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過情商最低的行為,是「好講道理」(建議收藏)

2020-08-28 5G小哥自媒體

有句老話,有理走遍天下。

許多人推崇以理服人。

誇人的時候會說這個人「講道理」;

指責人的時候會說「不講道理」;

評論的時候會說「說得老有道理了」......

人生在世,誰都逃不過一個「理」字。

但最幼稚的行為也是喋喋不休,好講大道理。

孟子告誡:「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當很多人耗盡全力,對著他認為需要灌輸的對象費盡口舌時,他會發現一切努力都是蒼白無力的。

一.認知不同,講道理白費。

生活中,不少人會有這樣的經歷:

有人身陷傳銷之類的騙局,你找案例擺事實,但人家怎麼也不相信,甚至認為你是在擋他財路;

你苦口婆心教育晚輩,認真讀書,好好學習,通過學歷和能力來改變人生軌跡,但人家堅信成功就靠關係和運氣。

為什麼你說得如此透徹,證據如此確鑿,可別人就是固執地堅持自己的看法呢?

這是因為,每個人的經濟基礎、知識結構、文化背景、思維角度都不同,你要想把道理講明白,靠的不僅是語言灌輸,還有對他人認知水平的理解。

所以莊子說:「曲士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也。」

對於鄉野之人,你要給他講什麼高層次的認知與道理,因為知識見聞有限,他不具備基本的理解基礎。

所以,你再怎解釋,他也不可能做到真正明白的。

同樣的道理,我們現有的水平,可能是別人眼中不可語的「曲士」或者「夏蟲」。

去年有一段馬雲的視頻,經常在網上出現,大意是他在發表演講的時候說,自己對錢不感興趣,所有的工資都打到老婆卡裡了。

網友們的評論大多是嘲諷,說馬雲站著說話不腰疼,等等。

不過我想,馬雲說他不在乎錢,可能是真的,而且正是他擁有巨大財富的原因之一。

只不過他的言論超出了大部分普通人的認知水平,所以才有鋪天蓋地的譏諷。

就算馬雲滔滔不絕一個小時解釋他為何對錢不感興趣,估計也很難改變你的觀點,正如你很難改變別人的觀點一樣。

通常而言,人們會更傾向於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東西。

只有不斷學習提升、增長見識,提升底層認知的層次,你才知道自己知道的其實不夠多,也就更能接受不同的邏輯。

二.利益不同,講道理沒用。

還有一種情況,對方的認知水平不低於你,你表達的意思他都很清楚,或許對你的話也很認同,但偏偏要與你針鋒相對,刁難對立。

這是因為溝通的障礙不在於認知,而在於不同的利益,所以只能「揣著明白裝糊塗」,要麼假裝聽不懂,要麼強詞奪理,胡攪蠻纏。

太史公有云:「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今天的社會,尤其是商界職場,是講「利」的地方。

只有滿足他人的利益訴求,才能贏得信任與追隨。

反之,沒有利益只有道理,道理說再端正,辭藻再華麗,也沒有用。

《呂氏春秋》記載了一則故事。

春秋時期,許多魯國人因戰亂流落外國,淪為奴隸。

魯國出臺一條法律,如果有人能夠將被奴役的魯國人贖回,可以到國庫報銷贖金。

孔子的弟子子貢,在國外贖回魯國人,卻不肯接受魯國支付的贖金。

孔子知道後,批評子貢說:

「你向國家領取補償金,不會損傷到你的品行;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願意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

另一名弟子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為表感謝送他一頭牛,子路收下了。

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於救落水者了。」

逐利,乃人之本性。

任何沒有利益的事情,沒法長久維持的。

就如同創業一樣,依靠激情澎湃的演說,煞有介事的道理,可以鼓動號召團隊,卻不一定能留住人。

「畫的大餅」看上去再美,也無法充飢。

時間久了,大家得不到利益,自然各奔東西。

有人的地方就是社會,社會的法則就是:

先達成利益一致,才會有道理可講。

沒有利益,別講道理。

三.世上你唯一能改變的,只有你自己。

《鬼谷子·揣術》中有句話:「說者聽,必合於情;故曰,情合者聽。」

什麼意思呢?

別人之所以會聽你的,不是因為你講了多少高深的道理,而是因為你們情投意合,有感情。

余光中說:「家是講情的地方,不是講理的地方。」

其實何止是家裡,跟朋友,在職場,都是一樣的。

很多時候我們自己往往自以為是,自認為公正而博學,滔滔不絕給別人講大道理,如果對方不聽從,還認為人家淺薄。

而事實上,這是因為我們自己不能設身處地在對方的境遇上分析和處理問題,立場不同,角度不同,看到的結果自然也不同。

《荀子·非十二子》裡說:「言而當,知也;默而當,亦知也。」

說話說的恰當,是修養和智慧的表現;不該說話的時候沉默,也是修養和智慧的表現。

說話的時候,考慮別人的感受,對方自然會感受到你的真誠。

不把自己的觀點強加於人,不作過多無謂的爭辯和糾纏,是修養,也是情商。

一味地「好講道理」,是我見過情商最低的行為。

你終會明白,這世上你唯一能改變的,只有你自己。

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看到這裡說明已經理解了,轉發讓跟多的人知道。

相關焦點

  • 我見過情商最低的行為,就是總愛講道理
    有的人張口閉口就是「道理上看……按道理……」有的人自以為捏住了道理四處評斷調和他人的事情,道理講了不少,埋怨卻越積越多。 為什麼大家都討厭那些強行講道理的人? 第二種力量,是莫大的打擊: 生活混亂,得了重病的人,才會對自己此前的行為感到後悔;進了監獄的官員,才會悔恨自己之前的貪腐。 除了這兩種力量,我還沒有見過靠開會說教,靠教育,靠說道理,靠嘴皮子就能改變一個成年人固有價值觀的事情。
  • 始終要在言語上勝過別人,是我見過情商最低的行為
    可見,始終要在言語上勝過別人,是我見過情商最低的行為。因為雖贏了一時,卻吃了大虧。為什麼說始終要在言語上勝過別人,是我見過情商最低的行為?我想試著去分析那些平時喜歡懟人的心理。這種人通常情商低,心胸狹隘,自私,見不得別人好,儘量別交流吧,不然一整天啥也沒做盡被懟了,誰還不是個小公舉呢,媽媽都捨不得懟我們呢。『』麗麗或許就像上面網友說的這種情況,通過語言來回擊別人以此彰顯自己的本事,這其實是缺乏自信的表現,如果麗麗不希望被別人孤立,想提升工作能力她需要怎麼做呢?
  • 何炅:我見過情商最低的行為,是"好講道理"
    孟子有句話叫:&34;說的就是有些人喜歡給別人講道理人生在世,誰也離不開道理,但碰到那種喋喋不休,偏要給你講上幾句的人,真的想趕緊逃離,還耳朵清靜之地。1 價值觀不同,聽人講道理簡直如坐針氈生活中,我們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 始終要在言語上勝過他人,是我見過情商最低的行為
    與人交往,最怕一種人:你跟他談情感,他跟你講道理,你跟他講道理,他說你講的不對。始終要在言語上勝過他人,是我見過情商最低的行為。再好的感情,也會死於理所應當。網上曾有個熱議話題:「婚姻裡最恐怖的是什麼?
  • 世界上最愚蠢的行為,就是講道理!(深度)
    世界上最愚蠢的行為,就是講道理!(深度)原創 水木然 水水你捨得今天而如果我們一味和這些人講道理,你會贏了道理,卻輸掉了所有人。意識是:凡是能用語言表達的道理,都是不是永恆的道理,都是可以不攻自破的。也就是說:所有的道理,只要你表達出來了,就一定是有漏洞的。那麼不講道理我們講什麼呢?
  • 情商:為什麼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序)
    情商的學術發展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梅耶和薩洛維,以及他們的研究夥伴、企業諮詢顧問戴維·卡魯索(David Caruso)。他們為情商的科學化孜孜不倦,創立了科學的情商理論,提出了精確的測量標準,為情商研究確立了無懈可擊的學術標準。推動情商研究走向繁榮的另一股力量來自魯文·巴昂(Reuven Bar-On),目前任職於德克薩斯州立大學休斯敦醫學院。
  • 喋喋不休的講道理,就是低情商
    毀掉一段感情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停地講道理。01好的感情沒有太多道理可講,感情更需要理解和陪伴。看《幸福三重奏》時,有一期讓我印象很深。張國立和妻子鄧婕下棋,一連五局,張國立全勝。02一個人最低情商的行為就是不停地講道理!我最見不得一種事:在熙熙攘攘的商場裡,看到一對情侶大聲吵架。
  • 關於母胎單身如何談戀愛 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 (建議收藏)
    他們相親,基本是走一步看一步,能看對眼就不錯了,趕緊巴一個談談,也不管是好是壞。面對這樣的人,我也是很著急。因為我們從小文化知識學的特別好,小學一年級的奧數題,父母就不會做了,所以,學習、找工作、創業......很多人很有主見。
  • 高情商的老公,從不和老婆講道理??
    20%的智商+80%的情商決定你的成功!對於婚姻,也有參考價值!高情商的老公,可以不和老婆講道理,講也是非常會講,講了好,老婆願意聽,對夫妻關係有幫助。為什麼這麼說?你有沒發現,有的男人從不和老婆講道理,也愛的如膠似漆?你有沒看到有的男人講話很有道理,老婆非常的享受,外人恨不得都想做這樣男人的老婆?
  • 心理學:越是喜歡講「道理」的女人,越是需要提高情商
    所以很多情商課就應運而生,但是相比於花錢和時間去上情商課,不如先反思反思自己是否有拉低情商水平的一個非常不好的習慣:喜歡講大道理。其實很多人都覺得喜歡講大道理是自己男朋友的特性,但是其實很多女性在不知不覺中也有著這種習慣。
  • 情商低愛講道理,聰明的領導都會講故事,你離成功差一個好故事
    這裡的「魚」是道理,是答案, 「漁」是一個故事。答案並不是唯一的,在某些時候總有不成立的情況, 而一個故事卻是開放的,每個聽眾都有自己的思考與想法,從中獲得的啟發也各不相同,從而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作為領導者,會講故事是必備的能力。規則本身沒有溫度,道理本身也是死的,再加上人自己也有偏見。 只要把人帶到幻想的世界,人就會變得更有感情,在這種情況下更加容易被說服。
  • 「槓精」,是我認為最低情商的表現
    凡事都發表自己的建議,喜歡與人辯論,把人說的啞口無言,才覺得痛快。曾經在王蒙先生的小說《雄辯症》裡看到這樣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小說的情景發生在醫院,講的是一名患者來醫院看醫生。但是這種行為只是得到了暫時的勝利,並不會引得對方心理上的認同。「抬槓」這種行為只是滿足了自己當前的快感,並不尊重對方。在人際交往中,「抬槓」這種行為無疑是一種低情商的表現。
  • 好講道理的人,情商一般都不高
    誇人的時候會說這個人「講道理」;指責人的時候會說「不講道理」;評論的時候會說「說得老有道理了」......人生在世,誰都逃不過一個「理」字。生活中,不少人會有這樣的經歷:有人身陷傳銷之類的騙局,你找案例擺事實,但人家怎麼也不相信,甚至認為你是在擋他財路;你苦口婆心教育晚輩,認真讀書,好好學習,通過學歷和能力來改變人生軌跡,但人家堅信成功就靠關係和運氣。
  • 能跟小人相處好,那才叫真本事!建議收藏
    能跟小人相處好,那才叫真本事!建議收藏! 如果你得罪了一位君子,君子只會跟你講道理,把事情解決了就翻篇了,不會記恨你。但如果你得罪了一個小人,那你就要小心了。小人都是表面上不跟你計較,但是會在背地裡給你使絆子,說你的壞話,就像牛皮糖一樣,甩都甩不掉,會給你帶來無窮無盡的麻煩。而且大多數情況下,麻煩不是你想避免就能避免的,你不去惹麻煩,麻煩會主動來找你。能跟小人相處好,那才叫真本事!建議收藏!
  • 今天應該娶誰(四)
    雖說是和平分手,我老師其實還是頗有怨言的,他認為自己一直努力搞學問,也沒什麼惡習,工資也如數上交,對老婆也尊重,就是缺了「花言巧語(老師原話)」,妻子就熬不住了。所以老師下決心要找個「事兒少的(原話)」。中年離婚男現在還是較為搶手的,許多人給他介紹女友,大中學教師、醫生、會計等等,條件都不錯。
  • 愛對孩子、講道理,多半是「對牛彈琴」,聰明的父母都這樣教孩子
    很多家長覺得疑惑不解,自己忍著脾氣,耐心的蹲下來對孩子進行教育,講道理,為啥跟「對牛彈琴」一樣,孩子就是不聽呢。其實不是孩子不想聽,只是對孩子來說,控制情緒的大腦尚未發育完全。所以大人的教育、講道理對她們來說就跟噪音一樣,不僅沒法理解,甚至會適得其反,讓小孩更加暴躁,愛發脾氣。
  • 一個人情商很高的五個跡象(好文)
    情商高的人,讓人如沐春風,溫暖人心。情商低的人,讓人退避三舍,尷尬難堪。而那些情商很高的人,一定不會做這5件事。問題就在這,他人好是好,就是聊起天來,很不舒服。坐過一次他的車,聽說我沒結婚,就讓我趕緊找對象,說這才叫孝順,不讓父母操心。聽說我的工資也就一般收入,他勸我早點回家,家裡工作才是正經工作,在這沒出息。
  • 「人脈就是錢脈」,這4點講透了,建議收藏
    「人脈就是錢脈」,這4點講透了,建議收藏!三、只有優秀的人才會高效的人脈很多人認為他們有聯繫方式,有名片,或者經常說我認識一個人,我見過一個人。這算不算是他們個人的聯繫?它真的容易使用嗎?你可以認識很多人,包括很多養牛的人,而不能支持和幫助你。這不叫個人關係。你認識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認識你並認出你!
  • 你這麼愛講道理,情商得多低?
    你這麼愛講道理,情商得多低?伊爾斯·桑德 楚雄市靜逸心理諮詢服務工作室 今天文章轉自微信公眾號:京師輔仁01.結果,「講道理」名列前茅。在生活中很多人喜歡講道理、論對錯。明明一個擁抱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偏偏要上演一場口水大戰 ;明明幾句寬慰就能安撫的情緒,偏偏要羅列出100個「因為所以」,然後擰著脖子說:「你看你是不是做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