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去世後,兒子女兒搶著接68歲母親去養老,母親欣慰不已

2020-09-05 結綠聊情感



01

因為老人的養老問題,有一些多子女家庭會產生矛盾,把老人當皮球一樣踢來踢去,這是很不應該的事。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這既是法律規定的,也是人之常情。

不過,之所以出現踢皮球的情況,如果抽絲剝繭尋找原因的話,可能老人自己也有責任。任何事情都是有前因後果的,不能簡單地只看一個結果,也許老人在某些事情上處理不當,比如偏心、重男輕女等,傷了子女的心。

所以有一個詞叫「上慈下孝」,父母要慈愛,多為孩子考慮,孩子才會孝順父母。手心手背都是肉,每一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父母理應要疼愛每一個孩子。

如果父母是按老傳統辦事的,也就是兒子留在家裡傳宗接代,女兒拿了嫁妝出嫁。那將來養老時,也要按老傳統來辦,這樣兩個孩子的心裡才會服。如果是按現代法律男女平等來辦的,那兒子女兒一樣對待,家產一起平分,贍養義務一起承擔。



02

我家樓下最近來了一位阿姨,昨天她提著一袋東西回家,我在小區門口遇到了她,就幫她提到家了。她很感激我,邀請我進她家去坐坐,喝口水。我見她很熱情,就到她家坐了一會兒,她女兒女婿跟我也很熟悉的。

阿姨告訴我,前年她老頭子去世了,兒子家和女兒家就搶著接她去養老。後來兒子說按順序吧,他是老大,先到他家住一年。今年阿姨就住到女兒家來住了,女兒女婿去接她時,兒子兒媳還一再囑咐要照顧好老人。

阿姨說到這裡,高興得嘴都合不攏了,我就說她真幸福,能有這麼孝順的子女。阿姨說她68歲了,身體不太好,兒子家和女兒家都怕她一個人住有事,像老頭子那樣突發腦溢血就麻煩了。

阿姨還說她家有個鄰居,跟她相似的情況,老頭子突然去世了,可兒子家和女兒家都不管她。現在她生病了,都是自己去醫院看的,根本指望不上子女。



03

我聽了不免有點感慨,同樣是子女,卻有如此不同的表現。阿姨說那鄰居家的情況,也不能全怪子女,當初鄰居夫妻倆是按老傳統辦的,也就是兒子留在家裡,女兒嫁出去。

老夫妻倆把所有的財產都給了兒子家,到老了時卻要女兒養老。女兒很為難,老夫妻倆就去賴在女兒家,女婿不願意,就吵得雞犬不寧了。

最後,老夫妻倆只能又回到自己家。女兒說他們把財產都給了兒子,兒子說他們私下裡貼了女兒錢,到底怎麼樣,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阿姨說自己家是兒子和女兒都一樣的,當初娶兒媳時他們就說清楚的,兒子和女兒財產一人一半,將來父母養老的問題,兄妹倆一起承擔。後來兒子女兒都成家了,老夫妻倆也從不偏心,有一塊錢也要掰成兩半來分。



04

老頭子去世後,留下10萬塊錢,阿姨想給兒子家和女兒家分了。反正她自己有退休工資和醫療保險,生活應該不成問題了,萬一哪天她突然走了,這10萬塊錢還沒分好呢!

但兒子家和女兒家都不要,非要叫她留著這些錢傍身。現在她住在女兒家,到明年再去兒子家,兩家輪流住。阿姨一邊說,一邊笑眯眯的,我真為她高興。

家人之間就該像阿姨家這樣,該要親兄弟明算帳的地方,一定要算清楚。這樣大家心裡都舒服,就不容易產生矛盾,父母一定要明確好子女的權利和義務。



05

不管是老傳統還是現代法律,都是規定了權利和義務的,這是做人做事的底線。如果既想要享受老傳統的權利,又想要享受法律規定的權利,卻不願意承擔任何義務,那肯定是不行的。

權利和義務都是對等的,父母要公平對待子女,如果重男輕女,搞偏心等,那子女之間就不和睦了。子女之間一旦不和睦後,在父母養老的問題上,必定會有問題的。

不過,不管父母處理事情有多麼不妥當,只要他們用心養大了子女,那子女理應要為父母養老送終的,這是做人最基本的道理。一個人連自己父母的死活都不管了,那他還會真正對誰好呢?

父母要疼愛子女,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孩子,孩子也要孝順父母。我養你小,你養我老,家人互相照顧和體貼,家庭才會和睦幸福。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倆兒子相互推卸不養老人,母親拿30萬給女兒,倆兒子爭著搶母親
    正因此,老伴去世之後,房子順其自然落到了小兒子的手上,而大兒子分文未得。其實,老伴之所以把房子給小兒子,就是希望小兒子能在他去世之後好好贍養趙大媽。只是老伴的如意算盤,卻終究還是落空了。拿到了老伴給的房子後,小兒子就賣掉了這套房子,另外又拿賣房的錢去買了一套新房子,和自己的二婚妻子和孩子居住。至於趙大媽,他則完全不管不顧。
  • 母親去世,父親「命令」:兒子繼承全部房產和撫恤金,女兒怒了
    單位事兒也不多了,錢也不用那麼辛苦去掙了,墊尿布來不及直接用手去接就是了……很明顯,在父親心裡,一定是男女有別。所以,小蘭從小就生活在一種非常不公平的待遇之中,弟弟也慢慢長大,但凡家裡有點什麼好吃好用的,都可著弟弟。小時候不懂事,跟弟弟發生過幾次爭搶,換來的就是父親一頓呵斥。長大了、懂事了,才知道,在父親眼裡,弟弟比自己重要的多。母親夾在中間很難做人。
  • 父親去世,兩兒子把72歲的老母親告上法庭,兒子覺得母親太偏心
    據吳奶奶小女兒吳敏說,今年4月份她的父親因病去世了。在父親病逝後沒多久,她的兩位哥哥一紙訴訟書將她和母親告上了法庭,稱吳敏和母親霸佔了父親的遺產,讓吳敏不解的是父親生病住院期間,兩位哥哥鮮少來照顧,而父親去世後,兩位哥哥也從未與她商量過遺產之事。現在父親才下葬不足三個月,哥哥們不想著怎麼給母親養老,卻要把七十多的母親告上法庭,實在讓人心寒。
  • 女兒辭職照顧母親三年,母親康復卻把家產全給兒子,女兒含淚回家
    絕大多數的父母,養兒子是為了晚年養老。只是很多父母卻沒想到,自己年輕時含辛茹苦拉扯大的兒子,在長大娶了媳婦之後,卻忘記了父母。又或者說,結婚後,在兒子心裡,不是忘記了父母,而是父母沒有自己的老婆孩子更重要了。別人都說,久病床前無孝子。孝敬父母,是良心和孝心的表現,而不是做做姿態給別人看。雖然很多人也會說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可女兒的心一般都很軟。
  • 母親去世三年,我接婆婆來養老,想不到結束了我十五年的婚姻
    我叫劉玉,今年40歲了,在一個星期之前,我剛剛結束了,我長達十五年的婚姻,很多人都說,我都已經40歲了,為什麼還要離婚,就算是不為自己,為了孩子將就一下都不可以嗎?可真的不是我不願意將就,而是我不知道該怎麼去將就,這件事要從四年前說起。
  • 父親去世後兒子就不管娘,兒子竟然希望母親早死
    父母親皆健在時,就曾一起立下遺囑,把自己名下的房子份額留給大兒子,兩老也由大兒子養老送終,可沒想到老父親過世後,大兒子對母親的態度來了個大轉變。不僅不照顧老母親,還經常謾罵、詛咒老母親,母子關係急轉直下,導致母親改變了把房子留給大兒子的主意,去修改了遺囑,將自己在房子中的一半份額給了小兒子。
  • 母親給兒子太多,他卻不給母親養老,老人一句話,兒子後悔不已
    女兒有點自卑。儘管她上大學,但是走上社會發現自己學的專業根本沒用。她就選著結婚了,做點小買賣。 ​這對老夫妻履行了作為父母的責任。但丈夫先離開了她。王女士當時才62歲,她天天想念自己的老伴,每天哭的和淚人一樣。 一年後,王女士的注意力慢慢的在丈夫的身上移開了,兒子和媳婦對她很好,生活慢慢的走向了正軌。
  • 父親去世後我接母親到家裡養老,老婆一番話,我拉老婆去了民政局
    我出生在農村裡,父母靠自己的雙手養大了我和妹妹,記得小的時候家裡很窮,可是父母為了能讓我和妹妹讀能夠讀書,以後能有個好的出路,所以沒日沒夜的幹活,畢竟在農村裡,除了幹活也沒有別的經濟來源,我和妹妹也都沒有讓父母失望,我們都考上了不錯的大學,大學畢業後我就留在城裡工作,參加工作後,我發工資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銀行,把剛發到手的工資,給父母寄回去。
  • 母親去世父親要再婚,兒子怕丟臉直接經濟斷供,父親:你無權幹涉
    畢竟父親也苦了很多年,如今母親去世,作為子女的,最應該好好孝順父親,讓他安享晚年。只是有些老年人的再婚,並不是純粹的搭夥過日子。有些人,是打著再婚的名義去騙錢。等錢到手了,她抬腳就走了。所以老年人再婚,一定要謹慎小心,稍不留神就會人財兩空。老年人再婚,是老年人的權利,兒女不應該幹涉過多。
  • 母親在我小時候跑了,40年後,她再次要回來,我應該去接她嗎?
    我已經不記得我的母親長什麼樣子了,依稀記得她年輕時的模樣,她拋下我們走的時候,我才10歲。聽說,母親跑到了我們鎮上的一個村裡,和一個種甘蔗還有孩子的的男人生活,就這樣生活了40年。前不久,我聽說,母親要回來,畢竟老了,落葉總要歸根,享受子孫滿堂的天倫之樂。我已經48歲了,我兒子剛大學畢業,女兒還在上大學。
  • 母親去世,兒子搶遺產,女婿只要遺像,多年後女婿富甲一方
    其實張老太有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 她的兒子很早就結婚了,並且在外面買了房子,之後就沒再管老家的父母了。而她的女兒嫁給鄰村的吳大國了, 不幸的是,就在去年,她的女兒因為車禍追隨她的父親去了。值得欣慰的是,女婿非常善良和孝順,女兒臨終前在路上寫下血字「照顧媽媽」,囑咐女婿要好好照顧母親。女婿遵從遺囑,一直盡心盡力照顧張老太,可見女婿對女兒用情至深,女兒沒嫁錯人。
  • 父親去世後我接母親到家裡養老,老婆一番話,我帶上老婆去民政局離婚
    ,參加工作後,我發工資的第一件事,就是去銀行,把剛發到手的工資,給父母寄回去。我和老婆結婚這麼多年,都是妹妹在照顧母親,雖然每次出錢的都是我,可是在父母身邊照顧的卻是妹妹,去年我父親的身體就一直不好,經常住院,也都是妹妹在照顧,我回去的時間也很少,年底的時候,父親終究是受不住病痛的折磨去世了。
  • 母親進城找三兒女,大兒二兒不樂意,只有小女兒接進門,驚喜來了
    母親進城找三兒女,大兒二兒不樂意,只有小女兒接進門,驚喜來了張大娘今年快80歲了,自己的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都已經成家立業了,並且都在城裡安了家。剛剛被自己的大兒子趕出來,現在二兒子也不肯養老,難道真的去找女兒?都說養兒防老,而女兒嫁人之後就更是潑出去的水了,連兒子都不肯養老,女兒會肯嗎?再說這也不個事啊。可那又能怎麼辦呢?大兒子那邊是去不了了,只能去小女兒那邊試試了。於是張大娘去了小女兒家裡,出乎意料的是,小女兒非但沒有感覺為難,還很高興地招呼張大娘進門,同時熱情迎接的還有女婿。
  • 繼父去世後,他兒子要把母親趕走,房產證夾的東西讓母親感動落淚
    父親去世後,家裡的大部分的經濟來源就斷了,我和母親也一下子沒有依靠。父親去世以後,我們娘倆的生活挺難的,那個時候也有不少人給母親介紹男朋友,勸母親再走一步,但是都被母親拒絕了。直到在父親去世三年後,一天母親拉著我的手問我,能否接受一個男人做的我繼父,這個男人是母親的同學,同樣單身,不過是離婚了,帶著一個兒子,家庭條件很好。我點頭答應,因為我知道母親的不容易,我想讓母親幸福,就像她希望我幸福一樣。
  • 住農村的母親想吃羊肉,女兒罵母親嘴饞,兒子買回來後有驚喜
    徐老太今年已經65歲了,老伴去世的早,是她獨自一人含辛茹苦地把一對兒女撫養長大。在她的培養下,女兒石潔和兒子石偉相繼考上了大學,如今都已經成家立業了。女兒大學畢業後留在了城裡工作,婆家也是城裡人,雖然和娘家離得不遠,但平日裡石潔卻很少回來。
  • 女婿意外去世,70歲母親給遠嫁女兒的一封信,道盡了母親的心酸
    我想每一個為追求愛情而遠嫁的女兒,背後都有一位偷偷抹淚的母親。對於母親來說出嫁的女兒,猶如斷了線的風箏,只會越飛越遠。雖說現代通訊發達,交通都很方便,但是等女兒有了孩子,公婆需要照顧的時候,回娘家真的是一件很奢侈的事。如果日子過得好,老家的父母即便是想念,也多少會欣慰些,怕就怕雙方遇上難事,無論是父母還是女兒都只能鞭長莫及。
  • 故事:母親再婚後,我成了繼父兒子的「提款機」,母親說得人恩果千年記
    每一個重男輕女的家庭,都是女兒的「隱形監獄」,每一對重男輕女的父母,都給女兒判了「無期徒刑」。沒事兒子千好萬好,有事女兒獨當一面。父母的偏愛,像一把鈍刀,慢慢地刺入女孩的心裡,一點一點消磨掉她們對父母的美好期望。重男輕女的家庭,帶給女孩的傷害和疼痛,不是一陣子,而是一輩子。
  • 兒子去世女兒不養母親,兒媳把婆婆接過去,從此財源滾滾大富大貴
    兒子去世女兒不養母親,兒媳把婆婆接過去,從此財源滾滾大富大貴李秀娟生有一兒一女,別人都說女兒是父母的貼心小棉襖,對父母比兒子更細心體貼,也更孝順,可李秀娟家的兒子和女兒剛好相反。李秀娟的兒子吳鑫是老大,所以從小就聽話懂事,幾乎沒讓他們操過什麼心。女兒吳燕從小就自私任性,凡事都先考慮自己,對父母和兄長的感情也很淡薄。
  • 母親去世後父親接來外公,無意中聽到父親打電話,我選擇離家出走
    現在我已經上了大三了,就在去年的時候,我正在上課,忽然接到了父親打來的電話,當時因為上課我就沒接,本想著下課再給父親回電話的,可是父親的電話響不停,我和老師請假出去接了電話,可是父親剛說了一句話,我的手機就從我的手裡滑落了,而我也癱坐在地上了,因為父親告訴我,母親出了車禍,去世了。
  • 母親去世,百萬房產不留女兒一分,女兒起訴後才知自己當年是棄嬰
    01王麗是個沒有父親的女孩,一直跟在母親身邊生活,母親曾說過父親在她出生後不久離開了人世,王麗從沒見過父親,母親說的話她都相信。王麗的母親叫陳紅梅,是個能幹的女人,在王麗記憶裡母親很會做生意。以前她讀小學的時候,母親就在小學門口擺攤,早中晚各賣不同的產品,有時候早上賣雞蛋餅,中午賣瓜果蔬菜,晚上又換了個新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