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適在北風中送別琴師,寫下一首詩相送,不遜色李白的《贈汪倫》

2021-01-13 忘川山河彼岸

在流傳於世的古詩詞中,有極大一部分是主要抒寫離別的,可見古人們在面對離別場景時,還是有很深的感觸。在大部分的送別詩中,依依不捨與悲傷之情就是最基本的感情,在字裡行間中都流露出送別的不舍。

但有一位詩人就是典型的例外了,雖然寫的是一首送別詩,但表露的卻完全是豪邁豁達之情。和其他世人哀哀切切的送別詩相比起來,高適的態度就顯得豁達得多了。即便是在北風呼呼的情況下送別友人,他依然對未來寄予美好的期望。

在以下要介紹的這首詩中,詩人高適要送別的並不是普通的朋友,對方也算得上是他的知音了。當時正處於盛唐時期,社會的包容性與開放性大大增加,但依然是存在著一些偏見。當時詩人善於彈奏七弦琴,但卻不能成為社會的主流音樂,因此一直很不得志。等到他在偶然中結識了琴師董庭蘭,才真正在這世界上尋得了知音。

但在寫下這一首詩的時候,董庭蘭已經被迫要去往外地了。對於兩個人來說,都必須面臨失去知音的痛苦。但令人稱讚的是,高適在這一首詩中卻表現出了豪邁的豁達,以新的一種角度來看待未來人生。

《別董大》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在這一首詩中,詩人高適送別友人的感情非常複雜。但他並沒有用很華麗的辭藻來修飾自己的感情,在開篇的第一句就已經用了白描的手法。在全詩的構造中,前後實際上形成了很鮮明的對比,壓抑與豁達也使得這一首詩流傳得更廣。在此處,詩人所送別的這個朋友並不是一般人,而是詩人苦尋良久才得到的知音。

當時兩人都鍾愛彈奏七弦琴,但是人們卻更傾向於胡琴。在與董庭蘭相遇之前,高適很長一段時間都鬱郁不得志,無人能夠聽懂他的琴音。與知音分別是非常痛苦的,但在高適的詩句中,壓抑與苦痛卻是早早就被化解了的。

在送別詩中,環境的烘託是非常重要的。也許是詩人當時的心情也比較複雜,在他的筆下,北風呼嘯使得天下都已經瀰漫在了朦朧之中。「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天上都布滿了黃雲,在其籠罩下,整個天是都顯得黃薰薰的了。在北風的呼嘯下,白雪紛紛揚揚的飄落下來,大雁們便在這樣的大雪中飛向南方。

在開篇第一句的時候,詩人描繪的這個場景實在是不怎麼美好的,反而給人一種很壓抑的感覺。在此處也許是因為詩人的心境所致,要送別知音了,自然是會覺得沉悶一些。「千裡黃雲」和「雪紛紛」原本也是不得多見的美景,但被詩人安排進詩句中時,倒更有一種陰沉肖肅的感覺。

倘若詩人壓抑的情緒再延續下去的話,可能這首詩也就成不了經典之作了。送別之音確實讓世人感到痛苦難受,但在此時筆鋒一轉,便讓這種送別的感情得到了升華。「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哪怕不知道前路會發生什麼也無需擔心,以你的能力和名氣,走到哪裡都會得到人們的敬重。這句話表面上只是在安慰知音,但實際上也是在鼓舞自己。雖然兩人都曾遭遇很大的困境,但依然對前路充滿希望。有了如此大的才氣,又何愁前路有人不識君呢。

這首詩在送別詩系列中堪稱經典,也是很多詩人無法寫出來的佳作,甚至不遜色李白的《贈汪倫。雖然在詩句中也可以窺見詩人心中的不舍與傷感,但最終還是以豪邁豁達的態度感動了人們。「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雖然此次一別後可能再難覓佳音,但詩人還是想要把這種豁達的態度傳給自己的朋友。送別詩難以擺脫哀傷的基調,而高適的這種情感升華就是非常難得的了。

相關焦點

  • 最是動情傷離別——送別詩鑑賞
    古時候由於交通不便,通訊極不發達,親人朋友之間往往一別數載難以相見,所以古人特別看重離別。離別之際,人們往往設酒餞別,折柳相送,有時還要吟詩話別,因此離情別緒就成為古代文人吟詠的一個永恆的主題。 今天讓我們跟隨葛老師的課堂一起深入了解一些送別詩,去體會古人的離愁別緒。
  • 千金易得,知己難求 一首詩見證了深深的友情
    原來是他的朋友,踏地為節拍,一邊舞蹈一邊歌唱,為他送來一曲送別歌謠。男子望著深邃的潭水不由地感嘆,這潭水哪怕有千尺深,又怎麼比得上朋友對我的情誼呢?於是,他詩性大發,吟出一首七絕作為回贈。這就是詩仙李白創作的詩歌《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唐朝詩人輩出,從初唐四傑到盛唐的山水詩人,再到中唐的韓柳元白和晚唐的小李杜,他們像眾星捧月一般,襯託出詩仙李白出神入化的詩歌造詣。李白,是歷史上罕見的兼擅古體詩、絕句、律詩、詞,並達到最高水平的大詩人。
  • 「詩仙」李白被好友騙來喝酒,動情寫下感恩詩,誇友情勝過1潭水
    在眾多詩詞大家中,最瀟灑,最驕傲不遜的恐怕就就要數李白了。李白痴迷喝酒,圈裡人都知道,再加上李白秉持「人生貴相知,何必金與錢!」的交友原則,為此還結交了不少的性情中人。在唐朝天寶年間的時候,有人聽說大詩人李白南下到南陵,於是南陵的文人們一下子就炸鍋了,紛紛想著和李白把酒言歡,暢談詩詞一番,這其中有一個叫汪倫的詩人。
  •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首詩中的董大是個什麼樣的人
    王維很著名的一首五言絕句,「願君多採擷,此物最相思」便是為懷念他而寫的。還有杜甫人生中的最後一首七絕,「正是江南好風景,落花時節又逢君」,也是寫給他的。一個是「詩佛」,一個是「詩聖」,都是唐朝詩壇上的頂尖人物,卻都為他寫詩,還成了千古名作,也是相當幸運了。除了李龜年之外,唐朝還有一位樂師,曾多次出現在唐詩中,他就是董庭蘭,董大。
  • 高適《別董大》詩賞,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這兩句詩均出自於高適的詩作《別董大》。董大是高適的朋友,原名叫做董庭蘭,因為是家裡排行老大,所以叫董大。當時兩人偶遇,經過短暫聚會以後又要分別,於是高適作詩送之。
  • 關於送別,你最先想起哪句詩?我先來: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由於古代交通工具和通訊技術都不發達,人們往往一別數年便再難相見,因此古人都很看重離別,古詩中以離別為題材的送別詩有很多,今天就說八首大家比較熟悉的!1.《勞勞亭》李白天下傷心處, 勞勞送客亭。 春風知別苦, 不遣柳條青。
  • 高適:生活處處是委屈,但前路還有詩和遠方
    我一直覺得高適是唐朝難得有個好歸宿的詩人。李白、杜甫雖有盛名,卻終究落得個潦倒境地。即使浪漫如李白,也不得不悲傷一句:但見淚痕溼,不知心恨誰。杜甫早就是唱慣了衰歌,什麼萬裡悲秋,什麼艱難苦恨,都跟著那蕭蕭落木,不盡長江滾滾來。
  • 王昌齡七絕送別詩的魅力分析
    王昌齡的七絕送別詩不寫離情之苦,而是以積極樂觀的心態坦然面對貶謫生活,並且還勉勵寬慰朋友,在眾多送別詩中別具一格。 唐代詩歌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光耀千古,不僅名家輩出,流派紛呈,而且各種詩體也日臻完善,七言絕句就是在這個時候發展成熟的。說到唐代七絕,不得不提的兩個詩人是李白和王昌齡。
  • 「一起讀詩詞」「西出陽關無故人」致敬那些藏在詩詞中的友情
    此詩開合頓挫,氣脈流通,意境曠達,堪稱送別詩中的不世經典,全詩僅僅四十個字,卻縱橫捭闔,變化無窮,仿佛在一張小小的畫幅上,包容著無數的丘壑,有看不盡的風光,至今廣泛流傳。四、《送友人》李白 (唐)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裡徵。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 李白一生很少工作,大部分時間都在遊山玩水,錢從哪裡來?
    二十四歲時,李白不滿受困於蜀中,提起手中長劍,開始「辭親遠遊」。李白沿著長江順流而下,一路向東,出渝州,下維揚,笑傲江湖。《渡荊門送別》中那句「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其實就是李白仗劍遠遊的一個真實寫照。 此後的時間裡,李白去了不少地方,大江南北,隨處可見其「足跡」。
  • 歐陽修想起揚州的平山堂,寫下了一首有名的送別詞,讀來很感人
    「揚州太守例能文」,說的就是歐陽修在揚州留下的的佳話,這與蘇軾在杭州留下的「杭州太守例能詩」一樣的為人津津樂道。這兩句話交相輝映,成為鑲嵌在這兩座歷史文化名城中的五彩斑斕的篇章 。這首詞有一條小序「送劉仲原甫出守維揚」。原來劉原甫就是大名鼎鼎的北宋學者劉敞,他是歐陽修的好友。嘉祐元年(1056)劉敞出守揚州,當時在京城汴梁的歐陽修為劉敞餞行。此時歐陽修回憶起自己揚州工作的經歷,寫下了這首送別詞《朝中措》,對劉敞的揚州之行寄予厚望。劉敞到任後登臨平山堂,想起平山堂的的創建人、他的好友歐陽修,就將歐陽修的這首餞行詞刻在了平山堂的牆壁上。
  • 有多少人因為這首詩愛上李白?句句夠酷,可惜很多人從來沒讀懂過
    我告訴他,不是《靜夜思》,因為它雖然傳唱度很高,但小時候真的不解鄉愁是什麼;也不是《將進酒》,雖然「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真的很豪氣,但筆者始終覺得這只是詩仙的醉人醉語;更不是《贈汪倫》、《望廬山瀑布》等,畢竟這類送別及寫景詩,唐詩中真的有太多了。真正讓筆者愛上詩仙的,是一首名氣不算特別大,卻讓不少人讀一遍就愛上了的《俠客行》。
  •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情商超高的送別詩,告訴你該如何訴說離別之情
    天下無不散的筵席,三首情商超高的送別詩,告訴你該如何訴說離別之情。大家好,我是小編木婉,今天依舊給到大家分享幾首古詩,有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小編,你們的支持,就是小編最大的動力,謝謝!1.《別董大》千裡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 天下誰人不識君?看他華麗麗的中年逆襲
    又過了三年,高適依然是困頓得勉強度日。一天他偶遇當年曾經相識的董大,兩人暌別十餘年久別重逢,相見彼此感慨時運不濟,跟著又要分離。詩人的積習在此時沉渣泛起,高適送給即將遠行的董大兩首詩。一首寫道「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付酒錢都囊中羞澀,出將入相就更加遙不可及。
  • 李白最美的一首詩,短短二十八個字,美得令人心醉!
    自古以來,洞庭湖就以美麗的湖光山色,吸引了歷代詩人的目光,並在此留下了一首首美得令人心醉的傳世詩篇。譬如,孟浩然的代表作《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中便有「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嶽陽城」之句。劉禹錫也在《望洞庭湖》中留下了「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裡一青螺」的千古名句。
  • 時光不老,我們不散,這些詩詞詮釋了什麼是友情
    在我們的一生中,會遇到千千萬萬的人,能夠結交到許許多多的朋友,但我認為,朋友這東西要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人生得一兩知己足矣。 看過一句話,愛情是燈,友情是影子,當燈滅了,你會發現你的周圍都是影子。朋友是在你最需要的時候會恰好出現的那個人。有人說:「友情這東西,一旦玩起真的,比愛情還刻骨銘心。」讓我們來看看那些歌頌友情的詩句吧。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 歐陽修寫給知己的一首詩,句句暖心,道盡世間友人情!
    歐陽修寫給知己的一首詩,句句暖心,道盡世間友人情! 文|一身痞味兒講文化古人在交友處事方面很注重見面的次數,在他們的情感觀裡,和一個人相談甚歡那不叫友情,真正能走進心中的才算得上友人。因此在很多表達情意綿綿的詩中,都寫出了不舍的離別之情,像李白的《贈汪倫》,不過也有很長的描寫送別,在暖風降臨的春日,冷氣襲來的寒秋,今天我們說寫北宋詞人歐陽修為知己曹韻的詩,詩中道出了處事風格,一起來看看。
  • 最暖心的一首春日詩,只有20個字,卻浪漫了一千多年
    無物相贈,折梅與之。誰能有他們詩意呢?折梅相送,說贈你一枝春。在陸凱眼中,這一枝梅就代表著江南的春天。「江南無所有」,陸凱在江南,卻說江南無所有。江南真的無所有嗎?謝眺在《入朝曲》中寫道: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江南自古就是繁盛之地。
  • 杜甫想念李白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還誕生了一個成語
    公元747年,也就是在他們分別後的第三年,杜甫又一次想起了李白,寫下一首詩,開篇就是千古名句,還誕生了一個成語。這首詩名為《春日憶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雲。何時一樽酒,重與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