經濟壓力。

其二:願意和自己的兒女住一起,這樣更有安全感,哪怕受點委屈,也願意每天看著兒女出出進進、健健康康。

但並不是所有的選擇,都能堅持到最後。這裡邊包括諸多難以想像的原因,更有著不可言說的難處。

二,真實案例

01

為了給女兒減輕負擔,選擇與小輩同住。

我今年71歲,原來身體挺不錯的,但就在這兩年,身體慢慢的開始出現各種症狀,而且自己越來越懶,一點都不想動。

鑑於自己的身體狀況,我本來想住養老院,可女兒卻說:你住養老院,讓別人怎麼說我,肯定以為我不孝順呢?你就我一個孩子,這不是讓別人在我背後說不是麼?再說了,養老院一個月那麼多錢,還不如給你外孫攢著。

我一聽女兒說的有道理,我就這麼一個女兒,她的家庭雖然不富裕,但對我一直不錯。

經過再三考慮之後,我搬到女兒家。剛開始相處還是挺愉快的,她對我好的沒話說,我們常常聊到動情處,我慶幸自己有個小棉襖。

當我看她家庭生活並不富裕的時候,直接把工資卡給了她,也省的以後麻煩。再說了,我吃她的、喝她的,也用不著錢。

但沒想到的是——我的這個好心的舉動,讓我跌入了萬丈深淵,而沒有了以後的退路。

02

女兒對我的「孝順」,讓我有苦難言。

自從上交工資卡以後,女兒就變得超級忙,連在家裡做飯的時間都沒有。

整個家裡,就我一個老太婆,外孫住校一般不回家,我也沒有錢出去買點吃的,只能吃剩飯。實在忍無可忍之下,我就向女兒抱怨。

令我沒想到的是她的反應如此過激,她站在臥室裡隔空指著我:你就知道自己吃,我不用上班麼?不用掙錢麼?然後就是對我一頓訓斥。

而我的好女婿站在一邊,連句話都不說。

自此之後,我們撕破了臉,關係越來越差,經常相互吵架,我有時候被氣得喘不上氣,怎麼有那麼一個狼心狗肺的女兒,拿著我的工資卡卻如此待我。

最讓我不能忍受的是——她不管買點魚或肉,都得跟周圍鄰居說一圈,說是專門給我準備的,其實呢,肉都到了她們兩口子的嘴裡,我連個湯都喝不上。

要等著哪個親戚來看我,她就非得讓我穿名貴的衣服,並讓我佩戴她的珠寶。

在鄰居或親戚的嘴裡,她是出了名的大孝子,而我卻成了那個不懂是非的老太太。

03

「孝順」的背後,更是無情的傷害。

在外人面前,她一會給我倒水,一會給我削水果,把我伺候的像「太上皇」一樣;但當別人剛跨出去門檻,她就會指著我的鼻子兇我。

對於此種情況,原來我還還嘴,覺得心有不甘;但現在,已心如死灰,不再做任何的爭辯,因為我越還嘴,她越兇,恨不得動手打我,這讓我很寒心。

在外人面前,她一口一個媽媽的喊我,私下裡,叫我老不死的;在外人面前,她說把家裡最好的都給她媽媽吃了,私下裡只給我吃殘羹冷炙;在外人面前,她是我溫暖的小棉襖,也是我晚年最好的歸宿和依靠,但在私下裡,這個家卻是我的地獄……

在無情的傷害中,我算是看透了,她之所以這樣對我,是因為我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不必再對我好,反正工資卡已經在她手裡。

在利益和金錢面前,哪有什麼親情,當你沒有任何價值的時候,哪怕是自己的親生骨肉,也不會把你放在眼裡,現實就是這麼殘酷!

事到如今,我不埋怨她,我只埋怨自己太傻,連個後路都不留。

三,小結

老年人要想有個幸福的晚年,還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其一,儘量不要和兒女住在一起。

甭管曾經關係有多好,你都要明白一個道理,一旦住在一起:產生美的距離沒有了,但瑣碎和矛盾卻出現了。

再加上年齡差別、思維方式差異、生活習慣的不同,很容易產生矛盾,彼此都會有約束感。

所以說,如果有條件,儘量不要選擇和子女同住。

如果實在沒辦法,自己也沒有經濟基礎,只能和成年子女住在一起,那就一定要保持必要的距離,在一個屋簷下更要小心,對他們家庭的內部事務,要做到少插話、少參與,還要做到臉皮厚,心胸廣,該吃就吃、該喝就喝。

時刻提醒自己,在兒女家居住的目的是養老的,而不是參與管理的。

其二,要捂好自己的養老金。

老人保管好退休金,才是晚年生活的保障,不要把財政大權上交給任何人,哪怕ta是你的親生骨肉。

自己手裡有錢,就意味著有更多的自主權。

如果你在孩子那裡住的不順心,就可以搬到養老院或僱保姆,這是你的自由。當然,你也有這個經濟能力。

不要把自己的退路早早地堵死,手中有錢,心中才能不慌。

萬萬不可把養老金拱手相讓:你要明白,交給子女容易,但想要回來就難了。所以,無論如何都要捂好自己的錢袋子。

相關焦點

  • 在這位68歲的老人給了女兒一張工資卡後,他交換了女兒的「孝順」
    關於養老方式,有一部分人會選擇和自己的子女住一起,哪怕有退休金,也不會選擇去養老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其一:能攢下自己的工資,給孫子或外孫花,能給兒女減輕經濟壓力。我今年71歲,原來身體挺不錯的,但就在這兩年,身體慢慢的開始出現各種症狀,而且自己越來越懶,一點都不想動。鑑於自己的身體狀況,我本來想住養老院,可女兒卻說:你住養老院,讓別人怎麼說我,肯定以為我不孝順呢?你就我一個孩子,這不是讓別人在我背後說不是麼?
  • 68歲老人的哭訴:女兒的孝順,讓我有苦難言、以淚洗面
    一,導語關於養老方式,有一部分人會選擇和自己的子女住一起,哪怕有退休金,也不會選擇去養老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其一:能攢下自己的工資,給孫子或外孫花,能給兒女減輕經濟壓力。其二:願意和自己的兒女住一起,這樣更有安全感,哪怕受點委屈,也願意每天看著兒女出出進進、健健康康。
  • 兒女孝順的老人,還有必要存錢嗎?3位68歲老人的答案很是一致
    如果說老人存錢,更多時候是為了防止兒女的不孝,那麼針對兒女特別孝順的情況下,我們的老人還有必要自己存錢嗎?我們今天就聽聽3位68歲的老人的心裡話,看看他們對於這件事情,又是怎麼看待的?鍾大爺覺得:就算兒女很孝順,老人也是很有必要存錢的,因為人老了,就不可避免的會出現生病等這種情況,可要是老人萬一得了什麼大病的話,那麼這筆巨大的花銷,就很有可能讓子女原本幸福美滿的家庭,就此徹底的「垮掉」,相信我們沒有哪位老人,願意看到這樣的「慘象」吧?
  • 父親去世後,兒子女兒搶著接68歲母親去養老,母親欣慰不已
    有一些多子女家庭會產生矛盾,把老人當皮球一樣踢來踢去,這是很不應該的事。如果父母是按老傳統辦事的,也就是兒子留在家裡傳宗接代,女兒拿了嫁妝出嫁。那將來養老時,也要按老傳統來辦,這樣兩個孩子的心裡才會服。如果是按現代法律男女平等來辦的,那兒子女兒一樣對待,家產一起平分,贍養義務一起承擔。
  • 二胎又生女兒,婆婆讓我再生一個,老公把工資卡給婆婆後我笑了
    我和老公是相親的時候認識的,我比老公小五歲,老公對我很好,我們認識三個月後便在一起了,老公這個人性格很好,從來不發脾氣,對父母很孝順,對朋友很真誠,相處久了,我覺得我真的是找了一個好男人,我們交往了半年我就把他帶回去給我父母看,父母看過後對他真的是滿意得不得了。他十分開心的對我說,我父母那麼喜歡他,那以後他娶我就沒有壓力了,我看著他的樣子無奈笑了笑。
  • 68歲女兒從北京回老家陪伴87歲老母親,只因老人住不慣高樓大廈
    就一個人在這個路邊的小樹林裡幫他們疏花,,孩子們都很孝順,自己身體還行能幫一點是一點。老人住的是瓦房,還沒進家門,就看見一個人掀開門帘往外走,我們還以為是奶奶的鄰居在她家串門,奶奶說這是自己的大閨女,專門從北京回來陪伴自己的,聽奶奶的女兒說自己兄弟姐們好幾個,有幾個在外地,雖然老母親身體很好,但是姊妹這幾個覺得母親年齡大了身邊離不開人照顧
  • 68歲老人哭訴:對女婿掏心掏肺,卻換不來半點真心,太寒心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付出和疼愛,都能換得女婿的感恩和回報,今天,我們就來聽聽這位68歲的老人怎麼說?歲,和老伴只有一個女兒,視若珍寶。他雖然不敢直接跟我吵,但是他經常拿我女兒出氣,對我女兒是張口就罵,甚至有時喝多了還動手動腳,我很心疼,就從他家搬了出去。沒過幾年,我突發腦梗,癱瘓在床,女婿對我不聞不問就算了,還不讓女兒來照顧我,女兒沒有辦法,偷偷給我請了個保姆,每天保姆給我做好飯,幫我簡單收拾一下就走。
  • 六十歲看不了孩子,七十歲幫女兒看孩子,八十歲來讓我養老!
    莊奶奶今年81歲了,她女兒打來求助電話說母親在自己南昌的家中住了兩個月了,如今想要回到宜春的老家,當工作人員提出送她回家時,莊奶奶卻說不敢回家,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莊奶奶何有家不敢回呢?因為回家了,不僅沒有人搭理自己,甚至想吃的飯菜都到不了口。所以她願意呆在女兒家裡。老人有四個女兒,一個兒子,就是這個兒子對他是極其的不孝順,所以她最近才會到女兒家來生活的。
  • 子女孝順,老人還需要存錢嗎?這2位68歲老人說出大實話
    導語人到晚年,如果沒有退休金,或者沒存款,那晚年生活肯定過得很困難。有好多聰明的老人在年輕的時候,就存了很多錢,就算子女沒有孝心,也不怕沒人養老。也可以拿著這些錢去養老院,或者請個保姆。要是那些沒錢的老人,那只能靠子女養老,要是子女不孝順,那晚年生活肯定痛苦不堪。
  • 故事:婚後我上交工資卡,女兒隨老婆姓,老婆卻把錢取光後交給嶽母保管
    婚後我上交工資卡,女兒隨老婆姓,老婆卻把錢取光後交給嶽母保管都說夫妻同心,其利斷金!一段婚姻要想長久,夫妻雙方必須相互信任。如果哪天信任沒了,婚姻遲早會生變。在婚姻中,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他們都需安全感。但在生活中,總有些女人覺得自己是弱勢一方,找各種理由去索取,來維持所謂的安全感。
  • 「女兒,給媽拿五百生活費」「你工資卡都給弟弟了,管你兒去要」
    萬千人海裡,幸好遇見你。點擊右上角「關注」,你的心事有我願意聽。01大姨家裡有兩個孩子,老大是女兒,老小是兒子。大姨家裡條件一般,所以對待兩個孩子,就是兩種待遇。大致來說就是,無論是吃的穿的,還是上學就業等等這些資源,所有的一切,都必須先緊著兒子來。
  • 80多歲老人分給兒子100萬,兒子卻再也沒有來看過他
    在這個世界上,只有父母是真心對孩子好的,父母永遠不會害孩子,自從把孩子生下來後,父母可以說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在了孩子身上,對孩子照顧的無微不至。父母對我們這麼大的恩情,我們無以為報,只能在我們長大後儘可能地孝順他們,讓他們安享天年。
  • 帶了3年外孫,換來女兒一巴掌,老人直言:再閒也不給孩子帶娃了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忙於工作,即便是生了孩子,也不會安心的在家照顧孩子,反而將照顧孩子的任務交到了老人的身上。劉大媽的女兒在生完孩子之後,因為要工作的原因,沒有辦法照顧孩子,看著女兒每天忙完工作要回家,忙著照顧孩子,非常的心疼,所以劉大媽也決定到女兒的家裡幫助女兒照顧孩子,讓女兒更安心的工作。
  • 離家32年的老伴回家,我們卻不能見面,68歲老人:女兒給他養老
    農村老人的如何養老?一直是很多農村人關注的問題,養老方式一般有自己養老、子女養老和社會養老三種方式,但對於每一個個體又不一樣。68歲的胡翠紅老人,丈夫離家32年,二人終於見面了,兒子卻不讓他進家門。她面臨著進退兩難的境地,一邊是希望與老伴團聚,一邊又捨不得兒子對她養老的承諾,該何去何從,她很矛盾。
  • 80歲的老人告訴你,人老了,到底是兒子孝順還是女兒孝順
    面對養老問題,可能每個老人都有自己的顧慮,原本自己指望的兒女有,可能沒自己想的那麼好,而自己忽略的往往對自己最體貼。現在知道女兒好,也已經晚了,只要她們能管自己,就很欣慰了。面對母親的執拗,兩個女兒沒有辦法,於是每個人每周到黃阿姨那裡去一次,多備點飯菜,讓黃阿姨熱著吃。
  • 每月退休金10000的老人,子女是真心孝順老人嗎?3個老人說出實情
    我今年68歲了,我的退休金都能頂我子女兩個月的工資,所以我在家裡有說話的權利,而且還能被人尊重,我的一對兒女一人照顧我一個月,不管是去到兒子家還是去到女兒家,他們給我的待遇都很好,把我伺候的很好,當祖宗一樣供著,我的晚年生活過得非常舒服,有兩個孝順的子女。但我不知道他們兩個是不是真心孝順我,也有可能是看上我10000塊的退休金。
  • 人到晚年,兒媳和女兒誰才能靠得住?這3個68歲阿姨說出心裡話
    導語人老了之後,女兒和兒媳之間,哪個能靠得住?一起來聽聽三個68歲老人的答案。班阿姨/68歲我今年68歲,我有一對兒女,我女兒也嫁出去了,我知道,女兒嫁出去後就是人家的了,就像我嫁過來老公家一樣,我就是他家的,女人有了自己家之後,這不可能無時無刻為娘家做貢獻。
  • 68歲老人的真心話:兜裡有錢,老來才有尊嚴
    這樣做的結果會如何呢?請聽一位68歲老人的真心話:「兜裡有錢,老來才有尊嚴。」聽完之後應該會得出答案。,就沒有孝順的兒子;如果兜裡沒錢,晚年就很難過得自在。這兩個人比他們大個十幾歲,在他們還只有40不到的時候,對方就已經50多了,兒子已經結婚。為了給兒子創造更好的物質條件,夫妻倆在那種年紀傾其所有購買學區房,還將所有權登記在兒子兒媳名下,自己每個月還得還高額的房貸。
  • 老人擔心子女太「孝順」,為躲避女兒住酒店,這是為哪般
    歲的單身老人。最讓人受不了的是——甭管是女兒,還是女婿,都沒把我當「外人」,有什麼氣都往我身上撒。女兒跟丈夫吵架生氣了,會跟我發脾氣。我能理解,那是她心情不好,我是她親媽,沒辦法,她不朝我撒氣朝誰撒氣。而女婿呢?一跟我女兒吵架就對著我說:這都是你養的好女兒?
  • 3個女兒輪流給母親養老,50萬存款卻全歸兒子,女兒心寒了
    ,都有嚴重的重男輕女思想,完全不會因為女兒孝順而改變。然而,事實勝於雄辯,老人在身體尚可,能自食其力的情況下,或許感觸不大。一旦有個病痛需要人照顧,倘若兒子不能指望,到那時便會對養兒防老產生懷疑,又覺得女兒才是貼心小棉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