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62歲,一天四次,這可恥嗎」,那些被忽視的老年性需求

2020-08-31 航李




本文配圖選自脫口秀《和陌生人說話》、影視《酒神小姐》《我親愛的朋友們》等劇照。




一位讀者給我發來私信:


「筱懿姐,我請婆婆來幫我帶孩子,被她張口拒絕,理由是丟不開公公。我就納悶了,公公有手有腳,身體硬朗,有什麼丟不開的。在我們三番五次『盤問』下,她竟然說,老兩口每個禮拜都要過夫妻生活。


我當時就炸了好麼,我為他們家生了孫子,我都無性婚姻了,她那麼大年紀了還好意思過夫妻生活?太震驚了!我公公婆婆都60多歲的人了,居然還……你說,他們為老不尊,是不是怪不要臉的?」




我直接剛回去:「老年人為什麼不能有性生活?為什麼一定要幫你帶孩子?」


這位讀者不是唯一。


有位朋友也曾不解的說:「筱懿,我的性生活居然不如我婆婆,她都80歲了,跟我講起這事兒來少女一樣嬌羞,讓我這個早就活在無性婚姻中的媳婦目瞪口呆,三觀盡毀。是她老不正經,還是我不正常?」




很難想像,在年輕人可以公開談論「性」的時代,老年人的性事卻成了難以啟齒的「毀三觀」。坦率的說,為什麼60歲的婆婆不能有夫妻生活?愛和性難道不是人與生俱來的本能?


在年輕人的潛意識裡,老年人失去的仿佛不僅是體力,還有性別特徵,他們是男人還是女人,重要嗎?反正他們也不再生兒育女,當然也不再需要性。


可是,誰賦予所謂的年輕人如此偏見?要知道,你也有老去的那一天。




如果我們不再把繁衍後代當成性生活的唯一意義,那麼老年人是否也應該擁有同樣的權利?當你開始正視老年人的性與愛,就會發現,這並非一件丟人現眼,讓兒女蒙羞的事——它不僅是生理需求,更是孤獨靈魂的慰藉。




騰訊新聞曾經有一檔叫做《和陌生人說話》的訪談節目,主持人是我非常喜歡的陳曉楠,其中一期主題就是「老年人的情愛江湖」。




讓我印象深刻的採訪對象是一位退休喪偶的62歲大爺,姓胡,常年在北京菖蒲河公園和天壇公園找女朋友。胡師傅毫不避諱的說自己條件挺高的,要身體健康,要長得漂亮, 45歲以下,能生孩子……對自己交往過的女朋友如數家珍,湖北的,湖南的,東北的……




最不能忘懷的女朋友長得特漂亮,皮膚倍兒細膩,櫻桃小嘴兒,臉小手細,讓他愛得發瘋,兩人在大馬路上情不自禁接吻,引得路人停車圍觀,他來了一句:你們年輕人親就行(我為什麼不行)。




讓我感動的是,主持人陳曉楠始終帶著理解和共情的表情,而不是鄙夷或者任何其他略顯獵奇的神態,她問:「你做過最浪漫的事情是什麼?」


大爺靦腆一笑:「就是在大柵欄電影院,我們就...那什麼了」




主持人:「除了性以外,你們特別相愛的時候,做過最浪漫的事是什麼?」


胡師傅:「鴛鴦浴,兩人洗澡。」




主持人:「你做過最瘋的事是什麼?」


胡師傅:「我們一天吧,四次。」




節目沒看完,彈幕和評論已經開始有人刷:


這老流氓嘛不是,有什麼好採訪的?


這種人都不能讓他帶孩子,會教壞的……




那麼,胡師傅究竟是哪種人呢?當採訪逐漸深入他的真實生活,你會發現完全是另外一種狀態——前期採訪中「老不正經」的胡師傅,因為愛人生病,年輕時就分房睡,幾乎沒有享受過真正的夫妻生活,甚至很多年裡,一直處於無性婚姻中。




主持人問:有沒有想過離開她?


剛才還大談戀愛史一臉得意的胡師傅卻開始抹眼淚:忍心嗎?她這一身病,你離開她?結婚這發的誓言,不離不棄。甭管生老病死,富貴還是貧窮。要飯,都要兩人一塊。




陪老伴熬完最後的七年,胡師傅不太願意回他那個垃圾場一樣的家。他每天在老伴經常鍛鍊的公園裡一個人坐到黑燈瞎火,走哪兒都帶著老伴的公園年卡,那上面有她為數不多的一張照片。




在看到採訪之前,女兒一直很嫌棄自己的父親,因為他經常換女朋友。作為兒女,假如關心父母的身體健康已是會被叫做「難得的孝順」,又怎會想到關心他們的精神是否孤獨,生理是否還有需求?


談起戀愛眉飛色舞的胡師傅,和多年照顧生病老伴不離不棄的胡師傅,其實是一個人啊,每一面都是真實的他。


而任何人,都有多面。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年滿65歲以上屬於老年人。逆推下來,他們普遍都出生在上世紀50、60年代,在改革開放之前完成了結婚生子的人生階段。


那時,非常保守。


鄧麗君的歌被視為靡靡之音,談戀愛先得單位批准再開始,家庭舞會要偷偷摸摸進行以防被舉報,婚前性行為幾乎等同於流氓罪。




對男人來說,傳宗接代是性生活最冠冕堂皇的理由,而女人,必須恥於性的需求。


可是,從改革開放到網際網路時代,不過短短20餘年。所有信息都爆炸式發展,社會觀念被雪崩式置換。


我們有沒有換位思考過,這些「老年人」終於適應了時代的巨變,內心逐漸鬆弛,準備正視自己的需求時,卻被從年齡上一刀切,劃到了「安享晚年」的行列。




標準的老年人生活應該是怎樣的?種花種菜,遛鳥遛狗,抱孫子逗孩子,跳廣場舞拉家常,享受天倫之樂。


至於性,則是不屬於他們,也不該被提及的「封印之物」。




著名性學家潘綏銘在《給「全性」留下歷史證據》一書裡提到,2014年時,他曾搜遍了《中國期刊全文庫》,只找到4篇關於「老年性生活」的文章,其中一篇還是文學評論。


「這個社會怎麼啦?人人都知道中國已經進入老齡化社會……可是為什麼沒有人來關注老年人的性問題呢?」


一條做過一份在線調查,問題是「你的父母還有性生活嗎?」,在收到的1000份有效問卷中,85%的年輕人認為,他們的父母已經沒有性生活。


但潘綏銘給出的數據卻是,中國55-61歲的老年人中,53%的人每月有一次性生活,有39%的老年人可以達到每月3次。




一項醫學統計稱,在美國,大約70%的68歲男子和25%的78歲男子仍繼續保持規律的性生活。50、60、70歲中老年婦女保持夫妻間性生活的人分別為88%,76%,65%。




被唾棄,被無視,不代表它不存在。


更讓人擔心的是,因為「見不得光」,很多老年人的性生活可能會以一種更危險的方式存在。




前幾年,浙江義烏,一名91歲的獨居老太太被確診患上了愛滋病,而讓所有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她染上愛滋病的途徑,是性行為。


已經喪偶20年的老人家,因為一個人住,有時會收留一些流浪漢,既可以作伴,也可以收取住宿費貼補家用。


有的流浪漢要求和她一同睡時,老太太也就稀裡糊塗的和他們發生了關係。




新聞一出,當然一片譁然。談論這件事情時,絕大多數人充滿鄙夷,就像在談論一個荒唐的笑話,覺得毀盡三觀。


沒有人關心她的健康,孤獨和生理需求。


去年,廣西桂林,61歲的劉大爺也被檢查出患有「愛滋病」。


妻子已經去世10多年,為了養活一對兒女,劉大爺常年跟著工程隊各地打工。除了起早貪黑的賺錢,他毫無娛樂。


只有一次,他借著酒勁兒去了工地附近的村子,和一個中年女人發生了關係,就是這一次,讓他被傳染上HIV。


但最讓他悔恨的,不是生病,而是「丟人」。




自從家人知道他得了愛滋病,就再沒讓他見過孫子。「我不敢讓同村的人知道,他們會說我老不正經。」


至於此前為了養育兒女的勞累和辛苦,被「愛滋病」這種「骯髒」的病全部抹煞,被社會唾棄,被兒女嫌棄,他是咎由自取?


難道老年人不配擁有正常的愛和性嗎?


仿佛當人變老之後,就不再是男人和女人,而是統一成為「老人」。他們不需要性,也就不需要了解在性生活中如何保護自己?




事實上,從2012年的8391例,到2017年的19815例,國內60歲以上老年愛滋病患者數字不斷攀升,這背後有多少個背負「為老不尊」壓力的不幸性經歷?


而我們有沒有感同身受,當你理直氣壯要求父母協助帶孩子,就是拆散了一對夫妻,他們不僅身體辛苦,心理孤獨,性生活的確無法滿足。


所以,又怎麼好去嘲笑他們?


寫這篇文章的初衷,絕不是為了獵奇,而是看到實際生活中的議論、新聞採訪和各種數據之後,我們發自內心覺得老年人有性別、分男女,他們的性與愛同樣細膩,需要被年輕人體諒和理解。




最後,用一個有點辛酸的故事結束這篇文章:


深圳有一家矽膠娃娃體驗館,叫「愛愛樂」,收費188元/1小時。有位70多歲的從老家來幫子女帶孫子看房子的大爺去光顧,反覆確認會不會被警察抓,又擔心被兒子媳婦知道,他說:只有這種既不會被抓,又不會被敲詐,更不會對不起老伴兒。


他還說:太想回老家了。


參考資料:

騰訊新聞《和陌生人說話》

環球網《老年愛滋:無處安放的生理需要》

一條《中國老年人性生活真相》及《中國第一個矽膠娃娃體驗店》




李筱懿,新女性主義作家、媒體人,「靈魂有香氣的女子」創始人。著有《情商是什麼》、《在時光中盛開的女子》、《先謀生,再謀愛》、《美女都是狠角色》、《靈魂有香氣的女子》,新書《氣場哪裡來》熱賣中,帶你從19個女人的傳奇故事中,看氣場中的6種類型,幫你找準自己的優勢和短板。姚晨、馮唐、陳數、吳曉波聯袂推薦。

羅拉,靈魂有香氣的女子籤約作者。這雙眼睛看透太多,人慫嘴不慫的紅髮毒舌小娘子。

相關焦點

  • 我想嫁個有錢人,很可恥嗎?不,委屈自己嫁給比自己差的人才可恥
    女人想嫁個有錢人有什麼問題嗎?有這樣的想法不很正常嗎?哪裡可恥了?那些道德綁架女人,覺得女人不能嫁有錢人的人,才是最可恥的吧?既然如此,面對被稱為女人的第二次投胎的婚姻,自然應該選擇那些能讓自己變得更好的人。我的一個朋友,大學時有個對她特別好的男朋友,但是他家裡條件不好,朋友為了不加重他的負擔,每次約會都主動提出AA,或者直接她自己來付錢。畢業後男生很努力工作,但是朋友還是堅決和他分手了。
  • 91歲老人與流浪漢發生性關係:老年人的性生活,從來不在床上
    01  這是最近看到的,最令我感到震驚和顛覆的一則新聞了。  91歲的崔老太太在女兒的陪同下,走入了疾控中心。  因為老人剛剛得知,自己確診了愛滋,傳播途徑為性行為傳播。
  • 貧困可恥嗎?
    貧困可恥嗎?這個命題也許不是問題,但有些人卻會這樣認為。黎立是個善良的孩子,這是同學對他的評價。黎立是逼不得已才去搶銀行,這也是同學的原話。黎立大三以前成績一直都很好,可能是家庭遇到什麼變故,黎立開始突然瘋狂的兼職賺錢,最終導致黎立大四掛科從而延期畢業。
  • 逃避可恥但有用……嗎?
    對於當烏龜這件事,我是很有一套的。我甚至覺得,十二生肖裡要是有「烏龜」這個屬相,那我肯定是屬烏龜的。逃避是我從小就點滿的天賦點,不需要老師來教也不需要他人的引導,碰到問題就自動觸發。逃避可恥但有用是我一直信奉的信條,作為一個應該朝氣蓬勃的二十世紀新青年,我卻滿腦子都想著放自己一馬,逃避問題就是沒有問題。
  • 您的情感被忽視過嗎?
    這四個似乎豪不相關的意象,竟然在徒步途中像故事片一樣出現。我喜歡邊走邊聽書。今早的書目是關於情感忽視。所謂情感忽視是一種來自童年的隱形力量,是我們在童年缺失的東西。它難以察覺,卻對我們的一生有深遠的影響,遭遇過情感忽視的人,缺乏存在感,有時感到自己是個「灰色人」。
  • 說說我家裡的四個老人
    中秋節和國慶節時,我同老爸老媽聚餐時,他要我明年春節期間為他過九十歲辦個大壽。然而,近來老嶽父已屎尿失禁,護理起來,相當費神。由此,就我要管四個老人的現狀來看,我不由想到我們老了的狀況。較健康老人開始出現心理性恐慌,開始急於尋找那些擺脫這些慢性疾病的困撓。這類較健康老人一般能生活自理,但吃些預防藥己成常態。亞健康的老人是指有些家務己不能全擔了,他們需要同晚輩在一起生活或依靠一些老年助理才會減輕生活負擔。亞健康狀況的老人,心理恐慌加劇,他們最怕大病突然降臨。我老爸老媽,嶽父嶽母這階段算是在較健康期,基本上沒吃什麼預防藥,也能生活自理。
  • 62歲的老張傾訴:喪偶多年,遇見真心相伴的人,領證再婚錯了嗎?
    黃昏戀是指老年人之間的愛情,那些獨守的老人,因為孩子忙碌奔波生計,沒有時間陪伴孤獨的自己,而選擇再找個老伴。現在黃昏戀已經成為社會普遍的問題,很多的子女反對,不過是從自身利益出發,可他們卻忽視了老年的情感需求,寒了多少老年的心。
  • 即使年齡增長,人們對性和愛的需求,亦不會消失。
    圖片來源自騰訊視頻胡大爺活的很真實,對於自己的欲望,他十分坦誠,他渴望炙熱的感情,也渴望性生活:「談戀愛的時候做過最瘋狂的一件事是,一天四次、愛缺失彷徨的老年愛滋病患者幾周之前,91歲的崔老太感到身體不適,咳嗽、高燒,總不見好,於是崔老太62歲的兒子於爺爺,就帶著母親去診所開具了退燒藥,但吃了幾天也不見成效。
  • 62歲,我離婚了,重新又做回自己
    於是,在我62歲的時候,我下定決心離婚,不管孩子們的反對,跟丈夫離婚了,一個人去另外的地方租房子生活。我想,在我生命的最後幾年,掌握主動權,重新挽回做人的尊嚴,重新做回自己。如果真的離婚,娘家不要我,我又該去哪裡生活呢?我這麼老了,有誰還會來我嗎?我要是生病了,誰能及時照顧到我……這些都是十分現實的代價。
  • 成年人的孤獨,不是可恥的
    01大學畢業那年,我在西安工作,初入社會異地漂泊,孤獨感經常洶湧而至。也是湊巧,就看到了那句:孤獨是可恥的,然後我就對號入了座。舊友同學親人沒一個在西安,認識的同事也就是工作交情;下班後自己一人去吃麻辣燙,周末一個人在城牆下曬太陽;跟朋友聊電話也都是嗯啊挺好的……那個時候,孤獨於我而言,再深刻不過。
  • 女性的這一需求十分重要,忽視的男性都成了前任
    我女人是一種非常神奇的生物,說她神奇,在於她難以預料,總是那麼善變,令人捉摸不透,很多男性朋友更是為「女朋友為什麼生氣?」,「老婆為什麼生氣?」等問題弄得摸不著頭腦。儘管女性和男性一樣都是有感情需求的,但是女性的情感需求遠比男性的需求溫柔細膩得多,也日常得多,這便是許多男性朋友不能理解的。
  • 62歲母親的忠告:婚姻中女人這三點,不要跟丈夫說
    下面是來自一位62歲母親的忠告:在婚姻中女人的這三點,千萬不要跟自己丈夫說。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一下。王阿姨 62歲1 自己的心裡話不要什麼都跟丈夫說王阿姨已經62歲了,前兩天28歲的女兒跟自己的丈夫鬧得很不愉快,就一直住在了娘家沒有回去。由於嫁的不是很遠,基本上她女兒有事沒事的就往家裡跑,這讓王阿姨不免的擔憂了起來。
  • 62歲單身女人自述:我有退休金和房子,一個人獨居的日子很快樂
    導語:女人到了晚年,如果一個人獨居,有些人會自怨自哀,會覺得自己孤苦伶仃,會鬱鬱寡歡,但62歲的林阿姨並不是這麼想,62歲的林阿姨,認為一個人獨居的日子很快樂。林阿姨:我今年62歲,我覺得自己命挺好的,我有一些朋友,他們也已經
  • 70多歲的老夫老妻,居然還做這種事情
    連王小波也說:「一想到你,我的醜臉就泛起微笑。」在這些表象之下,父輩們對愛情湧動出和年輕人一樣的激情和熱愛。再者說,誰規定老年人就不應該、或者說不能享受「閨房之樂」。也許在20歲人的眼裡,30歲的人就算老了,可30歲的人心裡知道,自己還依然年輕。在50歲的人眼裡,60歲的人就算老了,可60歲的人知道,自己依然還有生理欲望。
  • 到了50歲還有夫妻生活嗎?四位過來人道出隱情
    健康的夫妻生活無論是對於剛結婚的家庭還是對於已經有孩子的家庭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我們也知道在很多的時候其實健康的夫妻生活能夠增強和丈夫之間的感情,也能夠為平淡無奇的生活增添幾分色彩,但是對於已經50多歲的夫妻老講還應該有夫妻生活嗎?我們走訪了極幾位女士,四位過來人道出了隱情,原來這責任是在於丈夫的。
  • 我62歲婆婆的開明思想
    我婆婆,62歲,大字不識,蘇州郊區老太太。我婆婆和公公常對我老公說的一句話是:老婆孩子才是第一位!我的婆婆每次都會和我老公說:「對你媳婦好點,她愛美什麼的不能管,女孩子就是應該漂亮。」我給我婆婆錢她從來不要,唯有兩次說是幫我帶燒香才拿著。婆婆給了我們三套房子,我結婚9年沒生育,從來不說,讓我看開,我做試管勸我不要做說身體做壞了。
  • 在拯救你丈夫的心臟之前,你了解他的需求嗎?
    如果我發現我丈夫作弊,我該怎麼辦?在拯救你丈夫的心臟之前,你了解他的需求嗎?如果你不明白這些,離婚只是時間問題!首先,在拯救你丈夫的心臟之前,你了解他的需求嗎?我們如此努力地工作,為的是給我們的家人一個美好的一天。為什麼你變富了卻離婚了?因為你不知道「秘密」!
  • Ta故事 | 被忽視,真的太難受了......
    我記得有一部電影《世界上最偉大的父親》裡面有一句臺詞,曾以為世界上最糟糕的事,就是孤獨終老,其實不是,最糟糕的是與那些讓你感到孤獨的人一起終老。今天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親密關係中一個常見的問題——『親密關係中的情感忽視』,我相信,很多女性都有遇到過被情感忽視或者忽視對方的時候。那麼什麼是情感忽視?
  • 沒結婚是我一生中最遺憾的事情,62歲獨居女人的真話,引人深思
    沒結婚是我一生中最遺憾的事情,62歲獨居女人的真話,引人深思結婚對於現在很多人來說,都是人生當中必須要經歷的一個環節,好多人也都認為,沒有結過婚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但是如果是將就自己,和別人結婚了,那是不是說自己一個人生活更加快樂?結不結婚也是自己的選擇,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那些沒結婚的人對於這件事又有怎麼樣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