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老張那樣地生活

2020-10-30 華髡

陽光輕盈地從明亮的玻璃窗照射進來,老張從沙發上站起來,準備到廚房做早餐。他路過老婆的盥洗間時,下意識地朝裡面看了看,然後繼續往廚房走。老婆已經上班去了,老張一個人在家,心裡顯得有點落寞。小孩已經大了,成家立業住在城市的另一邊,只是每逢星期天才回來看看,次數也是偶然間,看小孩自己高興。老張和他老婆喜歡清靜,儘量不幹涉年輕人的生活。

切記老婆的生活忌諱,是老張每天都要注意的事項之一。人上了歲數,生活應該是越來越簡單,老張的老婆卻與此相反,越老怪癖越多,特別是長時間養成的生活習慣,那才是千萬擾亂不得。

老張和老婆居住的是三室兩廳,兩個衛生間的戶型,兩人各用一個衛生間,各睡一間房,大有老死不相往來的格局。這不,老張路過老婆用的盥洗間下意識的瞅瞅,是想要不要給她收拾一下,打掃乾淨一點。那是下意識的行為,其實老張才不去打掃呢,萬一在哪一點碰觸到老婆的忌諱,那麼一整天就別想得到清靜。

老張徑直走到廚房開始做早餐,心裡思索著今天到哪去玩呢?老張才辦完退休手續,對眼下的生活場景還有些不適應。比如連續幾天一個人在家,沒有了單位上的吵雜,心裡的失落直接把老張的情緒打入了十八層地獄。好在老張在單位上就是個小職員,更大的失落感也沒得,因為小職員嘛,沒得多少應酬,重大的事又落不到他的肩上,所以就沒有位子上的失落感,只是有生活場景變化的失落感,也就是自己從人生的大舞臺退卻到家庭的小作坊。

老婆比老張小十多歲,半路夫妻總是有那麼一點讓人心裡不踏實,不像第一次婚姻那樣單純,什麼都得為自己留點什麼,尤其是女人,對自己的安全感超過對任何人,甚至超越對子女的關心。所以老張對老婆心裡也有那麼一點防備。當然,他想得多的是再離婚了,他到哪裡去呢?對於其它,老張想得少,或者說他根本也想不到,他是男人啊,男人的思維本來就有別於女人嘛。更何況,人生只要解決了吃穿住行的問題,其它就不是問題了,其它問題也是多餘的問題了,就像現在的生活,老張在內心深處都覺得是多餘的。無聊的生活就是多餘,老張內心特別強調這一點。可是,他也沒辦法改變人要退休這個事實啊,幹嘛是這樣子的呢?老張心裡想。儘管生活不是想出來的,而是命定的,他依然孜孜不倦地想。誰都知道,想是沒有用的。

所以,老張就主動擔擔起煮飯買菜的事,偶爾也打掃一下房間。當然這只限於自己活動的地方,老婆的臥室及盥洗間,老張是不會去打掃的。約定俗成,即使是家庭生活呢,這樣很好,都有自己的空間,都有自己的存在感,多好呀。當老張想到這些的時候,心情就有所好轉,有所好轉後他就會思考找誰玩去,或者是自己獨自到哪去玩。前段時間,一個與他一起退休的同事約他去杭州玩,他答應了卻一直沒去。他同事的兒子在那邊工作,成家立業了,叫他們老兩口過去幫忙帶孩子,他們就去了。老張是個比較固執的人,雖然沒有執念,但是固執是有的,人活了六十多歲,沒成精也至少有點怪脾胃吧。所以,他與同事不同,老張就是不喜歡子女來打擾自己。各自生活在各自的空間中,多好呀,多省事呀,多省心呀。

老張在廚房裡做好早餐後,端到餐桌上,然後坐下自我消受。他的早餐很簡單,一碗稀飯和一隻饅頭,加一碟泡鹹菜。家庭的所有廚事,都是老張自己操作,這是老張生活中的一大樂事之一。他腦殼裡沒有誰侍奉誰的概念,純屬個人愛好。年輕的老婆也是最喜歡他這點,沒心沒肺,有時老婆問他:你是不是智力有問題?他嘿嘿一笑說:我媽說我是家裡最笨的一個。

早餐吃完,餐桌上的碗筷都收拾好了,老張還沒想好今天去哪,去找誰玩。老同事,老同學們都忙自己的事去了,好像都不太理睬這個悠閒自在的人。對那些無所事事的人,生活從來就是這麼公平對待,你不去找事情做,你就得承受寂寞,這是公理。

窗外傳來公交車發動機的起動聲,老張靈機一動,嘿嘿,咱們坐公交車玩去。老張居住的小區外,有一路公交車直通市中心的商業區,咱們今天就去熱鬧的地方走走。老張在心裡說。他換了身出門的衣服,走出房門將門反鎖後,乘電梯下了樓。出小區東門就是公交車站,老張在公交車站等了大約5分鐘,公交車就到了。老張就一路逶迤來到了市中心的商業街。

這時,老張的手機長一聲短一聲地撕開喉嚨大叫起來,他急忙掏出手機來看,原來是老同學劉長舒打來的。這劉長舒是老張的髮小,兼小學、中學的同學,兩人後來又在一個單位工作過,劉長舒是個啥子德性的人,老張心知肚明。他不知劉長舒打電話找他幹什麼,按下接聽電話鍵就問:「老劉啊,你有什麼事嗎?」其實退休老年人特喜歡有人打電話。不是退休後閒著,心裡不著邊際麼!有人打電話來,自然心裡就高興。

劉長舒在電話那頭說:「喂,張逸凡,你今天有空麼?這邊幾個同鄉兼同學相約,到文化公園一聚,來麼?」

「有哪些人嘛?」老張聽到劉長舒直呼自己的大名,還頗有點不習慣,就沒好氣的問到。

「你這個死老頭,未必還挑人不成。」

「不是啦,我是啥,你老劉還不曉得啊。」

「也是。有陳鳳霞、老滕、石頭他們,總共十來個人。」

「好的。我正在市中心步行街上,離文化公園也不遠,我馬上就過來。」

「快點哈。費用AA制。」

「好!」

說完,老張關上手機,朝文化公園走去。市文化公園順嘉陵江修建,離市中心步行街也就是公交車一站的距離,步行十多分鐘就到了。

對居住在市區的幾個同學,老張都還有記憶,除劉長舒外,其餘的同學,在老張高中畢業,下鄉當知青離開家鄉後,就從未見過了,所以彼此間有些陌生感。尤其是陳鳳霞,老張記憶很深,原因在於她是中學同學中最漂亮的,曾經引起老張的一番心動。只是那個年代男女同學劃分得涇渭分明,誰也不敢越雷池一步,有感覺也只是在心裡想想。

老張回想到這些往事,心裡對自己也發出了有點自嘲的笑意來。他緊趕慢趕地來到市文化公園的正大門,這裡是劉長舒約好的接頭地點,他老遠地就看見劉長舒和陳鳳霞站在公園門口。老張走過去後才發現,約的人都到齊了,就只他一個人最後到。他連忙說:「對不起,對不起,我來晚了。」

在同學們心裡,老張不是個活寶,也是屬於招人喜歡的那類人,一個最為顯著的特點就是,什麼話到了老張這裡,就再也傳不下去了。其實明眼人一看就明白,像老張這類不追名逐利的人也是鳳毛麟角,像他這樣文革後的第一批大學生,幾十年下來就只在單位上混得個一般職員退休,純屬稀罕。在老張心裡,那些追名逐利的人,只是無聊的人為自己寂寞的人生找些發光的點,炫耀一下自己本就黯淡的生命,好醫治自己渴慕虛榮的生命嗜好。也許是同學們,尤其是劉長舒了解老張的經歷,故而在老鄉兼同學群裡,老張頗受尊敬。也因為如此,同學們每次約玩,他都興高採烈地到場助興,偶爾還把自己寫的四言八句拿出來自我陶醉一番。

吃過午飯,是大家展開活動的時間。陳鳳霞和石頭唱歌好聽,大家先就在公園的湖邊長廊裡,找到一個露天K歌的場所,由場主伴奏,客人自己點歌。劉長舒告訴老張說:「老鳳的歌聲還是那麼甜潤,不減當年哦。」

的確,中學時,陳鳳霞的一曲《山丹丹開花紅豔豔》驚倒了全校,她因此參加到了全省中學生文藝調演,也是那時,陳鳳霞讓老張打開了青少年時代的心扉,只是發育還不全的老張,只能在心裡為之一動罷了。對於五音不全的老張,陳鳳霞是只天鵝,他就是只癩蛤蟆。老張也是退休後,在一次同學會上才知道,恢復高考後,陳鳳霞因學科成績不佳,想考音樂學院的她,最後名落孫山,後來在一所小學教音樂課,直至退休。聽說,陳鳳霞和石頭現在還在老年大學學習聲樂。至於癩蛤蟆老張,恢復高考那年他以全縣前十名的成績,考進了某工程學院,再後來就成了國家級土木工程專家,直至退休。他的這麼一段經歷,也成了龍潭中學本屆學生中的驕傲。

這時,陳鳳霞與石頭點了首男女二重唱的歌,歌名《太陽出來照四方》,是兒時看的電影《地道戰》裡的插曲。老張有幾十年沒聽這首歌曲了,雖然有的時候,五音不全的他也哼哼呀呀地冒幾句出來,以記念他不曾忘懷的童年,這時聽到陳鳳霞和石頭的演唱,他心裏面開始翻江倒海、山高水長起來。兒時遇見的許多事,就像開了閘的洪水,洶湧而來。

龍潭古鎮坐落在四川省的東南邊陲,素有小南京之稱,鎮上的萬壽宮、禹王宮、吳家大院,是古鎮中最為典型的宮殿式建築和江南民宅。小時候,張逸帆跟隨母親在龍潭古鎮上生活,住在九橋溪的八卦井段,離萬壽宮不遠的吳家大院側旁。

那是一個有點想入非非的春夜,張逸帆從狹窄的巷道出來,來到石板街上。白天在學校上課時老師通知,晚上學校舉辦演出晚會,希望沒有參加演出的同學,晚上到學校大禮堂觀看演出。對於生活無比單調的古鎮來說,有個文藝演出什麼的,不管內容如何,都是件熱鬧的事情,都會召喚起龍潭古街上的大人小孩前往觀摩。所以,張逸帆回到家裡,吃完晚飯後就往學校趕去。

龍潭老街往北走的盡頭處,就是赫赫有名的龍潭中學。民國時期,龍潭中學是四川省立第六中學,酉、秀、黔、彭四縣的高中學生,都在這裡就讀,因而至今,龍潭中學也是重慶市的重點中學。張逸帆從家裡走到學校,也不過十來分鐘,當他走進燈火輝煌的學校大禮堂時,班裡沒有參加演出的同學,已經坐在劃定的區域內了。

張逸帆到教室搬出了自己上課時坐的椅子,找了個比較落角的地方坐下。龍潭古鎮從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就有了電燈,那時,人們在龍潭河上建了兩個水電站。龍潭中學的後操場,就在龍潭河邊,往下兩裡地就是龍潭河梯級電站的第一個水電站。所以,學校大禮堂內燈火輝煌就有了條件,舞臺布景也比頭幾年沒電時好多了。對於張逸帆而言,那個春夜有些目眩,如今想起來,那些燈火輝煌的舞臺,那些撲朔迷離的人群,都讓張逸帆心有熱量,不時從心裡發出些感慨。

由於先天不足,張逸帆從上小學到高中,從未被班主任挑選出來,參加學校的文體活動。只有每年的體育比賽,由於是自願報名,張逸帆才有了報名的機會,而且他只是參加遊泳一個項目,其它比賽,在初選時他就名落孫山了。而且更可笑的是,每次遊泳比賽他都是最後一名,別人到達終點多時了,他還在奮力拼搏。儘管如此,到高中畢業他也沒有氣餒過,永遠都是傻裡叭唧的樣子。在他心裡深處,他非常羨慕陳鳳霞和石頭他們,對他們在文藝上的才華,到了頂禮膜拜的程度。

陳鳳霞的歌聲在學校的禮堂內響起來了,張逸帆跟隨音樂的節奏也心神搖蕩起來。張逸帆的魂魄不知道飄向了何處,玫瑰與百合花,哪一個更能表達內心呢?丁香花有五瓣的嗎?他在書中讀到,能看到五瓣丁香,人就會遇見幸福,他想,陳鳳霞是不是五瓣丁香呢。黃鼠狼想吃天鵝肉呀,張逸帆也自嘲自己的想入非非。

陳鳳霞的歌聲停下來了,接下來的演出,張逸帆就不太用心聽了,他開始東張西望起來。看什麼呢?他心裡明白,他在尋找陳鳳霞演出完後會出現在哪?這不是什麼重要的問題,現在想起來,那也只是少年時代的異性情懷,是人對美麗的單純性嚮往,一點也不骯髒。骯髒的心理大多由成年人的欲望派生出來。

正當張逸帆四處張望的時候,一個他熟悉的聲音從背後傳來:「張逸帆,你也來看演出了?」

聽見是叫自己,而且是他心目中的仙女陳鳳霞叫他,他的臉有些發熱,心也搖晃起來,好在是晚上,光線比較暗,陳鳳霞看不到張逸帆的窘態。他低著頭回答到:「是班主任通知大家要來的。」

陳鳳霞似乎發覺了張逸帆害羞的狀態,也不再和他多說,就在張逸帆旁邊的空椅上坐下。原來張逸帆無意中把自己的椅子放到與陳鳳霞相鄰的位置了。只是一次偶然,就讓張逸帆念念叨叨了幾十年。

陳鳳霞和石頭的合唱結束了,也把老張從回憶中拉到了現實中來。老張在內心深處嘆了一口氣:唉,那些年日子過得窮,卻也讓人懷念。人們單純,無憂無慮,比現在富有的老年有意思多了,再窮的兒時,也比富態的老年生活更讓人神往。現在的人生啊,只剩歸途了喲!

老張舉目向四周看了看,老滕和其他幾個同學都走了,只剩下劉長舒和剛唱完歌的陳鳳霞、石頭。劉長舒告訴老張說,大家現在的責任是帶孫子,養大兒女後,現在又開始為兒女照看孫孫輩,忙不完的一生呀!

老張笑了笑,沒有接劉長舒的話,他覺得內心空空如也,一種莫名的失落感在內心四處遊蕩。他不甘心於生命就如此的忙碌,他覺得年老的生命,就是死也要像落日一樣輝煌。看著同學們滿臉的滄桑,他也知道自己這張臉也是女大不中留。他已經發現,同學的聚會於他沒有趣味了,對同學們曾經的思念和情懷,在頻繁的聚會中失去了初心,就像老張,對此時的陳鳳霞再也沒有了少年時的忐忑一樣,人生在時間的酸甜苦辣中變得索然。曾經的波瀾壯闊,都成了一潭死水。

他告別了劉長舒,向曾經暗戀過的陳鳳霞說了聲再見,再向石頭點了點頭,就向公交車站走去。

在公交車的終點站,也就是老張居住的樓下,老張下了車,走進不遠處的超市。這是他每天的必修課:買菜、做飯。老張雖然內心有些起伏,但是多年來的平靜生活,對自己的控制能力還是足夠的。說明白一點,生命不外乎就是生老病死,用不著糾結。只是活著的時候,儘量做些讓自己覺得快樂的事。這是老張一生信奉的信條,讓自己不快樂的事,他不做。

從超市出來,老張回到家,把買回來的菜放到廚房後,就坐進客廳的布藝沙發。老婆還沒有回來,他的限制就臨時解除,只見他把雙腳往茶几上一伸,拿起手機翻看起新聞來。突然,一則小廣告躍入他的眼睛:要想一個男人破產,就送他一部單反!他覺得這個創意還行,就打開來看。哦,原來是網上銷售照相機的廣告。他翻看廣告裡拍攝的照片,漸漸地一個想法冒出腦海,他要買個相機去學攝影,在自己還能翻山越嶺的時候,去體驗人生的另一番滋味。

說幹就幹。他立馬打電話問石頭,他上的老年大學,有沒有攝影課。石頭回答說有攝影專業,就是報名的人多,不知道能不能擠一個名額。老張說他自己去想辦法。石頭說你自己能想辦法就要趕快,下學期報名已經開始了。老張心裡想,未必一個老年大學,比上全日制大學還難不成。其實這和上全日制大學沒有可比性,因為老年大學不需要入學考試,只要你能報上名就可以上學,它不就是老年人退休後的一個社會活動場所嘛,沒那麼認真。老張想到大學同學中,有一個同學好像是在市老年辦上班,老年大學歸他們管,於是就找到其它同學打聽。

事情還真是這樣,於是老張在大學同學的幫助下,順利地報上了市老年大學的攝影班。他也沒和老婆商量,花幾千塊買了個佳能入門級的單眼相機,開始了攝影學習。老張雖然才開始學習單反,但是在沒有單眼相機,還是使用膠片相機的時候,他老人家就會搞海鷗和珠江相機,單鏡頭、雙鏡頭全會使用,後來數位相機時代到來,到工地去檢查工作,他也會自帶一個卡片機,拍攝第一手資料,所以對攝影這檔子事他不陌生。倒是電腦上用PS軟體編輯圖片,對他來說有一點難度。然而對理工男而言,也不算太難,加上計算機本來就是工作中的一個工具,老張已經使用得爛熟,所以在老年大學課堂上學習,他很快地就掌握了這門技術。於是在老年大學裡,老張就有了一大堆老年粉絲。老張也開始沉浸於自然風光和人文攝影。

那是上學半年後,寒假期間,老張對老婆說,他想到大巴山中去拍幾張雪景。老婆對他說,你自己愛好這個,你就去吧。人年紀大了,要注意安全。對於老婆的關心和支持,老張心裡自然是暖烘烘的,一種幸福感瀰漫於心。

老張和老年大學裡,幾個喜歡野外採風,相對比較活躍的,剛退休半年的老頭一起,自駕幾臺城市SUV,向花萼山的主峰進軍。大巴山中的花萼山主峰叫南天門,海拔2380.4米,滿山遍野的蒼天大樹,稱得上山高林密,所謂的巴山夜雨,這裡可稱為最盛,而此時,花萼山正被大雪覆蓋。老張他們一行人在積雪相對較少的村落停下車,步行向山上走去。

雪霽是高寒地帶最美的風景之一,老張與幾個老頭爬上山頂,立馬被眼前的雪霽震撼了。風已停,雪也停,藍空豔陽,雪地上霧氣升騰,好一派南國雪景!老張站立在山崖邊,極目遠眺,心潮有些澎湃。雖然退休了,但是他才過六十歲,人的身體還比較硬朗,內心也還沒那麼蒼老,觸景生情,心裡完全還是年輕人的勁頭。而此時的老張更加明白,生命不能就這樣算。他不求大富大貴,更不求青史留名。平常百姓家,哪有這許多的社會責任,這許多的道德風化。活得精彩,盡情的享受生命本身,就是最大的快樂!

老張前面的山崖,剛好有一棵松柏樹從半腰伸出來,山崖背後的山峰被霧氣遮擋,一種如幻似仙的感覺讓老張心情暢快。聽說這種柏樹叫做崖柏,是一種瀕危樹種,近些年來在大巴山中有零星發現。另外山崖邊星羅棋布地生長著許多楓樹,在寒風中楓葉像血一樣緋紅。風景如畫,讓老張精神為之一振,連忙支起相機,調好角度,捕捉最佳投射光線,記錄下了這幅雪霽中的崖柏。誰也想不到,老張拍的這張崖柏,成了大巴山中的經典照片。

後來,這張照片獲得了區攝影協會舉辦的全國攝影大賽一等獎。

孤獨是孤獨者的天性。老張在老年大學上了一年的課,就再也沒有興趣與一幫年齡相近的老頭、老媽們家長裡短的。這個頭腦簡單,外圓內方的傢伙,與人打交道他說累得歡。自鳴得意,清高孤傲不是他的本性,他謙虛的為人,卑微的內心,總是害怕一不小心就得罪了善良的人。所以他迴避親朋好友,並不是逃避,倘若是哪個親朋好友有困難,他絕對是最先給人以幫助的那個人。

曾經與他結識了十多年的朋友,算得上是紅粉知己吧。反正在老張與前妻離婚那陣,老張內心十分苦悶的時候,一個叫花榮的女人走進了他的視野。不知道是為什麼,對於這個不求上進,只一心追求生活平靜的人,花榮表現出驚人的理解,她雖然不贊同老張近乎刻板的人生態度,但是卻非常明白造成老張如此人生態度的原因。對於比較早熟的人,在人生理想需要更多營養滋潤的時候,卻沒有適合老張生長的土壤,他只能在苦苦的掙扎中把自己裹得很嚴實,以求自我保護,所以造就了人品好,人生格局不大的老張來。對於在災荒年餓過飯,文化大革命下過鄉的老張,要求他具備更高的境界,似有些為難他了。更讓老張迷茫的,是在老張「三觀」形成之後,社會變了,人們的信仰也變得模糊起來,老張因此百思不得其解,故而放棄了進一步的思考,或者說,老張固執於自己曾經的觀念。這一固執,幾十年光景就不翼而飛了。

夏天的太陽,火辣辣地炙烤河堤邊的石頭欄杆,一長溜的柳樹沿著河堤蜿蜒。六月天,誰也不喜歡頂著烈日四處遊走,老張卻不知死活地漫步在河堤上。無所事事,的確是無所事事,家沒了,因為自己不合適宜,生活也不與時俱進,前妻嫌棄他迂腐,丟下他另謀生路去了。老張怪不得誰,他自己心裡也明白,既然給不了別人幸福,就放手讓別人走吧。正當老張頂著烈日邊走邊想時,花榮叫住了他。

他與花榮是在一次朋友聚會時認識的。自從那以後,他們之間就有了來往,老張和花榮都知道,他們只能限於做朋友,這似乎是一種約定俗成,並且花榮還在大學上學,從年齡結構上講,花榮與自己的孩子差不多大,對於刻板的老張來說,花榮就只能是朋友。兩人在烈日下相遇,還真是出乎於老張的預料。老張驚奇的問:「你到哪去?」

對著老張有些吃驚的面孔,花榮也笑著答到:「回家呢。我家就在前面不遠,圖書館邊上。你在幹嘛?」花榮反問老張。

老張一時語塞,不知道怎麼回答。花榮見狀,也不再問,接著說道:「你沒事的話,我們到圖書館旁邊的茶舍坐坐,喝杯茶聊聊,怎麼樣?」

老張看了看花榮,面對這個青春美麗的女青年,他心裡也有些澎湃,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年青時代。而且面對這個善解人意的女青年,老張心裡也有些許舒坦,至少他用不著扭扭捏捏,裝模作樣地說話。關鍵是花榮學的專業也是土木工程,有許多問題花榮要請教於老張。老張多話也不說了,而且在烈日下站久了,也需要找個地方涼爽一下,於是就跟著花榮來到了流雲茶舍。

進入茶舍,一副對聯讓老張沉思良久。其對聯是「滿屋流雲獨自賞,半世茶藝誰人知」。是啊,這半世人生有誰懂呢?又有誰能在自己的內心世界叱吒風雲呢?這是不是自己想得太多了?花榮見老張沉思,就笑笑說:「人天生是孤獨的。只因為人又是社會的存在,所以又不得已要與人接觸。」

老張看看花榮,他不明白,現在的年青人,為啥比他們那個年代的人更懂得人生,而且思想也深刻得多。真的是要懷疑人生了。他有點自嘲的說:「哈哈,是啊,人是孤獨的。」接下去老張不知道說什麼,但是他有一點明白了,就是不管生活怎麼樣,這人還得往前走,雖然半世人生沒人懂呢。他的內心裡非常感謝花榮,雖然認識時間不長,但在關鍵時刻,能讓老張內心豁然開朗。

後來十多年裡,老張平時只在QQ,後來在微信上與花榮偶爾說幾句話,彼此之間保持了很好的朋友關係。一次花榮家中有事,一時缺錢,老張毫不猶豫的借給她幾萬。老張也只有這點本事,只要自己身上有,他認為可以借給別人的,他會全力以赴,不能借的,他分文不予。

離開老年大學,老張把目光投向了西藏。幾十年以前,老張就嚮往西藏,只因為忙於工作,沒有空閒時間,所以就沒有來一個說走就走的旅行。現在有時間了,也就想起了自己未完成的宿願。於是,在餘下來的幾天時間裡,老張做足了西藏自由行的功課,有目的的選擇了幾個人文景觀。

在選擇乘飛機,還是乘火車進藏的問題上,老張進行了一番比較,最後,他受韓紅的歌曲《天路》的感染,決定乘坐火車去拉薩。既然是自由出行,心裏面對人生多少還存在著些微的繾綣,不妨也來一點自我浪漫,走一走這條震撼了世界的天路!作為土木工程師的他,非常明白建設這條天路的難度,就凍土裡打隧洞這一項,就是一個世界級難題。

選擇好行走路線,確定了出行方式,老張告別老婆,背上行裝就出發了。在攝影器材上,老張力求從簡,僅帶了個24~75mm、75~200mm的鏡頭和佳能5D2的相機。出行前,老婆特地告訴他,必須買軟臥票,人上年紀了,注意多保護自己。也許這就是相互尊重,互相體諒而生出來的互相關懷吧!老張心裡很感謝老婆的理解和支持,對老婆生活上的一系列怪癖,也全部包容了。

列車過了格爾木,天已經大亮,老張走出臥鋪包廂,在過道上伸了伸腰,舉目遠眺車窗外的風景,他感慨於高原上的遼闊和蒼涼。當他極目遠處起伏的崑崙山時,心中一種有感於中華民族偉大的情緒在翻騰。這是中華龍脈的源頭,象徵著幾千年的中華文明,只可惜老張的相機拍不下這般宏大,只能在心裡喟然長嘆。

第二天,他跟自由組團的隊友到納木錯遊覽。老張喜歡自由組團這種模式,因為這種模式只是乘車時,全隊人才臨時聚在一起,到了景點就自由活動,到了規定時間回到集合點就成,而且時間足夠。到第二天就與另外的人組團,根據行程臨時確定。

海拔5190米的拉根拉,是去納木錯途中的一個景點。到了拉根拉,導遊讓大家下車,並告訴大家,拉根拉在高原山區中比較具有特色。老張不以為然,從山區出來的老張,對山的認識可不一般。然而,老張他們剛下得車來,原本萬裡晴空的高原山區,突然間狂風大作,飛沙走石夾著冰雹,鋪天蓋地的襲來,老張要死死拉住汽車門邊的拉手,才能勉強的站住。這樣的狀態下,老張無論如何也操不起相機,拍下這驚魂一刻。其實呀,有些風景不用拍攝,留在了你的心裡,它就是最美麗的風景。正如人的愛情,留在身邊的不一定就是愛情,能留在你心裡,而且永遠也忘記不了,那才是永恆的愛情。正如花榮對老張的態度一樣。

汽車下了山,來到了遼闊的草地上,迎面是一大片油菜花。老張覺得自己有些頭昏目旋,他趕緊閉上雙眼,調整一下呼吸。這是高原反應。這一路來,老張時有時無的出現過這樣的狀態,他備有紅景天口服液,有點感覺是就喝一瓶口服液,稍事休息就緩過來了。加上自己身體素質還可以,只有輕微的高原反應。這不,當汽車在納木錯停下時,老張已經恢復過來了。他掛上相機跟著下了車,便朝湖邊走去。

陽光明媚,湖水瀲灩,湖的對面是連綿,山頂常年積雪的念青唐古拉山。老張心裡想著,難怪西藏人把納木錯視為藏傳佛教聖地之一,這樣乾淨、祥和的地方,沒有神話傳說才是怪事!中國的文化裡,名山大川都附有神聖的內含,具有靈性。而且這樣的靈性似乎附著到老張的心靈裡去了,那種對年齡及生命的恐懼,在聖湖的波光中消逝,遠離了顛倒夢想,生命以另外的形式,在老張的心靈中呈現。

老張有了想與朋友交流一下的願望,於是他放下單眼相機,用手機拍攝了十幾張納木錯湖的照片。然後他在湖邊找到一塊潔淨的石板坐下,把手機拍攝的照片發到了朋友圈裡,取題為:天高地遠人遼闊,草原白雲心無疆。

一時間,老張的朋友圈裡熱鬧起來。陳鳳霞說:老同學,真是好雅致,耍也要與眾不同。

劉長舒調侃道:你這下找到感覺了哈!

石頭、老滕他們也為老張點讚、留言,為他敢於挑戰自己大加讚譽,尤其是那個丫頭花榮,留言說:人生都是在不斷地挑戰自己中度過,人老了會對生命產生恐懼,因而對生命的意義會失去正確的態度。但從你現在的表現來看,我不用擔心你了。你的人生於你是美好的!

老張回應道:小丫頭,說教起老頭來了?

花榮說:班門弄斧是人生常態,嘿嘿。下一站準備去哪?

老張說:去羊卓雍錯看看。

老張做過功課,對於聖湖羊卓雍錯,他已經有了文字上的認知。下面要做的,就是把文字的認知與實景,包括自己的精神融會一起,拍攝幾張自己覺得滿意的照片。

窗前的陽光非常強烈。處暑已過,天氣依然酷熱,老張光著膀子,坐在電腦邊整理自己去西藏的照片。除去拍照的基本技術外,老張想要的,是照片能夠在一瞬間抓住人眼球的魅力。一張不能吸引人的照片,技術用得再好也是失敗的作品。老張這樣想。

正當老張全神貫注地PS照片時,他老婆悄悄地在他桌子上放了一碗綠豆粥,這是老張在夏天最愛喝的自製飲料。老張抬起頭來,用感激的眼光看了看自己的老婆,然後低下頭喝了口綠豆粥,放下碗說:「謝謝老婆!」

老張習慣了老婆的生活格局,覺得這種互不打擾,卻又互相融洽的生活,自有與眾不同的微妙之處,至少能夠獲得互相間的尊重。老張覺得過多的要求會使生活偏離正常的軌道。他這樣想了,心也安了。至少說明,老婆對他退休後的做派是贊同的,雖然老婆從來不在他的朋友圈裡發言、點讚。但在家庭生活中,給予了老張很大的支持,還把他獲獎的作品,到宜家商場買了相框裝上,掛在客廳裡。

「我說,老頭子,你還是休息一下,要得不?」老婆發現老張只喝了一口綠豆粥,又要PS照片,就勸說老張道。

「嘿嘿,就一點,弄好就休息。」老張回答到。

老婆假裝一本正經地說:「還把自己當個人才呀!得個獎都是齙牙咬蝨子,投到的。」

老張也一板一眼的回答到:「有獎金,投到一回算一回。」

「那麼你繼續整哈,別累很了。都七老八十了,還那麼衝。」老婆說完,朝老張笑了笑,就回客廳去了。

見老婆出了自己的工作室兼臥室後,老張就揮汗如雨,繼續在電腦上胡攪蠻纏。

2019-8

相關焦點

  • 散文:我的朋友老張
    幹了一兩年,他很珍惜這份工作機會,工作精神和績效確實如我期待的那樣,並且在洗車間裡做了領工。工餘時間我經常和他聊幾句,還一起吃飯。單位給每個人都繳納了社保和公積金,他對自己的工資也很滿意,出事前幾天,他還買了一輛新轎車。為了防止洗車用水結冰和給洗車工取暖,單位專門為洗車間配備了鍋爐。有的時候洗車間下班稍微晚一點,鍋爐工就委託張師傅替他關閉鍋爐的水龍頭。
  • 特稿 | 祝我們家老張生日快樂
    到現在,老張還經常自信地對我說,我平時不化妝,要是好好弄一弄,肯定比你好看。是的,我浪費了老張大長腿的基因。老張的家在東八尺溝村,我爹老許是南八尺溝村裡人,兩個村子相距不過一裡路。兩人的初遇有點蘇北版的《鄉村愛情故事》。當年,老許放學回家,看到生產隊棉花地裡有一個姑娘正在割花草(一種可以吃的野菜),結果把棉花苗也弄斷了。「你在幹嘛?」
  • 老張愛洗碗 (微小說)
    不瞞你說,也不怕說出來不好意思,老張在這裡坦白的告訴你:作為一個大男人,堂堂一家之主,他愛洗碗。老張習慣於洗碗,也喜歡洗碗,他已把洗碗當成了日常生活中的一種樂趣。平時,只要自己閒著有空,每當家人吃完飯,放下碗筷,他便自告奮勇,系好圍腰,或穿上外套,擼起袖子,哼著曲子,高高興興地洗起碗來。「老張,你歇著,我來洗。」老伴經常說我。」爸,還是我來洗。」兒媳婦說。
  • 老張是如何教小政追學姐的
    」小政在草稿紙上寫完這幾個字,緊張得抬起頭來看著老張,不覺額頭上已經發出汗來。「小政,這手字寫得也算有模有樣,追女生首要的三分,你現在能佔個兩分。」老張指著小政剛抄完的歌詞點評到。「老張,這三個條件到底是什麼?自三個月前讓你幫我追敏敏學姐開始,每次我問,你總說什麼『時候未到』。」老張聽了,也不急,眯著眼,緩緩押一口煙,笑了笑。
  • 怕老婆的老張很憋屈
    老張出了名的怕老婆,結婚幾十年來一直都聽老婆的話,從來不敢違抗老婆的意思。但其實心裡蠻憋屈的,夢想著有朝一日改變這種局面,從奴隸到將軍。老張的女兒轉眼到了婚嫁的年齡,這丫頭從小就學她媽的樣,彪悍得很,附近的男人沒有人敢娶她。後來終於有個小夥子願意娶老張的女兒,婚事辦得很順利。婚後女兒女婿第一次回門時,原本彪悍的女兒在女婿面前很乖很聽話,老張百思不得其解。
  • 老張:婚姻咋就這麼難,三番五次飛蛾撲火般的進出,咋就不長記性
    這個妻子比老張小十多歲,年輕漂亮,有著不錯的工作,帶一女孩,老張很滿意,辦喜宴的時候大張旗鼓,恨不能讓全世界都知道他幸福。只是年輕的妻子上班遠些,有時累了就不能每天回來,這對老張來說都不算事:「你累不用動,我跑就行。」老張用行動表達著愛意。
  • 生活像一把刀,把我們刻成它想要的樣子
    記者走進她家的時候,屋裡沒有一件家具,這個看起來實在不像人住的地方就是老太太與她兒子的家。因為沒有多餘的地方,他們與自己養的豬住在同一間屋內,最讓我感到難受的是,這位八十多歲的老太太睡覺的地方竟然是一個小洞。記者的鏡頭拍到了這個需要爬梯子上去的洞裡面,順著老人顫顫巍巍往上挪的身影,我們看到,這個洞中只有一些破棉絮和破布,整個面積其實不能夠鋪滿一個人大小。老人就是每天爬到這堆破爛中蜷縮著睡覺。
  • 【樓上老張送我玫瑰花,向我求婚】
    這些天 ,樓上老張總是想各種理由與我說話,今天上午竟然送我玫瑰花。說實話,今天是我生日,也不知道老張怎麼知道的。我在家看電視,老張就敲門進來,說:「妹啊,祝你生日快樂,」隨手把一束玫瑰花遞給我,我即興奮又害怕,也很愕然。這麼多天的與我套近乎,也不知道為什麼他還離了婚,我也不知道怎麼說 :「謝謝,你咋知道我的生日?」
  • 像之間口口聲聲說的那樣,痛痛快快地折騰幾年
    她知道,自己就是一個資質平平的普通人,以少勝多憑藉運氣取得成功,並不適合自己,因此,更偏向於以多勝少,踏踏實實的用積累去創造想要的生活3、作:像之間口口聲聲說的那樣,痛痛快快地折騰幾年。
  • 老張的「養兒防老」和老苗的「生個閨女滿堂空,生個兒子滿堂紅」
    老張覺得只有這樣,天天在紅白喜事上出頭露面的自己才是有面子有光的!老張常給人說:「養兒防老、養兒防老,你沒生個兒子,到死了都沒法給祖宗交代!」老張孩子都長大,結婚,閨女也都嫁了出去,好在嫁的都是附近的村,倒是隔三差五的回來,四個閨女見天的,這個不來那個來。家裡倒也是熱鬧。老張的日子也是過的不愁不憂。
  • 看看老張的結局就知道了!
    其次,你把自己資產的大部分或者全部極早地給了他們,無非是為了讓他們高興,希望以此換取他們的感恩和回報。但是,你是付出在先,他們是回報在後,中間時間間隔太長,他們的快樂已經過去,感恩之心早已淡化,甚至忘卻。再說了,他們接受父母的給予時感到快樂和舒心,而伺候老人則感到麻煩和勞累,對比之下,他們能把伺候老人作為一個好差事來看待嗎?
  • 像他那樣的男孩
    他們說像他那樣的男孩不配擁有愛情;像他那樣的家庭不配擁有婚姻;而我想說像他那樣的男孩真的不多。2012年勤工儉學認識的一男孩,年齡和我一般大,做事說話卻很像一位父親。我好奇是什麼讓他變得如此成熟,於是我認識了他的家人,他的親戚,他的朋友,還有他的父母。據說他16歲就已經外出務工,所以實際上他高中就輟學了。
  • 像狗皮膏藥那樣愛過一個人
    偏執地認為這是對另一方的肯定,越離不開越代表著重要。身邊的朋友都告訴我這是錯的,我偏不聽。活成了一塊狗皮膏藥,貼在他身上,拿都拿不下來。遇見那些愛得雲淡風輕的人,我心生鄙夷。我覺得那些不偏激的,不極端的,一定不是愛。那時我以為自己活成了愛的聖人。
  • 網友:像少年那樣去愛,像老人那樣去痛
    篤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麼,能夠得到什麼,應當如何、怎樣為所求而努力。得之心生歡喜,不得不生怨懟。清醒地follow your heart,卻不被欲望所驅使。寬容比自己失意的人,讚美比自己得意的人。喜怒哀樂都嘗遍,仍然愛這個世界,包括美與醜的一面。  2、強大的內心,需要時間和經歷來磨練。享受過最好的,承受過最壞的,保持堅強,保持柔軟。
  • 你能像爸爸那樣愛我嗎?
    像所有的女孩子一樣,我也曾有爸爸。他應該也曾像別的爸爸那樣,把我抱在大腿上坐著,變戲法似的從兜裡掏出糖果。他應該也用鬍子扎過我的臉蛋。我應該也曾像別的孩子一樣,稚氣地叫他爸爸,張開小小的手臂要他抱。這一切我都曾擁有過。可是很快,我沒了爸爸。三歲的時候,我永遠地失去了他。我再也記不起他的樣子,記不起他掌心的溫度。五歲時,看連環畫,那時還不識字。
  • 60歲老人傾訴:想在兒子家養老,出錢出力還生活不好,也做不到
    總之,老張已經習慣跟著老伴在兒子家的生活,他不想回自己家裡,單獨過日子。老張覺得沒有老伴在家的日子過得沒有人氣。每天老伴都會做兩個他愛吃的菜,給他倒上二兩白酒,他覺得這樣的日子才是他想要的退休生活,也是人間最好的天倫之樂。老張的自我感覺是越來越好,可生活不像自己想像的那樣,跟著年輕人一起生活,肯定會有很多的不便,只是老張自己沒有感覺而已。日子久了,對老張客氣的兒媳開始有了各種嫌棄,她說看不慣家裡每頓飯時老張喝酒的行為,覺得這樣滿屋子都是酒氣,頭疼。
  • 如何像CEO那樣行動與思考?
    德魯克在《自我管理》中,一針見血地提出,每位知識工作者都要像 CEO 那樣思考和行動。高自我認知的人,同時是個自信的人,他們能夠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也敢於自嘲。由於他們了解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更能開展坦然的討論,以及歡迎建設性的批評意見。
  • 嗨,像個「屌絲」那樣去旅行吧!
    可是,有許多人幫他,陪他一起去公司門口賣火腿三明治,最後整個公司都惟他馬首是瞻。這是怎樣的一種人格魅力?雖然劇情很狗血,但這樣的人是存在的——非常樂天,和他在一起很舒服,即使一起坐在夜宵攤上吃燒烤,也覺得生活有趣,充滿希望。窮到悽風苦雨,也覺得明天會是好天氣。因為這樣的人,身上都是正能量,即使把他踢到地獄十八層之下,他還在底下大喊著,喂,這裡可以烤火啊!
  • 婆婆:我不指望兒媳像女兒那樣和我親,但我要對兒媳像女兒那樣好
    婆婆有句話,讓我記憶猶新:我從來不指望我兒媳像我女兒那樣和我親,但是,我要對我兒媳像親閨女那樣好。 事實上,我婆婆並非在人前一套,背後一套,因為,我婆婆對我的好,我全都能夠感受到。 能遇上這麼好的婆婆,真是我的福氣。
  • 抖音像孩子那樣哭著鬧著forever young什麼歌 歌詞完整版
    像孩子那樣哭著鬧著forever young這首歌很好聽,最近刷抖音頻繁的能聽到,據了解,這首歌歌名叫《Forever Young》,是艾怡良作詞、作曲並演唱的一首歌曲。下面詳細來了解一下。