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會把孩子分為三六九等?媽媽懶得「有水平」,孩子將來越優秀

2021-01-09 孕媽咪育兒經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

什麼樣的媽媽,才能稱之為是一個「合格」的媽媽呢?

是每天把孩子照顧得無微不至,讓他過上「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嗎?

是每天對孩子的學習嚴加管教,讓他走上「天才」「神童」般的人生嗎?

懶些的媽媽VS勤快的媽媽:培養出來的孩子,差距很明顯

鄰居壯壯媽媽,平時在養孩子這件事上,就勤快得過了頭兒,只要是和兒子有關,壯壯媽媽便事事親力親為,把7歲大的兒子嬌慣得不像樣兒。

每天回家後,只要媽媽不親自伸手,壯壯絕對不會自己脫鞋,吃飯時候經常對著媽媽吼:「你不把骨頭挑出來,我就不吃!」甚至有時還得家長喂。

身邊熟悉的人經常勸壯壯媽:「你別那麼勤快,還能替他做一輩子不成?偷點懶讓孩子自己做,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其實壯壯媽何嘗不想呢?她也知道這樣對兒子不好,但這麼多年都習慣替兒子包辦好一切,總是放不開手,恨不得連上學讀書、寫作業都替兒子做了。

像壯壯媽這樣,養育孩子的時候太勤快,其實非常悲哀。

媽媽是這個世界上「最操心」的人,現實生活中,大家都認為越勤快的媽媽對孩子的成長越好。其實不然,如今越來越流行這樣一種說法:媽媽在生活中「懶」一些,養出來的孩子將來會更優秀。

在《媽媽是超人》這檔節目中,沙溢和胡可的兒子安吉和小魚兒圈粉無數,他們倆雖然年紀小,有著一對明星父母,但是卻看不出一點矯情,特別懂事獨立。

有一次,胡可對兩個兒子講:「今天媽媽非常累,有些工作你們倆自己完成,可以嗎?」兄弟倆一聽,便有模有樣地幫媽媽幹了家務活,沒有一點怨言和不願。

媽媽對孩子的人生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有這樣一句話:看一個孩子能否有出息,看他的媽媽就知道了。

孩子將來會平庸無能?還是懂得回報感恩父母?又或是能成就一番事業?其實,這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媽媽的一言一行,在潛移默化之中,就把孩子劃分成了三六九等。

明智的媽媽在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會學著偷一些懶,而且懶得很「有水平」,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將來會更優秀。

在動手做事方面,媽媽可以「懶」一些

教育學家陳鶴琴曾經說過:凡是小孩子能夠自己做的事情,讓他自己去做,家長千萬不要替他完成。

媽媽不要習慣性地大包大攬,可以適當懶一些,孩子能自己去做的就自己去做,只有你放手後孩子才能有自由發揮的空間,或許能發現他的擅長和強大之處,不論嘗試後的結果是好還是壞,對於孩子的成長總歸沒有害處。

當然,媽媽懶一些並不是說對孩子放手不管,而是要做到「人懶心不懶」。孩子上學得自己穿衣背書包,如果做不到就等著遲到挨老師批評;吃飯得自己學會用筷子,只想等家長餵飯那只能餓著。

如果孩子今天做不到,那看他明天是不是能有所改善,隨時觀察孩子的成長軌跡,也可以適當給予他些幫助。

在孩子的學習方面,媽媽可以「懶」一些

華人科學家劉翀,曾先後拒絕了清華和哈佛的offer,是一位妥妥的「牛人」,按道理來講,這樣的學霸背後一定有個「虎媽」或者「虎爸」吧?

恰恰相反,他的父母在教育問題上,那可以說相當地「佛系」。每當自己有什麼不懂,回家問媽媽時,媽媽便用高冷的姿態回道:「別問我,自己去翻書。」在這樣懶媽媽的教育下,劉翀漸漸明白:學習是一件靠自己的事。

舉這個例子,倒也不是建議廣大家長不關心孩子的學習,而是媽媽有時候可以適當懶一些,不用把孩子逼迫得那麼緊。

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有些難題自己多琢磨一會兒就能有答案,那麼媽媽沒必要提前告知,重點訓練的是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思路。這樣的孩子,日後遇到學習上的困難,首先想到的是獨立解決,而不是向他人求教。

PS:本文配圖來自網絡,和內容無關,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媽媽在三個方面越「敗家」,孩子將來越有出息,爸爸可別捨不得
    媽媽在以下三個方面越「敗家」,孩子將來越有出息,爸爸可別捨不得。 一、在旅遊上敗家: 很多媽媽熱衷於領孩子旅遊,可能其根本目的只是想要孩子放鬆身心。
  • 孩子太優秀,媽媽會過得很孤獨
    說起張姐,人們都誇讚她:「張姐,你好有福氣啦,有一個那麼能幹的兒子。」張姐的兒子在美國讀博後,就留在美國工作,並在美國結婚生子。有時幾年才能回家看望母親一次。張姐在心裡默默念叨:「兒子,媽媽好想你呀,不知道還能不能再見到你。」 有話說:1、一位能幹的媽媽,培養了一個優秀的孩子。
  • 在這三件事上,父母越「狠心」孩子越優秀,捨不得只會害了他
    「現在捨不得孩子吃苦,將來他就要吃盡生活的苦」過去物質生活匱乏,生在那個年代都會吃不少的苦,可能天還沒亮就要去砍柴,冬天還要收樹葉燒炕……現在物質生活提升了,作為父母都不想讓孩子吃苦受累,下血本也要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可一味地「溺愛」 真的好嗎?
  • 孩子對媽媽大吼,打一頓就好?越打越皮,這樣做孩子會默默感激你
    奶奶無奈的說:孩子本來挺乖的,一見到媽媽就不好管了。其實不是孩子不好管,而是見到媽媽後,心裡有底氣了,天性釋放了而已。2、家庭關係不夠和睦家庭關係對孩子的心態有直接的影響,如果父母的關係融洽,相親相愛,家庭氣氛溫暖和睦,孩子也會養成不急不躁的良好心態。
  • 「媽媽,我想吃草莓」,媽媽的回應,決定了孩子的將來
    媽媽想了想跟孩子說你看這草莓很大很紅,但是卻不好吃,媽媽還是給你買香蕉吃吧。雖然圖圖沒有反駁媽媽,但是他的眼神裡有點失望,還是惦記著草莓。另一位家長,軒軒的媽媽,在面對孩子想吃草莓的同時,她的回答是先給孩子買十塊錢嘗嘗鮮,孩子別提多開心了。
  • 身上有這4個「壞習慣」的媽媽,教育出來的孩子,往往會更加優秀
    不過還有一些寶媽就聰明多了,她們並不會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與孩子的相處方式也比較孩子氣。可讓人覺得詫異的是,這樣的寶媽帶出來的孩子非常優秀,這不禁讓人想問,這到底是為什麼呢?一個好媽媽,其實能達到「60分」就夠了王女士經常帶著孩子在小區裡面散步,同時也結交了很多同為寶媽的鄰居,為了方便遛娃,她們還專門建立了一個寶媽群。
  • 鼓勵和表揚有什麼差別?媽媽把握好這個度,孩子會更優秀
    瑤瑤是個很喜歡表揚孩子的媽媽,她真的是把表揚用到了極致,兒子自己吃飯,她會說「你真棒」!兒子完成了一個遊戲,她會誇獎「你真厲害」!就連孩子自己上個廁所她都會忍不住說「你太聰明了」。現在兒子已經上了幼兒園了,每次和同學一起玩遊戲,自己只能贏不能輸,輸了就一直哭,同學和老師都害怕跟他玩。
  • 孩子愛頂嘴怎麼辦?李玫瑾:父母學會說這3句話,孩子將來更優秀
    家長在帶娃過程中,有快樂也有痛苦,比如,孩子漸漸長大,在不知不覺中愛與家長頂嘴,把寶爸寶媽們氣得頭腦發熱。但是許多家長對於孩子愛頂嘴這個壞習慣還真是沒辦法,只能一次又一次被熊孩子得逞。其實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紀,出現了頂嘴的現象,也是正常的,因為孩子的獨立思想正慢慢形成,對於不滿意的事物也會做出反抗。
  • 用監控報喜的男孩,有位充滿愛的媽媽,單親家庭的孩子同樣很優秀
    這樣懂事的孩子,讓每個媽媽看到後都會覺得心疼。事後,男孩媽媽對這段視頻做出回應,原來她是一位單親媽媽,因為上班的時間和男孩放學的時間有衝突,所以男孩主動要求自己回家。媽媽會設好鬧鐘,在男孩放學進門時和他打招呼。但因為事發當日手機臨時沒電了,所以沒來得及回應男孩。事後媽媽看到監控後,第一時間回家給男孩道歉。
  • 爸爸嫌棄孩子傻,媽媽怎麼辦?
    我的孩子是獨生子,父親總是表現得很討厭孩子。他總認為孩子哪哪都做得不好,比如孩子出去和小夥伴玩耍,回家穿的鞋,手臉髒等等他都受不了,就很生氣。還總說孩子傻,其實我孩子一切很正常和同齡孩子智商一樣,可能就是比別的孩子貪玩,學習成績不太好。這真讓我煩惱,有什麼好辦法嗎?家長你好!
  • 家長在這3件事上越「狠」,孩子將來越出色,可惜很多父母捨不得
    一個家庭裡,若是能出現一個常青藤名學的博士,也會覺得「祖墳冒青煙」了!那你敢想像一個家庭,6個子女,皆是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的博士嗎?我是想都不敢想!但事實就是存在的。被譽為「韓國首席媽媽」的全惠星,她是東巖文化研究所所長,也是耶魯大學的教授!她就是培養出6個常青藤名校的「牛媽」!
  • 14歲男孩從31樓跳下,媽媽的一個「舉動」,讓孩子萬念俱灰
    前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在很多家長都很注重對孩子的培養和教育,現在幾乎整個家庭都只有一兩個孩子,父母對孩子們的期望也會很高,但這樣也會讓父母感到非常焦慮,特別是孩子不配合學習的時候,如果父母將這種焦慮的心理傳遞到孩子的身上,在平時又不注重對孩子的精神培養,還有可能讓孩子敏感的心理受到傷害
  • 會打扮的媽媽和不愛打扮的媽媽,教育出來的孩子,也有很大不同
    有些人還是上班族,上班族做媽媽是最辛苦的,下班之後不僅要去買菜做飯,還要給家中收拾家務,所以女人本來對這個社會這個社會就是不公平的,那有多少女性在結婚之後不愛打扮了呢,想必大多數的女性應該都不愛打扮吧,畢竟結婚之後家庭重擔那麼多,誰還會有空閒的時間去打扮呢?
  • 「媽媽,我去天堂了,這裡太累了!」:有多少孩子,在父母身後悄悄崩潰
    前段時間,一位朋友跟我說了這樣一段話: 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猛然發現或許我也不是一個好媽媽,有時候我也會強迫自己的孩子變得很優秀。 她對丈夫說:「咱們家的孩子一定要比別人家的優秀。」 然而,女兒的表現卻讓劉毓大跌眼鏡。 1歲7個月了,別人家的孩子已經會跑的時候,素素還走不穩;別人家的孩子已經會喊「阿姨、婆婆」了,素素連「爸爸、媽媽」也不會說。
  • 有這四個「壞習慣」的媽媽,帶出來的孩子長大後往往更有出息
    他們沒有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和孩子相處的方式很幼稚。讓人感到詫異的是,這樣一個寶媽帶出來的孩子都很優秀,這讓人很納悶為什麼?一個好媽媽其實可以做到「60分」。其實做一個合格的寶媽並不需要什麼都完美。孩子要想給自己留下成長的空間,最需要的是母親。相反,一個太完美的母親,對孩子的成長真的沒什麼用。太完美的母親會限制孩子的成長。
  • 遠方的孩子,媽媽想你了
    跟你爸爸一起去車站的路上,媽媽一句話都沒說,你爸爸看穿了媽媽的心思,一路上都在安慰著媽媽,逗媽媽開心,可是媽媽想到你哭,心裡就開心不起來。其實媽媽也想帶你一起回外婆家,可是媽媽沒辦法帶你一起回,因為那會外婆住院,外公在家又忙農活,媽媽回來就是幫外公外婆的忙,根本就沒辦法帶你看你。所以媽媽只能讓你跟奶奶在家,畢竟在我們家還有奶奶好好照顧你。
  • 別再勸你的孩子分享了,心理學家:越自私的孩子越容易當「領導」
    對比之下,懂得為自己爭取利益的同事反倒成了行政主管,這一切都讓我佩服心理學家的先見之明,有時候,自私反而會是成功者的加分項。所以,家長別再勸你的孩子分享了,有時候越自私的孩子越容易當「領導」,道理很簡單。
  • 那位推著輪椅送孩子上學的媽媽
    我家離得近,每天早晨都來得很早,有時候在路上會碰上這對母子,媽媽總會一路給孩子講著好玩的故事,不時聽見孩子爽朗的笑聲,我告訴孩子媽媽不用這麼早來,她摸摸兒子的頭說:「我想讓他知道幹什麼事情都要去爭第一多麼樸實的語言,多麼優秀的媽媽,我莫名一陣感動。孩子非常努力,成績也很優異,不管嚴冬酷暑,從不遲到一天,兒子上課的時候,媽媽都會在外面等候,有時候會從窗戶上悄悄的瞄一眼,但絕不會讓孩子發現,孩子雖然殘疾,但活潑可愛,臉上始終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 巴圖,一個強勢媽媽培養的不知所措的孩子
    望子成龍的宋丹丹一直想著讓兒子能在娛樂圈大展拳腳,能有一席之地,但是始終未能如願。無論出演的電視劇,或是錄製的真人秀,多是和媽媽宋丹丹老師一起在螢屏上,而且媽媽宋丹丹老師經常在節目上提起兒子,給兒子爭取出鏡的機會。可以看得出,母親對巴圖多有提攜,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媽寶男」三個字,但是始終沒有在娛樂圈掙得一席之地。
  • 看似「狠心」,才是真正愛孩子的好父母,一招培養優秀的孩子
    教學測驗之後,經常會碰到家長做類似的要求,有個別的家長還要求改分,想讓自己孩子高興,和前文中明智的家長相比,後面說的家長,無法培養優秀的孩子,只能使孩子在失誤的路上越走越遠,導致錯誤連連。小航是一個聰明的孩子,爸爸媽媽在當地很有名望,年紀輕輕就創下了很大的家業,開著連鎖賓館,又有閒置的樓房出租,可是小兩口有愛慕虛榮的小毛病,容不得別人說自家孩子的不好,認為孩子的成長需要快樂,需要鼓勵,即使孩子犯了錯誤,也都是和顏悅色和小小年齡的孩子講道理。小航上了中學,眼看著字的書寫不過關,筆記跟不上,還經常不完成作業,老師多次勸告都沒有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