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對方,就要進入到對方的內心去讀懂對方

2020-09-05 花田二叔

「老公,你又買了什麼?」

突然想到會員號綁定的是老婆的手機,消費後就有了簡訊的提示。

電話這頭的男人,支支吾吾的說,「沒,沒買什麼,就是明天情人節了,想著送你一個小禮物」

電話那頭的女人沉默了一會,說「又亂花錢」便掛掉了電話,一個人抿著嘴笑著。

這一幕是真實發生的,也許就發生在你我身上,也許就發生在你我的身邊。這才是愛情該有的樣子。

最近我看到一個關於心理也或者叫情感的詞,叫親密關係中的情緒流動性,這是指的是雙方能夠運用情感的語言,準確地溝通他們的感受和內心的狀態。

擁有較好的情緒流動性的人,能夠在關係中不帶評判性、不含附加條件地體會和表達真實的情緒,也能夠有意識地、創造性地運用情緒。

更簡單點說,就是雙方的溝通,如果能夠用一個簡單,直接,同時對方能夠接受的方式進行溝通,在溝通前,能夠做到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這樣下來,雙方能夠減少大多數的不必要的爭吵。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就是你有沒有曾經在某一個時刻,感覺到你和對方之間,即使沉默不語,卻仍然有豐富的情緒在那一瞬間的空氣裡湧動,彼此雙方都能感受到。那些情緒、情感被你的身體直接地接收到。

無論那些情緒是什麼,那一刻總是動人的——這個時候,當你們四目相對的時候,你們才真正感受到兩個靈魂的相遇。

可惜,這樣的時刻並不多見。「對於很多伴侶來說,婚後幾年亦或者戀愛幾年後,談論他們真實的感受,都好像在說一門外語那樣艱難。」


記得情竇初開時,我們也許有過對愛情的幻想,「我什麼都不用說,對方全部都能懂得」。也是正因如此,我很長一段時間以來,一直致力於去了解對方,去站在對方的角度去想事情,漸漸的也迷失了自我,變成了「舔狗」。

我很惱怒,我已經很努力的去做到愛著對方,可是為什麼到最後,受傷的卻總是我,後來我總結了一個事情,那就是當我越多地通過對方的外在行為作出反應,越容易感到惱怒、失望、越容易對對方作出不真實的批判;解決方法只有一個,那就是只有體會著對方內在世界正在發生什麼,才會有更多的「愛的感覺」。對方也會因為你走入了ta的內心,而更加愛你。

小學的課本教會了我們很多的形容詞,動詞,教會了我們的如何去寫一篇作文,如何通過正確的文字進行文字的表達,可是在我們成長和受教育的過程中,並沒有學習到如何用情感的語言來與彼此交流。」自己就無法表達,也無法接受和理解別人的表達。

有一部很好看的電影叫《婚姻故事》,這部電影將原本相愛般配的情侶婚後多年後的故事擺在了觀眾面前:

妻子追隨丈夫,將事業重心從小熒幕轉向舞臺劇,並從洛杉磯移居到紐約。婚後她想重回影視劇圈子並嘗試尋求丈夫的支持,但得到的只是敷衍。

於是她漸漸察覺到,在關係中,自己的情緒一再被忽視,最終連話語權都喪失。

而丈夫這邊,雖然事業依舊順風順水,但在不得不接受離婚終局,猛然發現舊愛已是往事後,他還是在慶功宴上唱起了一首懷念前妻的歌。


看了這部電影後,我覺得這段婚姻故事挺讓人遺憾的,可以看出,電影中的主人公雙方始終還是相愛的,只是彼此最真實的情緒都未曾直接表達給對方,積怨逐漸發酵,最終出現了不可挽回的結局。

對於在一起十年的長期伴侶來說,他們會起衝突的最常見原因,就是因為無法讀懂對方的情緒,而出現了很多無效溝通,無效溝通的絕大多數的結果就是出現爭吵。

當我們在擔心對方不重視自己的要求時,我們常常會說:「你從來就不會去做那些我想要你做的事」,「你為什麼總是遲到?」

如果換一種方式呢, 「我有點害怕你會不在意我的需求」,「你來晚了,讓我很擔心。」

當我們害怕對方不愛自己的時候,迴避的人會表現出一切都很好,但會把這樣的猜測放在心裡獨自生氣,在心裡疏遠對方,或者以自以為的同樣的態度來對待對方——實際可能是自己主動把對方推遠。

所以,我們現在需要學會「具體化」自己的感受。


我們先要真誠地面對自己,再真誠地與他人溝通。

有時,你可能只是感到在這段關係中不舒服,或者很疲倦,但並不知道在自己身上發生了什麼;這時,你首先要識別自己的情緒,允許自己去完全地感知自己的情緒;然後是對自己的情緒負責,有效地運用它們,表達它們。

比如你不能簡單的說「我不舒服,我就是不舒服。」你要學著去體會和分辨,是內疚?是失望?是尷尬?哪些情緒讓你想到過去曾在什麼樣的情境中體會過?

把那個情境也分享出來,用更長的話語去嘗試表達和溝通,直到你確認對方理解了你的意思。

我們都要正視自己,真誠對待自己,也真誠的對待對方,正確的了解對方的情緒流動,通過積極有效的溝通,成為愛人眼中唯一的終生伴侶。

相關焦點

  • 教你4招讀心術,「讓你明白」對方內心在想什麼
    如果對方照單全收,一分錢沒給你退,吃相很難看,那麼你就要注意了,我的建議是不借,如果你借了,一定會有錢打水漂的風險。這種人,貪婪成性,無法控制內心的欲望,見錢眼開,也可以說他心懷鬼胎,所以自然就會有不還錢的風險。
  • 為對方付出很多?對方卻對你很冷漠,這時候你該怎麼辦?
    經常勞心又勞力,你有很多委屈很多憤怒,心裡老是憋得慌,所以隔三差五就要和老公或者男朋友吵得天崩地裂的?你以為兩個人關係會改善,結果呢,讓你更崩潰的是他竟然還出軌了。你的內心有一百個為什麼?有一千個憑什麼?其實這就是典型的吃力不討好型,付出了但是對方並不領情,自己又怨氣衝天,委屈、憤怒進而指責抱怨甚至惡語相向,在每一次衝突中對方也由最先的不滿,轉而道歉到最後反感至極。
  • 學點心理學,讀懂對方的心,家庭更和諧
    每位家庭成員個性不同,生活久了,難免就有磕磕碰碰的事,因而造成「我愛的人傷我最深」的結果?其實我們只要用點心,掌握一些心理學知識,深入家人內心,理解他,包容他,這些問題也不難解決。愛她,就要讀懂妻子的心。在男人看來,女人善變。女性的心情就像六月的天,變幻莫測。男人的一句話就能點燃女人的怒火,一個冷漠就能讓女人感到絕望。《三十而已》的陳嶼,是一個妥妥的直男,在他的生活中,魚和工作是重中之重。
  • 中山我主良緣分享:交友相親時,你讀懂對方的肢體語言沒?
    中山我主良緣分享:交友相親時,你讀懂對方的肢體語言沒?其實,在交友相親的場合,除了說出口的語言,讀懂交友相親對象的肢體語言也很重要,因為人的肢體語言是人的內心想法的一個直觀展現,這些語言可能很細微很難被捕捉到,但是 一旦你能捕捉到並且讀懂了交友相親對象的肢體語言,你的交友相親之路必將暢通無阻。
  • 用對方需要的方式愛對方,是這樣嗎?
    我們該怎麼去回應對方的一個需要呢?一個人是不可能被另外一個人全部的佔有的,而當他的安全感和自信時,需要其實就是過度的或者是沒有節制的。有一個女孩子,無論如何也不能夠去理解他男朋友的需要。他自己內心壓抑的,對於父母的不滿和憤怒,只不過他自己是不敢去發洩出來,或者是不敢去察覺到的。如果他自己都不敢去察覺,不敢去發現,那麼往往人的心理狀態就有一種很奇妙的一個能力。他就會去通過身邊的人來進行一種表達,所以這個男孩子顯然是他壓抑了很多對於自己父母的合理的攻擊性。
  • 談判高手的秘訣在於,讀懂對方的微表情
    倘若你把全副精力都放在對方說的話上,而沒有留意對方的感受,你很可能會竹籃打水一場空。當然,經驗豐富的談判者懂得如何掩蓋其真實感受。他們小心挑選措辭、語氣、肢體語言和表達方式。在旁觀者看來,這類談判者通常喜怒不形於色。或者說,他們很會偽裝自己的情緒,只要覺得這麼做有利可圖。不過,就算對方蓄意隱藏,你也有辦法讀懂其感受。
  • 在親密關係中,我們要讀懂對方「無理取鬧」背後的真正需要
    爭吵的時候,每個人都想表達自己的需要,而偏偏對方聽不進去,心的距離仿佛是雙方是站在兩個山頭在說話,不用吼的方式,對方哪能聽見?當我們換個方位,透過伴侶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試試去讀一讀她實際的心聲是什麼。不妨拆解一下:——「當你爭吵的時候,一旦大聲吼起來的時候,伴侶是怎樣的表現?
  • 共情並不容易,讀懂對方需要最重要
    這時候才注意到,人家手裡提著好幾個塑膠袋子,裝著買來的飯菜,還有帶著湯汁的。仔細看,食指被勒出了青筋不說,甚至腫得好大。趕緊幫忙替換下來,心裡頗有內疚。從自己只是輕鬆聊天,到提醒發現人家痛苦,經歷了「站著說話不腰疼」到「感同身受」過程。
  • 我們已經到了一錯過,對方就要結婚的年齡了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現,我們已經到了一旦和對方錯過,或許對方就要結婚的年齡了。身邊也有這樣的朋友,和相戀四五年的對象分分合合,藕斷絲連,從校園到社會,一起熬過了最難的幾年,慢慢卻開始爭吵越來越多,但和好得也很快,我們這些朋友覺得他們的吵吵鬧鬧是不影響他們最終走到一起的。沒想到就在半年前他們爆發最後一次爭吵後,兩個人互刪了聯繫方式,誰也沒有找過對方。半年後,朋友圈曬出了男生的結婚證和婚禮邀請函。
  • 就是去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解決問題
    就要知道什麼是共情!看過《陳情令》,大家都知道魏無羨不僅會鬼道還有一個很厲害的技能!就是共情!共情其實是魏無羨通過共情對象的視角看到被共情者所經歷的事情,這也是共情的優點。愛人的意思是主動關懷他人的生活和成長,對他人的生理或者心理需要積極回應,尊重他人的獨特性,弗洛姆相信,只有超越自己的需要,依照對方的本來面目來了解對方,才能獲得對對方真正的認識。人必須傾聽,必須以共情的方式體驗,也就是說,人需要進入並且熟悉對方的私人世界,進入對方的生命,感受對方的觀念和體驗。訓練共情式溝通的三個步驟:反思、描述、承認。
  • 夫妻之道,好的婚姻是主動的忠誠對方,尊重對方,理解對方
    真正好的婚姻一定是婚前兩情相悅,婚後互相關愛對方,在關愛的基礎上去理解對方,在理解的基礎上去尊重對方,在尊重的基礎上做到主動的去忠誠對方。簡簡單單的幾句話,做起來卻很難。如果你們能做到了,那麼夫妻之間想不幸福都難。現在由於提倡男女平等了,女人除了結婚生孩子帶孩子做家務伺候公婆以外,還要和男人一樣在職場打拼。
  • 明明很愛對方,為什麼對方卻想要分手?
    如果自己不愛對方了,往往也是先感受不到對方對自己的愛了,所以自己也愛不動了。因此很多來訪者會有一個困惑,明明自己很愛對方,但是對方卻覺得自己不愛,所以想要分手,這是為什麼呢?其次自己可能真的很愛對方,但是自己雖然心裡很愛,但是實際上往往並不太懂得怎麼去表達愛。因為愛一個人,並不會讓對方想要逃離你,除非你的愛,並不能夠讓對方感受到,或者你對ta的愛並不是ta想要的。
  • 《高效溝通》:識別情緒表情,掌握對方的內心
    ——馬雲善於察言觀色的人,都是具有高超溝通技巧的人,因為他們可以通過人們的言語、表情和動作來識別對方的情緒,從中分析出對方的心理活動,進而說出讓人舒服的話。所以,這樣的人通常都被人們稱為善解人意的人,不管走到哪裡都會受人歡迎。
  • 愛,即使對方再多缺點,你也會去愛
    ,就要愛對方的全部。幾年前流行一句話,當時看著挺感動——愛一個人,就要愛對方的全部,你可能會有缺點,但在我眼裡都是優點。這讓我想起,曾經初戀,愛上一個女孩,對方的一舉一動,好像都在發著光,是那種讓人看了目不轉睛的感覺,我不覺得她有什麼缺點,或者說,她做什麼都那麼可愛。
  • 不要試圖從對方的背叛中,去尋找還愛自己的證明
    作者:艾聞(情感自媒體人)如果對背叛沒有清醒的認識,那麼就會犯一些典型的錯誤,比如:試圖從對方的背叛中,去尋找對方仍然還愛自己的證明。這種比較,可能是自己內心進行比較的,也可能是通過去問背叛你的那個人,來進行比較——事實上,在遭遇背叛的最初,人們通常都會進行這樣的比較,看看「自己和第三者之間,到底是誰在ta心目中更好呢」?然而,不管比較的結果是什麼,你的內心都不會舒暢,如果第三者明顯不如你,你當然想不通,為什麼我這麼好,你還要背叛我,你到底喜歡對方哪裡呢?
  • 「愛情到這一步,才算走進了對方的心裡」
    有的情侶搜腸刮肚找話題,卻怎麼都進入不了對方的頻道,生生地把天給聊死。許婧卻是個幸運的姑娘,她找到的另一半,周禮不但高大帥氣,且人品端方忠正,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兩個人十分聊得來。兩人是初相識就有共同的話題能說到一塊去,也算是緣分天註定了。
  • 眼神能表達一萬種情緒,讀懂對方的眼神就能洞悉他的內心
    眼神是心靈的窗戶,當豐富的內心世界無法用語言表現時,當心情因為激動而起伏變化時,眼神一瞬間就能把說不完道不盡的東西表露出來。正如黑格爾所說,不但體形、面容、姿勢,就是行動和事跡、語言和聲音,以及它們在不同生活情況中的千變萬化,全部能藝術化成眼睛,人們從這眼睛裡就可以認識到內在、無限、自由的心靈。
  • 原來,愛一個人對方是能感覺到的
    愛一個人根本掩飾不住,無論你怎麼隱藏偽裝,都會多多少少的流露出內心的喜歡之意,可能你很想對她或他說一句:「我愛你!」然而卻沒有充足的勇氣!很多人在剛開始喜歡一個人的時候,都缺乏這樣的勇氣,雖然你很想見他,可是你害怕他知道你心事後躲避你,害怕自己配不上她,而自卑,害怕被拒絕的尷尬。
  • 原來,思念一個人到極致,對方是會有心靈感應的
    心靈感應在某種意義上,是一種磁場的遠距離吻合,是內心不經意間就會想到對方,不用太刻意,就像是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而形成這種默契的前提,則是兩個人真心相愛,且毫無保留地愛著對方,以至於雙方在精神領域上形成了依賴,你中我有,我中有你,即便是會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也無法阻擋我想你。
  • 分手後,沒出息的人才會去聯繫對方嗎?
    比如分手,外歸因就會把分手歸結到外部,也就是對方身上,覺得自己沒有什麼做的不對,是對方不理解自己,是對方做得太過分。這樣的歸因模式很容易讓我們變得逃避、軟弱、掩飾錯誤。這樣的思維模式是不成熟的思維模式,我們無法看到分手的真正原因,會把自己偽裝成一個受害者。再進入到一段感情的時候,也很容易因為同樣的問題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