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回家如何面對情感話題與催婚?

2021-01-22 雲伴在線

還有一個多月,春節要到了,一年一度的催婚戲碼又來了,你選擇回家,還是不回家?



一曲輕鬆愉快的鄉村音樂,帶你回家。先放鬆放鬆!



有的人歸心似箭,希望早日回家陪伴父母,有的人擠破腦袋編造自己不回家的理由。


那些通過出櫃做通父母工作的夥伴,回家或者不回家,他們都不需要編織謊言了,甚至可以帶男朋友或者女朋友回家,其樂融融,全家團圓,但對於大多數性少數人來說,毫無障礙地面對春節和家人團聚是一個奢望。


在這裡,給還沒出櫃(或者沒完全出櫃)的夥伴支支招,如何應對父母及左鄰右舍的「關懷」「關心」,既讓自己全身而退,又能避免衝突或者尷尬。


按照關係的遠近,我們來分成幾類目標人群來應對吧。



這類型的人就是離自己家很近,低頭不見抬頭見,關係不見得有多緊密,見面除了問問「吃飯了沒」恐怕也沒什麼更多共同話題可以聊,那剩下就是婚戀問題了。「有對象沒有啊?」「什麼時候請我們吃喜糖呀?」 


如果「不幸」你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還沒有他們眼中的異性伴侶,可能還會好心給你介紹對象,張羅幫你脫單。


只要回家過年,不可能不出門,不可能不見人,就得想好怎麼回答這些問題。


首先,我們辨別對方是寒暄,客套還是真的關心你的個人問題。如果對方只是沒什麼話題跟你聊,隨口問問,那你不必太當真,不必把這種寒暄變成自己的壓力。


有時候厭倦別人老問我們的個人情感,是因為我們骨子裡覺得「沒對象」是一件丟人的事情,尤其是沒對方意識裡默認的「」對象」是異性,總會讓我們內心抗拒。誰說沒對象就低人一等了呢?要順騰摸瓜看見自己內心的那部分投射,去除單身可恥的意識。


社會上對到了一定年齡還是單身是有一定汙名化的,長時間單身,會被認為你要求太高,或者有什麼性格缺陷和問題。但你很清楚自己是誰,為什麼至今單身,隨時在心理給自己一個認可和鼓勵。



同時也可以禮貌拒絕對方:「不用啦,我有自己的選擇,我會找到自己喜歡的,謝謝啦」。


如果你已經有同性伴侶,那你完全可以大方告訴對方:「我有對象啦,只是看什麼時候結婚而已啦」,你沒有說假話,只是不告訴他「全部的事實」。人本能拒絕說話,但又害怕說真話。那可以選擇告訴對方「部分事實」的策略來應對。


事實就是:你有同性伴侶【對象】,同婚何時合法就何時結婚,你沒有說假話嘛!


關鍵是你別太把對方的話當真,也別把別人的好意關心變成壓力,別人關心你一下不也挺好嗎?我們要學會拒絕,不要害怕拒絕,不是任何人的關心我們都要接受,拒絕也不意味我們不懂對方好意,去掉自己內心的各種投射和顧慮。


保持禮貌即可,至於你怎麼回復,對方並不真的太在意,人之常情的寒暄而已。



春節期間,難免要見家族長輩,走走親戚。


飯桌上很可能會關心關心你,問問你的工作,個人情況,若像應對鄰居那樣恐怕會顯得不夠尊重。還是要有坦誠地跟家中長輩說說自己的個人情況。


不要逃避見親戚,這是跟關係比較重要的親人做連接加深感情的好時機。可以順勢講講自己一年以來在工作上的成績或者遇到的困難,上司對你如何,跟同事的關係處理得怎麼樣,有哪些人際關係的苦惱,都可以說說。


甚至將來有一天出櫃,這種連接和交流還可能讓家族親人變成同盟,成為你跟父母溝通的橋梁,平時沒有真誠的溝通,遇到困難也只能自己獨自面對。


【大姨】

你表姐生了個大胖娃,你啥時領個對象回來啊?

那涉及到感情問題怎麼和親人聊呢?


如果是飯桌上父母和一眾親人在場,你並沒有出櫃的計劃和準備,那就告訴對方自己還沒想好何時結婚【看同婚何時實現了,遵循的還是講述「部分事實」和真話的原則,暫時把性別去掉,對方會默認為「異性」】,不戳破也沒說假話。


告訴對方你喜歡什麼樣的人,品性,趣味,現在和什麼樣的人交往,TA對你怎麼好,你們生活中如何互相幫助,合適的時候會帶回家來給父母和親人看。這也是很好的鋪墊。


也可以先告訴父母和親人,自己不想結婚,說說自己對現代婚姻的觀察,想法,婚姻也不能保證白頭偕老,最重要的是精神契合心靈相通,否則婚姻就變成利益結合,為結婚而結婚,選擇不慎後悔終身。你的婚姻觀,有助於讓家人親人更加理解你的「單身」情況。


你越主動坦誠交流,越有助於加強親子關係,尤其春節這種重要節日,不僅僅是和父母一起,還常常和非常重要的其他親人一起,他們也是我們非常重要的社會關係。可得抓住機會建立自己的支持系統。


用陳述部分事實的方式去交流,有所保留地說你的個人情況,有對象就說有,沒對象就說沒,何時能更同性結婚就何時請他們喝酒。沒說假話對不對,大方溝通,問多了親戚朋友以後也不會過問你的個人問題了。



備註:所謂陳述部分事實,就是你可以把自己有對象,或者失戀,或者剛開始交往的事實告訴父母,但隱匿了伴侶的性別。





筆者鼓勵大家先跟自己最好的朋友同學出櫃。


真正的朋友是因為你的人品人格而和你成為朋友的,認的是你這個人,而不是別的,很少會因為性傾向離你而去。跟好朋友出櫃是相對容易,安全,相對容易被接納的。


很多人都是先跟好朋友出櫃,積累信心,再慢慢擴大到其他人,拐了幾個彎,最後到達父母。出櫃的方式多種多樣,看每個人的自我認同程度和心理承受能力。不願意直接跟父母出櫃的,可以曲線救國,慢慢拓展自己的空間,其實,面對最重要的關係,不說謊有利於心理健康。


如果你的社會關係裡沒有一個人知道你的真實身份,會是很大的壓抑,誰壓抑誰知道。每撬開一個柜子呼吸的空間都更加寬敞。


春節期間也是同學聚會的高峰,什麼大學同學,高中同窗,小學初中的校友,母校周年慶典,同學聚會也是撇不開的人際關係。90後00後同學聚可能還好,70後80後人家攜妻帶子的,聊到個人問題避免不了。


筆者的經驗來看,跟同學出櫃還能阻止一些同學的單相思,暗戀,大家相處更舒服,極少有同學因為性傾向不接納我的。同窗之情相對純粹,沒有什麼利益關係,出櫃的成本更低。


早幾年筆者常遇同學問:「為什麼還不結婚呢」「是不是對男人有恐懼呀」,猜測般的問題令人苦惱不已,自從開放微圈,各種同志公益文章,LGBT活推廣,同學再也不問我奇葩問題了。


當然還可以減少同學聚會,多一點時間在家裡陪陪父母。




面對父母催婚,可能就沒法輕易敷衍過去了。

無論出櫃,還是不出櫃,良好的親子關係都是對抗催婚的良方。


平時有意無意透露自己不婚的決定,多跟父母保持微信聯繫,方便的就視頻連線,多和父母聯絡感情。回家之前先給父母準備好過年禮物,瓜果等,春節在家則專攻陪伴,用感情感化父母。


主動承包家務活。讓爸媽也休息一下,幫媽媽收拾碗筷,作為兒子的,也可以陪父親抽根煙,細小之處的陪伴,會讓父母感受到你的成長與貼心。


和爸媽看春晚。好像大部分父母都愛看春晚,準備好水果瓜子陪他們看,一起評頭品足春晚節目,在零時敲鐘時拿出倆個大紅包給父母一個驚喜。紅包裡除了錢,寫一封長信好好感謝父母一番。我想這個應該挺能打動父母的,畢竟現在愛寫信的不多了,挑選好看的賀卡或者信紙,一定會讓父母心裡暖暖的。


不要因為沒出櫃而逃避跟父母相處的機會。父母催婚的背後,的確是有濃濃的愛,他們希望你不孤單,有人陪伴,當他們問詢時不要有壓力,而是感受他們的這份關心。


不喜歡面對父母坦誠自己的性取向,背後是不想讓父母擔心。

這是自己作為子女的焦慮,也是身份認同和婚姻認同的焦慮,如果你認同了結婚是好的,不結婚是不好的,面對父母就很容易產生愧疚,自責,覺得自己沒有給到父母想要的生活。


你需要繼續提升自己的自我認同。並把婚姻與否,戀愛與否,跟自己是否孝順進行切割。做你能做的,表達你能表達的,給予你能給予的,你就是一個孝順的孩子。


以上,都是都是春節回家如何面對左鄰右舍,同學朋友,父母親人的一些方法,最根本的方法是不需要方法,當你真正認可自己的身份,坦蕩蕩接受真實的自己,不在意旁人的眼光,議論,你在面對他人時才能從從容容地回應別人,或禮貌感謝,或委婉拒絕都不會給自己心理造成壓力。


聲明:為了防止被動出櫃造成狼狽,大家先把認識同志收藏好,以備不時之需。

自我認同的核心觀點

相信自己 -你只是性傾向跟別人不一樣

肯定自己 -尊重父母但不愚孝

接受自己 -你就是你 無需完美 

熱愛自己 -你值得被愛 被尊重 被接納


出櫃後請及時撥打熱線電話:4000820211


出櫃諮詢加微信:qinyouhui007

掃描圖中二維碼

即可成為月捐人


在你未成看見的地方,一直有人默默努力

每天一塊錢,你可以這樣的方式參與同志公益

家長志願者們幫助了很多同志父母接納孩子

相關焦點

  • 「去年春節被催婚,今年過年我已離婚」女人該怎樣面對催婚?
    春節將至,很多人在外奔波一年之後,踏上了回家的路,心中的喜悅溢於言表,只不過也有些人心裡是忐忑的,因為單身的他們過年回家也意味著要被父母和親戚朋友們催婚。小悅過年就要29歲了,這個春節她原本想申請單位的加班名額,她不是羨慕那幾天的高額工資補貼,而是她不知道該如何面對父母對她感情狀態的盤問和催婚,有時候她甚至想與其讓父母嘮叨著,朋友親戚盤問著,她真的不如隨便找一個人,或者隨便接受一個他們介紹的人嫁了算了。小悅覺得,此時此刻她心裡最大的煩惱會在她結婚後完全的得到解決,父母不再擔憂了,她也有了歸宿了,兩全其美的辦法。
  • 春節回家如何應對長輩催婚?禮貌應對、輕鬆應付
    如果平時不和父母住在一起,只在春節回家,那麼被催婚就很容易解決。這裡教你能夠禮貌應對長輩、又不改變自己生活狀態的方法。應對自己父母催婚嘛,尊重差異+陽奉陰違就可以了。①首先理解一下父母的心理,他們受到傳統文化的影響很深,希望有子女傳承、家庭和睦、多子多福,催婚是因為他們覺得為你好、希望你過得好。當你弄清楚父母催婚的動機,尊重代際之間的差異,是不是覺得催婚也沒有想像中那麼煩人了。②其次說說應對——陽奉陰違。只要不牽扯原則性的問題就不要太較真,在家跟父母口頭答應就好了,儘量不要和他們起衝突。
  • 女兒被父母催婚不敢回家,適婚男女如何擺脫父母催婚「緊箍咒」?
    想必很多適婚青年人感同身受,每逢過年過節,原本是與家人團聚、問候家人的溫馨日子,卻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被催婚、相親的話題充斥所有。每次回家,總要忍受父母、親人的盤問、催促。「你有沒有認識的男孩子?」「今天你有沒有跟男孩子接觸呀?」
  • 面對催婚我很苦惱 珍愛網紅娘助力姻緣水到渠成
    面對一味備受催婚壓力的男會員,珍愛網紅娘通過耐心疏解與精準匹配交友的雙管齊下,為他鋪就通向幸福的陽光大道。上學時「早戀不準」 工作後「催婚不停」第一次見到這位男會員是在年前。因為他實在扛不住父母這些年的催婚壓力,所以他是主動註冊的珍愛網。
  • 被父母催婚太痛苦了 6招幫助女人輕鬆應付父母催婚
    父母總是為了女兒的幸福操碎了心,眼看春節臨近了,想必不少女人想回家又害怕回家吧。因為春節是團圓的日子,自然是想要回家的。但是一回家,父母就會問是否有男朋友了,如果說沒有的話,估計想要去相親了。不少女人都不想要那麼早結婚,因此,不少女人都想要了解下應付父母催婚的方法,大家不妨試試這幾個方法吧。  春節快到了如何應付父母催婚  1、拖延戰術  即便沒有心儀的人,也不妨說,「已經交朋友了,明年帶回家。」  當然這樣的情況也只能拖延一時,並不能長久,而且父母還容易拋出問題,比如說男友哪裡人啊,人長得怎樣啊之類的。
  • 面對催婚,如何巧妙應對?
    轉眼間,年底又到了,伴隨而來的是各種煩惱,這其中就有單身狗們要應對的「催婚」。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單身男女被催婚的頻率調查。單身男性被催婚頻率男性被催婚的畫面大概是這個樣子的。單身女性被催婚頻率下面這個被催婚的臺詞,廣大單身女性並不陌生。面對自己並未結婚打算,而周遭全是催婚聲音的情況下,自己該如何應對呢?
  • 面對催婚最好的態度是什麼?
    更為可怕的是,辛苦一年回家以後要面對親朋好友的催婚。催婚的人在催什麼?有一本書的名字叫做《烏合之眾》,裡面有一段話:個體一旦將自己歸入群體,其原本獨立的理性就會被群體的無知瘋狂所淹沒。最經常聽見催婚的父母說的話就是:正常人在你這個年紀都結婚生小孩了,你還不結婚要等什麼時候?
  • 打工仔春節有三難:沒錢沒票沒女朋友,面對催婚試試這幾招
    教你三招應對春節被催婚的「絕招」,一般人我都不告訴他喲文/芨芨草又到了一年一度的新春佳節,很多打工仔想必又是心事重重,為回家的事頭疼了。因為沒到春節放假,很多難題就會顯現,總結一下,中主要的是沒錢、買不到回家的票、到家後七大姨八大姑都來幫著父母催婚。前兩個想辦法還是好解決的。沒存下錢,同事小光就接連辦了幾個信用卡,說是準備春節回來「拆東牆補西牆用的」,畢竟春節花費不少,光靠拿幾千塊錢的工資,沒法補上越來越大的窟窿,這也算是權宜之計吧,以後可得存點錢,不能做「月光族」了。
  • 春節催婚現租女友市場:價位論長相最低每天500
    中新社發 章渝 攝 圖片來源:CNSPHOTO中新網北京2月4日電(呂春榮)又逢一年春節時,即將踏上回家路的許多單身青年又將面對家人的各種「催」。近年來,為了應對父母及親友的催婚壓力,「租」女友回家過年,成了一些單身青年的新招式,「租女友」市場也應運而生。
  • 非必要不返鄉,雖有遺憾,是不是也鬆了口氣,不用面對催婚了?
    每年到春節前,就有人歡喜有人憂。歡喜的是可以回家見自己的老爸老媽了。憂的是沒有對象的,又要回家面對老媽和三姑六婆們的催婚了,外人倒是小事,自己老媽老爸那關最難過了。最近由於各地疫情反彈,紛紛出臺非必要不返鄉,即使返鄉也有多重要求,七日內的核酸檢測是必備條件。不光是條件上的限制,如果你真回去了,周圍人怎麼對待你也是個問題。
  • 被催婚?別慌,這份自救指南拿好!
    催婚到底有多大殺傷力? 我,一個社會主義大好青年,放假回家當晚,被催找對象;回家第二天,被我母上抓去參加我同齡人的婚禮;回家第三天,去練科三被教練催找對象;回家第四天,我不僅要參加鄰居小姐姐的婚禮,還要交稿子!
  • 如何逃離被父母催婚的命運?
    這個國慶中秋,你被催婚了嗎? 面對被催婚這一系列的煩惱,TA們有怎樣的行為和看法呢? 又或者:「你要正確看待父母催婚的行為,這是他們愛你、關心你的一種表現,你不能老是這麼抱怨你的父母。」那麼,面對被父母催婚,如何處理才能使結果更好呢?
  • 與催婚頑抗的年輕人:過年又要被催婚?
    「想想過年回家被催婚,就覺得令人窒息。」(11月11日是「光棍節」,南京某地產商請來著清涼夏裝的帥哥靚女搞起行為藝術秀,公開「挑戰脫單」。)年關難過。春節每臨近一天,被催婚的年輕人就多了一分不安和焦慮。「是否被逼婚?是否被相親?何以解憂,唯有留守」,多地因疫情倡導就地過年,也了給大齡單身青年一個避風港。
  • 大學沒畢業,每次回家親戚都問我有沒對象:90後如何面對催婚?
    那麼,面對催婚的問題,想單身一陣子的90後該如何面對呢?可是,適合的是需要時間去經歷遇見的,如果一直單身催婚肯定無可避免。又因為我們過於粗糙,即使現在有一個對象在我們跟前,也很難辨別彼此的好壞。所以用時間去相遇和了解一個自己真正愛的人才會幸福,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向親人傳遞「自由戀愛」的原因之一。
  • 每年春節,總有人害怕回家過年
    春節將至,回家團聚是中國人很深的情結。很多身體踏上旅途的人,心裡卻是怕回家過年的。我們為什麼害怕回家過年?很多人會有這樣的感覺,小的時候其實還挺喜歡過年的,有紅包,有各種好吃的,可以和小夥伴一起玩等等。但是,年齡越大,卻越煩過年,甚至是害怕過年。
  • 聽說,你又被催催催催催婚了?
    提到催婚二字,不少盆友們恐怕要背後一涼。尤其是對於還在單身的女性,總免不了上演一場又一場的大型催婚家庭劇:👉直接式:「你都這麼大了,怎麼還不找對象?」👉威脅式:「下次還沒找到對象,你就別回家了!」毫不誇張地說,25歲以上的女性對於「接受感情」的天平就是在被父母催婚的反感和被朋友餵狗糧之間來回晃動。面對父母的催促,同齡人的目光,其他人的評價......我們似乎,躲無可躲。難道,就要因此而妥協嗎?
  • 如何應對催婚?
    : 連叔,我今年28歲,過年期間被催婚N次,但是我的想法是先掙錢有一定經濟能力再考慮,現在的收入只夠養活自己而已。 在我看來,催婚挺愚蠢的,因為愛是人的本能,尤其是年輕人,遇上自己喜歡的人,一定會愛他,想和他結婚,直至白頭,就像呼吸一樣,不需要如此催促:孩子,你今年不要忘了吸進氧氣,呼出二氧化碳,否則就會死掉——催人戀愛,催人結婚生子,本質上就是這麼愚蠢。 對於稍微有點自尊的人來說,這種催促意味著侵入和控制,只會引起他的反感和反擊,效果剛好相反。
  • 面對家人的催婚,我們應該怎麼辦?
    「催婚」,這個詞,我估計也就中國能有,萬千適齡青年一到節假日回家,最頭疼的事莫過於家裡的催婚和親戚們的嘮叨有的人乾脆就逃避,索性我不回家還不行嗎!對子女的催婚,做父母的有自己苦衷。看到人家兒女都成雙成對出入,兒孫都可以打醬油了,可以享受天倫之樂,自己的子女還是單身。莫名的恐慌,著急,怕自己的子女會真的一直單身下去。
  • 大齡剩女,如何面對父母的催婚?這是我的五個建議
    另一方面,面對父母的催婚,心裡知道他們是為了自己好,可無形之中也會給自己增加不少的煩心事。綜合來說,在這種情況下,多數大齡剩女是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是啊,我們可以設身處地去想一想。在這樣的情況下,身為大齡剩女所要面臨的壓力會增加不少。所以,我一直都不主張做父母的對大齡剩女「催婚」。可,身為大齡剩女的父母,他們內心的那種著急,也是可以理解的。
  • 父母催婚?換位思考很重要!
    為了應對親朋的逼婚,這幾年,市場上甚至出現了春節租賃男女朋友回家過年的生意,具體這個多火,沒有真實的數據那麼面對如此窘況,適齡男女們應該做如何應對才能讓家人理解,又不至於影響了春節的好氣氛呢?筆者認為,儘管父母和子女的婚戀觀念有諸多不同,但是有一點是相通的,就是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兒女幸福!所以,只要能和父母換位思考,做深切的溝通,大多數父母是通情達理的,可以理解子女的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