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處在一個尷尬的年紀,身邊大部分的人都結婚了,也有少部分的人在準備離婚,只有自己處在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期待結婚又害怕離婚。
不止是你自己,你身邊的親朋好友甚至比你還急,他們也覺得你已經到了 該結婚的年紀了,怎麼連個對象都沒有,於是他們就會告訴你:
&34;
&34;
&34;
然而,事實真的如此嗎?和誰結婚,到最後真的都一樣嗎?
《失戀33天》劇照
聽過一個擺攤朋友說的一個悲傷故事,她說:隔壁攤的女兒94年的,相親3天就結婚了。我問她為什麼不再多了解一下,她說&39;。
那一瞬間,我忽然覺得很悲傷,因為我害怕自己有一天也會走上這樣的道路,而現在一味的倔強對將來不知是救贖還是毀滅。
可清醒過來後,我又堅定地相信:未來,我不會將就,更不會抱著&34;的心態去跟誰結婚,因為那不僅是對他人的不負責,更是對自己的不負責。
《失戀33天》劇照
你想想,婚姻是一輩子的事,不想清楚不考慮清楚就結婚,這樣很可能害了自己或者對方又或者雙方的一生,甚至坑害了兩個或三個家庭,又何必呢?
再者,你不愛,未必對方也不愛。就算他不愛你,但是他把你當成老婆,用心和你過日子,你卻是得過且過就行了,那你又對得起誰?你是隨意了,那關心你的人呢?
再退一萬步來說,萬一婚後你又遇到了真愛會怎麼辦?
心中無愛,坦然獨處便可,又何必自困於紅塵?
真心想找個依靠、搭夥過日子的,也不必說這樣的話語,說出來,引不起同情,也顯不起灑脫。
即便心中無愛,嫁誰也還真是不一樣的。
你最起碼還得挑挑吧,遇到好的人家,那還好,遇到不好的,能給你氣出病來不說,還時不時地給你一頓家暴那就吃不消了吧。同住一個屋簷下,不可能像陌生人一樣永遠互不打擾的。
《失戀33天》劇照
我們公司有個漂亮的女同事剛分手,就有人給她介紹各種對象,問她喜歡什麼類型的,有做金融的,有做IT的,還有的是國企領導級別的,最後她全都拒絕了,她的意思是她還沒有做好準備進入下一段感情,她未來要嫁的依然必須是愛情。
這讓我想起之前看過的一個作者關於&34;的觀點。
作者說:其實女人最後還是嫁給了愛情。
因為如果你討厭一個人你都不會跟他聊天,更別提吃飯約會了。所以能談到最後結婚的那個人,其實還是喜歡的、是愛的。
只是我們大多數人都不懂得珍惜,只覺得失去的才是最美的。於是就覺得沒有愛了,嫁給誰都一樣了。
就像很多女孩子說的那樣:&34;
所以,最後過得不幸福的話,又該怪誰呢?應該只有自己吧。
《失戀33天》劇照
好像我們都有類似的困惑:&34;
這說明我們打從心底都在抗拒,抗拒無愛的婚姻,抗拒將就的自己。
我有一個朋友,從她18歲中專畢業,她家裡人就開始每年給她安排相親,直到今年26歲的她依然是孑然一人,不過有意義的是她今年在佛山買了一套房,屬於她一個人的小窩。
五一的時候,和她見面也聊到了催婚這個話題,她依然堅定地認為:只有該結婚的感情,沒有該結婚的年紀,婚姻是見證感情的勝利,而不該是生命中必須完成的硬任務。
也許總有人會說你到現在還單身是因為太挑了,可實際你很清楚,兩個人在一起如果只是為了結婚而結婚,那會很累的,小到做菜洗碗,大到婚事彩禮,沒有溝通與理解的斤斤計較裡哪還能看到愛的影子?
所以說,千萬不要相信和誰結婚都差不多的話語,因為如果不是真心相愛、不是你情我願,真的會差很多很多。
《失戀33天》劇照
劉同在書裡寫:重要的不是你從哪裡來,而是你要去哪裡;重要的不是你現在多優秀,而是你還能優秀多久;重要的不是你和誰在一起,而是和誰在一起最快樂。
一份好的愛情是能夠彼此成就的,是能夠在平淡的歲月裡也能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的細水長流。
而一份壞的感情只會耗盡彼此的精力和情分,慢慢的一切都消磨殆盡,最後不得不以分離而收場。
所以,不管是戀愛還是婚姻,都不要抱著湊合、將就的心態,因為只要你堅信,你總會遇到那個人的。
《失戀33天》劇照
他會對你好得沒話說,讓你相信這世上真的會有一個人成為你的有可能,成為你清晨的每一縷陽光和夜晚的每一縷月色。
正如歌詞裡唱的:後來遇見他/陪我度過春秋冬夏/癒合我的傷疤/大概我是真的幸福吧。
當然,也如作家李思圓曾說的:"無論跟誰過,首先要學會跟自己過。
因為無論你跟誰在一起,矛盾都是在所難免的,你要先學會愛自己也才能更好地愛別人。
婚姻裡也更是如此, 我們只有先做最好的自己,才能遇到最好的別人。當你學會真正地愛自己,現有的婚姻才是最幸福的。
《失戀33天》劇照
愛情不是遊戲,婚姻不能將就,希望我們都一樣如願地嫁給愛情,而不是因為該結婚了而結婚。
更希望我們會在在那個他到來之前好好照顧自己,不受別人的欺負,讓自己變得更優秀,然後迎來更為優秀的他。
文/一隻喜歡魚的狗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以我之筆觸你之情;以其之故動你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